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入浦東數十年後重返故園 明年有望放養野外

2021-01-19 搜狐網

  自然幽靜,空氣清新的華夏公園內,幾隻「小鹿」在悠閒地吃著三葉草,也許過不了多久,同樣的一隻只「小鹿」就會悄悄地來到你的身邊,與你共享城市日益完善的生態環境。

  記者昨日獲悉,數十年前在上海消失的國家二級瀕危保護動物,長相酷似小鹿的獐又回來了。

  本月中旬,21隻平均只有1歲的幼獐從浙江岱山的馴養繁育中心引入浦東,落戶華夏公園,有望明年放養野外。本報記者吳曉青通訊員黃靜攝影報導

  21隻幼獐從岱山遷居浦東

  在浦東環城綠帶華夏公園內,20隻平均只有1歲的幼獐呆在專為它們蓋的小木屋內,悠閒地吃著嫩草。「現在情緒穩定多了。」飼養員告訴記者,獐生性膽小謹慎,易受驚嚇,受驚擾時狂奔如兔。「3月初從岱山回來,它們一路上都被打了麻醉。其中有一隻幼獐運來第二天就夭折了,解剖時發現該幼獐死於肝臟疾病。」

  記者靠近小木屋,小獐們警惕起來,豎著耳朵,停止走動,靜觀記者的一舉一動。記者看見,獐的身形與山羊近似,屬於鹿科動物,長相酷似小鹿。由於正在褪去冬毛,長出新毛,小獐們顯得有點「邋遢」。

  「要區別雄性和雌性,就看是否長了獠牙。」一旁,華東師範大學生態學碩士研究生馬飛雁介紹說,「雄性會長出獠牙,露在嘴外。」兩周以來,她每天都會來看看這些小獐,觀察和記錄它們的行為,比如生活是否規律,有沒有反常的行為。馬飛雁每日觀察還有一個目的———幫助浦東重新引入獐的種群。

  引入獐能完整浦東生態系統

  去年,新區環保局和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確定了《浦東新區獐的重引入試點種群的建立》課題。「引入大型動物,能完整浦東的生態系統。」課題參與者———華東師範大學生態學博士研究生蘇鐵解釋。原來,大型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旗艦物種」,能夠有效引起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的關注。

  據了解,我國正在開展的重新引入對象包括大熊貓、揚子鱷、華南虎、麋鹿等近10個瀕危物種,但多數處於野外生存能力訓練和小種群野放試驗性階段,在城區重引入動物在國內更是空白,只有麋鹿的野放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獐其實就是浦東的本土物種。」蘇鐵介紹說,獐曾廣泛分布於整個華東地區,現為我國二級瀕危保護動物,直到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才逐漸在上海消失,若被引入浦東的綠地中,能夠有效避免生態入侵等危險。同時,其繁殖力與適應能力強,能夠在短時間內擴大數量、形成穩定種群規模。因此,獐是生態浦東建設中理想的引入動物。

  「生兒育女」等待野外放養

  自然幽靜,空氣清新,華夏公園無疑成為不錯的獐養殖試驗地。作為具體操作方,環城綠帶建設管理署還在苗圃內種植了大量適合獐口味的各類蔬菜,保證獐「衣食無憂」。「一隻獐每天要吃掉6斤草料,胃口不小。」飼養員一邊說一邊將剛採下的三葉草放入了獐舍內。「看看它們腹部有沒有隆起的?」馬飛雁向木屋內掃視了一圈,「5月底至7月初是獐的繁殖期,頭胎一般產仔2隻,希望今年它們能成功繁育出第一胎。」

  浦東新區環城綠帶建設管理署副署長張志明告訴記者,為提高獐的繁殖率,近期還不能在綠帶內大面積圈養。等到明年底課題驗收後,獐將有望放養至野外,增加浦東生物的多樣性。

相關焦點

  • 繼「浦東新區」後,19個國家新區競爭發展,這一區有望低調逆襲!
    繼「浦東新區」後,19個國家新區競爭發展,這一區有望低調逆襲說到浦東新區,很多人都很了解這個市區。 這個管轄區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新區,1992年批准設立,重新劃分國內管轄區,作為對立新區的發展目標。這個管轄區也不可期待,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經濟、科學技術、航運等方面極為優秀,這個管轄區也在2019年擁有市級經濟管理權限,成為上海市的管轄區。浦東區的成功法使很多人重視國家級新區的發展,也為我國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 到目前為止,我國有19個國家級新區,我們常說的雄安新區是其中最年輕的新區,也是近年來重點發展的重點關注對象。
  • 人體器官移植新條例有望明年出臺
    原標題:人體器官移植新條例有望明年出臺 本報訊(記者劉歡)今天,由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北京朝陽醫院等單位主辦的2020器官移植科學論壇在京開幕。舉例來說,對因慢性腎功能衰竭接受透析的患者而言,腎臟移植不僅能使其擺脫頻繁透析的困擾,還可提高其生活質量和生存壽命,不少人可以重返工作崗位。談及我國器官捐獻移植領域當前存在的問題時,黃潔夫透露,目前我國從事心、肺移植的醫院數量太少,仍有大量器官被浪費。他透露了一組數據:2018年,我國共有6302例器官捐獻,而心臟移植手術僅有498例,肺移植手術有404例。
  • F1電競、馬術、半馬……約20項體育賽事今年有望落地浦東
    113項賽事赫然在列,其中20項有望落戶浦東,令人振奮。儘管目前仍處於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但是上海已有充足底氣,把更加重量級、更加豐富多彩的體育賽事,安全有序地送到市民身邊。浦東體育主管部門也將以建設體育強區為目標,舉辦精品賽事激發城市活力,開創文體旅融合發展新局面。
  • 2020開封首屆超大型魔幻北極光之夜即將登陸啟封故園!
    驚喜好禮大派送(看下文福利攻略)開封賞玩新地標—朱仙鎮啟封故園9月25日盛大開啟☟領營業時間晚上17:45開始票價:30元/人地點: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朱仙鎮啟封故園原本寂暗的天空被五彩的極光渲染光影變幻中,交織成自然唯美的極北之境褪去白天的繁華與浮躁夜晚才會有更多不為人知的美與感動旋轉、跳躍、舞動來自數十名設計師恢弘力作
  • 當年被放養在非洲草原裡的兩隻華南虎,它們後來怎樣了?
    我們今天要說的華南虎也是如此,當時為了更好地保護華南虎,我們送了兩隻去非洲草原放養,它們後來怎麼樣了?老虎是一個大類,下面還能劃分為很多不同的亞種,其中不少亞種在中國也有分布,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東北虎和孟加拉虎,不過一些亞種已經滅絕了,永遠消失在了這個地球上。我們下面要說到的華南虎雖然沒有滅絕,數量也非常少了。
  • 「駿馬」回歸故園 那些遺失的美好我們終將尋回
    今天,當「駿馬」成為故園的一道風景,無數人為之動容、為之雀躍。 它的歸來,是對中華民族深重苦難的些許慰藉。 它的歸來,更是警醒著中華兒女永誌不忘歷史。 觀眾參觀圓明園馬首銅像(新華社記者李賀 攝) 國家弱、文物散。
  • 浦東這五個街鎮將有望共享一條「三星河」
    浦東這五個街鎮將有望共享一條「三星河」 2020-11-03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裡約大冒險》中的小藍金剛鸚鵡野外滅絕,動物學家:還有希望!
    在2011年的電影中,布魯是被人從小養大的,與他的主人一起從明尼蘇達飛往巴西,與世界上最後一隻野生雌小藍金剛鸚鵡珠兒(Jewel,意為寶石)結成配偶,以重新振興他們的族群。然而,這部電影已經晚了十一年。研究表明,小藍金剛鸚鵡早在2000年就已經野外滅絕了,換言之,現實中的珠兒可能早在2000年就已經死去了。
  • 浦東交通30年④丨騰飛新機場
    2019年,浦東國際機場保障航班起降511846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7615.3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363.42萬噸,連續12年位居世界第三。01選址浦東新區帶動了上海國際交往和旅遊事業發展,規劃第二個國際機場勢在必行。1994年2月,《上海浦東國際航空港場址論證報告》完成。報告中規劃的機場佔地44.4平方公裡,距市中心人民廣場約30公裡。
  • 廣州白雲第1,上海浦東第6,1-8月機場旅客吞吐量15強
    >廣州白雲機場2433萬人次,排第一名,首次登頂,超過成都雙流、上海浦東、北京首都。廣州白雲排第12020年1-8月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2433萬人次,超過成都,排全國第1;其中8月單月旅客吞吐量達461萬人次,國內客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 三代人同訪浦東感受脈動:融入長三角,16年海闊天空
    連日來,以浙江日報部分新聞佳作為脈絡,由原作者、一線骨幹記者和浙大新聞專業學生組成的三代新聞人隊伍,重讀佳作、重返現場,傳承歷史、賦能未來,在實踐中進一步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浙江新聞客戶端今天推出系列報導第十一篇《融入長三角,16年海闊天空》。一起跟隨浙報記者重返浦東,體驗新區「加速度」,感受長三角一體化的強勁脈動。
  • 都市快報:上海杭州磁懸浮2008年有望懸浮
    都市快報:上海杭州磁懸浮2008年有望懸浮 NEWS.SOHU.COM  2004年03月08日06:53  杭州網--都市快報
  • 上海繼國際傳媒港後,又火一建築,預計2021年開放,就在浦東新區
    在上海的浦東新區的南匯新城,即將要增加一處名為上海天文館的新地標建築,建築的用地面積為5.86公頃,建築的外形則採用的是天體的自然運動的軌跡為主,同時還可以起到建築時鐘的作用。  而天文館的修建,也就代表著上海又新增加了一處地標建築,成為了繼國際傳媒港後,又一個火起來的地標建築,現在天文館內已經實現了基本的建築修建,預計將會在2021年實現內部的裝飾與設備,預計將會在2021年的擇期正式對外開放
  • 閩商回歸源於河南情結 :大河之南亦故園
    同樣,因歷史淵源,河南既是客家人的祖籍,亦是閩商的精神故園。   本次,港澳深地區閩籍企業家訪豫,與其說是閩商來豫尋覓商機的探尋之行,不如說是「閩商回歸」的「故園之旅」。  十幾年前,以娃哈哈為代表的浙商是中央電視臺的廣告大戶。在此之前,粵商才是央視的座上賓。   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央視的廣告江湖已經悄然易主,閩商已坐了頭把交椅。更甚者,閩商還把CCTV-5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晉江頻道」。
  • 中山大學明年有望實現碩士研究生千人擴招
    近年來研究生規模逐步擴大,2020年已擴招了18.9萬人。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9月公布的部分高校2021年研究生招生簡章顯示,部分高校明年研究生擴招規模還將大幅度增加。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山大學研究生招生網今年9月16日發布的《中山大學2021年考試招收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顯示:中山大學2021年擬招收碩士研究生約8000名(含推薦免試生),包括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兩種類型,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複試錄取階段將視教育部正式下達給該校的招生計劃、生源狀況和學校發展規劃等情況對招生計劃做適當調整。
  • 浦東30年專輯② | 聽!90後和外籍人士怎麼說?
    【編者按】圍繞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我們隨意選取採訪了30名90後和30名在上海居住、工作、參觀或學習的外籍人士,試圖通過他們的視角,找尋浦東獨特的魅力。受訪者C(出生於松江,居住於浦東)我更加喜歡浦東,對浦東印象比浦西好,浦西擁擠,出行較為不便。浦東房屋建築相比浦西,更加現代化。受訪者D(1990年出生於河南,2008年定居上海,出行以打車為主)以前對浦東的印象都是聽來的,感覺很荒涼。
  • 美登月火箭助推器點火測試 為2024年重返月球鋪路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2日報導,工程師們點火測試了一款火箭助推器,它將幫助美國人在2024年重返月球。2日的火箭助推器試驗是在美國猶他州普羅蒙特裡的一個試驗場進行的。在美國東部夏令時15點05分,固定在地面上的火箭助推器噴出一股巨大的火焰,並持續了兩分鐘之久。
  • 這八種已經滅絕的生物有望重返自然界?
    這八種已經滅絕的生物有望重返自然界?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地球物種進化史上曾有許多物種滅絕消失,人們對它們的了解僅限於科教途徑,或者是科幻電影,目前,基於技術成熟的克隆和DNA提取技術,能夠將一些神秘的滅絕物種重返自然界!
  • 印度一隻老虎襲擊數十名村民致兩人受傷 仍在野外遊蕩
    11月24日,在印度阿薩姆邦特茲普爾鎮,一隻孟加拉虎闖入村莊襲擊了數十名村民。視頻顯示,這隻老虎追趕著多名村民,視頻裡可以聽到圍觀者的尖叫聲。這時,有幾名男子陸續跑下一個15英尺(約4.5米)的深坑中,最後一名男子一躍跳下深坑,而老虎也毫不猶豫的跟著跳下,將其撲倒。
  • 當年被放養在非洲草原上的兩隻華南虎,它們後來怎麼樣了?
    當年被放養在非洲草原上的兩隻華南虎,它們後來怎麼樣了?華南虎是我們中國獨有的一種老虎,由於近年來人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使老虎們可以棲息的地方越來越少,再加上大量的捕殺,這種生物已經瀕臨滅絕了。現在國內僅存的幾隻華南虎也都在各大動物園中居住,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在野外發現過華南虎的蹤跡了。經過人工飼養的華南虎,漸漸失去了野性,有時候會連自己的同類都害怕,這就給繁殖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後來有人提出將它們放到非洲接受野化訓練,這個計劃也在很多爭議中開始事實了。最先送到非洲的兩隻老虎,起初並不對應那裡的環境,經過各種人工幹預它們才慢慢學會基本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