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麗塔》1997,生命之光,慾念之火

2020-12-06 琅琊山段子君

「 洛麗塔,我生命之光,我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洛麗塔。」

1955年,由美國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所著的小說《洛麗塔》出版,書中講述的中年男子亨伯特與未成年少女洛麗塔的故事內容,一直受到外界的爭議。納博科夫曾解釋說,他的創作靈感來自於一隻猴子的新聞,並強調作品並不帶有道德說教。但外界的批判與爭論反而使作品的影響力愈來愈大。

1997年,小說《洛麗塔》被改編成了同名電影《洛麗塔》。

影片與原著都是以主角亨伯特的視角展開,單方面的獨白必然是片面、不完整的,這種缺位可以使我們很容易看到亨伯特的內心世界,卻難以去窺視洛麗塔的心理活動。「喧賓奪主」的反差讓我們陷入了一種錯覺:亨伯特的虛榮與殘忍,看上去卻有點「感人」。

「感人」只適用於洛麗塔,但即便是適用也顯然是從來沒有成功的。洛麗塔隨奎迪而去對故事的結局無足輕重,從花園裡的一瞥,悲慘的結局就已經無可挽回。亨伯特強烈的控制欲、佔有欲與洛麗塔的叛逆、追求自由、刺激,這之間原本就相互對立。

這種對立並非此消彼長,被壓制的欲望反而變得無所顧忌。亨伯特為滿足自己的慾念不惜背離自己的意願,他與夏洛特結婚顯然是為了這一點。在結婚這件事上作品也努力去讓我們看到亨伯特本質上的卑鄙與齷齪。

後來夏洛特離世,這可以說是亨伯特一手造成的,但是造成這一切的亨伯特並沒有陷入不安與自責,或者說罪惡感只存在那一瞬間。亨伯特也一直清楚他與洛麗塔在一起是罪惡的,但他真的有罪惡感嗎,卻不見得,這種罪惡感顯然已經被欲望壓制。

亨伯特不顧一切地想把她留在身邊,但監視和管制只能加速洛麗塔的離去,而他又不得不這樣做。亨伯特沒有從洛麗塔身上得到一絲幸福與安心,相反,從見到洛麗塔的第一面起亨伯特就已經陷入了無盡的焦慮與不安。

洛麗塔,是亨伯特的生命之光,慾念之火。「光」是亨伯特活下去的希望,「火」是走向滅亡的根源。亨伯特狼狽地掙扎於自己的慾念之中,多愁善感又氣急敗壞。他的愛是真摯的,但這份愛又太過瘋狂,傷害了夏洛特,傷害了洛麗塔,也傷害了他自己。

如果說悲劇就是在錯的時間錯的地點遇到了錯的人,那亨伯特就是那個做了最錯的決定的人。

相關焦點

  • 《洛麗塔》「我的生命之光,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
    「我的生命之光,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洛麗塔。」《洛麗塔》可以說是20世紀時最有影響力的一部小說。洛麗塔正是小說男主角也就是第一人稱的主人公亨伯特·亨伯特對本片女主角的愛稱。洛麗塔剛出場的時候只有12歲,全名是多洛蕾絲·黑茲。
  • 世紀禁書《洛麗塔》:亨伯特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
    洛麗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時也是我的罪惡,我的靈魂。洛—麗—塔;舌尖得由上顎向下移動三次,到第三次再輕輕貼在牙齒上:洛—麗—塔。1955年,美國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小說《洛麗塔》出版。《洛麗塔》一共兩次改編成電影, 1962年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英國版本,黑白版本,片名為「洛麗塔」。1997年由亞德裡安·林恩執導的美國版,片名「洛麗塔」(Lolita)也被稱為「一樹梨花壓海棠」。電影和原著都是以主人公亨伯特·亨伯特的視角展開。單方面的獨白必然是主觀的且不完整的。
  • 重看《洛麗塔》才知道不是每個義無反顧,都出於真心和善良
    「洛麗塔,我生命之光,我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舌尖向上,分三步,從上顎往下輕輕落在牙齒上。洛、麗、塔。」這場唇齒間的遊戲裡,紳士在用最美麗的詞彙洗白,而「洛麗塔們」卻被被迫捲入浩劫中。最近發生的社會案件又讓這本奇書進入觀眾視線,那我們今天就重回1997,重新感受那版驚豔過眾人青春的《洛麗塔》。洛麗塔是出生於美國的14歲「時髦」女孩(原著12歲),承襲了獨屬於美利堅的自由,美麗而快樂的成長。然而那未綻放的美麗已被覬覦,在花園中,對前來租房子亨伯特莞爾一笑就決定了命運。
  • 是時候重新認識「洛麗塔」了
    「洛麗塔,我生命之光,我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1955年出版的法版封面但幾年後,隨著書的暢銷,洛麗塔這個藝術形象有了自己的生命「完美受害人」,她是一個任性乖張的尤物,曾主動誘惑亨伯特,在母親去世、被迫與亨伯特一起生活後,她以身體作為資本換取零用錢、反抗亨伯特的控制,1997年版電影中的洛麗塔更具挑逗意味。
  • 《洛麗塔》,是主人公亨伯特,關於初戀情結的一份病例
    洛麗塔和亨伯特精神的扭曲洛麗塔,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這段話,是主人公亨伯特的內心獨白,因為洛麗塔的出現,打破了他生活的軌跡,改變了他的一生。他的內心由於種種原因,放不下對初戀的執著,所以狂熱「性感少女」,年齡段集中於10歲到14歲,接近於「戀童癖」。在亨伯特住進還在上學的洛麗塔家後,把洛麗塔的一舉一動都寫進了自己的日記中。
  • 《洛麗塔》:一個「戀童癖」的病相報告
    文:雨中行走的樹·毫無疑問,《洛麗塔》讓納博科夫出了大名。就連他本人都承認,能留給後世的大概只有這本《洛麗塔》了。對於亨伯特,洛麗塔究竟意味著什麼?小說開篇寫到:.洛麗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時也是我的罪惡,我的靈魂。
  • 紅色之光與青春之火的交融--城運會焰火表演特寫
    這裡有文化與藝術完美結合,有紅色之光與青春之火的和諧交融。  升騰而起的巨大火焰在夜空中飛舞,綻放……從空中俯瞰,古城南昌仿佛一座火樹銀花的夢幻之城。噴泉,焰火,燈光,浮雕,摩天輪,7層61米高的火炬塔,LED巨型屏幕……讓英雄城南昌煥發出全新的動人光彩。  這是一個激情飛揚的舞臺。
  • 楊清檸帶火了「蝴蝶發卡」,搭配洛麗塔宛若神明,網友:仙女標配
    和現男友毛宸宸的感情兩年來都很穩定,近期兩人一起去雲南旅行,美照中她帶火了「蝴蝶發卡」。說起小不點楊清檸,之前關注過網紅圈的對她應該都不陌生,當時在網紅界中她的地位也很高。和王樂樂的感情宣告結束後,兩人的人生也進入了下一個階段。不過楊清檸的長相也很甜美可愛,如今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 火之副本《艾爾之光》硝煙瀰漫的戰場
    2012最受歡迎的 3D漫畫格鬥網遊《艾爾之光(微博)》以其簡易的遊戲操作、激烈爽快的戰鬥體驗、華麗酷炫的畫面效果、漫畫式的RPG劇情與激烈PVP系統等特色,備受廣大玩家的熱烈追捧!而遊戲本身超萌的日系漫畫風格更是吸引了廣大的動漫愛好者與格鬥遊戲愛好者的矚目。
  • 洛麗塔勾引亨伯特在前,但是洛麗塔悲劇的發生,亨伯特和洛麗塔誰的...
    影片臨近結尾,17歲懷孕的洛麗塔坐在椅子上抽著煙,微笑著看著男主角,不同意跟他走。那肯定不是愛情,但是,那到底是什麼呢?截圖1,男主角在得知洛麗塔不願意跟他在一起之後,仍然把自己所有的積蓄給了她。截圖2,洛麗塔準備親他一下表示感謝,男主角悲傷地拒絕了。注意到截圖裡的臺詞:你一碰我我就會死。「不瘋魔,不成活」。
  • 生命之光,生生不息
    所有生命來源於光最終也還原於光!自己本是光源,以光為食其實是無食而食!自體結構性自性循環乃是生生不息之真道!生命的本質:就是光的存在!生命的起源是:是光結構裡的陰陽物質(有形物質和無形物質)在不同時空點的光和作用,生命存在形態的無限多樣化,層次也無限多,是多樣化的生命存在形態。生命是:「光的無盡表達」生命力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光粒子」的螺旋自結構組織能力的意志表達。永恆是:是一切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源頭!是無量無邊的光的源頭!
  • 火之煉獄 揭開《艾爾之光》「拉諾斯」面紗
    《艾爾之光》的遊戲內容精彩有趣,其更新速度也相當給力,時刻讓玩家們擁有新鮮感。前不久,《艾爾之光》攜「拉諾斯」村莊及部分副本與大家見面!此次更新不僅新開了副本,更有全新怪物及BOSS登場。新副本「火之關卡」新BOSS來襲夢幻的間歇泉BOSS「被迷惑的塞雷納」
  • 《艾爾之光》艾裡奧斯「火之氣息」活動
    2015風靡全球的3D漫畫格鬥網遊《艾爾之光》以其簡易的遊戲操作、激烈爽快的戰鬥體驗、華麗酷炫的畫面效果、漫畫式的RPG劇情與激烈PVP系統等特色,備受廣大玩家的熱烈追捧!
  • 《洛麗塔》亨伯特口口聲聲說對洛麗塔是真愛,從他的性格可知答案
    看過電影《洛麗塔》的人在結尾都被亨伯特對洛麗塔的痴情所打動,電影把洛麗塔的叛逆、輕佻、粗俗表現出來,襯出亨伯特這個高大英俊、舉止文雅得體的一往情深。洛麗塔厭倦了亨伯特,所以才想方設法離開他。但電影畢竟是電影,美化了這個故事,只有翻開原著,細細品讀,才能看到亨伯特前半生的不堪,也終於明白了原來他與洛麗塔的相遇,其實就如蒼蠅嗅到腐果一樣。他對洛麗塔,只有變態的佔有欲望,而並非處於愛與守護。他對洛麗塔的愛,電影裡把原因歸結於安娜貝爾的死亡。
  • 《sky光遇》預言季火之試煉怎麼過 預言季火之試煉通關攻略介紹
    導 讀 在sky光遇手遊中預言季火之試煉怎麼通關呢?
  • 圓桌|揭開「洛麗塔」迷思①:亨伯特·亨伯特必須去死
    在這個意義上,《洛麗塔》是迄今最重要的一部以「戀少女癖」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在文學上太成功了,特別是它經典的開頭: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洛麗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成了一個標籤,讓大眾一看到,就想起戀少女癖。
  • 日本「官方洛麗塔」青木美沙子:洛麗塔是以可愛為名的武裝!
    25國共45個城市的文化交流活動」「同時兼任洛麗塔模特、日本洛麗塔協會會長和護士3份工作」當看到這份簡介的時候,我正在進行漫無目的的網上衝浪,一個瞬間大腦便自動捕捉到了好幾個槽點,「外務省可愛大使」、「日本洛麗塔文化代表」、「洛麗塔兼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