鐳神智能並不是一家廣為人知的公司,從搜尋引擎上得到的結果,可以初步了解這是一家在今年1月份投入宣傳自家雷射雷達產品的公司。近日這家公司在機器人行業掀起了小小波瀾,原因是其官方推送了一篇軟宣文章《雷射滅蚊庭院星球大戰開戰在即——中國領先於世界的黑科技雷射滅蚊炮及雷射滅蚊機器人》。
這篇標題略微拗口的文章推薦了鐳神智能的一款新產品——雷射滅蚊炮。把「雷射炮打蚊子」這種近乎科幻的描述落地為真實的產品,在機器人行業內部引起了爭議。
但並不為人所知的是,該文章原本是被鐳神智能徹底否定的。一篇被視為負面描述的文章,如何變化成為官方軟宣的?這個「雷射滅蚊炮」真的靠譜嗎?
鐳神智能不久前接受了雷鋒網的採訪,但拒絕並否定了當時的報導。被否定的報導內容一部分出現在了這篇《雷射滅蚊庭院星球大戰開戰在即》文中,但缺少了「黑科技」、「全球首家」等修飾辭藻。
而拒絕的原因,實際上與日前走紅的「明星衣櫥」一樣,把科技新聞工作當做了營銷服務。而之後鐳神智能修改文稿當做官方軟宣發布的行為,也證明了這一點。
在鐳神智能發布的營銷文稿版本中,學習了周鴻禕的「全玻璃鏡頭」方法論,把原文相對簡潔直白的技術介紹修改得無比繁雜(見下圖對比)——當然,從閱讀體驗而言見仁見智。
此外,來自其他採訪對象對微軟的滅蚊雷射器的評價,在鐳神智能的文稿中變成了其創始人胡小波的言論。
由此可見,這是一個把媒體當免費的公關公司的失敗案例。結果雙雙失望。鐳神智能似乎並無意向機器人行業展示其技術產品,也沒有探討市場與商業價值的興趣。
鐳神智能文中的「黑科技」是指一款雷射滅蚊炮,簡單來說就是利用雷射將蚊子燒毀。雷射炮是一種高能雷射武器,利用強大的定向發射雷射束直接毀傷目標或使之失效。雷射武器具有攻擊目標速度快、轉移火力快(只需零點幾杪)、效費比高,極可能成為未來作戰的必備武器,但因雷射易受天氣的影響,所以時至今日雷射武器也沒有得到普及。
而用雷射打蚊子,實際上,早在8年前,就已經有人嘗試過。這個人是內森·麥沃爾德,微軟前首席技術官,由他創立的Intellectual Ventures公司從2008年開始開發滅蚊雷射器。該研究組的發明人之一、天體物理學家洛厄爾·伍德20世紀80年曾協助設計過冷戰時期星球大戰的雷射罩,滅蚊雷射器概念的部分靈感來自於此。2010年2月,麥沃爾德在加州長灘每年一度的TED會議上對這一裝置進行了演示。同年,《時代周刊》將其評選為2010年最佳發明之一,同時上榜的還有蘋果的iPad。
麥沃爾德當時演示的滅蚊雷射器的原理是滅蚊雷射器根據蚊子在飛動過程中產生的振動聲波來確定蚊子的具體位置,然後發出雷射束將其殺滅。用雷射打蚊子的優勢主要是速度快,曾有實驗證明雷射每秒可擊斃100多隻蚊子。同時,高精準度的雷射器能識別出雌、雄蚊子,因為雌、雄蚊子的聲波頻率不同,而雄蚊子是不會咬人的,識別出蚊子的性別,也就避免了不必要的傷害。
但滅蚊雷射器最難的部分,並不是雷射能量本身,而是在於對蚊子的定位上——也就是說,燒死一隻蚊子不難,難度在於找到蚊子並快速瞄準。麥沃爾德當時演示的滅蚊雷射器是利用聲波,而鐳神的雷射滅蚊器,胡小波當時拒絕向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透露更多的技術細節,只是用微型國家雷射飛彈防禦系統來形容,並且表示只是功率更小。
胡小波為雷鋒網簡單地演示了他們的雷射滅蚊炮原型機,因為沒有蚊子,他拿了一個蚊子大小的小石籽綁在一根線上,然後吊著那個石頭讓雷射滅蚊炮向其打出雷射。雷射最終是打在了石頭上,不過整個過程中石頭並沒有任何移動,也不見石頭有任何損壞。而雷射對於人眼的損傷,胡小波表示會利用人臉識別技術來避免,不過在演示的時候,對方表示該技術還未集成到雷射炮中。
當雷鋒網諮詢了軍工企業工作人員後,對方表示這個比聲波定位更難,根本不是普通企業能做到的,
「直接圖像跟蹤,加伺服系統,穩瞄,國家隊做的事兒,這難度根本不是雷射器的事,這比反導難多了,反導還有彈道,遠的話目標在視場角度變化很小,可以跟蹤。近距離時蚊子在圖像上變化很大,沒法跟。美國人也是探索性的,不僅僅是成本高,是技術問題。中國最好的技術和團隊基本在體制內,要不BAT。
第一,首先反導系統專業知識非常之多,需要各種專業的高手團隊,一個人是肯定不行的。這個是一個系統體系。
第二、這個根本不是雷射的事兒,搞雷射的多了去了,怎麼發現目標,蚊子可以停在屋子的任何一個角落;近距離蚊子飛的很快,你用不了圖像跟蹤怎麼解決;還有多維的快速轉臺技術你知道有多難。」
另一方面,也有人評論認為鐳神智能戰線太長,不夠專注。鐳神智能是2015年初成立的,在這一年多的時間中,鐳神智能已經對外展示了5款產品,應用對象包括掃地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以及自動駕駛汽車。對於雷射雷達這種需要重度研發的技術來說,這樣的產品落地速度是罕見的。有行業人士爆料稱「(鐳神智能的)產品不穩定,銷售受阻」,但無法證實或證偽。
而對於鐳神智能目前推廣的這款「雷射滅蚊炮」,大部分被採訪對象認為是噱頭。畢竟如果是滅蚊的話,有太多比雷射更實用、成本更低、更安全的方案。而且滅蚊類日化消費品的渠道深耕也不是一家創業公司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但也有評價認為「他們(鐳神智能)拿到了很多投資,加上目前做雷射器的人也有比較認可的,所以這家公司未來如何也不好說。」
客觀上,雷射雷達產品的市場銷售遠未到成熟的階段,各家公司都在拓展自己的種子用戶。而雷射雷達作為機器人視覺的重要技術,在趨勢上已經得到了認可。但銷量狀況,目前還沒有統計的意義。此前胡小波曾親口向筆者承認應用在掃地機器人的雷射雷達第一代產品是模仿Neato的產品,不過後來發現模仿出來的產品存在結構不穩定的情況,所以緊急停止第一代產品的銷售,投入到第二代產品的研發中。而據熟悉雷神智能業務的人稱,第一代產品的銷量幾乎可以不計。
而其他涉足雷射雷達的創業公司,也剛剛開始從少量的出貨、發展用戶、提供服務以及解決方案開始,嘗試尋找測繪、三維設計、建築、服務機器人等領域的客戶。但與鐳神智能這樣,在掃地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等雷射雷達重度應用領域還未作出成績時,就惦記起了其他方向的,確實沒有第二家了。
目前,鐳神智能正在大力宣傳這款滅蚊雷射炮,並且宣稱明年初將有產品上市。這樣的戲碼,在國內並不少見,但過度的營銷,帶來的傷害不僅僅是自己,而是整個機器人產業。
雷射雷達作為機器人技術的重要一部分,正在迎來最好的時代。胡小波2004年初開始做光纖雷射器,創立了國內早期的光纖雷射器製造商之一,創鑫雷射,在工廠製造方面的經驗豐富。而在去年將精力投注到雷射雷達上,也正是看到了雷射雷達未來前景有著無限可能這一點。胡小波前期對自己公司的宣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從可以檢索到的新聞內容和公共表達來看,鐳神智能表現出了極大的野心,但想要的東西太多,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戰略排序。
此次「雷射滅蚊炮」的產品宣傳與此前其他產品的宣傳方式一樣,都是宣稱將在未來正式面世。而將尚不成熟的產品直接推向大眾消費者,其消費安全風險不得不引起重視。
而這種提前宣發的過度營銷,無疑是透支市場對雷射雷達產品的認知與信任。客觀上,如果產品不夠成功,對品牌與行業帶來的負面評價會加倍。這並不是機器人各細分行業從業者所希望看到的。
除了提前宣發之外,對於雷射雷達技術用於「滅蚊」這樣一個頗具「實驗性」的場景,也是一種過度營銷——利用既定印象的反差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但是雷射雷達這一離終端產品尚有距離的技術,在商業化上完全忽略業內評議而傾向於吸引對此技術缺乏了解的消費者,是否是一家技術公司的恰當策略,也有待商榷。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