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讓人看得笑到哭,卻又不得不陷入沉思。我們先看看是怎麼回事,老婆就要生了,年輕的爸爸在產房外激動、焦急的等待著,突然門開了,護士抱著兩個男嬰,恭喜爸爸喜得雙子,然而讓人錯愕的一幕出現了,爸爸沒有表現出喜悅的神情,卻轉身想逃走。
護士趕忙喚回了這位失措的爸爸,經了解,這對夫妻家裡已經有一對雙胞胎兒子,如今又生了倆男孩,不知是幸福來的太巨大,還是對未來生活的充滿渺茫,讓這位爸爸失了神。
現在好像生雙胞胎的越來越多,這是怎麼回事呢。一是遺傳基因,如果夫妻雙方的家族中有過多胞胎,特別是本身就是多胞胎之一的話,生多胞胎概率就會高很多。
二是試管嬰兒技術的功勞,現在很多夫妻,尤其是追二胎的高齡女性,不孕不育的情況很多,為了生寶寶選擇試管嬰兒這一輔助生殖手段,試管嬰兒在移植的過程中一般都是選擇兩個健康的胚胎移植到女性的子宮增加著床率,往往很多懷上了就直接懷了雙胞胎。這種情況在國家開放二胎政策頭兩年裡出現不少,身邊也不少見,有個朋友就是頭胎男孩,懷著生公主夢去拼二胎,結果卻也是生了雙胞胎兒子,又喜又悲,愁得不知怎麼帶這仨調皮蛋。
很多家庭還在為生不生二胎髮愁,也有很多夫妻已經一步到位生了雙胞胎,甚至是完美的龍鳳胎,直接湊了個好。但是更多的年輕人還在猶豫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孩子,生了孩子有沒有精力帶,是否養的起。
中國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
上海市發布了2020年1月1號兒童出生人數僅有156人,回顧下以往,2010年1月1日出生380人,2000年1月1日,上海總共出生1148人,1990年1月1日,上海總共出生2784人,30年時間同期數據下降了17倍多!
兒童出生數量大幅度下降不僅出在上海一處,再看看全國近幾年嬰兒出生總數,自從2015年政府決議全面開放二胎政策以來,我國的出生率僅僅2016年一年上漲,接下來的幾年全部呈現下滑趨勢。2016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比2015年多增131萬人。2017年新生兒的總數量1723萬人,比上年降了63萬。然而從2018年開始新生兒人數1523萬人,下滑了整整200萬!到了2019年,2019年末中國大陸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實際增加人口僅467萬,人口出生率僅為10.48‰,創下新中國成立以來最低。
追生二胎的8後VS不想生的9後
可以看出16年和17年的新生兒出生數量還是比較可觀的,而18、19年很大幅度的下降,說明有生二胎需求的家庭在頭兩年集體釋放了,這主要集中在一部分70後和80後的家庭。當這些家庭生完以後,熱情下降,餘下一些想生生不出來的,一部分繼續走在求子的路上,一部分已經放棄了。
這部分追二胎、三胎的女性大多數年齡都不小了,有一位張女士就是這樣,38歲,通過試管嬰兒助孕,但是沒想到的是她每次到懷孕前三個月就會出現流產的現象。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懷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很順利,然而要二胎的時候卻這麼困難,不僅要通過試管嬰兒才能懷孕,還要面對流產的心焦。
張欣博士說:像張女士這樣IVF經歷後,發現她每次IVF過程都已經進入孕育階段,只是在孕育過程中出現了流產的現象。早期流產的主要原因是胚胎染色體的異常。女性隨年齡增大發生異常染色體胚胎的可能性越大,流產的可能性越大。國內常見的第三天胚胎移植無法判斷胚胎的質量,因此較常見發生移植失敗、流程和胎停的原因。
相比之下,90後,尤其是95後的生育觀是另外一種光景。隨著養娃成本大幅度升高和思想的轉變,事業和經濟的獨立,她們認為自由和自主比婚姻家庭要重要,這致使出生率不斷創新低,直觀的體現了如今年輕人真實生育觀。中國傳統的四代同堂幾十口的大家庭現象將會逐漸消失。
還有人別說生孩子了,寧可單著也不結婚。目前全國單身人口超過2億,而英、俄兩國的合計總人口數還不到2億。十餘年來,我國離婚率不斷攀升,結婚率卻直線下滑。
隨著社會的發展,智能電子設備及網絡的普及,網絡異地交友成了流行趨勢,加上年輕人思想太前衛,閃婚現象很嚴重,卻又太過自我缺乏包容心,容不下對方的任何缺點,點滴小事就又造成了閃離。
不過這屆年輕人有個優點,就是大多思想比較前衛,有些人享受單身的狀態,同時一邊去美國凍卵,她們內心也明白的很,能用科技和錢解決的焦慮,何樂不為呢。
對此,張欣博士表示,如今跨出國門的女性,年齡層越來越小,她們想法也更加新銳。類似「閨密凍卵遊」成為了新亮點。凍卵有點像買保險的概念,就是你凍了就有多一個保障,但不見得一定會用。
不論是80後,90後,生育觀難免會有差異,時代不同,還好輔助生殖技術相關的服務越來越豐富,女性們都會從中受益。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非版權所屬,如有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