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興公司陳列室內展品琳琅滿目。
「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如今的閩侯工藝品行業,早已打破人們對它的傳統印象,佔領了創新『高地』,賣的就是一個『創意十足』。」昨日,閩侯縣工藝品同業公會會長洪敏傑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近年來,閩侯家居裝飾工藝品企業通過機器換工、引入新材料,不斷推陳出新。行業從原來單一的竹編,拓展到竹、木、草、藤、鐵等八大類,近百萬個品種;生產的工藝品以其獨特的東方神韻,深受歐美及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睞。2016年,海關自營出口6.51億美元。
產品更迭 每年數量高達數萬種
「前年聖誕節前夕,閩興生產的一系列LED節日裝飾品賣到斷貨,在美國各大商場內,產品一擺上架就銷售一空,美國銷售商催貨單像雪片般飛來。工廠加班加點向國外供貨,並啟用比海運貴10倍的空運送貨。」閩侯閩興編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水俤介紹,閩興擁有員工3200多人,每年實現產值6億元人民幣,公司的產品95%出口歐美。隨著人們審美觀念不斷提升,近年來家居飾品的更迭速度越來越快,每年企業的產品更迭都達數萬種。
記者在閩興公司的產品陳列室內看到,不少國外客商正在與研發人員溝通產品特性,企業可根據客戶要求,立即對產品設計進行調整,迎合國外市場需求。以往,一款產品可以在市場存活3年,可現在,流行期僅有一年。
「2015年,僅僅LED系列產品銷售額就達到3000萬美元,但到了2016年,這款產品就不流行了。」林水俤說,市場的不斷變化,考驗的是企業家對潮流的敏感性,為了及時捕捉國外消費者的習慣,企業近年來派遣專業團隊常駐國外研究歐美市場,同時每年投入2400萬元研發新產品、新工藝,保障每年都有新創意、新產品。
據介紹,閩興公司還加大與相關高校和科研單位的合作力度,運用高新技術於生產線,提升產品質量,「去年公司就引入了深圳一家手機製造企業先進的納米噴塗技術,實現了產品外觀噴漆更加光澤,產品更加環保。」林水俤說。
機器換工 生產效率提高近10倍
福州弘博工藝有限公司是閩侯產值第三大工藝品公司,該企業則通過機器換工、多材料整合、拓展國內市場等方面實現公司轉型升級。
公司董事長林禮渠介紹,以一款鍍鋅板為材料的工藝品為例,原先需在生產線上進行人工裁剪、修邊,再通過手工制模、放樣,最後進行人工噴漆。近幾年,公司不斷引進先進設備,替換人工,各環節效率提高了5倍~10倍,同時節約了材料成本。
「現在,製造一款鍍鋅板工藝品僅需將材料放入數控切割機,就可根據CAD軟體設計的大小進行精準裁剪,無需修邊。經自動模具壓模後,進行靜電網輻噴漆,可節約60%的油漆塗料。如果是木質工藝品,則通過3D智能砂光機全方位立體打磨,人工僅需原來的十分之一。」林禮渠介紹,目前閩侯較大規模的工藝品廠均已實現從勞動密集型向半自動化生產轉變。
私人定製 不斷挖掘國內市場
據洪敏傑介紹,閩侯工藝品加工生產出口產品主要有鐵藝品、木製品、鐵木製品、帆布畫、漆藝製品、工藝鍾製品、皮革製品、園藝製品八大類,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10萬人以上。
「早些年,這些工藝品廠主要做出口,隨著國內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許多工藝品廠已經瞄準國內市場,特別是高檔住宅、咖啡廳、眾創空間等的私人定製產品保持著迅猛發展勢頭。」洪敏傑說,以弘博公司為例,該企業從原先單純出口創匯,到目前已有10%的產品供應國內市場,且國內市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
對於閩侯工藝品行業的轉型升級,洪敏傑感慨良多:「每年的『廣交會』,閩侯都有數百家工藝品企業參展。早些年,某些企業一旦獲得國外客商的大訂單,都會跑來告訴我:『中了,中了……』,他們像中彩票一樣興奮地合不攏嘴。現在的企業家們則淡定從容了許多,閩侯工藝品已經脫胎換骨, 隨著國內消費水平不斷提升,閩侯工藝品行業必將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記者 黃凌 文/攝 通訊員 陳建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