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世界上最低的溫度是哪裡,毫無疑問,南極。南極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是根據地球旋轉方式決定的最南點。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陸。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餘種。2016年1月11日,科學家表示,從南極斷裂的最大型冰山在融入南冰洋時,對減慢全球變暖速度起到了出人意料的幫助。
南極也是地球上離太陽最遠的地方,即使也能受到太陽光的照射,但是由於距離效遠,加上它日短夜長,所以常年被冰山覆蓋。曾經有多少探險者,想要到地球的最南端,探險南極。但是由於當時的設備,船隻,科技都不夠發達,所以探險南極一直未成功。當然,這和南極極端的氣候也有關係,零下氣溫對於南極來說是正常的。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登上南極不在是難題,而人類觀測並記錄歷史最低溫度就發生在南極,為零下92攝氏度。而南極最大的旅遊地,南極半島的溫度也只徘徊在零下5至5度之間。由此可以想像南極的氣候是多麼極端,南極的極字用在它身上無可厚非。
即使南極溫度常年屬於零下的狀態,即使它沒有土著人的居住,但是在南極也有南極企鵝和被冰封的大量史前微生物,還有大量抗低溫的魚類。
何為史前微生物?這裡說明一下,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不存在南極之說,那時候的地球常年火山爆發,地殼運動,使地球一直處於高溫的情況。即使是現在的南極在那時候也沒有冰封之說。海平面常年居高,而海洋又是生命的發源地,才造就了現在有人類的地球。不知多少年,由於太陽黑子運動(由於篇幅關係這裡就不做太陽說明)造成了地球溫度普遍降低,地球進入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冰封時期。大量的微生物以及動物被冰封住,而有的也已經滅絕,只有生命極其頑強的病毒和細菌被冰封住了,但是確真實的還存活,一直冰封到現在,我們就叫它史前微生物。隨著哺乳動物的進化,太陽的正常回歸,地球的穩定,才造就了現在的地球。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南極溫度最高達到了20攝氏度,這是好事?還是壞事?當然是壞事。
南極溫度普遍升高,冰山融化,造成了大量的生物死亡。據科學家調查統計,南極企鵝已經到了頻臨你滅絕的地步,企鵝屍體到處都是。其中大部分是因為溫度升高,冰山融化,造成了它們食物卻道和無法適應高溫而死亡,下圖為例。
同胞們,我覺得痛心,看著這些企鵝屍體,我在想下個滅絕的生物是不是我們人類?當然有可能,南極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淹沒,史前微生物病毒釋放,這都是什麼造成的?人類對地球的破壞,科技的發展,大量的二氧化碳,樹木的砍伐,溼地的破壞,造成了全球氣候變暖。當然人類科技發展這是必然的,但是我們每人可以用自己行動來保護地球,延長地球的生態平衡,多走路,少開車,多種樹,少砍伐。你的一次小行動,就可能是保護地球的重要一環。在看看下圖。
這兩張圖片都是北極熊,區別在哪裡不用我說吧,只能用骨瘦如柴來形容。
好了,今天文章就到這裡,如果覺得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你就分享讓更多人看到,讓更多人行動。
這裡是豪情科普,歡迎評論區討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