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起飛憑藉的是一個向上的力,即升力。
要想知道飛機升力的產生,首先要認識空氣流動遵循的特性:伯努利定理和連續性定理。
在此之前,再來明白一個概念,流管概念。
流管概念:科學家把空氣的流動假設成在看不見的管道中進行的,這些看不見的管道稱為「流管」。
再看連續性定理:當空氣在同一時間內在流管流動時,各個截面流經的空氣品質是相同的。
伯努利定理:空氣在流管中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反之,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
在機翼的橫截面上,可以看到彎曲程度上表面要比下表面大。
如圖
空氣在前緣的氣流流過機翼時,被分為兩部分從機翼上下表面流過。根據連續性定理,因為空氣品質是相同的,所以在一瞬間分離的空氣會同時到達機翼的後緣,在此匯合迅速向後流去。
而機翼上表面是彎曲的,所以上表面空氣流動的空間相比下表面的就小,但又要同時到達機翼後緣,那麼上表面的空氣流速就要變快。而空氣流動在機翼下表面空間擴展,速度同理變慢。
根據伯努利定理,機翼上表面流速快,壓強小,下表面流速慢,壓強大。
(壓強: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壓力上小下大,飛機凌空而起就是因為機翼受到一個向上的合力升力,就像小鳥不停煽動翅膀一樣的道理。
飛機和汽車在地面用方向盤運動不同,飛機沒有地面的支撐,所以比汽車更加複雜。
方向的控制要靠空氣流的升力託舉。
飛機控制方向分為3種方式:
1.俯仰,飛行員將升降舵下偏,空氣會給升降舵面一個向上的力,使飛機繞橫軸轉動,飛機就會下俯。要想讓飛機抬頭,升降舵上偏就可以了;
2.橫滾,操縱駕駛杆讓左副翼向下偏,翼面的空氣會有一個向上的力,迫使飛機繞縱軸右滾,要想使飛機左滾,操縱左副翼上偏就行了。左右副翼的運動方向是相反的,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3.偏航,就是平時說的拐彎,操縱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左偏,空氣就會往右吹,給尾部向右的力矩飛機繞縱軸轉動,機頭向左轉,向右也是一樣的。
飛機俯仰方向的控制:在飛機的尾部通常有一對小的水平方向的翼面,和燕子的尾巴相似,叫做水平尾翼(簡稱平尾)。在它的後緣,有兩個升降舵可上下活動,可以控制飛機俯仰。當飛行員向後拉駕駛杆時,升降舵就會向上偏轉,這樣水平尾翼受氣流的影響,產生向下的力將飛機尾部下壓,飛機的頭就會抬起來向上飛行。
當飛行員向前推駕駛杆時,升降舵向下偏轉產生的氣流,使水平尾翼產生向上的力,這樣機頭就會低頭向下俯衝飛行;
飛機偏航方向的控制:飛機尾部有一個垂直方向的翼面,叫做垂直尾翼(簡稱垂尾),有穩定性作用,可以使飛機向左或向右偏轉。它的後緣有可活動的方向舵,控制著飛機偏航的方向。
當飛行員向右蹬腳蹬,方向舵會向右偏轉,這樣氣流就會對垂直尾翼產生向左的力,機頭會向右偏轉。當飛行員向左蹬腳蹬時,方向舵就會向右偏轉,這樣飛機就會向左產生偏航;
飛機滾轉方向控制:飛機的副翼,位於飛機的左右機翼後緣外側,是兩個可活動的舵面。它能控制飛機向右、向左傾斜的角度(坡度)。當飛行員向左壓駕駛杆時,飛機右側的副翼相應地會向下偏轉,右側機翼彎度會增大,升力也會增大。同理,左側的副翼會向上偏轉,左側機翼彎度會變小,升力也會減小。飛機接受左右升力的差而滾轉。如果想隨意滾轉,只要向左向右拉駕駛杆就行了。
飛行服是飛行員在飛行中,如果遇到極端的氣候,可以保障機上人員的正常作業能力、維持基本的生命安全。是專供飛行人員在空中執行任務時穿的特殊服裝,包括飛行頭盔、圍巾、手套、外衣褲、內襯衣褲、飛行靴等整套裝備。
北約在20世紀50年代軍事演習中,某國最先進的戰鬥機飛行表演時,升空不久就發生爆炸墜毀。調查的結果:導致設備故障的竟然是飛行服上脫落的一顆紐扣掉入機內,使得飛機失控墜毀。
墜毀的飛機
此後,飛行服改用拉鏈和尼龍搭扣。不僅僅是紐扣,任何掉入飛機內的異物,當飛機做劇烈的機動動作時,這些異物都可能導致儀器設備失靈、電器短路、機件的卡滯等故障。飛行安全非常危險,有的直接機毀人亡。所以,飛機上的檢查很嚴格,不允許有任何物體出現,以保證不出現意外。
今日所講,不知大家懂了嗎?歡迎大家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