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致敬蔣均平教授

2021-02-25 不佔茅坑

大年初二,接到一個陌生電話,來電人自稱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叫蔣均平,今年81歲,從事聚光太陽能學術研究四十年,發明三項科教儀器並通過省級成果鑑定,由中國科學院及中央氣象局對該三項發明進行產業化開發及全國推廣。目前有幾項成果需要媒體推廣,後經身邊朋友介紹,多方聯繫到我,希望我能夠介入到他的科研成果的推廣中。

正月由於各地舉辦慶典活動,忙於採訪報導,中途接到過蔣老師電話,答應過完十五,一定登門拜訪蔣老師。

正月十六,提前約好蔣老師。蔣老師早已等候在家,簡樸的房間擺放著厚厚的資料,書籍,圖冊以及製作的各種儀器。老人耳背,頭腦卻清晰,思路敏捷,短短的交談中,不由人對老人肅然起敬。

蔣均平教授介紹了他多年來通過對中華制歷史的研究,推斷出了中華三皇五帝斷代史的時間坐標,並應用天文氣象學基本方法,對上古失傳的黃帝制歷進行復原與展示。以上古天文器具(黃帝制歷場景復原)說明中華先祖運用自然科學而興盛農耕文明,其智慧越遠超越我們的想像。蔣教授認為天文有「歷」,人文有「史」,天人合一,天文與人文結合,才構成「歷史」。

蔣均平教授認為真正科學的研究應該將天文與人文有機結合起來,而不是顧此失彼。他展示了近期對陽官寨文物的研究成果《黃帝制歷迎日推策歲差月相儀》圖和自己手工製作的迎日推相儀的復原器。

蔣均平教授,從事聚光太陽能學術研究四十年,發明三項科教儀器並通過省級成果鑑定,由中國科學院及中央氣象局對該三項發明進行產業化開發及全國推廣。在現代實用天文學理論研究方面有突出貢獻,已發明多項今古天文儀器,如《太陽高度儀》、《中華地球儀》、《黃帝蓋天儀》、《黃帝制歷天井儀》以及唐代的《黃道遊儀》等,並受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有關委託研究漢代天井岸遺址,進行十多年考古研究,認定漢天井遺址與漢武帝制「太初曆」有關,目前中科院河南靈寶考古發現仰韶中期黃帝時代「天井遺址」,已印證上古中華制歷的「天井」特徵。多年來在甘肅天水、內蒙古託克手古城、陝西洛南大聖山、藍田華胥陵、驪山人祖廟等地進行了一系列實地考古調研,在蔣均平,石興邦等老前輩的努力下上古制歷的「天井文化」之謎正在得到破解突破。

正月十六據說是伏羲的生日,不知道是天意還是巧合,這天也正是蔣老師81壽辰。我們在蔣老師書房談的正是起勁,蔣老師的家人們在客廳正忙著給老人張羅過生日。為了不打擾蔣老師著難忘的時刻,我們起身告辭,相約下次再交流,儘管蔣老師身上的「迷「即將揭開神秘的面紗,但是我深信蔣老師的精神更值得後人尊敬。最後祝福蔣老師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編輯:靳洪濤)

編輯很辛苦,請大家多鼓勵!長按下面二維碼,給小編打個賞唄!一分錢也是愛,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老驥伏櫪!張汝京打造晶片製造新模式,再創我國晶片業兩個第一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再創晶片領域兩個第一1、61歲再戰功能晶片張汝京離開中芯國際後,籤訂了協議,3年內不得從事相關晶片行業,但是61歲的張汝京閒不下來,是一個「工作狂」,轉行去做太陽能和LED,又籌建工廠,專門身材變換光譜、轉換電壓之類的功能晶片。張汝京做得有聲有色,金子就是金子,哪裡都會發亮。
  • 群眾需要更多的副廳級「傻教授」
    半夏宿田翁  副廳級教授退休後辦幼兒園建文化宮幫農民致富,在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的職位上退休一年後,陳文華改頭換面,到距南昌300多公裡的一個小村子,當了一名「農民」。他創辦經濟合作社,幫著農民致富。他辦幼兒園,創建農民文化宮,保護、宣傳村裡的古建築,邀請文化名流到婺源縣上曉起村。
  •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黑莓KEYone詳細評測
  •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35歲的誇利亞雷拉,正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 71歲科學家,告別學生,辭去終身教授,賣掉美國房子踏上回國路
    心念祖國,放棄一切事實上,姚期智在早期便有了回國發展的想法,早在2004年,他就毫不猶豫地放棄了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的職務,賣掉了自己在美國的房子,回到清華大學擔任教授一職。這是五十七歲的他首次踏上祖國的土地,他有些吃驚,沒想到在短短幾十年之間,中國已經取得了如此巨大的發展,與他離開之前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 姚期智辭去名校終身教授,改回中國國籍:我要回中國了,永遠的
    ,便前往美國留學,進入哈佛大學物理系深造,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格拉肖教授。可以說,姚期智教授培養的學子,都是能和國際一流大學的頂尖學子能夠分庭抗禮的,為中國科研教育事業培養了大批的後備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致敬!這兩位夫妻教授,偉大!
    略高一些的是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教授李秉權。另一具是李秉權教授的夫人,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婦產科教授胡素秋。「兩位醫學教授同時捐獻遺體,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彼時,昆明醫科大學發文稱。 2019年9月25日,李秉權和胡素秋「重逢」了。他們的骨骼標本被一起安置在昆明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入口處。其身後是「獻身醫學、敬畏生命」8個紅字。
  • 致敬時代領跑者!田禾教授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致敬時代領跑者!田禾教授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田禾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並參加表彰大會。田禾教授也是華東理工大學首位獲此殊榮的教職員工。 本次大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這一群體進行的最高規格的表彰,目的是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主力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