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記者從自治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領導小組會上了解到,3年來,我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強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農村居住條件、生活環境以及基礎設施取得明顯改善。我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連續2年綜合評價位居西部前列,利通區、西夏區被評為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縣,受到國務院表揚。
在「農村廁所革命」方面,我區因地制宜選擇改廁模式,圍繞節水、防凍兩個環節,大力推廣鋼筋混凝土三格化糞池、節水防凍等改廁技術,有效破解了乾旱寒冷地區水沖式廁所技術難題,得到農業農村部專家充分肯定。建立自治區改廁產品合格名錄,將3家不合格企業列入黑名單,從源頭上提高農村改廁質量。圍繞改廁合格率、完成率、使用率和滿意度,自治區和市級以不低於10%的比例隨機抽驗,縣鄉按照100%比例全面自驗,做到所有鄉村、改廁模式、產品類型、施工企業全覆蓋,確保改一個、成一個、用一個、一年四季都能用。3年來,我區共完成農村衛生廁所改造28萬戶,建設農村公廁443座,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58%,農民群眾「如廁難」問題明顯改善。
在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我區制定垃圾治理設施設備配備規範和建設計劃,優化戶、村、鄉鎮、區域或縣域四級垃圾治理機構、保潔人員、收運設備、中轉和處理設施配建等。3年共配置戶類分類垃圾桶16萬多個、室外定點投放垃圾箱10萬多個,改造建設鄉村垃圾中轉站223個、填埋場187個,配備保潔人員2萬多名,55個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在規定時限內全部整治銷號。截至目前,全區生活垃圾得到治理村莊達到95%,開展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村莊川區達到43%、山區達到19%。
在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方面,我區組織編制2019、2020年全區農村汙水治理項目實施方案。2019年組織實施治理項目111個,覆蓋農戶12萬餘戶,圓滿完成川區農村汙水處理率達到30%、山區農村汙水處理率達到15%的目標任務。2020年實施項目107個,覆蓋農戶10萬戶,項目總投資8.37億元,開工率達到85.7%。同時,還組織對22個縣(區)179個鄉鎮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
在推進村莊清潔行動方面,我區立足「五清一綠一改」,全面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溝渠道邊、農業生產廢棄物、亂堆亂建、殘垣斷壁等,累計清理生活垃圾220萬噸以上、農業生產廢棄物180萬噸以上、亂堆亂建30萬餘座、殘垣斷壁35萬餘處。積極開展綠色家園創建活動,指導農民在房前屋後、院內院外,建設「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綠化美化環境。同時,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引導農民群眾自覺清掃衛生,及時消毒垃圾收運設施,從源頭預防和控制了疾病傳播,農民群眾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逐漸養成。
此外,我區建制村基本實現道路硬化,自然村通硬化路比重達95%,太陽能熱水器實現農戶全覆蓋,4G網絡覆蓋率達98%,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0%,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 (記者 周一青)
(責編:梁宏鑫、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