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現在人類科技十分發達,但仍有許多未解之謎沒有得到解決。你知道嗎?從百慕達到金字塔,從球狀閃電到反物質,還有尚未觀察到的外太空,不管是從宏觀世界還是從微觀本質來解答,都得不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其實,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存在疑惑的地方,我們相信,解開這些謎團,有助於我們了解很多難以治療的疾病。我們身體的最重要的部分——大腦,其中有很多奧妙是科學家們一直想要解決的問題。
在這麼多未解之謎中,有一點,我們的大腦對於能量的消耗與計算數據有一定的偏差,且無法用人類已經知道的知識解釋。據調查,大腦只會利用20%的氧氣,用作對身體的指揮和應答,尤其是大腦皮質對機體各項機能的調控。那麼其餘部分的氧氣用於做什麼呢?近來的一項研究表明,這個問題似乎有了答案。
神經科學家對大腦的工作機理有深層次的了解,做出了很多努力。他解釋到,我們大腦中信號的傳輸有一套複雜而完整的機制,千千萬萬的信號傳遞是由通道完成的,通道的存在使信息傳遞更高效,同時提高了信號傳遞的專一性。大腦在不斷的開發新通道,以應對人體內各項信號的增加。
就好比是一座城市,隨著城市的發展,需要建設更多的道路來滿足需求。換句話說,信號在通道中的流通過程類似於血流在人體內血管中的流通過程,速度很快但井然有序。這些通道看似錯綜複雜,但它分為三個區域,感覺,行為以及邊緣區域。
在此之前,科學家提出過很多假說,但都沒有足夠的說服力。由此,詹姆斯提出了著名的大環路比喻,他解釋道:正是因為它一次次的構建通道,才使大腦消耗那麼多的能量。而且這種消耗是不會停歇的。也就是說,它同我們的心跳呼吸一樣,不受主觀控制。一個人知識儲備是不斷增加的,因此這種通道的增加是持續的。尤其是機體在到達一個新環境時,通道的增加尤為明顯。對於這個假說,另外一些科學家提出了質疑,他們擔心這種能量使用方式的準確性,尤其是在構建通路時,能量的分配難以研究透徹。
對此,一個叫做科佐洛基的科學家提出了新的解釋,當我們遇到一件新鮮的事物或是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或者遇到應激事件,突發事件,這時候,機體會不受控的調動過往的經驗,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會請求大腦發出協調並發出相關指令,以便得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法,來決定下一步的行為。這一說法可以合理地解釋大環路偏差的問題。如果一個城市突然要舉行盛會,一定要多多修路啊,我們的大腦也是這個道理。
科學家的這一發現,不僅在理論方面是一個重大的突破,而且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呢,在治療大腦疾病方面,可以幫助醫生解決很多問題,使許多難以解決的大腦疾病能有新的攻克方法,這可是許多患者的福音啊。但是,這一發現還不成熟,各項試驗還在初級階段,因此,要真正用於臨床,還要克服無數的困難。
當然,這一問題雖然已經成功了一半,但仍存在很多問題,大腦留給我們的遠遠不止這麼簡單。因此,科學家們的腳步並不止步於此,就好比建設城市的道路,在我們知道建設的需求後,要實地考察,精確測量,才能真正開始修路。科學家們也猜測道,或許大腦利用30%的能量進行常規的「維護和清理」,以增強信號的傳導性和可靠性。我們期待科學家們的成果。
其實,關於我們的大腦還有許多疑問,但願在未來,我們可以看到它們的答案啊!也許在那一天,人類就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