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裡長藻影響心情?怎麼清除藻類?7種常見藻類的清除方法

2021-01-13 草缸養魚蝦

【前言】昨天我在百度動態給大家分享了一位魚友的魚缸,滿是藻類的魚缸,極其震撼。當然,也引起了許多魚友、草友們的共鳴。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各種各樣的藻類是水族箱,尤其是水草造景的天敵。

在留言區,朋友們紛紛給我支招,甚為感謝。通過交流討論,我也查閱了一些資料,結合自己的一些經驗,我再來給大家聊聊魚缸裡的藻類,希望大家能不吝賜教地再次給予批評指正!

朋友的草缸,也是藻缸。

玩水族的過程就是與藻類鬥爭的過程,藻類影響的不僅是美觀,還有心情!

正常情況下,除了以養蝦螺為主的水族箱,一般來說清潔、無藻是所謂「空氣魚缸」的前提條件,當然,不排除極個別口味獨特的玩家是以「爆藻」為美的。但至少截止目前為止,ADA等國際上主流的造景大賽中,基本上沒有藻類橫生的獲獎作品。所以,我認為,除了特殊的綠藻,幾乎所有魚缸藻類是需要清理的。

不止新手,對於很多入坑多年的玩家來說,藻類都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對於大部分玩家,尤其是水草玩家而言,玩水族的過程就是與藻類鬥爭的過程。

拋開生物學定義,僅從玩家的角度去看,一般來說可以分為四種:①養魚為主的水族箱,主要面臨黑毛藻、藍綠藻、剛毛藻的問題;②養草為主的玩家,主要面臨絲藻、鹿角藻、綠斑藻的困惑;③讓新手頭疼的一般都是藍綠藻和褐藻;④讓老玩家難受的,一般都是絲藻和頑固的黑毛藻。

關於幾種常見藻類的症狀、成因以及我的除藻經驗。

下面我就介紹幾種家用水族箱中常見藻類處理方法,歡迎補充或是批評指正!

藍綠藻

症狀:這是一種覆蓋於缸壁、石材、底砂上的薄膜狀深藍色藻類,伴有惡臭。常見於新手玩家和酒店、茶樓、商場的水族箱,總體來說稍有常識的玩家已經不會遇到這種「入門級」藻類。

成因:藍綠藻的主要成因是水體過硬、光照過久造成的,如果投餵過量導致水體太肥,那麼也會加劇藍綠藻的生長。

清除方法:首先人工清除,藍綠藻附著力不強,可用虹吸的方法吸出;然後用布或報紙完全包裹水族箱7-10天,完全遮光;最後取出會硬水的底砂和造景材料,添加軟水劑、欖仁葉等。

褐藻

症狀:主要覆蓋於缸壁,玻璃結合處,以及底砂與缸壁之間。

成因:褐藻的主要成因是硝化系統不完善,往往出現在新開缸的時候。

清除方法:褐藻無需刻意處理,待硝化系統徹底運轉良好會自動消除,新缸開缸時為防止出現褐藻可適量添加硝化細菌原液。

絲藻:

症狀:主要附著在水草上生長,叢生,像頭髮絲一樣。絲藻是一種「高級」的藻類,一般也只有水草玩家會遇到。絲藻只有在水質良好、光照充足、肥力強勁的水體中才能生長,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水族箱內是否有絲藻,是高手與新手之間的界限。但這種藻類極難根除,孢子會隨水流飄落,生長力極強。

成因:絲藻的主要成因是水生環境良好、沒有「天敵」。

清除方法:大量絲藻可用牙刷捲走,要想根治,還是要多種植生命力旺盛的水生植物來搶奪資源,抑制藻類生長。如宮廷草、蜈蚣草、水柳、水芹等。同時,黑殼蝦也能很好的控制絲藻的數量,但前提一定是數量要足,一般一米左右的水族箱,投放200隻以上的黑殼大軍,才能看到立竿見影的除藻效果。

綠斑藻

症狀:附著在缸壁以及葉質堅韌的陰性水草植物表面,如小水榕。這是一種即使老玩家也很難避免的藻類,但好在危害不大,綠斑藻是所有藻類中對觀賞和動植物生長影響最小的水藻。

成因:綠斑藻和綠水一樣,主要是因為光照過度造成的。

清除方法:人工刮除,剪掉長藻的葉片,同時在過濾器入水口前置UV紫外線殺菌燈,對於殺滅水中的綠斑藻孢子有一定的效果。光照方面,在減少光照時間的同時,調整照明器材反光板角度,儘量避免光源直射缸壁。

同時,很多淡水螺對綠斑藻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比如蘋果螺、笠螺、斑馬螺等等,但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工作」完後取出,不然蘋果螺爆缸比綠斑藻爆缸還要麻煩。

黑毛藻

症狀:黑毛藻為長度1cm左右的叢生水藻,顏色黑色至墨綠色、黑褐色。在水族箱所有的角落都可能產生黑毛藻,尤其是造景石、沉木、過濾器進出水口,往往都是黑毛藻的重災區。

成因:黑毛藻是水族箱頭號sha手。成因複雜、外觀奇醜、極其頑固,即使軟化死亡後,「shi體」也會附著在原來的生長點,非常噁心。

黑毛藻的主要成因都是水質問題:

1、 水質PH值過高

2、 水體中磷的含量超標

3、 過濾系統負擔過重,水質老化

清除方法:黑毛藻最好還是預防為主,保持水質PH值不超過7.2,儘量少添加基肥液肥,如果非要添加,一定要量少,同時增加硝化系統的工作效率,加強換水。

一旦開始爆發黑毛藻,除了手工清除之外,可以購買幾隻黑線飛狐,對於早期治理有一定幫助。不過,任何蝦都是不吃黑毛藻的,所以黑殼大軍沒用。

另外,一款常用化工原料「戊二醛」 ~C5H8O2(簡稱諧音為52),對於治理黑毛藻有奇效。除藻時可採用2%-5%的戊二醛溶液點射,很快會殺死黑毛藻,但注意每百升水每天使用量不能超過50ml,以20ml左右為佳,戊二醛在水中分解後的碳元素還可以被水生植物吸收,對水草生長補碳有一定幫助。

我個人認為:如果黑毛藻的爆發已經難以控制,那麼「翻缸」是最便捷的方法。

剛毛藻和鹿角藻

症狀:兩種藻類外形相近,剛毛藻常見於莫斯塊中間、容易成團,鹿角藻常見於水草葉面及邊緣,形狀和名稱一樣,是和鹿角一樣的。

成因:一般來說,生長剛毛藻的水體要優於生長鹿角藻的水體,但水族箱中這兩種藻類的主要成因都是氮過量。另外,鹿角藻的出現還說明水體過硬、PH值過高。

清除方法:減少液肥注入水族箱,增強硝化系統,對於已經生長藻類的植物要徹底扔掉不要吝惜,另外要取出會硬水的底砂和造景材料,添加軟水劑、欖仁葉等。

總結:

所有的藻類處理,我都不建議使用專門的除藻劑。儘量採用生物治理和通過改善水質來處理。水藻處理主要還是以防為主,除了絲藻,其他藻類的成因全部都是水質惡化引起的,養魚先養水,好的水質才是避免水藻出現的關鍵。

藻類影響的不僅是美觀,還有心情,所以我們都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前面我也分享過某些藻類防治的文章,可以去看看,或許對大家除藻有用。最後,祝願大家在與藻類鬥爭中取得全面勝利!

感謝閱讀,我是草缸養魚蝦,了解更多養草養魚蝦的經驗,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除藻方法大全,再也不用擔心缸裡爆藻了!
    所以今天來跟打擊嘮一嘮:怎麼個防患未然法!正確方法是手悄悄接近然後按住螺殼,將螺整體迅速向上滑整體滑出玻璃就可以取出在缸裡會下卵但是卵無法繁殖NO.3 軍帽螺黑斑規則的點綴其中也是種很美麗的螺NO.7 蘋果螺常見的淡水螺對環境的要求不是很高,
  • 草缸常見藻類成因及防治
    草缸在養殖過程中,由於水體中營養成分不平衡,光照的強弱、時長等影響都會導致藻類的滋生,「草缸的養殖就是不斷和藻類鬥爭的過程」。藻類就像莊稼地裡的野草,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影響水草的生長。爆藻是令很多玩家頭疼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常見的藻類成因及預防和治理方法。
  • 「水藻」十九種常見藻類及解決方法
    藻類是原生生物界的一種真核生物,沒有明確的根、莖、葉,主要為水生,卻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營養物質,阻礙水草的生長,影響水草缸的美觀性,破壞水草的生態平衡,大部分草友都與藻類做過一個長期的鬥爭,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同時也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除藻方法,本文對魚友友的除藻經驗作一個匯總,以便水草新手查閱學習。
  • 對於魚缸內的藻類,不去做到有效地綜合治理,想要徹底清除很難
    咱先不管它什麼青苔水是不是對於金魚有益的問題,我們今天所說的就是魚缸內的藻類泛濫,我們也不管它是青苔、綠藻、紅藻還是褐藻,反正只要是影響美觀的,我們都想要去把它們呢清除掉。之所以魚缸內各種藻類能夠泛濫,無外乎是因為光照時間過長,魚缸長期不換水、殘留的有機物過多,給藻類提供了豐富的營養物質等諸多原因,這些因素都會使得魚缸內的藻類開始大量繁殖而不受控制。
  • 6種魚缸藻類清除辦法,純屬個人經驗
    綠塵藻綠塵藻的生長和光照強度關係很大,但是,為了照顧水草生長,又不能嚴重縮短光照時間,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刮藻刀手動清除,然後給魚缸換四分之一的水,刮藻頻率視缸壁綠藻長勢而定。綠斑藻缸壁綠斑藻可以刮掉,水草葉片可以剪掉,如果太多不適合修剪,那就用草缸除藻劑或者戊二醛,有不少玩家喜歡生物除藻,可以用鮑魚螺,我看網上有人推薦蘋果螺和斑馬螺,我魚缸也有蘋果螺,沒見它們吃綠斑藻。黑毛藻我自己處理黑毛藻依然使用戊二醛,按照100升水,投放20毫升的比例,每天一次,堅持一周,基本解決完畢。
  • 魚缸長藻很髒如何處理?有效控制並祛除藻類攻略,助你清潔魚缸
    開缸久了,魚缸難免會長一些藻類,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但是藻類滋生在魚缸的各個角落時,很多魚友會覺得這非常礙眼,甚至藻類爆發的時候會將魚缸遮住,沒法透過缸壁看見裡面的魚。這時魚友們就會想盡辦法去對付藻類,方法也是千奇百態!
  • 魚塘青苔怎麼清除?這些方法很實用
    魚塘中的「青苔」,又稱「青泥苔」,是絲狀綠藻的總稱,特別是水綿、剛毛藻、水網、雙星藻、轉板藻等。青苔在魚塘中大量生長和繁殖時爭奪其他藻類生活空間,並消耗魚塘水中的養料,影響浮遊生物的繁殖,會使池水變瘦,溶氧偏低,影響魚的生長。當魚、蝦、蟹苗遊入「青苔」時,往往被亂絲纏死。所以,如果不清除魚塘中的青苔,不僅會影響水質,還會影響魚兒的正常的生長和繁殖,降低養殖效益。
  • 怎麼才能更好的清除魚缸裡的綠藻?老魚友:看這裡!
    其實這些藻類除了會影響觀賞度以外也沒什麼,但影響觀賞性總是不好的!養殖魚缸為了啥呀?不就是為了欣賞嘛。魚缸裡這些亂七八糟的藻類該怎麼清除呢?老魚友:看這裡!下面幾種常見的藻類及清除方法,僅供大家參考。褐藻這種藻類,一般會在開缸後的一周左右出現,是所有藻中最先出現的,也是最好清除的藻類。缸壁上的用刀片清理,水草葉片上的可以用手搓,還可以放養一些食用藻類的黑殼蝦、黑線飛狐、青苔鼠等輔助清理。
  • 黑毛藻影響美觀和心情?4個方面著手,拔掉魚缸釘子戶
    圖文 /草缸養魚蝦 原創 【前言】魚缸裡長藻和死魚哪個更可怕?我認為是長藻更可怕,特別是黑毛藻!很多魚友對魚缸裡的黑毛藻是深惡痛絕,你是不是也飽受黑毛藻困擾?黑毛藻不僅僅是影響美觀,還嚴重影響心情!實踐證明:導致很多魚友、草友,最終棄坑、上岸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死魚,而是因為長藻。魚缸裡的魚死了可以再買,藻卻是生生不息,無窮匱也……特別是黑毛藻,簡直就是夢魘一般的存在!
  • 頑固的藻類!今天一定要打敗它!
    以下是水族箱中常見的10種藻類: 1、褐藻 一般開缸一周左右,褐藻就會如期而至,一般最早出現也是最容易清除的一類藻
  • 魚缸長絲藻如何清除?主要3種處理方式,原生觀賞魚有它的剋星
    但是藻類的出現成為了了無數草缸玩家的煩惱原因。草缸養的是水草,而藻類的爆發正好會抑制水草的生長,這對一個養水草的缸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藻類的種類很多,大多數藻類都很好處理。你只需要倒點黑殼蝦進去,放一些除藻生物,很快藻類就被治理完了。但是有一部分的藻類很固執,不容易被清除,他們種類很多。上次我們講了藍綠藻,還有很多我們沒有講,這期我們來講一講絲藻。絲藻是啥?如何產生?
  • 魚缸、魚池長青苔藻類,對錦鯉有哪些影響?
    藻類屬於真菌類生物,主要是由於強光照射、水質過於肥沃等因素造成的魚缸長藻。藻類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水中的一些營養物質並大量繁殖,如果不及時處理,錦鯉魚池水質就會慢慢變色、變壞,最直觀的我們會看到魚缸水面有很多泡沫。這樣的水質也不會有利於錦鯉的生長,甚至危害到錦鯉的健康。
  • 讓你的小魚健康成長,有害藻類,預防與處理
    剛毛藻 藍綠藻 鹿角藻 黑毛藻 幾種藻類的處理方法。小編前倆期講了六種常見的藻類預防和處理的方法今天在和大家討論一下剛毛藻、藍綠藻、鹿角藻、黑毛藻幾種藻類的處理方法。1.藥物清除,也有草友說利用戊二醛來進行處理100升水,投放40毫升2%濃度的戊二醛,這種方法會影響到魚蝦,最好把魚蝦隔離,或者減輕濃度。
  • 家中養魚,對待4種藻類的方法需要你注意
    今天,阿烏就介紹一下魚缸中需要您特別注意的4種藻類!藻類主要是由水體中過量的營養物質,也就是魚缸中的水質發生了變化引起的,因為魚缸中各種營養物質過量對魚缸水質產生了嚴重的破壞,魚缸中過剩的營養超過了水和過濾系統的淨化能力,給藻類的生長創造了一個舒適的環境。這些藻類並不都是有害的,魚缸裡都有什麼藻類?哪些該清除掉呢?
  • 3招控藻造景,藻類控制好了還能成景,為何你非要除藻?
    【前言】養過水生觀賞動植物的人都知道,水族箱裡長有一點點的藻類並不是壞事,像植物一樣,它們利用光合作用將水中的有機物質(如魚的排洩物)轉化為自身營養,促進新的藻類生長。畢竟,要吸出水缸中殘餘食物可以說非常困難,而且你往往無法完全清除底砂中的飼料殘渣。二、控制燈光亮度藻類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生長。如果你的水族箱放在經常受自然光照射的地方,那麼請把它移動到一個比較陰暗的角落或是遮光處理。
  • 19種常見藻類照片和解決方法
    以下;3、動手或使用工具清除大部分的藻體;4、使用除藻劑,可搭配減光、停肥縮短療程。解決方法:1、動手或使用鑷子清除;2、減少水中氮、磷肥濃度;3、使用除藻劑,可搭配減光解決方法:1、馬鬃藻發生初期,可直接動手清除來控制;2、使用除藻劑,可搭配減光、停肥縮短療程。
  • 手把手幫你擺脫藻類困擾
    預防和清除藻類生長的方式不及時處理的話,它們就會像一張不斷擴散的地毯一樣,在缸裡瘋狂的蔓延。 2、光照時間 藍綠藻像珊瑚一樣是光合作用的,光照的長短、波長都會影響藍綠藻的生存,控制好光照是避免藻類泛濫的方式之一。通常來說在波長560nm以下的藍光、綠光、紫光對其光合作用沒有助益,而波長在560nm-700nm之間的光照只要一點點就足以讓這類生物暴增。
  • 養魚必備:常見幾種解決魚缸爆藻辦法,收藏備用
    對不少養魚的朋友來說,養魚不僅要與魚兒做鬥爭,還要與藻類鬥智鬥勇。魚缸爆藻究竟是好是壞呢?因人而異,有些魚友巴不得魚缸長藻,有些魚友又對其深惡痛絕,恨不得處之而後快。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究其原因,是藻的用途和種類不同與養魚人心態之間的衝突。
  • 晚起毀上午,藻起傻一天
    每到海缸裡長藻的時候,乘風破浪的垃圾藻類,總會不經意間的出來拍一拍你,提醒你該清理他們了。可是垃圾藻類是怎麼產生的呢,又為什麼產生呢? 那麼什麼是藻類呢?
  • 魚缸長藻對觀賞魚無害,帶你看藻類的真面目,看完你還捨得刮掉嗎
    在我們對藻類的最初認知當中,藻類一直都是非常不好的東西。髒,並且很影響美觀。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在野外水域之下,藻類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生產者」自然環境下光照充足,水中會長出很多藻類出來。可以說,如果這些藻類完全消失了,那麼這整條流域的生態系統就會直接崩潰。藻類作為生產者,就只能被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