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米修斯》本周五正式在北美地區上映,已74歲高齡的雷德利·斯科特為這部新作注入了太空史詩的格局和嚴肅的哲學基調,30多年前《異形》中的謎團,也將片中得以揭曉。不過也許是期待過高產生落差,就北美媒體的先期評價來看,影片是否能夠成為新經典還有待時間檢驗。
網易娛樂6月8日報導(蛋泥/文) 已經率先在歐洲上映並在14個國家拿下票房冠軍的《普羅米修斯》,本周五正式在北美地區上映(傳聞將在8月份登陸內地院線)。從各方面看,影片與《黑暗騎士崛起》稱得上是今年暑期檔最具野心的兩部大片,從賣相到內涵一應俱全。高齡已屆74歲的大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為這部新作注入了太空史詩的格局和嚴肅的哲學基調,30多年前《異形》中的謎團,也將片中得以揭曉。不過也許是期待過高產生落差,就北美媒體的先期評價來看,影片是否能夠成為新經典還有待時間檢驗。
劇情:《異形》前傳還是獨立篇章?
雷德利·斯科特在1979年執導的巨作《異形》,已成為科幻電影史上的不朽篇章,影片不僅樹立了科幻驚悚片典範,更創造了出恐怖的外星怪物原型,讓後世群起校仿。在《異形》中,由西格妮·韋弗飾演的蕾普莉等人搭乘的商業運輸船諾史莫,在任務結束返航途中,收到來自LV426的重複訊號,眾人前往一探究竟,恐怖的異形由此登場,但行星上那艘神秘的飛船以及成為了無數人夢魘的異形的起源,卻沒能在接下來的三部電影中做出解答。因此,由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在33年後推出的《普羅米修斯》,就被視為一部異形前身進化史,在影片結尾將交代異形的起源,與原作故事對接。
不過拋開這一點,影片大部分時候也可以看作一部獨立的故事。在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因為同情人類,從奧林匹斯山偷取火種帶到人世,為世界帶來了光明,宙斯一氣之下將他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派老鷹去啃食他的肝臟,但又會在隔天重新長回,使他日日承受痛苦。斯科特用這個名字為電影命名,隱喻的是人類起源之初的秘密。影片可以看作一個「太空神話」,公元2089年,科學家意外發現關於人類起源的線索,他們登上名為「普羅米修斯」的科學考察船,前往LV223小行星,希望找到創造出人類的「Engineers」,但同時也引起了一場毀滅性的連鎖效應。如果說「生命從何而來」是很多偉大的電影曾經探討過的主題,那麼《普羅米修斯》這次要加上的新問題是:「地球真的是人類的起源地嗎?」
看點:法斯賓德版生化人搶戲
雖然導演本人曾表示,希望觀眾將這部電影當作全新故事看待,但外界普遍認為《普羅米修斯》帶有很多《異形》的基因:強悍的女性、生化人等角色,企業家的陰謀、外星生物進入太空船等情節設置,都可以讓《異形》的粉絲大為滿足。不單止在《異形》出現過神秘巨大化石Space Jockey會再度出現,現年72歲的科幻設計大師、異形之父H.R.Giger設計的太空船、異形以及壁畫等都會為影片加碼。
在演員方面,雖然沒有《異形》系列的核心人物西格妮·韋弗,但由瑞典版「龍紋身的女孩」 勞米·拉佩斯出演的女科學家伊莉莎白,同樣也會是一個強而有力的角色,也是一切危機之時的希望寄託。她和男友奉蓋伊·皮爾斯扮演的太空船企業老闆彼得·威蘭之命,遠赴外太空探索人類起源的秘密,探險隊成員還包括威尼斯影帝麥可·法斯賓德所扮演的生化人大衛,以及奧斯卡影后查理茲·塞隆飾演的企業代表瑪麗。
作為雷德利·斯科特久違的科幻回歸,他更希望在《普羅米修斯》中延續《異形》和《銀翼殺手》的思考,當人類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造物者,卻還在為自己從何而來而苦苦探索,而法斯賓德角色的特殊身份,就成為了這二者矛盾的集合體。大衛是威蘭企業的最新生化人機種,不但仿真程度極高,還有獨立思考、學習、道德判斷等能力,而和《A.I.人工智慧》裡的那個大衛類似,他也有著成為人的渴望。大衛是一個貫穿整部電影的角色,有評論就認為,法斯賓德的這個角色更像是影片真正的主角。
評價:野心很大但有落差
影片一早已經被很多人預定為《阿凡達》之後最好的科幻片,也有可能是期待過高的緣故,影片在北美的前期評價並不如人們預想那麼高,Metascore上的綜合評分是66分(滿分100分),爛番茄網的好評率則是73%,對於暑期檔大片來說這固然已經是不錯的分數,但在雷德利·斯科特的影片中就僅處於中遊水準。圍繞著與《異形》的對比,《娛樂周刊》評論:「《普羅米修斯》喚起了大眾對《異形》的回憶,同時又有新的嘗試,堪稱當下科幻驚悚片的範本之作。」《Total Film》則評價:「影片也許不能像《異形》第一、二集那樣,給人帶來那種強烈到令人窒息的危機與恐懼感,但絕對可以讓後兩集都黯然失色。」
《異形》系列獨特而神秘的美術設計讓觀眾著迷,雷德利·斯科特在《普羅米修斯》中也打造出一些蔚為壯觀的外星場景。就技術而言,《普羅米修斯》的3D效果顯得宏大壯觀,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觀眾的期待,《好萊塢報導者》的評論說,「儘管影片看上去嚴肅和野心勃勃,但它很難像《異形》和《銀翼殺手》成為這類題材的標杆式經典,不過片中的視覺奇觀、緊張的動作與衝突、異形的襲擊,顯然還是正中尋求刺激的全球觀眾的下懷。
至於斯科特拋出的「生命起源」的主題,《村聲》的評論就指出,相比《2001太空漫遊》或者《生命之樹》(影評),《普羅米修斯》提出了一種對於生命起源的新的想像,74歲的斯科特似乎也想拍一部表達它對生命、宇宙萬物的理解的總結性作品,但是「就像電影中喜歡模仿《阿拉伯的勞倫斯》的生化人大衛一樣,斯科特拍出了一部具有史詩外表的電影,但卻是徒有其表之作。」麥克萊齊報業的評論更為一針見血:「拿《普羅米修斯》和《異形》相比,就如同《2010太空漫遊》與《2001太空漫遊》一樣,是大師傑作與僅僅是值得一看的傑作修補版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