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兩匹馬來暗指「清官」和「貪官」,這幅元朝畫作,諷刺意味十足

2020-12-04 紫禁城

歡迎關注紫禁城!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

按照現在漫畫的標準來看,元朝任仁發的《二馬圖》卷,倒是一幅有著明確諷刺內容的作品,而且含義十分尖銳,下面試為讀者解釋一二。

元任仁發二馬圖卷絹本設色縱二八·八釐米橫一四三·七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的畫面很簡單,畫幅前邊是一匹壯實、膘肥肉厚的花馬,昂首,踏著輕快的碎步,尾巴揚起飄動,顯得自在,洋洋得意;隨在這匹馬後邊,則是一匹骨瘦如柴的馬,條條肋骨清晰可見,它低著頭,步履蹣跚,尾巴蜷縮著,顯出吃力疲憊的樣子。

畫家以極其寫實的手段,採用勾勒的方法,描畫了馬匹的輪廓,線條極富表現力,然後賦以顏色,頗具唐宋人畫馬的傳統。

任仁發二馬圖卷局部

如果單純從畫面來看,畫中描繪的只是兩匹馬,我們似乎不會感到這是一幅諷刺繪畫,但是結合畫幅後面作者自己的題記來看,其實此幅畫是對當時官場乃至社會的種種腐敗黑暗提出了強烈的批評。只不過採用了隱喻、擬人的手法,曲折地表明畫家任仁發自己的態度和觀點。

這大概也是畫家所處的時代所決定的,因為像《二馬圖》這樣的作品,當時除去作者本人以外,能看到的人可以說不會很多,這樣的繪畫活動僅僅只能算是個人行為,不會像現在的漫畫作品一樣能夠發表於報刊上,影響面十分廣大,從而變成了一種社會行為。

這幅並無任何其他背景和道具的《二馬圖》卷,看似簡單,其實寓意深刻。

任仁發二馬圖卷局部

內容的關鍵在於畫幅後面畫家任仁發自己題寫的一段文字。他在跋語中先敘述了所畫的肥、瘦二馬:「肥者骨骼權奇,縈一索而立峻坡,雖有厭飫芻豆之榮,寧無羊腸踣蹶之患。瘠者皮毛剝落,齧枯草而立霜風,雖有終身擯斥之狀,而無晨馳夜秣之勞。」

在寫完對兩匹馬的評語後,作者筆鋒一轉,進一步議論道:「世之士大夫,廉濫不同,而肥瘠系焉。能瘠一身而肥一國,不失其為廉;苟肥一己而瘠萬民,豈不貽汙濫之恥歟?」

任仁發二馬圖卷局部

看了這段跋語,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任仁發是借用兩匹馬來評論官場的得失利弊:他將畫中的肥馬,比喻成為官不正的貪官,他們吸食民脂民膏,故而肥壯;又將畫中的瘦馬,比喻為廉明勤政的清官,因為忙於政務而勞累得皮毛剝落,骨瘦如柴。

任仁發二馬圖卷局部

然後作者表明了應當以前者為戒、以後者為榜樣的態度。明白了任仁發畫這肥、瘦二馬的用意之後,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作者在畫中還安排了一個不大為人注意的細節:那匹肥馬馬首挽著籠頭,但是韁繩卻鬆開了,拖在地上;而瘦馬不但有籠頭,韁繩還套在馬脖子上。

一匹是沒有約束的脫韁之馬,失去了控制,就會無法無天,魚肉百姓而肥己;另一匹是有約束的拴著韁繩的馬,有了管束才能盡心盡力,克勤克儉。

在這裡任仁發似乎又進一步闡述了自己對於官吏管理的看法,其用心可謂十分良苦。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如果一個社會缺乏了某種監督和制約的機制,腐敗就將滋生。

古代畫家十分喜歡以馬為題材作畫,但是除去力圖表現它們的矯健、快捷之外,還經常把馬比喻為人才,這是從「伯樂一顧」、「千金買骨」等成語中延伸出來的含義。

至於把肥馬、瘦馬比之為貪官和清官,似乎還前所未見。任仁發通過這幅別出心裁的作品,表達了對官場的看法,其作用近乎現今的諷刺性漫畫,在古代繪畫中可算是別具一格的。

原文作者:聶崇正(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原文來源:《紫禁城》2019年11月刊《「清官」和「貪官」任仁發《二馬圖》的寓意》(因篇幅有限,原文有刪減)

相關焦點

  • 9幅諷刺插畫,揭露社會「醜陋」現象,第8幅竟畫「低頭女鬼」
    9幅諷刺插畫,揭露社會「醜陋」現象,第8幅竟畫「低頭女鬼」繪畫可以說是藝術家展現他們眼中世界最好的表達方式,他們可以用自己的畫筆為人們展現社會百態,但是有時候因為一些原因他們不得不將想要表達的話語藏匿在自己的作品裡,因此產生了諷刺類插畫。
  • 美術生手畫「蝙蝠」,開始感覺水平一般般,最後感覺諷刺意味十足
    最近有不少人在家裡都已經憋壞了吧,畢竟在家裡待這麼多天,而且也不能出門的生活真的是太枯燥了,而且很多人估計都是知道最近疫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吧,很多人都知道他的起點,是因為有人吃了蝙蝠等野生動物,這次這一個大神就是畫出了蝙蝠了,在開始的時候還感覺他的水平一般,看到最後才發現諷刺意味十足。
  • 一隻大猩猩,神秘塗鴉藝術家Banksy畫的,十年前預言英國脫歐之作...
    當年Banksy為在根據地英國布裡斯託舉行的展覽創作此畫,結果這場名為「Banksy單挑布裡斯託博物館」的展覽引來30萬人參觀,盛況空前。 此後,畫家重新設計了繪畫,畫中議會天花的吊燈,在新作中消失不見,整幅畫作的色調也變得暗淡;而畫作左下方的猿人手拿著的香蕉,原作中的香蕉朝上彎曲,新作則變成朝下方彎曲。
  • 中國古代馬畫中的符號與訴說
    史道碩的這幅摹本一直在南朝宮廷流傳,宋、齊、梁、陳均將之視為國寶,直至陳為隋朝(581-618年)所滅。此畫流落到賀若弼手中。當時齊王楊暕得知這件事情,以駿馬四十匹、美錦五十段換到了這幅畫作,並將之進獻給隋煬帝。到唐貞觀(627-649)年間,唐太宗將這幅傳奇畫作借給魏王李泰,因而,此畫被傳移摹寫後傳於世上。
  • 幾幅英文版的中國歷史地圖,看看和中國人畫的區別在哪裡
    和國內大多數地圖相對比,這裡的漢朝地圖畫的更大,主要在蒙古高原一帶畫得更靠北了。這是因為西方人將南匈奴地區算入了漢朝,南匈奴曾經長期臣服於漢朝。不過,該地圖並沒有將海南島劃入地圖,實際上漢朝曾經統治過海南一段時間。第二幅就是唐朝時期的地圖。這幅地圖就和譚其驤版本的地圖相差太遠了。在圖中大概可以看出,大圖是武則天時期的版圖,而小圖是安史之亂之後的地圖。
  • 這梗暗含諷刺意味
    這梗暗含諷刺意味時間:2020-07-16 16:4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言喜私關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暗含諷刺意味 全稱:你的言論我喜歡,你的私信記得關。 一般用來誇讚一句話非常精彩又暗含諷刺意味,保護髮表該言論的博主的私信不被轟炸。 通常搭配出一咬三使用。
  • 8張充滿諷刺意味的現實批判風格插畫,你能看懂幾張?
    8張充滿諷刺意味的現實批判風格插畫,你能看懂幾張?藝術來源於生活,因此畫家們總喜歡用他們自己的畫筆把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想、所要傳達的東西全部放在畫裡,那麼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分享是一位外國藝術家創作的具有諷刺意味,帶有現實批判性風格的插畫,你能看懂他畫中想要表達的東西嗎?
  • 古人寫的這些諷刺詩,或明指或暗喻意味深長
    這就是一首諷刺詩,表面上是在描寫老鼠,實際上則是暗喻當時的統治者用虛偽的禮節以欺騙人民,人民深惡痛絕,比之為鼠,給予辛辣的諷刺,被後人認為是《詩經》中罵人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詩。這首詩大概作於公元727年,李白寓居東魯(今山東一帶)之時,魯地有儒者雖然皓首窮經,卻死守章句,不懂經邦治國之策。李白自視有「經濟之才」、「王霸大略」,或曾受到某「魯儒」的輕視和嘲笑,故作此詩反譏之。
  • 500年前一幅畫,放大10倍,竟然發現了一個戴眼鏡的男人
    然而這幅500年前的古畫中,放大10倍後卻發現了一個戴眼鏡的男人,真夠詭異的,難道是穿越了嗎?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幅畫的歷史,作者仇英出生在一個貧寒之家,沒怎麼上過學,年輕的時候是一個漆工,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明代著名的繪畫大師,他與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並稱為「明四家」。
  • 趙立堅更推引發莫裡森不滿,諷刺畫家再畫新作,諷刺感拉滿
    前幾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更新了一則推特,內容為國內青年畫家@烏合麒麟 針對澳大利亞軍隊傷害阿富汗無辜平民一事而繪製的諷刺畫作。沒想到,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對此事的反應十分劇烈,他指責趙立堅的圖片內容是假的,說中國的指控和批評都是不客觀的。
  • 這梗含諷刺意味,慎用
    這梗含諷刺意味,慎用時間:2020-07-03 14:45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捲毛狒狒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含諷刺意味,慎用 捲毛狒狒什麼梗?大家這幾天在各個平臺裡是不是總是看到有很多人說捲毛狒狒這個詞,是不是有很多人和小編一樣懵,現在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捲毛狒狒什麼梗 來自詭秘世界。
  • 華春瑩:澳方倒打一耙,目的是借這幅畫來轉移視線
    華春瑩對此指出,澳方指責中方使用了偽造或者說虛假照片,甚至說中方散布虛假信息,這一指責本身就是虛假的。她解釋說,因為網上流傳的不是「照片」,而是中國一個年輕人用電腦繪製的插畫。繪製的插畫同偽造的照片是不同的概念。這張插畫依據的是澳大利亞國防部已經證實的調查報告,雖然是插畫,但反映的是事實。
  • 吳官正退休後作畫配詩罵貪官:貪汙受賄骨頭賤
    畫鉛筆畫配詩罵貪官  「貪汙受賄骨頭賤,常說假話上下騙」  寫作之餘,吳官正還在夫人張錦裳的鼓勵下,培養了一項新愛好——研習鉛筆畫。  2013年春節前後,吳官正在濟南小住期間,接受夫人建議,開始研習鉛筆畫。
  • 田馥甄吃醋任家萱怒貼自畫作品 馬來貘和掰掰啾啾趕緊拜碼頭(圖)
    但這卻讓田馥甄很吃味,昨在臉書怒貼自己畫的大作,沒想到讓馬來貘以及掰掰啾啾本尊趕緊獻上畫作,笑翻網友。田馥甄對於任家萱一次能獲得4位插畫家的自畫像很是吃醋,她在臉書寫下「好啊好啊!全華研都有馬來貘、掰掰啾啾、爽爽貓、迷路的親筆圖畫,我都沒有!」田馥甄索性自己動手畫4位人氣插畫家的代表圖像。沒想到事後馬來貘以及掰掰啾啾兩人親自到貼文下方獻上畫作。
  • 20幅西藏青少年畫作隨嫦娥五號登上月球
    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發射升空,20幅代表西藏青少年夢想的太空主題畫作電子版也搭載其中,共同開啟登月之旅。據了解,這20幅畫作是由西藏航空聯合西藏教育廳徵集並選拔而出,這些畫作有的畫著火箭、衛星、太空人、外星人等,與西藏風景名勝古蹟相映成趣;有的畫著飛翔的藏族孩子,在太空中獻出潔白的哈達;有的畫著藏族孩子們在廣袤的草原上並肩仰望星空……一幅幅畫作展現了西藏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以及對浩瀚太空的無限嚮往。
  • 在這幅價值4.5億元的畫中,達·文西究竟犯下了怎樣的錯誤?
    當時買家宣稱自己是代表阿布達比的文化和旅遊部來購買的,但這幅畫被買走之後就銷聲匿跡了,至今也沒有如最初人們所猜測的那樣出現在阿布達比的羅浮宮展館裡,這使得它的神秘面目又被進一步放大。 關於它的種種爭議,也不時浮出水面再起波瀾。
  • 周恩來禮待黃炎培 買下其題詩畫作
    《紅巖春秋》刊發楊耀健署名文章《周恩來在重慶的統戰實踐》 其中提到,抗戰時期,周恩來同志根據黨的指示,領導中共代表團和中共中央南方局,日夜奮戰在國民黨統治區的戰時首都重慶。他積極團結民主黨派人士和各階層人民,壯大了革命力量,鞏固並發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中共的統戰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
  • 科學和藝術「相逢」:培養皿裡「種」出「蒙娜麗莎」畫作
    這些馳名中外的藝術畫作,不僅可以用筆畫出來,還可以在培養皿裡面「種」出來。  近日,瀋陽藥科大學舉辦了微生物藝術設計大賽。參賽選手們以培養基為畫板,以牙籤做畫筆,蘸細菌做顏料,藉助微生物實驗技術,用細菌在培養基平板製作圖案,創作出了一幅幅創意十足、色彩斑斕的「藝術細菌」畫作。  這是科學和藝術的一場「相逢」。
  • 極具諷刺意味的一段話
    極具諷刺意味的一段話:家鄉建設你不在,萬裡投毒你最快。那個長期定美國無事居美貢稅有事回國治病的黎女士,那個憑一己之力毀掉河南一億人努力到現在還沒有道一句歉的郭某鵬,那個不滿防疫管控質問我從歐洲回來的就這待遇的義大利回國華人,那個回國隔離嫌條件簡陋不喝開水要喝礦泉水的女留學生,還有那些提出免費治療無恥要求的輸入性病例,那些把國家當保姆任性吃喝拿藥的「巨嬰」們,國家有保護你們的責任,但沒有慣著你們的義務,建設祖國你不在,享受福利你比誰都快,我們中國不養「巨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