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杭州,記者 劉科 鄧浩)訊,汽車界的網紅「五菱神車」近日在資本市場躥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一款名為五菱宏光MINI EV的微型電動車11月銷量突破3萬輛,登頂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冠軍。
「神車」威力帶動了其A股產業鏈公司,為之配套的上市公司中,哪些會因此真正受益呢?財聯社記者今日聯繫了多家產業鏈公司,包括雙林股份(300100.SZ)、億利達(002686.SZ)、萬安科技(002590.SZ)、川環科技(300547.SZ)等多家公司均表示已獲新增訂單。雙林股份相關人透露稱,公司正在建設一條新增產線供貨五菱宏光MINI EV;億利達相關人士透露,由於來自五菱宏光MINI EV的訂單增長很快,擬計劃調配一條產線專門為該款車型進行配套;川環科技相關人人士稱,目前提供給五菱宏光的真空制動軟管已經上升到4萬件/月;萬安科技人士則透露,已獲五菱宏光MINI EV新訂單。
逆襲關鍵是成本控制和下沉打法
五菱宏光MINI EV是在2020年7月在成都車展上正式推出的,之所以如今受到如此強烈的關注,是因為在銷量上它超越的對象是特斯拉Model 3。在8月份以前,Model 3在今年的純電動車市場可謂獨領風騷。眾多汽車行業研究人士一度認為,以市場對特斯拉的品牌認可度,國產品牌想要超越很難。
然而,五菱宏光MINI EV很快突破了市場原有的認知。數據顯示,該款車11月累計銷量高達33094輛,單日銷量最高突破2000輛,成為今年國內新能源市場中唯一單月銷量破三萬的車型。五菱宏光MINI EV此前已經連續兩月蟬聯國內新能源零售榜單銷冠,其中9月銷量為14495輛、10月銷量為20631輛。
資料顯示,6月五菱宏光MINI EV增設柳州工廠,10月開行青島至柳州的五菱宏光MINI EV零部件鐵路運輸專列,目前運力已增加至1萬套/月。12月2日,百靈研究合伙人楊渝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在柳州,這臺車賣得非常好,還有就是以前低速車的主流市場,比如在徐州附近,山東南部、河北南部那邊也賣得很好。」廈門新五菱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銷售對財聯社表示,目前已沒有現車,新車預定最快需要半個月,視乎顏色不同,預定時間不一樣,消費者以年輕人居多。
售價恰恰是這款車的核心競爭力。目前,五菱宏光MINI EV低配版售價僅為2.88萬元。
12月2日,汽車行業資深人士張翔告訴財聯社記者,五菱宏光MINI EV成爆款的原因有三:價格親民、低速電動車市場需求擴大、對下沉市場的深耕,「這些年低價系能源電動車是市場的空白,由於技術指標不能滿足,不能上正規的牌照,也不能獲得補貼,五菱一直做經濟型車起家,成本控制特別強,這幾年電池的成本也一直在降。」
此外,五菱宏光MINI EV解決了低速電動車的合法化問題,由於其價格區間與低速電動車重疊,產品力和安全性明顯高於低速電動車,可實現降維競爭,是三四五線城市老百姓需要的產品,很具備爆款潛質。同時,隨著我國汽車市場的成熟,越來越多的家庭有第二輛車或者多輛車的需求,一線城市像上海的消費者,也希望藉此獲得綠色新能源牌照,以此保值,所以這款車不僅滿足中小城市的需求,也能滿足大城市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五菱宏光MINI EV的逆襲關鍵是靠成本控制。百靈研究合伙人楊渝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五菱這款車,不管是造型、服務都做得不錯,五菱宏光MINI EV用的是永磁同步電機,電機最大功率是20Kw,用的是磷酸鐵鋰等低成本電池,成本也降到很低,相當於下沉市場的升級。」
對代步場景的發現與挖掘,或是五菱宏光MINI EV火爆的另一重要原因。該款車基本款續航裡程在120公裡,最適應短距離出行需求。「以後在省會城市這種車應該也會很快出來,因為停車方便、買車便宜、充電也方便,如果不做遠途旅行,只在市區開的話,這款車非常實用。」楊渝說。
財通證券近期研報也認為,現有低速電動車優點是經濟實惠,基本滿足居民買菜、接送小孩、上下班等使用場景,但缺點也明顯,產品標準模糊,安全性沒有保障。五菱宏光MINI EV價格區間與低速電動車重疊,產品力和安全性明顯高於低速電動車,有望實現降維競爭,具備爆款潛質。
產業鏈迎機遇 多家公司預計增產能
五菱宏光MINI EV帶動了寧波雙林、國軒高科等相關供應商配套出貨量及銷售業績提升,拉動了產業鏈經濟。
據工信部公告顯示,五菱宏光MINI EV電池由國軒高科、星恆電源、鵬輝能源、寧德時代和華霆動力 5 家電池生產企業配套,其中國軒高科、鵬輝能源、寧德時代提供的是磷酸鐵鋰電池;華霆動力提供的是三元電池;星恆電源提供的是錳系多元複合鋰電池。驅動電機供應商主要是方正電機、雙林股份,電控由華域電動和寧波央騰供應。
除了三電系統以外,其他部件中配套的相關上市公司包括萬安科技(副車架、ABS、電子真空泵)、川環科技(制動助力器真空軟管)、盛路通信(天線)、松芝動力(冷凝器、空調、暖風機)、寧波高發(電子加速器踏板)、福耀玻璃等。
隨著五菱宏光MINI EV的熱銷,將為相關配套供應商迎來機遇。財通證券按照五菱宏光MINI EV 年銷量 30 萬輛、60 萬輛、100 萬輛分別測算了對其供應鏈的收入貢獻,其中中性假設下(年銷量 60 萬輛),收入貢獻超過 20%的上市公司包括萬安科技、方正電機、億利達、鵬輝能源和國軒高科等。
毫無疑問,隨著五菱宏光MINI EV的大賣,其配套供應商的業績也將水漲船高,業績增長預期或能幫助其供應商在資本市場上享受汽車熱銷的紅利。
12月2日,財聯社記者聯繫採訪多家產業鏈公司,包括雙林股份、萬安科技、川環科技等多家公司均表示已獲新增訂單;雙林股份相關人透露稱,公司正在建設一條新增產線供貨五菱宏光MINI EV;億利達相關人士亦透露,由於來自五菱宏光MINI EV的訂單增長很快,擬計劃調配一條產線專門為該款車型進行配套;萬安科技人士則透露,已獲五菱宏光MINI EV新訂單;川環科技相關人員稱,目前提供給五菱宏光的真空制動軟管已經上升到4萬件/月。
多位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五菱宏光MINI EV的火爆,對於供應鏈公司來說,不僅會因此獲得更多的訂單,別的整車廠未來也可能布局類似產品,這是更好的預期利好。
不過,並非所有的業內人士均認同此看法。12月2日,一位資深汽車市場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稱,除三電系統外,五菱宏光MINI EV對其它供應鏈公司業績影響可能不會太大,「一方面是五菱成本控制很好,它畢竟也要賺錢,所以產業鏈公司毛利率相對有限;另一方面,若以該款車一年50-60萬輛、均價3萬多來估算,五菱宏光mini EV一年銷售在200億左右,相較於中國國內汽車市場一年2.6億元左右的銷售額而言,也就在1%左右份額。它更多改變的是觀念上,比如對電動車概念的普及,對短距離代步工具選擇的替代,這些影響會更深。
更多整車廠商或將進入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與市場總監周鈃此前在廣州國際車展公開表示,日常出行是一個很龐大的市場,希望未來能夠用新能源車來替代共享單車以及短距離的出行。
對於五菱宏光MINIEV未來市場空間,楊渝認為,五菱經銷商全國各地都有,車型一出來,很容易上量,他看好這款車的後續發展,」市場空間一年30、40萬輛是有可能的,紅利期會持續一段時間。五菱這款車很有優勢,包括設計、供應鏈都做得很好,把成本壓得很低,而且有全國性銷售網絡,其他廠商進入這個市場,大概率是競爭不過。」
對於相關供應鏈公司而言,由於五菱宏光MINI EV售價在3萬元左右,單車價值並不高。楊渝認為,供應鏈公司會有營收,但利潤不高,「一臺車3萬元左右,電池大概就7、8千元。電機的話在1千元左右。如果銷量40萬輛,在4億元左右,增量來說不會那麼大。所以對產業鏈上的公司來說,可能是一個增量業務,但很難作為一家公司核心業務拉動的因素。」
張翔也認為,五菱宏光MINI EV目前還沒有競爭對手,明年以後有些車企可能會組織學習五菱宏光MINI EV的打法,但五菱宏光MINI EV產能起來後,它的價格還可能降,基本不依賴補貼。張翔預計,五菱宏光MINI EV產能到2021年有望穩定在3萬輛/月,2022年有可能到4萬輛。他同時強調,由於新能源低價車市場很大,不可能五菱一家獨佔,如果整體市場好的話,其它整車廠也會開發類似產品。
在業內人士看來,五菱宏光MINI EV是典型的「反其道而行之」案例,通過選用成本較低、續航裡程相對合適的磷酸鐵鋰電池來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但技術門檻相對較低,有一定的替代性,像東風、長安這些車企也具備生產類似車的能力,」但五菱宏光MINI EV開創了一片藍海市場,給行業開闢了一個新的市場空間,目前市場需求非常強勁,別的車企也將會進入市場,這有助於新能源汽車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