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硫酸根離子的檢驗

2021-02-23 C3H3化學

對於硫酸根離子的檢驗,我們大多數老師都是這樣認為:取少量試樣,先加入鹽酸無明顯現象,再加入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澱。說明原試樣中含有硫酸根離子。而且我們強調不能用稀硝酸作為檢驗SO42—的酸化試劑,認為稀硝酸仍然具有氧化性,亞硫酸根離子具有還原性,所以稀硝酸能夠將亞硫酸根離子氧化為硫酸根離子,幹擾實驗。

但是《化學教學》2013年10期敬瑞玲等《關於稀硝酸作酸化試劑檢驗SO42—的實驗探究》文章有新的觀點。文章結論認為一是檢驗SO42—的最佳方法是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0.5—6 mol/L),再加硝酸鋇,若有白色沉澱說明有SO42—存在,否則沒有。二是用先加稀鹽酸後加氯化鋇溶液的方法,需要先除去鹽酸中殘留的少量游離氯和Fe3+ 。

實驗表明,0.5—6 mol/L稀硝酸氧化性不是很強,並未將SO32—氧化為SO42—或被氧化的SO32—極其少量,以至於觀察不到沉澱的生成。所以稀硝酸在本反應中主要起酸化作用。當然用7.5-16 mol/L的濃硝酸可以將SO32—氧化為SO42—,並產生NO2氣體。

實驗表明,在有較多氯離子存在的條件下稀硝酸可以慢慢地將亞硫酸根離子氧化為硫酸根離子,查閱相關文獻知其原因主要是氯離子的催化作用。

根據文章我們可認為檢驗硫酸根離子可用鹽酸與氯化鋇溶液,也可用稀硝酸與氯化鋇溶液。

參考文獻:敬瑞玲等《關於稀硝酸作酸化試劑檢驗SO42—的實驗探究》《化學教學》2013年10期

相關焦點

  • 鎂質材料氯化鎂中硫酸根離子的檢測方法
    硫酸根離子的檢測1,試劑和溶液 氯化鋇0.2mol/L溶液:稱取氯化鋇2.4g,溶於500mL去離子水中
  • 自動電位滴定儀測定硫酸根離子含量
    硫酸根離子是一種常見陰離子,是醫藥環保等領域檢測指標之一。本實驗通過 AT-1 自動電位滴定儀測定硫酸根離子含量。儀器配置1. CT-1Plus 電位滴定儀2. Pb-101 鉛離子電極3.
  • 青島科大研發新型環境傳感器,可測量飲用水中硫酸根離子含量
    環境水體中陰離子含量如硫酸根濃度為重要的水質指標,飲用水中硫酸根離子濃度超標會引起急性腹瀉。
  • 高中化學第二冊實驗5-4,硫酸根離子的檢驗
    因此在實驗室裡,通常將溶液先用稀鹽酸酸化,以排除CO32-等可能造成的幹擾,然後加入BaCl2溶液來檢驗SO42-的存在。Ba2++CO32-=BaCO3↓BaCO3+2H+=Ba2++CO2↑+H2O三、思考與討論1.硫酸鋇的白色沉澱到底啥樣?
  • 初中化學物質常用的檢驗方法
    初中化學物質的檢驗  (一)、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乾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
  • 培優|專題06 離子檢驗
    ____(2)某溶液中含有較大量的Cl—、CO32—、OH—等三種陰離子,如果只取一次該溶液就能分別將三種陰離子依次檢驗出來,下列實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6.【答案】B【解析】加入少量稀硫酸,無沉澱生成但有氣泡產生,說明一定不存在鋇離子,一定存在硝酸根離子和亞鐵離子;根據溶液的電中性可以判斷溶液中還存在硫酸根離子和鈉離子,A.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鋇離子,選項A正確;B.溶液中氫氧根離子、硫酸根離子不會消失;根據反應方程式NO3-+3Fe2++4H+=NO↑+3Fe3++2H2O可知,亞鐵離子不足,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後
  • 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檢驗與鑑別方法匯總
    物質的檢驗與鑑別向來是化學考試中的必考點,下面是為大家總結的一些關於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檢驗與鑑別方法。01離子的檢驗氫離子的檢驗:1,利用酸鹼指示劑,紫色石蕊(變紅)。2,利用pH試紙測pH值(pH值<7)。
  • 高中化學:離子的檢驗,掌握正確的操作細節是關鍵
    高考中的離子檢驗題,是同學們易錯的一個知識點。做錯的最常見的原因是實驗操作的細節沒掌握。下面就說一下常見的離子檢驗的關鍵操作細節。1、硫酸根(SO42-)的檢驗.硫酸根的檢驗有這三個關鍵點(1)、選用試劑正確。所用試劑只能是鹽酸與氯化鋇。選硝酸及硝酸鋇則是錯誤的。
  • 食品檢驗結果分析
    如用氯離子來表示氯化物的含量,用硫酸根離子來表示硫酸鹽的含量等。第二節 被測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一、質量分數(W)、體積分數(ф)這是分析結果最常用的表示方法之一。第三節 計 量 單 位食品檢測的結果是否合格,通常要以數據的形式來反映被測物質的含量,並判定合格與否,根據被測試樣的狀態和被測物質的含量範圍,檢驗結果可以用不同的單位表示。我國目前採用國際單位制。國際單位制計量單位和國家選定的其它計量單位,為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的名稱、符號由國務院公布。
  • 檢驗科新項目——白介素6
    白介素6 ( IL-6) 是細胞因子網絡中的重要成員,在急性炎症反應中處於中心地位,可介導肝臟的急性期反應,刺激C 反應蛋白( CRP) 和纖維蛋白原的生成。多種感染性疾病可導致血清IL-6 水平升高,而且IL-6 水平與患者預後密切相關。
  • z檢驗和t檢驗 - CSDN
    均值對比的假設檢驗方法主要有 Z 檢驗和 T 檢驗,它們的區別在於 Z 檢驗面向總體數據和大樣本數據,而 T 檢驗適用於小規模抽樣樣本。下面分別介紹 Z 檢驗和 T 檢驗。 Z 檢驗需要事先知道總體方差,另外,如果總體不服從正態分布,那麼樣本量要大於等於 30 ;如果總體服從正態分布,那麼對樣本量沒有要求。
  • 假設檢驗、Z檢驗與T檢驗
    有什麼證據支持這些說法,我們如何檢驗這些假設呢?作為一個統計愛好者,所有這些問題都挖掘了我對假設檢驗基本原理的舊知識。本文將討論假設檢驗的概念以及Z檢驗與t檢驗的區別。然後,我們將使用COVID-19案例研究總結我們的假設檢驗學習。
  • 第七章 t檢驗與u檢驗--第一節 t檢驗
    第七章 t檢驗與u檢驗   抽樣研究包含參數估計與通過假設檢驗作統計推斷這樣一些重要內容。前者在第六章最後一節中已經涉及,後者如X2檢驗,我們亦已有過接觸。本章將介紹兩均數相比時的假設檢驗。
  • 6小時?3天?DNA檢驗究竟要多長時間?
    5月12日上午10點41分,鄭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鄭州」宣布:警方對鄭州西三環一河渠內打撈上來的屍體進行DNA檢驗比對,其結果「與此前在案發現場搜集的嫌疑人劉某華DNA樣本分型一致,可以確認,此次打撈出的屍體確係殺害空姐李某珠的犯罪嫌疑人劉某華」。至此,「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空姐」一案告破。
  • 第三節 u檢驗和t檢驗
    第三節 u檢驗和t檢驗   u檢驗和t檢驗可用於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的比較以及兩樣本均數的比較。理論上要求樣本來自正態分布總體。但在實用時,只要樣本例數n較大,或n小但總體標準差σ已知時,就可應用u檢驗;n小且總體標準差σ未知時,可應用t檢驗,但要求樣本來自正態分布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