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幾年來新興智慧型手機品牌、技術的迅猛崛起,各種新技術科技的湧現,像諾基亞、摩託羅拉、Palm、黑莓這些曾經輝煌一時的老牌手機廠商都開始面臨著瓶頸期,出貨量也相比當初的輝煌時期,隨之便是一股併購潮、倒閉潮。
這種感覺,就像是曾經叱吒圈子的一線明星,隨著時間消逝進入了中年危機,眼看著一個又一個小鮮肉出名,自己卻已經不及昔日榮光。
說起全鍵盤手機,你還記得那個經常在好萊塢電影中、名人手中出現的黑莓嗎?說起美國911,還記得當時聲名鵲起的黑莓嗎?還記得8900、PassPort這些經典機型嗎?沒錯,就是那個黑莓。
在2016年前後,有關黑莓將要「倒閉」的消息在網上流傳不斷。眼看不景,黑莓也應勢果斷推出Priv(文俊超喜歡這款手機!)和DTEK60兩款安卓手機、「救火」。可惜為時已晚,這兩款手機仍未被世人提及,銷量自然不容樂觀。不是他們差,是對手太強了。
不過戲劇性的是,在一度傳聞的「倒閉」過後。今年2月的WWDC,黑莓在世人面前證明:I’m Okay!我還在!倒閉是不存在的!」。
這就是今天文俊要說的黑莓KEYone,由TCL代工、黑莓定製系統和軟體,也是目前唯一一款帶有物理全鍵盤「在產」的安卓手機。
黑莓KEYone硬體配置
循例說說基本參數,文俊手上的這臺Keyone為國行高配版本。配備一塊4.5英寸1080P解析度屏幕,採用QWERTY物理全鍵盤;搭載高通驍龍625處理器,輔以4GB RAM+64GB ROM;後置配有1200萬像素主攝像,前置為800萬像素攝像頭;內置3505mAh電池,單卡全網通,預裝基於Android 7.1定製系統。
外觀·Still,黑莓。
與我們常見的安卓智慧型手機不同,KEYone沒有5、6英寸的大屏、沒有強調有多強的性能,也沒有過多介紹它能帶給你多少娛樂;但又與之前的黑莓手機一樣,KEYone的造型依然有著相當濃厚的商務味道、紮實的做工、以及那個標誌性的物理全鍵盤。
當然這也是它所要給用戶傳達的一個信息——快工作,正經點,別逼逼。這是KEYone乃至之前所接觸過的黑莓Priv、PassPort給我的第一印象。所以這是一臺一個穿著正裝的手機,我跟它只能聊工作。
文俊依稀記得,從黑莓Passport開始,黑莓往下的手機都開始走稜角分明的設計路線,這明顯與目前大部分安卓手機所走的圓潤路線是相左的。
但正是因為這種設計在當今應用小眾,所以自然也讓這些手機有著相當高的辨識度。同樣地,像索尼Xperia Z系列、小米MIX、堅果Pro等,稜角分明的造型都成了他們的標誌。
KEYone在機身上採用了「上方下圓」的設計,個人稱之為兩段式。屏幕往上部分R角為直角過渡;物理鍵盤部分往下為圓角過渡。這種設計其實在Passport上應用過,剛開始看上去可能會覺得不太協調,但一旦習慣了這種設計,感覺其實還可以。用我的話講,它就像是修窄後的Passport,機身還是有挺明顯份量的。
黑莓這次針對中國大陸市場推出了黑色版KEYone。不同於之前在國外發售的銀+黑色版本,黑色KEYone除了四周邊框、鍵盤鍵間的隔欄,連背面的Logo都是黑的,整臺手機咋看還有種動輒上萬的貴价機味道。
當然,設計審美還是留給消費者算了,文俊暫且不敢妄下評判,只能說它依然還是那個我們熟悉的黑莓。
屏幕頂部開孔同樣也採用了「方正」的設計布局,前置攝像頭是一個圓角方形的開孔、聽筒是一個矩形排列的開孔,不過光距傳感器則是用了橢圓設計。
4.5英寸的屏幕提供1080P解析度,屏幕比例特殊,是相當少見的3:2。剛開始用這款手機時我還會有軟體對屏幕適配上的顧慮,但事實上經過對數十款常用應用程式測試,屏幕顯示是正常的。
同時,1080P解析度在這款屏幕上的顯示精細度相當高,畢竟「塞」進了4.5英寸的屏幕,PPI值達到了433。
三個功能鍵被放在了屏幕底部,從左往右分別是返回、主頁、多工任務欄,採用電容觸控的方式操作。三個功能鍵往下是物理鍵盤,材質為塑料。至於物理鍵盤的體驗,文俊在下文再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手機頂部、兩側的中款、底部均為鋁合金,並採用圓弧過渡,材質與材質之間的銜接都十分紮實嚴密,並沒有找到明顯的縫隙。
KEYone除了那家族標誌的全鍵盤,背部碩大的攝像頭也相當引人注意,甚至連旁邊的雙色溫閃光燈都比普通手機的要大許多,仿佛是在正經中帶點幽默滑稽。
背部為兩種材質拼合而成,頂部為前面說的鋁合金,往下均為類膚質橡膠,手感很舒服。但正因是類膚材質加工,所以手汗較多的文俊用上KEYone之後也會難免地留下珍貴的指紋。
俗稱——打油了。
整機有三枚實體鍵,分別是左側的電源鍵、右側的音量鍵和快捷啟動鍵。剛開始上手時我老是會將快捷鍵當做電源鍵用,因為那個位置對右撇子的我來說實在是太順手了,反而在左側的電源鍵顯得有點低調,不說我還以為那枚才是快捷鍵。
幸好,這枚快捷鍵能在系統中給它賦予更多的功能。雖然它與電源鍵的位置有點「尷尬」, 但能擴展更多功能給了它更高的存在價值。比方說通過它快速打開應用程式(包括自帶、第三方)、撥號、發送簡訊、快捷開關等。
手機底為Type-C接口、兩旁為揚聲器+話筒,由於是純黑色機身,因此之前在銀色機身上顯得突兀的黑色天線在該機中得到了隱藏。
家族「遺傳」:全鍵盤之所以我要將鍵盤部分獨立來講,主要還是因為帶物理鍵盤的手機在當今幾乎已經絕跡,能拿出來說的不是黑莓就是黑莓,恰好黑莓又是全鍵盤手機中的佼佼者。所以,全鍵盤部分的體驗我還是覺得有拿出來另外說的必要。
當我將手上的KEYone給我的一位同事,他說:蛤?這手機竟然還有的啊?
是的這手機是有鍵盤的,而且還是「水晶」鍵盤,還是帶背光燈的,厲害吧。給你們看看KEYone這個全鍵盤能幹嘛:
本屆KEYone依然保留了「鍵盤觸控」功能,這仿佛是為它修長的機身橫屏而生的,在查看網頁時可用它進行上下滑動,有種用觸摸板的感覺,很爽很炫。
當然啦,在豎屏狀態下觸摸功能依然能用,但有著單手可握的機身,我還是更建議用觸屏。因為在豎屏狀態下使用觸摸難免會與鍵盤上面的三枚電容鍵出現誤觸,除非你足夠「心靈手巧」能在QW、OP兩列進行滑動,在E~I這幾列內進行微操,否則出現誤觸的機率還是挺大的。
KEYone的全鍵盤一共有26個字母鍵,而這26枚按鍵都可以獨立制定「長按開啟」、「短按開啟」的快捷方式,這包括了側面快捷鍵實現的功能:快速打開應用程式(包括自帶、第三方)、撥號、發送簡訊、快捷開關等。
我將字母「V」設置為VSCO;「I」為瀏覽器;「N」為熄屏等等,當然這裡你也可以按照你順手的方式去發揮想像力。不得不說,黑莓在全鍵盤這裡可謂是玩得相當溜。
黑莓將指紋識別區放在了空格鍵,這個想法真是相當之有創意。此前接觸過海外版的KEYone,那時候指紋識別僅僅也就只是用作解鎖之用。
但在國行版中,指紋識別被賦予了支付寶指紋支付、微信指紋支付兩項,對於一臺有著歪國血統的手機來講,這讓我有點驚喜。
支付寶/微信支付
對於全鍵盤的適應,主要是看個人。有人說一天,有人說至少一個月,我這個九宮格+大指頭的用戶「從蹩腳到精通」用了一周,之後單手打字基本沒有多大問題了。
KEYone的外觀,就像穿著一件筆挺的正裝,它是不會跟你嘻嘻哈哈的,猶如一個專心工作的人。如果在大街上有人說「哇,那個人的手機竟然還有鍵盤的」,你可以呵呵他一下——沒內涵,然後繼續用你的鍵盤觸摸板滑網頁。最後,KEYone的外觀依然能給我一種很獨特的感受,但這種感受並非是想表達用這臺手機的人有多富,而是一個內在的職業權威感,給人就是一種生產力工具的體驗。
性能/續航
相比於設計和全鍵盤,在硬體這方面KEYone稍顯低調。該機配備高通驍龍625處理器,針對中國大陸地區推出4GB高配版,存儲空間也增至64GB。至於驍龍625的一些亮點,最近我都在評測中提過,相信大家也有了解,我就不再贅述。
帳面參數看,驍龍625+4GB顯然並沒有驍龍835之流的旗艦來得誇張,硬體素質定位中端。但這畢竟是一臺針對工作而生的生產力工具,而不是一臺遊戲機,所以配置夠用就好啦。當然啦,如果是能用上驍龍835這類高端處理器,作為用戶也是無任歡迎的。
性能部分,通過安兔兔評測來簡單跑個分(僅供參考):
安兔兔評測跑分
雖然KEYone本身的定位並非是遊戲,但我還是通過《王者榮耀》來簡單測試一下手機的實際情況。在最高畫質情況下,遊戲能保持在30fps中運行,偶爾會降到28fps,但很快就回升。整個遊戲體驗下來都比較順暢,並沒有出現嚴重卡幀情況。拋開操作體驗不說,這性能用來應付一般的遊戲娛樂還是沒問題的。
從前面的外觀部分可以看到,KEYone本身是有一定厚度的,但這裡面是配置了一塊3505mAh電池,沒想到吧。另外,手機支持QC 3.0快充,標配一個15W充電頭,支持OTG反向充電功能。
老規矩,文俊從5%開始充電測試,半小時充入38%,5%~100%全程共耗1小時49分鐘。不到兩小時,對於3500mAh的電池來講,這個充電速度算是符合了目前快充手機的水平。
KEYone充電情況圖
KEYone續航情況
測試條件:連接WiFi網絡、屏幕亮度固定50%,運行在線視頻播放、本地視頻播放、大型遊戲運行、網頁瀏覽、微博/微信運行、在線音樂播放,共六項每項30分鐘,共計3小時的運行進行連續使用測試。
儘管KEYone在硬體配置上中規中矩,但從上面的續航實測看,驍龍625在功耗上的優化還是相當不錯的,加上手機本身的屏幕僅有4.5英寸。3505mAh的電池容量雖然從帳面數據看僅和目前的旗艦手機持平,但實際在這臺手機上使用壽命還是相當長的。
相機·竟然有水印!
黑莓在為KEYone的相機傳感器選材上並不弱,這個你看那碩大的攝像頭就知道了。手機採用與谷歌Pixel等旗艦同款的索尼IMX378 CMOS,提供1200萬拍攝像素、單個像素麵積1.55μm、F2.0大光圈。在以往的評測中,IMX378在大部分場景中都表現不俗,帳面參數看著也十分給力。
不過,硬體這個東西正如一件武器,能否用得好關鍵還是要看用的人。定位商務的KEYone雖然用上了IMX378,但官方並沒有將相機部分詳細介紹。它的相機表現如何,首先我得先從功能開始說起。
取景框下方的ISO調節比較有特色,是用橫向撥動的方式調節,也可以在鍵盤區域控制。但正因為這樣,取景框中沒有給到滑動切換模式的選項,而是被歸納到「模式」這個抽屜中。同時,相機也提供了幾款濾鏡可選,相機的可玩性還是挺高的。
取景框頂部包含了閃光燈、定時拍攝、HDR和設置幾個選項,相片默認比例為屏幕的3:2,當然也可以設置為4:3、16:9和1:1。讓我比較意外的是,KEYone竟然在照片的左下角會留有水印。
下面我們來看看KEYone的隨手拍樣張:
日間樣張
日間樣張
日間樣張
微距樣張
微距樣張
微距樣張
室內樣張
室內樣張
夜間樣張
夜間樣張
夜間樣張
綜合日間和夜間等幾個場景的實拍樣張來講,畫面的曝光控制與色彩都有著不俗的表現,畢竟有IMX378這個大底在,出品相對前幾代機型還是有明顯進步的。畫面色彩偏鮮豔,屬於討眼球的類型,這尤其是在拍食物的時候這效果相當明顯。但這裡唯一的問題是在較暗的場景中會出現輕微偏紅的情況,這跟相機系統調校有一定關係,希望黑莓在後續的系統更新中能解決這個情況。
總的來講,KEYone的相機應付日常會議記錄、生活拍照都問題不大。使用途中不需要驚醒過多的前期調整,對於一款並不強調於拍照的手機來講,也算是入流了。
系統
KEYone的系統並沒有對安卓的原生風格進行過多的定製,大部分都依然保持著原生系統的樣子,只不過是在原生系統的基礎上加入了不少黑莓的功能元素。
和目前的大部分智慧型手機一樣,系統基於Android 7.1底層,流暢度和穩定性相信無需多講。這部分我主要是說說KEYone的一些可圈點的地方,畢竟系統主要還是保持著安卓原生功能,底層並沒有做太大的變動。
系統界面大部分保持了原生系統風格,不過圖標均為黑莓重造。在最低音量狀態下,雙擊音量鍵下可進入勿擾模式。
默認狀態下,系統會在畫面側面提供一個側欄,裡面包括了日曆、BlackBerry Hub、已完成任務、最近聯繫記錄。當然這個欄目也提供了設置項,支持欄目調節為「左」或「右」、高度、位置、透明度等,方便左右撇子使用。
BlackBerry Hub作為黑莓手機的一大特色功能在安卓版的系統中得到了保留,此前在海外版系統中Hub能匯總收錄通話記錄、日曆、簡訊、Twitter、Instgram等程序消息。而在本次的國行版系統中,Twitter等程序被換成了微信和微博消息收錄。當然在此之外還能增加郵箱郵件顯示,這樣的集成顯示功能體驗相當不錯。
DTEK安全管家,同樣也是像Hub一般地存在,只不過這是集成安全設置功能而並非是消息,但黑莓能自信地稱KEYone的系統是數一數二的安全系統,這倒是讓人好奇。DTEK程序內提供對應用程式的權限管理、出廠設置保護(還原出廠設置需要帳戶主驗證)、遠程管理(手機尋回)等功能,並根據當前的系統安全情況進行監控,從而給出低、中、高的系統評分。在日常使用中,當程序監控到系統有異樣情況時,會在通知中給出提醒。
總結
正如文俊在文章開始所說的,硬朗充滿商務的外形、紮實的做工、標誌性的全鍵盤,這些都是黑莓系手機所講究的地方,或許這也是他們的特色,或許也是情懷的表現。而在這一屆的KEYone中也有傳承到,儘管是TCL代工、黑莓定製的混血產物,但都並沒有影響到它繼承家族特色的理念,繼續發揚。
硬體性能雖然並非是這款手機首要強調的地方,甚至我認為用性能來衡量它似乎並不那麼公正,相對於「我能給你多少的娛樂」,它更像是「我能幫你解決工作上的什麼事」,這是一款定位人群小眾的手機。文俊對於這部分的評價是:足以滿足日常文件、上網、社交的需求,性能夠用就好。
不過即便是一臺手機還是專注的生產工具,我認為無可否認的是,KEYone無論是作為黑莓的最後一款全鍵盤手機還是又一款商務旗艦,它的表現確實是展現出它所想表達的東西——黑莓對自身堅持,這是值得尊重的。至此,這一屆的黑莓還是那個充滿工作特色的黑莓,還是那個有著十足能幹活的黑莓。
Still BlackBerry,No Work,No BB.
喜歡數碼科技資訊的你,就記得點擊訂閱啦。
關注「鋒潮評測室」微信公眾號【微信號:fengchaopingceshi】,還會送上更多你想要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