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驚嘆:馬裡亞納海溝深處水溫450度,竟然不會沸騰

2021-01-15 騰訊網

一:海溝的概念

海溝是位於海洋中的兩壁較陡、狹長的、水深大於5000m(如模里西斯海溝5564m)的溝槽,是海底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達到10000米以上(馬裡亞納海溝11034m)。

二:基本特徵

海溝是巖石圈板塊的匯聚型板塊邊界(消亡邊界),大洋巖石圈板塊在此俯衝、消亡。主要分布於環太平洋地區,也見於印度尼西亞以西的印度洋和加勒比海域。在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海溝與島弧平行排列;在太平洋東部,海溝與陸緣火山鏈相伴隨。

海溝有以下特徵:

1:海溝長一般在500~4500千米,寬40~120 千米。地球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海溝在平面上大多呈弧形向大洋凸出,橫剖面呈不對稱的V字型,近陸側陡峻,近洋側略緩。

2:海溝兩側普遍具有階梯狀的地貌,地質結構複雜,發育藍閃石片巖相高壓低溫變質帶。海溝中的沉積物一般較少,主要包括深海、半深海相濁積巖。海溝是大洋地殼與大陸地殼之間的接觸過渡帶。

3:海溝的兩面峭壁大多是不對稱的"V"字型,溝坡上部較緩,而下部則較陡峭。平均坡度為5度到7度。偶爾也會遇到45度以上的斜坡。

4:沿海溝分布的地震帶是地球上最強烈的地震活動帶。震源通常自洋側向陸側加深,構成自海溝附近向大陸方向傾斜的震源帶。

三:主要分布

海溝分布在活動大陸邊緣,主要見於環太平洋地區。在太平洋西部,海溝與島弧平行排列;在太平洋東緣,海溝與陸緣火山弧相伴隨。大西洋和印度洋也有少數海溝。環太平洋的地震帶也都位於海溝附近。海溝與島弧緊密共生構成統一的弧溝系。大多數海溝位於島弧向洋一側;也有少數海溝見於島弧陸側的邊緣盆地中,如南海東緣的馬尼拉海溝、所羅門海的新不列顛海溝和珊瑚海的新赫布裡底海溝等。這些海溝除長度較小外,其他形態特點與一般海溝無異。

四:世界十大海溝

1:馬裡亞納海溝

最深11034米,為目前所知最深之海溝,也是地殼最薄之所在。該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方海床,即靠近關島的馬裡亞納群島的東方。此海溝為兩大陸板塊輻輳之潛沒區,太平洋板塊於此潛沒於菲律賓板塊之下。海溝底部於海平面下之深度,遠勝珠穆朗瑪峰海平面上之高度。

馬裡亞納海溝位置地圖

最深處在斐查茲海淵,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點。這條海溝的形成據估計已有6000萬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溝的一部分。

馬裡亞納海溝

海底地形圖

2012年3月,美國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獨自乘坐潛艇「深海挑戰者」號,下潛近11千米,探底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關島當地時間26日7:52,即北京時間5:52,卡梅隆成功下潛至世界海洋的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海淵底部,當地時間26日上午返回水面。這是人類第二次探底馬裡亞納海溝,卡梅隆是單槍匹馬潛至這一「地球最深處」的第一人。

卡梅隆

2:湯加海溝

最深10882米,在太平洋中南部湯加群島以東,北起薩摩亞群島,南接克馬德克海溝,全長1,375公裡,寬約80公裡。平均深6,000米,最深達10,882米。

湯加海溝

太平洋板塊在澳大利亞板塊的東北角潛沒於湯加板塊,湯加海溝及其弧前在兩塊板塊之間的巖石圈形成了活躍的潛沒帶。湯加海溝從在紐西蘭北島以北的克馬德克群島伸延至湯加板塊以北,成為轉形斷層。兩塊板塊以每年約15釐米的速度聚合,但最近全球定位系統量度得出海溝北部的速度是每年24釐米,這是全球板塊移動最快的速度。

湯加海溝

3:日本海溝

最深10682米,在太平洋西北部,日本群島東側南北分布的海溝。北連千島海溝,南接伊豆諸島東側小笠原群島附近的海溝。

日本海溝

長890公裡,寬100公裡。平均深度6,000米。本州島鹿島灘東部深8,412米,最深處在伊豆諸島東南側。

日本海溝

4:千島海溝

最深10542米,是在太平洋千島群島附近的一個海溝。位於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以及日本的北海道東側。千島海溝是一系列海溝的起點,從白令海的西南邊緣延伸到菲律賓海溝(民答那峨海溝)的南端。

千島海溝

5:菲律賓海溝

最深10497米,位於菲律賓群島以東的海溝,從呂宋島之東北方伸延至印尼哈馬黑拉的摩鹿加群島,長約1,320公裡,寬約30公裡。

菲律賓海溝

菲律賓海溝形成的原因是板塊的碰撞,由玄武巖組成的較重的菲律賓板塊以每年16釐米的速度沉到由花崗巖組成較輕的歐亞板塊之下。兩塊板塊的交匯之處就是菲律賓海溝。

菲律賓海溝

6:克馬德克海溝

最深10047米,長約1500公裡,平均寬度60公裡。克馬德克海溝是南太平洋底的溝槽,位於太平洋南部克馬德克群島以東,與湯加海溝相接。

克馬德克海溝

7:波多黎各海溝

最深9219米,位於大西洋北部,波多黎各島北9218公裡,長約1550公裡,平均寬度120公裡。此海溝與兩個地帶的相互作用有關。

波多黎各海溝

波多黎各海溝

一個是沿著小安的列斯群島的火山島弧向南的隱沒帶;另一個地帶是一個主要的轉換斷層或板塊邊界區域,位置在古巴與伊斯帕尼奧拉島之間,穿過開曼海溝直至中美洲岸邊。科學研究得出如果在斷層沿線發生地震可以產生顯著海嘯的結論。

波多黎各海溝

8:新赫布裡底海溝

最大深度9174米,為珊瑚海的最深點。海溝長1200千米,寬約71千米,面積84,000平方千米。在新赫布裡底群島南端呈螺旋狀彎曲,與湯加海溝的北端形成一斜對稱。該海溝是等深特性的一例,它的存在可從新赫布裡底地震帶得到證明。由德國海軍艦隻於1910年首先發現。

新赫布裡底海溝

9:布幹維爾海溝

最深:9140米,位於太平洋西南面,布幹維爾島以西9140公裡。

布幹維爾海溝

10:阿米蘭特海溝

最深9074米,印度洋最深海溝。位於塞席爾群島之南,切割了連接塞席爾諸島、普洛比頓群島、馬達加斯加島的洋脊頂部。最深點位於阿爾澳悉斯島西方。

阿米蘭特海溝

五:關於馬裡亞納海溝

1:非常熱

在海洋中,如果下降到10.994米的深度,我們猜測是非常寒冷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在馬裡亞納海溝裡,大約2公裡的深度,你會遇到一個稱為「黑煙囪」的熱泉。它們周圍的水溫度可高達450攝氏度。值得注意的是,水是不會沸騰的,原因在於水的壓力,是地面壓力的155倍。

2:有毒的生命形式

在窪地底部,科學家發現了變形蟲,體長可達10釐米,它們被稱為異形體,儘管它們體型「龐大」,但它們都是單細胞生物。如果你認為這就是它們的主要特徵的話,那你就錯了。它們可以在有毒的環境中生存,這是難以置信的,它們對鈾、汞和鉛產生了抵抗力,能夠在數分鐘內殺死其他生物。

3:液態二氧化碳

在馬裡亞納海溝的底部,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熱液源,它向環境中釋放出純淨的二氧化碳。一些科學家認為,這些來源可能是生活在低谷底部的「生物」,因為除了二氧化碳之外,它們還將大量的其他化學物質和能源帶到了環境中。

4:奇怪的黏液

馬裡亞納海溝的底部,幾乎沒有被沙子覆蓋著,就像我們過去在海底看到的那樣,大部分土壤都是由浮遊生物的殘骸和其他生物的骨頭碎片所組成的。如果我們有機會能到達這個地方,那麼就是一次不愉快的「旅行」,因為在底部黃灰色泥土中,有一種奇怪的黏液能包裹你,讓你感覺很不舒服,而且它不允許你到處移動。

5:液態硫

如果你潛到大約414米的深度,你會看到大黑(Daikoku)火山。這座火山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它有液態硫,並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水下湖泊,類似現象可以在太陽系中木衛一衛星上找到。除此之外,液態硫的溫度可達到190攝氏度,目前,這個地區對科學家來說,仍然是個謎。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研究人員可以到達一定的深度,進行研究,從而回答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問題。

6:水下「橋梁」

在馬裡亞納海溝中,發現了四座石橋,將斷層的兩側連接起來了。橋梁全長約為69公裡,它們形成於太平洋和菲律賓構造板塊的交界處,這些橋梁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們是如何保存得完好無損,至今都是未知的。

相關焦點

  • 人類發現一種「煮不熟」的蝦,生活在海底火山口,水溫超過450度
    人類發現一種「煮不熟」的蝦,生活在海底火山口,水溫超過450度!一般來說水中的蝦類,它們生活的溫度都不會超過27度,人們普遍認為,當水溫超過55℃時,生命體將難以生存。生活在海底深處,導致很多海底生物幾乎變得沒有視力,既然稱為白色盲蝦,可想而知白色盲蝦的眼睛是盲的,沒有視力。如此看來,它的確是沒長眼睛的蝦,畢竟在海底,基本上都是黑漆一片,沒有光線眼睛也無法發揮作用。因此,很多海底生物的視力都已慢慢退化,有趣的是,白色盲蝦們生活在水溫可超過450度的深海火山口附近,難道說它們不會被燙熟嗎?
  • 在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的水是另一種形態
    有過潛水經驗的朋友可能就會有這樣的體驗,越往深處潛就感覺受到海水壓力越大。在馬裡亞納海溝也是如此,在深達一萬多米的海溝裡壓力非常大,以至於水的沸點被提高到了400多℃。可能會有朋友會好奇,那馬裡亞納海溝10000米以下的水是以什麼形態存在呢?答案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超臨界狀態,這是科學家經過研究後給出的定論。
  • 水溫達到100度就會沸騰,水溫達到105度會結冰!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水溫達到100度就會沸騰,水溫達到105度會結冰!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水是地球上一切組織的基本物質假如沒有了,連動物也生存不下來,沒有了水就是這樣。水在地球上,存在的意義很大,而且地球上71%的面積都是水域,大陸只佔了29%。但是能用的水卻不多,但水只能用7%左右,其他的都是海水。
  • 馬裡亞納海溝有多深 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為多少米
    那麼,到底馬裡亞納海溝有多深呢?具體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為多少米呢?一起來了解。馬裡亞納海溝有多深 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為多少米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深海是一個高壓、漆黑和冰冷的世界,通常溫度只有2℃(極少數海底受地熱的影響水溫可高達380℃)。令人驚奇的是,在這樣深的海底,科學家們竟然看到有一條比目魚和一隻小紅蝦在遊動。有的理論認為深海海溝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地殼的劇烈凹陷。
  • 馬裡亞納海溝有1W米深,最深處的水還是液態嗎?專家:離地心這麼近你...
    馬裡亞納海溝有1W米深,最深處的水還是液態嗎?專家:離地心這麼近你說呢水的一般狀態是液體,但是大家肯定都知道水不止這一個狀態,水在達到它的沸點100度的時候就會變成氣體也就是水蒸氣,如果溫度可以達到水的凝固點0度的時候,水又可以變成固態,也就是大家生活中看到的冰塊!
  • 馬裡亞納海溝深處出現了令人不安的東西,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示
    海洋中最神秘的區域應該是深海,那裡是我們比較難以探索的區域,一般來說深海不會像淺海,會受到人類更多的影響,那裡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平靜環保的區域。可是當科學家深入地球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深處之後,卻發現了令人不安的東西。
  • 對比珠峰上水的沸點變低,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的水還是液體嗎?
    從理論上來講,水在標準大氣壓產生沸騰現象,此時液態水將會轉化為氣態水,而一旦溫度低於了0℃,水將由液態轉化成為固態。這也是我們一般人在生活當中經常都會見到的兩種常見的形態轉換,這主要是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通常都處在標準大氣壓之中。
  • 對比珠峰上水的沸點變低,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的水還是液體嗎?
    從理論上來講,水在標準大氣壓產生沸騰現象,此時液態水將會轉化為氣態水,而一旦溫度低於了0℃,水將由液態轉化成為固態。這也是我們一般人在生活當中經常都會見到的兩種常見的形態轉換,這主要是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通常都處在標準大氣壓之中。那麼問題就來了,所以如果在非標準大氣壓的環境中,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 馬裡亞納海溝深處出現了令人不安的東西,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示
    海洋中最神秘的區域應該是深海,那裡是我們比較難以探索的區域,一般來說深海不會像淺海,會受到人類更多的影響,那裡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平靜環保的區域。可是當科學家深入地球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深處之後,卻發現了令人不安的東西。馬裡亞納海溝深處出現了令人不安的東西,這是怎麼回事?到底科學家在那裡發現了什麼?難道是什麼史前怪物?
  • 走進地球最深處,神秘的馬裡亞納海溝!
    今天奎哥就帶大家走進地球最深處,位於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群島東部的馬裡亞納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是迄今人類所知地球上海洋最深的海溝。長約2550千米,寬70千米,最深達到11034米,可以用「萬丈深淵來形容!如果把珠穆朗瑪峰連根拔起放於溝底,峰頂仍然無法露出海平面,再疊一座西嶽華山的海拔高度,才能填滿整個海溝!
  • 世界上最燙的河流,水溫100度,人掉下去立馬就熟了!
    導語:世界上最燙的河流,水溫100度,人掉下去立馬就熟了!在大部分的時候,河水給我們的感覺應該是冰冰涼的,而且還非常的舒服。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每逢夏天到來的時候,人們就會紛紛前去海灘遊泳,看起來十分的愜意。
  • 世界上最燙的河,河水常年沸騰,水溫高達99攝氏度,怎麼形成的?
    導語:世界上最燙的河,河水常年沸騰,水溫可高達99攝氏度!怎麼形成的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亞馬遜雨林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雖然說我們絕大多數人可能都沒有親眼見過,但是我們從各種新聞報紙上面,還是經常可以看到亞馬遜的相關消息的。
  • 一條沸騰的河流,水溫達到了100攝氏度,像剛燒好的開水
    一條沸騰的河流,水溫達到了100攝氏度,像剛燒好的開水我們的「家園」地球一直都充滿著奧妙,即使是人類不停的探索,但在這個世界上仍有很多解不開的謎團。像亞馬遜雨林裡一條「沸騰的河流」,不是溫泉,卻比溫泉的水溫還要高,這條河流常年都是沸騰著的,所以也被稱為「世界上最燙的河流」。這條河流位於秘魯境內的亞馬遜叢林深處,被稱為「沸水河」,這條河流的位置可以說十分隱蔽,周圍被樹木環繞著,就連衛星也探測不到,直到一個科學家來到這裡考察才發現了這條河流。
  • 馬裡亞納海溝的深處是什麼樣的?深海萬米有生命存在嗎?
    ,因此科學界對這個值的普遍認可度非常低。 萬米深處的深海是什麼樣的? 不論是美國還是我國都曾經實現了馬裡亞納海溝下潛萬米的雄心,在這萬米深海處,海水仍然是以液體的形式存在的。 壓力=密度*距離水面的距離*g,所以距離水面越遠的地方,壓力就會越大。
  • 馬裡亞納海溝有1萬米深,那1萬米深處的水還是液態的嗎?溫度是多少?
    馬裡亞納海溝。現在普遍認可的海溝最深處是10924米,在關島以南200公裡處的海域。
  • 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處,出現令人不安的東西,科學家坐不住了!
    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處,出現令人不安的東西,科學家坐不住了!地球上的每一個地方都有獨特的風景,它們既然存在,便有其本身的價值。大家聽說過馬裡亞納海溝嗎?在1960年,人類第1次進入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很多人對這一與世隔絕的地方,懷著一種敬畏的心態,想去又不敢去,在科技力量的幫助下,人類利用海上設備,對這一大海溝有了更深的了解。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處,出現令人不安的東西,科學家坐不住了!
  • 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科學家發現不該出現的事物,人類該警醒了!
    地球上有很多人都難以進入區域,比如最高峰和海洋深處,馬裡亞納海溝一直都是科學家研究的區域,這一區域內曾經發現過很多未知生物,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是人類難以到達區域,這一區域中的水壓是人類難以抗衡,最深處竟然發現了小魚、小蝦等其它海洋生物,由此可以看出這些海洋生物在水壓極高的環境下仍然能更好生存
  • 科普:地球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
    近年來,馬裡亞納海溝成為國際海洋科研的熱點區域,它有哪些魅力讓科學家如此著迷?  隨船科考隊員、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博士趙智華介紹,西太平洋發育有全球最典型的海溝-火山弧-弧後盆地(溝-弧-盆)體系,是全球海洋地質學家研究的焦點,而馬裡亞納海溝又是焦點中的焦點。
  • 最神秘的大海,最深處有怪物嗎?
    深海是一個高壓、漆黑和冰冷的世界,通常的溫度是2℃(在極少數的海域,受地熱的影響,洋底水溫可高達380℃)。(此段來自百5068網《大海的最深處有多深 大海深處有什麼生物》)這段不難看出,比我標題說的海平面以下3500米還要更深,在這樣深的海底,科學家們竟然看到有一條比目魚和一隻小紅蝦在遊動。
  • 坐底馬裡亞納海溝!
    事件回顧 北京時間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馬裡亞納海溝被稱為「地球第四極」,其最深處接近11000米,也就是珠穆朗瑪峰頂上再疊一座西嶽華山的海拔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