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座出了名擁擠和無眠的城市,紐約靜謐、陰涼的休息之地卻多得出乎意料。在這座人口超過860萬的城市,有700萬棵樹與人們在這一片藍天下同呼吸。
出於對氣候變化的擔憂,美國很多城市都在想辦法多種植樹木,這一舉動被城市規劃者稱為打造「城市森林」。景觀歷史學者索尼婭·丁佩爾曼在《觀樹》一書中寫道, 19世紀,當地的改革者提出了一項超前的建議——種樹,以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到20世紀30年代時,一種耐寒的外來樹種——倫敦梧桐開始紮根於紐約整個城市。後來,這一樹種被《紐約客》選為「紐約之樹」。
2015年,紐約市公園管理及重建部門與當地非營利紐約植被修復項目共同完成了一個長達8年的種植100萬棵樹的項目。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紐約城市項目負責人艾米麗·諾貝爾·麥克斯韋表示,紐約面臨新的氣候挑戰,城市樹木將變得更加重要。紐約已經見證了日趨嚴重的熱浪和更頻繁的風暴侵襲,需要繼續種植樹木,養護可以發揮保護作用的城市森林。樹木有助於降低氣溫,並吸收城市雨洪。另外,樹木也可以使城市生活變得更加愉快。艾米麗表示,我們關注氣候變化,希望在一年365天的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體會到走在綠蔭環繞街道上的感覺。
城市森林「普查」
根據美國林務局2018年的一項研究,城市樹木可以吸收雨水,有助於防止山洪暴發,每年減少約195萬立方米的雨水徑流。對紐約市城市樹木進行的「普查」發現,這裡有234種行道樹。
強大的固碳能力
紐約整個城市的樹木儲存了大約120萬噸的碳。每年,這些樹木可以吸收5萬餘噸碳和1100噸空氣汙染物。
城市「綠島」
紐約的加弗納斯島曾是美國使用時間最長的軍事基地,最早可追溯到1755年。19世紀,加弗納斯島為建造堡壘,把大多數樹木砍掉了。如今,經過集中種植後,這裡擁有超過140種樹木。這座面積1044畝的島嶼已成為公園「綠島」。
樹木的城市生活
在城市生活,對於樹木而言,是很艱難的。在這裡,行道樹不僅要忍受貧瘠的土壤、有限的空間和水,還要時不時面臨冬季除冰鹽、交通意外等考驗。
越是人口密集的地方,越需要樹,而往往在這樣的地方,這些樹所面臨的「城市生活」也更為艱難。
城市樹木的「志願管理者」
如果離開人工的養育,很多幼小的行道樹根本無法存活。為了提高樹木的存活率,紐約之樹協會、格瓦納斯運河保護協會和大自然保護協會(TNC)正在組建一個由經過認證的志願者組成的網絡,負責養護周圍的樹木。
城市歷史的見證者
每一棵古老的樹木,都是城市歷史的見證者。在紐約曼哈頓旁邊,紐約客們可以一覽英伍德山公園的全貌。這裡的樹木自獨立戰爭後就沒被砍過,而那些由滾石所造的「山洞」,可以追溯到3萬年以前的冰山運動。
城市中獨特的地方:綠蔭公墓
布魯克林的綠林公墓始建於1838年,最早是一個鄉村公墓,但現在已成為城市的一部分。在這兒,鬱鬱蔥蔥的樹木和綠茵茵的草坪是鳥類和小型動物理想的棲息地,也是這個城市居民野餐的好去處。
城市新公園
很難想像,布魯克林大橋公園曾經是一個繁忙的貨運和倉儲區。這是由綿延起伏的草坪和新種植的樹木構成的區域,還有一個可以用來抑制附近高速公路噪聲的堤岸。這也是紐約加以改造的眾多工業區之一——增加城市中的綠色空間,以改善居民生活質量。 Kevin Arnold攝
TNC 文/供圖,本文圖片除署名外由Diane Cook 和 Len Jenshel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