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有煩惱?華為雲人工智慧大賽出妙招

2020-12-05 IT之家

自7月開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上海市民正式步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時代。該條例規定,個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後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可罰5萬元,而且違規行為還將會列入徵信系統,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

雖然可視化的垃圾分類指南已經被列印張貼在市民家裡,或儲存在手機,但面對溼垃圾、幹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四大分類以及無數垃圾種類,市民們陷入了巨大的「被垃圾支配的恐懼」。

實際上,僅憑個人經驗,在分類投放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偏差。但幸運的是,得益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垃圾分類可以變得更加準確、高效。

7月30日,華為雲正式啟動「華為雲人工智慧大賽·垃圾分類挑戰杯」。該大賽面向全社會開放,個人、高等院校、科研單位、企業、創客團隊等均可報名參賽。

本次垃圾分類挑戰杯的報名、組隊等截止時間為7月30日至9月9日12點。在此期間,參賽單位可以進入華為雲官網開發者大賽-華為雲人工智慧大賽·垃圾分類挑戰杯頁面報名參加:https://developer.huaweicloud.com/competition/competitions/1000007620/introduction

8月6日,本次大賽初賽代碼提交入口開放,選手自行在線組隊並提交AI模型,系統自動判題打分,選手可實時優化作品,每天擁有5次模型提交機會並反饋每次的跑分和運行日誌。從8月6日開始,排行榜從高到低排序,每天進行刷新。初賽截止時,將產生最終成績排行,並以初賽階段歷史最高成績為準。經過信息審核後,9月10日10:00,TOP 10的隊伍將晉級決賽。9月19日,10支晉級隊伍將受邀前往HC大會現場進行總決賽答辯,組委會將綜合參賽隊伍的模型準確率、標記圖片的種類和難度等標準以及現場比賽成績打分,並最終決出冠亞季軍,在HC大會現場頒發獎金及證書。

比賽怎麼能沒有豐厚的大獎?本次大賽華為雲準備了總計近百萬元的獎金池,冠軍、亞軍、季軍、優勝獎隊伍將分別獲得20萬現金+10萬代金券、10萬現金+5萬代金券、5萬現金+3萬代金券、1萬現金+1萬元代金券。除了現金獎券,獲勝者還將收穫專屬證書。另外還有參與獎若干,他們將獲得華為雲大禮包+500元代金券、HC2019入場券、榮譽證明、紀念T恤等。

現實生活中,因為垃圾形態、拍照時角度、光線、背景等差異,使得AI訓練集的數據難以識別垃圾的廬山真面目。因此本次比賽要求垃圾分類模型具有較高的泛化能力和抗幹擾能力,以保證模型識別準確率。參賽者既可以使用官方提供的數據集,也可以自己擴充數據集。而對光怪陸離的垃圾圖片進行標註以及標註的數量,將決定模型識別準確率和決賽分數。

此次參賽,所有參賽選手需使用華為雲一站式開發平臺ModelArts來開發模型。作為一站式的AI開發平臺,ModelArts集跨場景、軟硬協同、端雲一體等多方位的優化經驗,向開發者提供了自動學習、數據管理、開發管理、模型管理、推理服務管理等多個模塊化服務,真正做到幫助參賽開發者快速創建和部署模型,滿足不同程度的開發者進行AI開發。

目前「華為雲人工智慧大賽·垃圾分類挑戰杯」已經全面啟動。無論你是心系環保的個人,對AI感興趣的高等院校團隊,身懷絕技的科研單位成員,具有無限創意的創客團隊,還是奔波忙碌的企業開發者,都可以關注起來,到「華為雲官網」報名參賽哦~

9月18日-9月20日,2019華為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 2019)將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辦,華為雲人工智慧大賽·垃圾分類挑戰杯大賽總決賽也將亮相現場,歡迎前往觀戰。

相關焦點

  • 華為協辦首屆全國人工智慧大賽,攜手鵬城實驗室發展AI人才
    1月18日,全國人工智慧大賽總決賽在深圳鵬城實驗室落幕。自2019年10月賽事啟動之來,這屆大會就營造出了人工智慧創新創造氛圍,促進產業、學術、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融合發展,並牽引出國內最優秀的AI 人才和算法的力量。
  • 「這是什麼垃圾?」螢石雲視頻APP上線垃圾智能分類功能
    「這是什麼垃圾?」螢石雲視頻APP上線垃圾智能分類功能 「你是什麼垃圾?」自從上海實行垃圾分類後,上海人民每天都要面對這個「直擊靈魂的拷問」。
  • 垃圾分類「家」行動丨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學起來!教你做「最美...
    垃圾分類「家」行動丨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學起來!為更好地宣傳和普及推廣垃圾分類工作,日前,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社區工作組面向各成員單位開展了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徵集活動,按照創新、可推廣等標準,最終篩選出四大類43個「小妙招」。近期市婦聯將陸續發布這些「小妙招」,激勵和引導更多婦女和家庭學習掌握垃圾分類減量、廢物利用的巧妙方法,倡導家庭文明健康新生活,推動形成首都垃圾分類「新時尚」!
  • 人工智慧助力垃圾分類,說的不是智能垃圾箱,而是垃圾智能分類系統
    比如上海的垃圾分類行動,從政策指導層面就直接給這項工作人工增加了不必要的難度:難以擺脫的工程師思維下,生造的「幹垃圾」與「溼垃圾」概念令市民一頭霧水,認知混亂,形成了完全沒必要的障礙。當人的因素產生了負面作用,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像:要是AI(人工智慧)能夠幫助我們實現垃圾分類該有多好,政府和民眾可以少操多少心,少走多少彎路啊。
  • 科技重構未來 華為HMS全球應用創新大賽圓滿收官
    月2日,華為HMS全球應用創新大賽中國賽區頒獎典禮暨耀星·領航計劃城市峰會(深圳站)在深圳舉行,中國賽區5項大獎重磅揭曉,20款應用獲獎,18支隊伍共獲獎金20萬美元。,《Labo積木火車兒童遊戲》、《太古神王》、《瘋狂原始人》3款遊戲獲得最佳遊戲獎,《地震助手》、《貓小智AR數學思維》等12款應用獲得星光創意獎,其中4款應用獲得了雙重大獎,華為消費者雲服務總裁張平安表示:「華為將繼續開放更多能力、集成開發環境和工具,做好軟硬體創新,助力開發者開發更多創新應用。
  • 智能分類垃圾桶機器人展會受追捧,專治「這到底是什麼垃圾」
    11月22日,記者在現場看到一群小學生充滿好奇地圍在寶雞文理學院展臺前,認真聽取大學生韋文斌對智能語音分類垃圾桶的介紹,大家時不時發出讚嘆聲。記者了解到,這臺智能語音分類垃圾桶是由寶雞文理學院機械與工程學院的同學們自主研發設計,體型高60釐米,由底座、四個分箱體、垃圾桶蓋構成,所用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泡沫板、亞克力板。
  • 華為雲獲DigSci科學數據挖掘大賽冠軍
    近日,華為雲在論文匹配檢索領域取得進展,基於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領先技術積累,華為雲語音語義創新Lab在DigSci科學數據挖掘大賽上奪冠,精準率超過第二名5個百分點。DigSci科學數據挖掘大賽比賽是清華AMiner、智源實驗室、微軟聯合舉辦的學術論文搜索匹配大賽,屬於語義匹配檢索領域,旨在從學術材料中挖掘知識。
  • 人工智慧助力垃圾分類,說的並不是智能垃圾箱
    比如上海的垃圾分類行動,從政策指導層面就直接給這項工作人工增加了不必要的難度:難以擺脫的工程師思維下,生造的的「幹垃圾」與「溼垃圾」分類令市民一頭霧水,認知混亂,為垃圾分類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障礙。當人的因素髮揮了負面作用,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像:AI(人工智慧)能夠幫助我們實現垃圾分類該有多好,政府和民眾得少操多少心,少走多少彎路啊。
  • 科技創新大賽 看看溫嶺學生們為垃圾分類發明了什麼
    「……正在為你打開對應垃圾桶,垃圾桶將在5秒後自動關閉(操作者放垃圾入桶),感謝您參與垃圾分類,再見。」「請說『小拉小拉扔垃圾』。」「小拉小拉扔垃圾(溫嶺方言)。」「你好,請說出垃圾種類。 11月2日上午,第三十三屆溫嶺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決賽暨現場觀摩活動在溫嶺市青少年宮舉行,溫嶺市澤國二中七年級鄭絲嘉同學利用模擬聲音轉換數字識別技術、脈衝驅動步進電機技術和齒輪傳動原理髮明的「鄉鎮智能語音垃圾桶(含方言識別)」頗引人注目。
  • 人工智慧技術來幫忙!安麒智能打開垃圾分選「智造」大門
    未來,無序、混雜的垃圾將變成有序資源。   未來,建築裝修垃圾在先分後破,先破後分,智能除雜等智能化升級的工藝處置路線後,達到固體廢棄物回收利用的資源化需求。   這是藍圖?不,承接於人工智慧的垃圾分類「未來」正在路上。
  • 「垃圾分類·未來城市」STEAM項目大賽總決賽舉行
    昨日,我區舉行「垃圾分類·未來城市」STEAM項目大賽總決賽,來自全區中小學的40支代表隊,以項目制學習的方式想像、研究、設計和建造了一座未來之城,來解決處理城市垃圾時要面對的諸多實際問題。副區長方軍出席。
  • 膠州中雲:垃圾分類 寓教於樂
    「小朋友,你們知道垃圾分為哪幾種嗎?」河頭源幼兒園的張舒珺老師正向大一班的小朋友們詳細介紹垃圾分類的標誌,如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等垃圾的品種以及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小朋友們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增長了知識,學會了正確的分類方法。
  • 「網際網路+」大賽完美收官,一起看看華為參與的名場面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華為聯合教育部,提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踐行著這樣的使命。基因測序乘「雲」而起,迎來新的發展期。總決賽高教主賽道銀獎:糧盾糧盾團隊建立了國內首個糧溫糧溼CT圖庫及糧庫智能指紋特徵識別模型,對於全國1.3萬個糧庫,每年可為我國減少780萬噸糧食損失,直接經濟效益195億元。目前,糧盾儲糧害蟲的智能識別算法已向華為平臺進行部署。
  • 垃圾智能分類系統:這些才是AI助力垃圾分類的解決方案
    中發智造說:智能垃圾箱並不是AI助力垃圾分類的最佳解決方案,存在高成本、低效率、低容錯、虎頭蛇尾等諸多問題。作為智能製造研究機構與生態服務平臺,中發智造再次強調,AI助力垃圾分類,不是在垃圾箱上安人工智慧,而是應用智能製造理念,升級垃圾處理系統。
  • 垃圾投進「美麗銀行」!十年磨出垃圾分類「廣州樣本」
    統籌/羊城派記者 李煥坤 劉雲文/羊城派記者 李煥坤 劉雲 甘韻儀 張豪 宋昀瀟 丁玲 柳卓楠 梁懌韜 實習生 張藝璇圖/羊城派記者 陳秋明 柳卓楠十年磨一劍,再創新輝煌。越秀區白雲街廣九社區的「垃圾分類小屋」十分漂亮社區示範越秀都府社區:新型分類方法很智能每天早上,越秀區都府社區阮姨拎著兩袋垃圾,走到小東營文化廣場的智能垃圾回收箱前,輕鬆熟練地朝「其他垃圾」回收箱前揮了一下手,就將一袋垃圾扔進了回收箱內;她在餐廚垃圾回收箱前又一揮,在將餐廚垃圾倒入到餐廚垃圾箱時,特別把裝餐廚垃圾的塑膠袋取出,投到了其他垃圾回收箱內
  • 雲安全中的美人魚:華為雲發布米蘭達安全AI平臺
    10月11日,上海,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雲安全總經理楊松發布了米蘭達(Miranda)安全AI平臺,該平臺集合了華為長年的AI積累的模型和算法,經過人工專家訓練之後,能發現人工發現不了的安全威脅,實現換代式的安全技術突破。
  • 華為ICT大賽:今天的腦洞大開,是為了明天的產業繁榮助力
    華為ICT大賽中的腦洞大開在此次大賽中,華為搭建了參賽隊伍的創新平臺,例如在創新賽的作品組中,參賽者可利用華為物聯網雲平臺、華為AI雲服務等資源,結合華為物聯網開發套件,圍繞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領域進行設計開發具有創新性、現實應用價值的作品;在創意組中,參賽者可基於華為5G、雲、AI等ICT前沿技術,圍繞特定行業的用戶需求
  • 垃圾桶成了精?這個大賽有點看頭
    、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辦,由全國機械原理教學研究會、全國機械設計教學研究會、金工研究會、北京中教儀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以楊叔子院士為代表的老一代機械學科前輩一起倡導、發起並持續推進,如今已經走過了8個年頭。
  • 理工男探索智能垃圾分類一步解決「你是誰」「你扔的是什麼垃圾...
    2020年9月,南昌大學主校區開始逐層撤除樓道內原有的垃圾桶,在學生公寓樓下鋪設四分類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並將環境信用體系接入學校管理系統,要求學生垃圾下樓、實名分類投放。這些四分類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由南昌大學「葉子再生」創業團隊研發設計運營,能夠一步到位解決「你是誰」「你扔的是什麼垃圾」和「獎懲兌現」等多個難題,團隊創始人正是尚一,成員都是來自南昌大學各個學院的學生。
  • 再造城市縱橫線:華為雲Stack的交通智能生長邏輯
    交通智能體之所以能實現智能升級,離不開一個健壯的雲基礎設施。面向政企客戶,華為雲提供華為雲Stack方案,重新定義混合雲,使能交通行業智能升級。華為雲Stack能夠提供公有雲的能力,本地化的部署,兼顧公有雲快速創新能力和私有雲的可管可控,為交通智能體依賴的數據、算力、算法和智慧應用提供了能力支撐。交通行業完全可以使用其構建從資源混合到能力融合的全新混合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