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一中「頂尖學生」是怎樣煉成的?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20-12-03 泉州網

編者按

2020年高考,文史類全省前30名2人,前100名3人;理工類全省前50名2人,前100名4人;奪下泉州市理科第一名和文科第二名;7人錄取於北大、清華。2020年中考,總分600分以上6人;580分以上45人,9A人數110人……這份一流的成績單,來自永春一中。作為一所位於山區的百年老校,永春一中雖然沒有最強的硬體設施和最好的生源,但憑藉著一腔赤誠的教育熱血,一套精準高效的管理模式,一支淳樸敬業的教師隊伍,一群勤奮好學的優秀學子,一步步創下了教育奇蹟。本報記者走進永春一中,梳理該校的辦學經驗,為讀者呈上「山城名校教育啟示錄」系列報導。

「今年高考泉州市理科第一名又是來自永春一中!」當高考成績揭榜時,不少人發出了驚嘆。擁有百年積澱的永春一中,歷史人文底蘊深厚,近年來更是厚積薄發,教育教學水平穩步提升,教育質量位居泉州市前列,不僅尖子生的成績越來越「尖」,而且獲得了大面積豐收。

2013年以來,永春一中有4人摘得泉州市高考文、理科狀元;25人錄取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7人錄取於空軍航空大學;1人摘得泉州市中考狀元;700餘人次獲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獎勵。這所山城名校堪稱「學霸的搖籃」。

弘揚英模校友精神 賦予實驗班內驅力

近日,全國各大高校陸續開學。畢業於永春一中的156位學子背起行囊,走進985、211工程大學的大門,開啟了他們的「象牙塔」求學之旅。

今年高考,永春一中優質學生位居全省縣級中學首位,創下20年來的最佳成績:林慧婧同學以理科總分701分(居省第7名,泉州市第1名)錄取於清華大學;尤韋捷同學以理科總分692分(居省第39名)錄取於清華大學;蘇瑋婧同學以文科總分662分(居省第4名,泉州市第2名)錄取於北京大學;黃豔同學以文科總分649分(居省第28名)錄取於北京大學;陳鑫鵬同學以理科總分689分(居省第80名)錄取於北京大學;章斯嵐同學以理科總分689分(居省第83名)錄取於北京大學;呂輝達同學以理科總分661分(獲全國化學奧賽銀牌,北大強基計劃破格)錄取於北京大學;高永浩同學錄取於空軍航空大學,成為2011年以來該校被錄取於空軍航空大學的第7人。高考總分600分以上124人,本科上線率98%,有156位同學錄取於985、211工程大學。2020年中考總分600分以上6人,9A人數110人,有120人錄取於永春一中。

難得的是,永春一中的尖子生都是「本土培養」,初中、高中都是在永春一中就讀,而且部分優秀的初中畢業生考到了其他學校。永春一中的生源不是最好的,卻是最「樸實」的。「面對實際情況,我們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培優方略,做到了精細化管理。」永春一中校長陳小書告訴記者,尖子生培養歷來是永春一中教學的生命線,學校從高一開始就注重尖子生的培優工作。像數學、化學等競賽苗子的選拔工作在高一學生錄取後便開始進行。競賽苗子的選拔,不能僅通過幾次考試,也不能憑其初中的輝煌業績,而是應綜合分析,跟蹤考察。主要遵循以下四個原則:第一,學生的整體素質要好;第二,學生的總成績要好;第三,自學能力要強;第四,學生對競賽學科要有很濃厚的興趣。在整個過程當中,既要注意人員的相對穩定,又要注意「吐故納新」,及時吸收新鮮血液,以保持旺盛的競爭力。 

志向遠大、視野開闊是尖子生的突出特質。遠大的志向能夠給人以源源不斷的奮鬥的動力,所以在確定培優對象後,學校就把對學生的高期望或明或暗地轉達給學生,培養尖子生的「頭狼」精神,讓尖子生有強烈的上北大清華以及其他名校的願望。讓尖子生意識到,成績比別人好,就意味著將來比別人多擔一份責任,應該比別人更加努力,更加刻苦。因此,永春一中巧妙地將理科實驗班命名為「林俊德班」(林俊德為永春一中校友、英模科學家)、將文科實驗班命名為「蔡尚思班」(蔡尚思為永春一中校友、歷史學家)。通過弘揚英雄精神,搭建學生與英雄的直接聯繫,以學生的視角,了解學生的需求,喚醒學生對英雄人格審美意識,進而使學生自覺將英雄品格與班級文化建設有機結合,形成該校獨特的實驗班精神——特別有抱負、特別有毅力、特別能鑽研、特別有作為。

揚長補短個性化指導 實行「定餐和配餐」制

「尖子生本身就挺優秀的,我們所做的就是了解他們每個階段的想法和狀態,培養他們的學習信心,鼓勵他們揚長補短,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永春一中高三文科實驗班「蔡尚思班」班主任陳長春老師看來,自己和學生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學生平時的所思所想會跟班主任及時溝通,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的難題,班主任會進行引導和幫助解決。如疫情居家學習期間,對每一位同學進行電話家訪,對於學生有沒有及時提交作業、完成作業情況、心理健康狀況等都進行關心和指導。

永春一中副校長黃文安介紹,學校對實驗班中的尖子生實行「全程跟蹤、揚長補短、個性化指導;定期會診、自主學習、互助促進步」的跟蹤培養方法,做到「注意一個節點,加強二個跟蹤,落實三個必談」,即班主任、備課組長、年段長時刻注意考試質量分析的節點,牽頭召開相應的分析會診會,及時調整教學方向和作業導向,對練習、學習狀態等全程跟蹤,每次考試後、情緒波動、每周都要和學生交談,跟進其學習情況,不落下每一位優秀生,還要促進一批優秀學生轉化為頂尖學生。

「我們每一位科任老師,對應5名尖子生,對學生階段性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狀態進行精細化跟蹤指導。每次考試,老師們都要梳理、會診學生的失誤,找出解決辦法。跟學生一起探討,一起成長,讓我深刻體會到『教學相長』的含義。」高三年化學老師沈環輝深有感觸地說。頗具特色的是,永春一中實行「定餐和配餐」制度,成立師生學習共同體。一方面,老師選題,實行「定餐制」。老師依據自己的研究和把握的信息,確定若干選題,根據收集到的資料,集合成有關專題,向學生講授。另一方面,學生點題,老師「配好餐」。學生結合平時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難的問題,向老師點題,老師組織好材料,幫學生答疑解惑。

一絲不苟的教學 有飽和量的練習

「如果我們能把最基礎的教學常規做到最精、把最平淡的教學環節做到最好,就會賦予教育質量長久提升的生命力。」在陳小書的眼中,一絲不苟、心無旁騖地抓好教學,是山區學校的「制勝法寶」。學校不僅嚴格教學管理,對周六、周日、假期也進行相應的跟蹤與督促,既印發了學習要求,還布置相配套的作業與練習,從而實現更為精細化的教學管理。

「學校教我們養成積累素材的習慣,讓我們做精選精編的習題,不給我們壓力,幫助我們放鬆心態,對我的影響特別大。」高考語文取得了140分高分的林晨欣同學坦言,從小自己就熱愛閱讀,到永春一中後,老師引導有方,讓自己的成績突飛猛進。

在現行中考、高考模式下,做好平時的作業是取得好成績的重要途徑。沒有充分的練習,不可能有好的學習成績。所以,永春一中在強調練習的問題上,提出的口號是:有飽和量的練習。作業和練習,必須落實「有飽和量,講練到位;指向明確,精選精編」的原則,做到有質有量,保質保量。

要取得好成績,考前的心態也是至關重要。永春一中的教師們以關愛學生為切入點,辛勤耕耘,默默奉獻,與同學們一同奔跑在高考衝刺之路上。很多老師利用課間、晚自習等時間為同學們講解習題,進行心理疏導,堅定學習信心等,從而增強尖子生的耐挫能力。辦公室、走廊裡、教室都有師生的身影。老師們辛勤躬耕杏壇,莘莘學子努力拼搏,成為校園裡最靚麗的風景線。(曾聰虹/文 永春一中/供圖)

相關焦點

  • 山區教育 百花爭豔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永春一中副校長黃文安說,幾年來,該校成立師生學習共同體,班主任、備課組長、年段長對學生練習、學習狀態全程跟蹤,不落下每一位學生,同時開設互助小組教學模式,著眼跟緊學生思想內涵和自主能力,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強調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和探究性學習,促進學生本質上的轉變。
  • 體育中考如何科學備考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培元中學初中部體育備課組組長戴文強建議,同學們應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參照中考的評分標準,積極主動與體育老師、班主任協商,準確地選報志願。同時,體育成績與文化課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像數學題學會一個公式後可以反覆套用,體育項目需要的是時間的積累,因此,考生一定要保證規律性的運動時間。
  • 好奇心是邁向求知的第一步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除了保持好奇心,我還常建議學生們,要始終保有一個活躍、開放及創新的思維。因為思維是大腦對客觀事物間接概括的反應,擁有活躍性的思維,能讓學生們在探索世界時不斷提出疑問,而開放性思維,會讓未知的知識對學生們產生強烈的誘惑力,能有效激發學生們對未知知識強烈的追求欲。
  • 相望銀杏樹下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和很多人一樣,從小生活在泉州的我,對北方和塞外的秋色與雪,都充滿神往與迷戀。而對銀杏黃葉之美的愛慕之情,濃烈且恆久。 我們在想念一個人時,會對著一個方向或舊物發呆,會在夢裡多次夢到。對於變黃的銀杏樹葉,夢裡夢外,自然少不了那份迷戀與對美的讚嘆,更少不了多重的情感因素。
  • 《海草》觀影會在泉舉辦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陳士奇)昨日,1915藝術空間暨沈朝方電影攝影展和《海草》觀影會在泉州舉辦。剛剛入圍第33屆電影金雞獎的電影作品《海草》的主創人員,與泉州觀眾進行面對面交流,分享了這部電影背後的創作故事。 《海草》將拍攝地選在福建沿海地區,圍繞「寬容與愛」這一主題,為觀眾們娓娓講述一個在漁村裡發生的百姓故事。
  • 全力攻堅衝刺 全面比拼爭先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要系統整體,謀劃今後一個時期發展,結合「十四五」重點研究課題,細化產業技術創新、數字經濟、城市品質提升、片區規劃發展等領域戰略性任務和具體抓手,把產業落到空間上,把新經濟規模做大,增強大項目好項目接續後勁。
  • 秋風瑟瑟 周末小降溫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昨天泉州的天氣又是一個回暖日,陽光溫熱,空氣清爽。白天最高氣溫在28℃~30℃左右,其中安溪蓬萊鎮站點最高溫達到31.2℃。晝夜溫差加大,山區的部分鄉鎮晝夜溫差達到10℃以上。 泉州市區天氣預報 27日,多雲,19℃~25℃ 28日,陰轉多雲,17℃~21℃ 29日,多雲,15℃~21℃ 30日,多雲,15℃~20℃
  • 九仙山再現雲海奇觀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氣象發布景觀專題氣象服務提示,11月6日,我市山頂高度在1100米到1600米的高海拔山區仍具備出現雲海景觀的較有利氣象條件,將再現高山雲海日出景觀,並會持續到11時左右,屆時還可能出現流雲或佛光氣象景觀。 據介紹,雲海其實主要是在平靜氣候條件下穩定的積層,它由一朵朵雲塊連綿成浩大的雲的海洋。這一類低雲往往因山坡阻擋,多在1000米左右高度流動。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 逆行英雄薦字:平安是奮鬥出來的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20泉州年度漢字火熱推薦中,歡迎廣大讀者踴躍薦字。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讓人聞風喪膽,而這一年,一批批醫護人員白衣執甲、逆行而上,令人肅然起敬。泉州前後派出3批共94名醫護人員出徵前往湖北,在武漢最艱難的時候,支援抗疫最前線,並圓滿完成馳援任務,載譽凱旋。 「推薦『安』字作為2020泉州年度漢字,取平安之意。」
  • 木化石雕:以億萬年的生命為起點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如今,泉州的石雕藝術家以其獨特的領悟,結合現代技藝,吸取優秀傳統文化,將木化石搬上了藝術殿堂,飽含新的文化思考。 □本報記者 曾廣太 文/圖 木化石結構獨特 帶來全新創作體驗 粗糙但絕對是天然的樹化石,與巧奪天工的細膩光澤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引你進入亦幻亦真的境界。
  • 今年市級產業龍頭敲定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其中,紡織鞋服領域共有55家企業入選,包括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鴻星爾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泉州鴻榮輕工有限公司等企業;石油化工領域有7家企業入列,比如福建鐘山化工有限公司、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福建湄洲灣氯鹼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機械裝備領域有34家企業獲評,如七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泉州佰源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建材家居領域共有36家企業入選
  • 鯉城7個重點項目集中開竣工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鯉城大飯店、平水廟智能停車管理綜合體、漢威機械全自動高速口罩生產線研發及產業化、駿雅軒藝術生活館、華創汽車文化產業園、紫山路西段市政工程、泉州西郊新村(保利·天匯)等項目集中開竣工。 開工項目中,鯉城大飯店項目位於鯉城區南俊路84號,總建築面積20355.73平方米,由泉州文旅集團與領秀文旅集團聯合打造,秉承以「城」為基、以「文」為魂、以「旅」為形、以「商」為體的發展思路,通過改造升級,打造成集住宿、餐飲、宴會、休閒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海絲古城文旅新門戶。
  • 搭建「掌上工會」 服務廣大職工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羅劍生 通訊員何曉璇 文/圖)近日,泉州臺商投資區總工會舉辦「共享職工之家」服務平臺培訓會,講解線上服務平臺具體功能和操作方法,並現場進行答疑解惑。60餘名鄉鎮、非公企業工會聯繫人參加培訓。
  • 臺商區代表性 伴手禮新鮮出爐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羅劍生 通訊員莊瑩 文/圖)近日,泉州臺商投資區隆重舉辦全區首屆伴手禮評選暨推介展銷活動,經過現場專家評審和公眾投票,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其中搖錢佛和唯王閩臺大禮袋榮獲一等獎,成為臺商區代表性的旅遊伴手禮。
  • 泉州中心市區11月空氣品質優良率100%
    泉州網12月28日訊(記者謝曦)市生態環境局近日通報11月泉州市城市空氣品質。11月份,泉州市中心市區(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例為100%,同比上升3.3個百分點,環比持平。空氣品質降序排名,依次為:永春、安溪、南安、德化、泉港、鯉城(並列第6)、泉州開發區(並列第6)、石獅、豐澤、晉江、惠安、洛江、泉州臺商投資區。泉州市水環境質量月報顯示,11月份,全市主要流域14個國、省控斷面,Ⅰ—Ⅲ類的水質比例為100%,其中,Ⅰ類水質斷面3個,Ⅱ類水質斷面6個,Ⅲ類水質斷面5個。
  •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正骨醫院因為病患來源複雜,外地的較多,所以如此要求也是可以的。
  • 鞏固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建議抓住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契機,整合泉州水務市場,即加快市場整合、促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通過聯網擴容等方式,著力優化資源配置。著重加強農村飲用水安全的運營管理。完善農村飲用水安全監管體系等。 進一步做好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 □林榕加 市政協委員 水量和水質保障是城鄉供水的關鍵。我市地下水資源未規模開發,集中供水以地表水源為主,較易受到人為汙染。
  • 錯開高溫時段施工 設陰涼區提供茶水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海灣大道是泉州臺商投資區重點打造的特色旅遊景觀大道,起於後渚大橋東橋頭,連接惠安山霞。一期工程包含八仙段和雙山段兩個子項目,二期從16#碼頭至海江大道。前日15時30分,記者驅車經過後渚大橋,很快就來到海灣大道二期項目部。工地一旁就是一處大型鋼筋加工廠,記者走進加工廠,立馬就感覺到一絲陰涼。這裡有一處新設的休息區,幾名工人正在飲水處裝茶水。「不遠處還有幾個飲水點,非常方便。」
  • 世界頂級核燃料師是這樣煉成的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大國工匠這一身的「絕技」如何煉成?來,跟著山西晚報封面人物採訪團繼續往下看。  喬素凱有一個寶貝,是一組實心的核燃料組件模型,有點重,需要兩個手才能拿起來。  這個寶貝,在他的辦公室、在他的核燃料操作維修工匠工作室,甚至在他的家裡,都有擺放。  「想到解決辦法,有靈感閃現,隨時都能拿起來上手操練,更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