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結構組成示意圖。
複雜的運行軌道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日消息,北京時間12月3日12:22左右,執行日本第二次小行星取樣返回任務的「隼鳥-2號」探測器由一枚H-2A火箭從種子島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此次任務將曠日持久,其主要計劃是前往一顆編號為1999 JU3的小行星,並在其地表取樣。另外它此行還搭載了幾個小型探測器,包括一個著陸器以及一個撞擊器等等。與首次執行小行星取樣任務的它的前身「隼鳥1號」一樣,後者在2005年抵達了距離地球約1.8億英裡(約2.9億公裡)的小行星「系川」,然而探測器最終卻未能成功釋放著陸器,歷經波折,但最終仍然取到了少量樣品並安全帶回了地球。
而此次隼鳥-2號攜帶了更好的著陸裝置,包括一個更加複雜的著陸艙以及幾個更小的類似漫遊車的小型探測器——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型爆炸撞擊器,其目的是在小行星表面人為地炸開一個大坑進行觀察其內部情形。
整個隼鳥-2探測項目雄心勃勃,但同樣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從現在開始一直到2018年,它一直都將處在「趕路」的狀態,隨後它將抵達它的考察目標並進行為期約1年半的科學考察和取樣工作。隨後在2020年前後將獲取的樣品送回地球。(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