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氣夏至,恰逢2020年最有看點的「日環食」天象出現,又喜逢父親節,而且可喜的還是個周日,一家老小可歡聚一堂,享受家人在一起的溫馨快樂。對孩子小的家長,尤其6-12歲的孩子,一定帶著他們一起觀測這難得的日環食。

本次天文景觀「日環食」,又被稱為「金環日食」,非常少見,因為太陽整個圓面將有超過99%的面積被遮住,太陽剩下的一圈金邊兒會非常細。在我國境內,大部分人只能觀測到日偏食,因環食帶是途徑西藏、四川、重慶、貴州、湖南、江西、福建、臺灣等地一條寬度僅為20公裡左右的區域,也只有正好處於環食帶區域的人,才能觀測到最完美的日環食;途徑的城市市區較少,僅廈門、漳州等少數幾個市區。

本次最佳觀賞地是西藏阿里地區,這裡看到的日食環最細。月亮大約在13時02分,悄悄移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初虧」現象呈現。由於月球、地球運行的軌道都不是正圓,兩者之間的距離時遠時近,本次的月球相對離地球較遠,使得太陽光在地球上形成的影子是偽本影,偽本影區域內看到的就是日環食(本影區域可看到日全食,而半影區只能看到日偏食),大約在14時45分月亮的中心正好位於太陽與地球的中心連線上,太陽光被遮的僅剩下外圍淡紅色的光圈,即「食甚」現象。隨著月亮的繼續移動,中心逐漸偏移中心連線,直到16時29分太陽「復圓」。

也許你沒有那麼幸運,恰好居住了環食帶內,又或許並沒有天文望遠鏡等專業設備,那你們至少可以看到日偏食,可以選擇用電焊玻璃、電腦軟盤芯、照相底片等充當濾光片。即便我們觀察到的結果並沒有用專業工具觀測出來的景觀震撼,但也一定不要錯過給孩子一次親身參與進來的機會。
為何鼓勵大家一定帶孩子觀看這樣的盛況呢?
因為孩子從小接觸世界的深度和廣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成年後的認知能力和眼界。畢竟天文學離我們的日常生活更遙遠些,但它包羅萬象、奧妙無窮,我們的社會和家庭就應該主動地加以引導,調動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天體物理學家馬裡奧·利維奧曾說過:人有一種好奇心叫知識性好奇,這種好奇常常鍾情於科學奧秘,能讓人帶著愉快的狀態,期待知識的讚賞。

若有孩子的內心充滿了宏大到無法想像的宇宙,你還需要擔心他們沒有開闊的心胸嗎?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曾坦言,天文對他有很深的影響:「我喜歡天文,會覺得自己很渺小,可能我們在宇宙當中從來就是一個偶然。所以什麼事情仔細想一想,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讓自己遇到挫折時能夠穩定心態,想得更開……」我們時而會從媒體報導中得知,某某孩子患有抑鬱症、跳樓自殺等,這些孩子承受挫折、壓力的能力太弱,他們沒有開闊的心胸和眼界,這樣的孩子更需要父母帶他們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