從薛丁格的貓論疊加性、量子坍塌等本質源於意識進化造成的矛盾

2020-12-03 探索貓百家號

網上會看到很多類似「誰能解釋一下量子態的人被看了後就會塌縮,完全想不通啊?」這樣的疑問。薛丁格的貓大家都知道,我在文章《愛因斯坦誕辰日思考:薛丁格的貓與量子力學的可證偽性》和《薛丁格貓中的疊加性和相對論中的四維時空真的存在嗎?》中也闡述過。我認為這是意識工具化與意識固定化、系統化之間的矛盾。

疊加性是一個數學上的概念,疊加性的本質是事物隨機性變化的數學描述。而波函數是意識工具化的結果,是隨機性在數學上的描述。所謂的疊加性、量子坍塌是意識固定化、系統化的結果,是一種觀念,是數學工具的「構件」。意識工具化可以描述我們的經驗,但是工具的構件有時卻不能與經驗一一對應。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多。

有人說科學的極致是唯心,我看純屬胡說,因為根本沒有弄清科學是什麼,也沒有弄清科學中的概念是什麼。

人類主流認知體系是人類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原始經驗)到固定化、系統化(宗教、哲學),再到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的過程。與作為人的個體從誕生、成長的意識進化走的是同樣的過程。而科學理論的誕生,也是同樣的從靈感突現到觀念系統化,再到工具化過程。

科學的本質是一種經驗類認知,而科學理論,是一種意識工具化下的經驗認知工具。

微觀領域的物質具有波粒二象性,表現在空間分布和動量都是以一定概率存在的,比如「電子云」,我們稱之為波函數。有很多解釋說「當我們用物理方式對其進行測量時(同時必然對其幹擾),物質隨機選擇一個單一結果表現出來。」我認為,這裡的「測量」,也是在思想中的測量,真實的測量更加幹擾了這些概念的數值,真實的測量不具有實際意義。在思維上,因為動量等概念(觀念)是我們傳統觀念下的產物,而描述隨機性的整個關係式作為經驗的描述,是使用了這些概念(觀念)作為基本「構件」。從這一點上說,量子坍塌與測量沒有關係。是意識觀念化與意識工具化矛盾的結果。

著名科學家、1979年諾獎得主、物理學標準模型的奠基者之一史蒂文·溫伯格(Steven Weinberg)就轉入了他近年來對量子力學基本概念的新的思考。他曾經同大多數物理學家一樣,認為量子力學只要實用就夠了,無需深入探討其基本概念和含義,但最近,他對量子力學的各種詮釋越來越不滿意,呼籲科學家發明新的理論來解釋一些存在已久的問題。

類似的例子其實很多。其實狹義相對論時空觀就是意識觀念化與意識工具化矛盾下的新生的理論。早在愛因斯坦之前,經驗的數學工具化早已出現,如洛倫茨變換,人們以傳統的時間與空間的觀念對此十分不解。愛因斯坦則以實驗(經驗)事實為基準,改變了時空觀,可以說是已經實現對經驗的意識工具化之後,再反過頭來對工具的「構件」進行重新整理(即相對論時空觀),以適應意識工具化的結果。

按照這一思路,未來時代,下一個愛因斯坦出現之前,當有重大的實驗和觀測結果之時,在人類的科學家按照傳統觀念無法理解困惑中,作為科學家的人或許還來不及分析,人工智慧就已經快速通過自我的組合運行整理出了「經驗公理化理論」。而人的工作,則是後期反過頭來對這種由人工智慧運行整理出來經驗基礎上的意識工具化再做意識固定化、系統化,即將工具的「構件」概念化,或全新概念,或修正傳統概念,這些工作,其實都是觀念上的內容變革。

人類的技術發展,人工智慧正在突飛猛進般發展(包括量子計算機和雲計算技術的發展),通過人工智慧實現將經驗(實驗和觀測結果)數學工具化指日可待。我們學到的牛頓時空觀以及相對論時空觀都僅僅只是今天我們看到的表面現象,時空觀都不是本質(觀念),本質是經驗公理化思路。沿著這種思路,將來完全有可能實現機器運行推演出的「經驗公理化工具」,科學理論是一種經驗認知工具,本質是工具。所有觀念(包括概念)都其實不具有實際意義,只具有理解、解釋經驗的作用,以及規範個人和群體的作用。

本文由探索貓原創,版權所有。探索貓已籤約維權機構,版權所有,違權必糾。如轉載請私信 @探索貓微博。歡迎直接轉發。

相關焦點

  • 「豈有此理·物理卷」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是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關於量子力學的一個著名思想實驗,也就是說在現實世界裡不存在這樣的實驗。根據量子力學,微觀粒子總是處於多種狀態的疊加態①。各派科學家展開了爭論,結果是哥本哈根學派③佔了主流,即當你的意識沒參與觀測時,貓的生死疊加態對於你是毫無意義的。而當你的意識參與觀測,也就是打開盒子的那一剎那,你的意識將直接造成粒子疊加態的坍縮,粒子將會表現出衰變或不衰變的確定狀態,從而決定了貓的生死。此時,你看的只是或生活死的貓,而看不到生死疊加態的貓。
  • 量子力學裡的「波函數坍塌」是由於人的意識導致的嗎?
    有一幫人老喜歡將量子力學神秘化,這不又有人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量子物理中,「意識」導致波函數坍縮,這裡「意識」到底指什麼?量子物理中,沒有這樣的說法。這是一個神神叨叨的話題,說這種話的人連量子物理一根毛都不知道,卻硬要不懂裝懂大言不慚憑空臆斷,把自己那一套神鬼玄說往裡套,因此純屬扯淡。「意識」導致波函數坍塌這是誰說的?量子力學大師們波爾、狄拉克、海森堡、泡利說過嗎?沒有。曾經與上述幾位大師為代表的哥本哈根派對著幹的愛因斯坦、薛丁格說過嗎?也沒有。那麼是誰說過呢?
  • 愛因斯坦誕辰日思考:薛丁格的貓與量子力學的可證偽性
    這幾天連續解釋了電子電子雙縫幹涉現象、時間的基本單元普朗克時間,下面解釋一下薛丁格的貓。薛丁格的貓是諸多量子困惑中有代表性的一個。一隻貓被封在一個密室裡,密室裡有食物有毒藥。毒藥瓶上有一個錘子,錘子由一個電子開關控制,電子開關由放射性原子控制。
  • 意識進化史,就是人類認知史,即巫術、宗教、哲學、科學的由來
    如下圖,經驗在主流認知所佔比例的演化曲線:可以說,人類主流認知體系是人類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原始經驗時期)到固定化、系統化(宗教、哲學),再到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的過程。人類意識進化史,也就是人類認知進化史,即巫術、宗教、哲學、科學只不過是人類歷史長河中意識進化的不同階段性產物。
  • 科學認知源自生命有機體的應激感應,智慧生命的經驗進化之旅
    我在之前的文章《意識進化史,就是人類認知史,即巫術、宗教、哲學、科學的由來》中說到:人類主流認知體系是人類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原始經驗)到固定化、系統化(宗教、哲學),再到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的過程。與作為人的個體從誕生、成長的意識進化走的是同樣的過程。
  • 意識可以決定物質?薛丁格的貓將帶人類走進量子世界和平行宇宙
    快遞小哥回答道,這我不知道,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好和壞可能同時存在,你只有在打開盒子的一瞬間,這兩種可能才會坍塌到一種可能上。雖然這只是撒貝寧老師說的一個段子,但是其中的梗是量子力學中著名鼎鼎的「薛丁格的貓」。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
    歐文·薛丁格是20世紀初的物理學家,對量子理論方面有很大的貢獻,並在1933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相信物理系的朋友對他不會陌生,薛丁格方程會貫穿整個量子力學課程學習。但愛因斯坦和薛丁格定域的物理實在性觀點,認為哥本哈根學派違反了狹義相對論,他們認為電子在產生的那一刻就有了確定的自旋方向,只是量子力學無法告知而已.換言之,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薛丁格就用貓來做了一個形象的思想實驗。設想製作這樣一個黑箱子,把一隻貓咪放在裡面。
  • 薛丁格的什麼貓?
    導語:有那麼一隻貓,它屬於薛丁格,屬於愛因斯坦,屬於物理學史,屬於每一個對量子理論懷有好奇幻想的人。有那麼一隻貓,它屬於薛丁格,屬於愛因斯坦,屬於物理學史,屬於每一個對量子理論懷有好奇幻想的人。薛丁格的貓,原本是薛丁格和愛因斯坦兩位量子力學的先驅者,為反對(當前主流的)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詮釋而聯手鑄就的一把思想武器。為了介紹這把武器,要先從量子力學的建立,尤其是物質波說起。那年,愛因斯坦和普朗克等人論證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 怎樣了解量子?或許你要先解開薛丁格貓的生死之謎……
    量子論為什麼說電子既在這裡又在那裡?因為在量子論看來,任何的東西,不管是電子也好,光子也好,原子也好,所有的粒子都被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同時也是一個波,這就是波粒二象性。圖中是著名的薛丁格方程,這個方程的意思是量子論認為任何粒子都應該嚴格按照薛丁格的方程來運動。薛丁格方程描述的就是一個波動,所以也叫作薛丁格波動方程。
  • 從薛丁格方程到薛丁格的貓,薛丁格的這兩件東西顛覆了整個世界
    量子講堂第十三期:從薛丁格方程到薛丁格的貓,薛丁格親手創建的這兩件東西,第一件東西顛覆了經典物理學,第二件東西則顛覆了整個宏觀世界說起薛丁格,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隻讓整個世界都為之瘋狂的薛丁格的貓,但薛丁格的貓僅僅是一個思想實驗而已。
  • 量子力學、薛丁格的貓與平行宇宙
    它告訴我們,實驗結果與人的意識有關。作為量子當你看它的時候,它以粒子形式存在,當你不看它的時候,它以波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說量子同時以波和粒兩種疊加態形式存在。這就是量子的波粒二象性。        薛丁格的貓是為了說明量子帶有同時具備幾種疊加狀態特性而建立的思想實驗。實驗把一隻貓裝進一個盒子裡。
  • 每日科普|薛丁格的什麼貓?
    薛丁格的貓,原本是薛丁格和愛因斯坦兩位量子力學的先驅者,為反對(當前主流的)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詮釋而聯手鑄就的一把思想武器。由於粒子的衰變直接導致貓的死亡,那麼貓也就同時處於既死又活的狀態——不荒謬嗎?這把思想武器用直指本質的方式,把量子微觀變成日常直觀,不僅讓哥本哈根學派吃下重擊,更讓全世界每個人都看到,原來概率波是這樣一個「怪物」。薛丁格和愛因斯坦聯手放出重擊,在全世界形成討論的餘波持續至今,但勝利的卻是哥本哈根詮釋——實驗是唯一的裁判。
  • 解讀「薛丁格的貓」,它體現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著名思想實驗,描述了如何將一隻活潑可愛的貓變成「生死疊加」狀態。由於原子具體何時衰變我們無法確定,那這段時間內盒子裡的貓有可能還活著,也可能已經死了,但只有我們打開盒子才能確定貓的生死。這就好比量子力學對「量子」不可測的描述,當我們沒有觀察時,量子可以處於一種矛盾的「疊加態」,而當我進行觀察時量子從「疊加態」坍縮為唯一確定的經典態。
  • 《薛丁格的貓試驗中錯誤推論解釋》(論文)
    即宇宙由非生命與生命兩個世界構成;兩個世界的基礎都是空間、能量、物質構成,本質相同;但非生命世界是遵守「存而在」,生命世界是遵守「因存果在」不同規律特徵。如果指定一個粒子,質量和時間就無用武之地了,量子力學找到一種只描述狀態存在的方法,即疊加態和坍塌;不再相關常規物理量。
  • 每日科普|薛丁格的什麼貓?
    有那麼一隻貓,它屬於薛丁格,屬於愛因斯坦,屬於物理學史,屬於每一個對量子理論懷有好奇幻想的人。由於粒子的衰變直接導致貓的死亡,那麼貓也就同時處於既死又活的狀態——不荒謬嗎?這把思想武器用直指本質的方式,把量子微觀變成日常直觀,不僅讓哥本哈根學派吃下重擊,更讓全世界每個人都看到,原來概率波是這樣一個「怪物」。
  • 深入淺出講解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涉及到了量子力學派系之爭。我們先了解一下薛丁格的貓提出的背景:薛丁格的貓思想實驗在當時的量子理論派系中,薛丁格和愛因斯坦是一派當我們對量子進行觀察時,量子的波函數會瞬間坍塌為本徵態,從而表現為一個確定的量子態,這就是對量子力學的著名哥本哈根釋義。
  • 薛丁格方程及薛丁格的貓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萌萌說說說,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薛丁格方程及薛丁格的貓。薛丁格方程埃爾溫·薛丁格為量子力學作出了最寶貴的貢獻。他在意識到粒子表現出波動性後,提出了一個波動方程來描述亞原子粒子的運動。
  • 薛丁格的貓是一個思想實驗,它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著名思想實驗,描述了如何將一隻活潑可愛的貓變成「生死疊加」狀態。由於原子具體何時衰變我們無法確定,那這段時間內盒子裡的貓有可能還活著,也可能已經死了,但只有我們打開盒子才能確定貓的生死。這就好比量子力學對「量子」不可測的描述,當我們沒有觀察時,量子可以處於一種矛盾的「疊加態」,而當我進行觀察時量子從「疊加態」坍縮為唯一確定的經典態。
  • 朱清時:不可思議的量子意識
    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學的一大高峰,它所揭示了時空和世界本質的現象構成,從根本上顛覆了我們日常的感覺和認知。朱先生認為,意識和物質世界不可分開,意識促成了物質世界從不確定到確定的轉移。意識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人意識的發動的過程實際上是通過動念進行測量,然後產生念頭。這時候念頭產生出來了,實質是通過測量得出的幾個我們製造出來的概念。這時意識不再自由,它突然坍塌到一個概念「玫瑰花」上。
  • 尋找薛丁格的貓:量子物理的奇異世界
    薛丁格這隻離奇的、著名的「貓」從何而來? 探索科學離奇的佯謬, 感受物理學裡迷人的量子世界。量子力學入門必備 科學又有趣的量子物理發展史    《尋找薛丁格的貓》是一本跨越量子力學、物理學及哲學等多學科的科普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