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藥評中心 作者:Gcplive
一、案例回放:
2017年8月21日,患者,男,68歲,因頭痛、胸悶、鼻塞、乏力等就診。醫生在確認患者無過敏史後,給予頭孢呋辛3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靜脈滴注。輸液過程中,患者向醫生提出頭疼不適,巡視的醫生護士開了一些頭疼藥。但是沒過多久,患者突然出現嚴重的抽搐現象,後搶救無效死亡。
患者猝死的原因很多,常見的原因是心臟性猝死,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肺栓塞,胰腺炎,藥源性猝死等。本案例患者的死亡原因,尚需屍檢後確認。
二、頭孢呋辛應該這麼用:
注射用頭孢呋辛鈉的成人常用量:一般或中度感染,一次0.75g,一日3次;重症感染,一次1.5g,一日3次,靜脈滴注20~30分鐘。
注射用頭孢呋辛鈉藥品說明書【警告】:65歲以上的患者給藥量可減少至正常量的2/3~1/2,每日劑量不超過3g。
三、頭孢呋辛神經毒性
頭孢呋辛屬第二代頭孢菌素,可抵抗大多數的β-內醯胺酶。在腦膜發生感染時,腦脊液中可達到有效濃度。
注射用頭孢呋辛鈉藥品說明書標明的常見不良反應有:血栓性靜脈炎、胃腸道反應、過敏反應、血液系統不良反應、肝功能異常,及引發癲癇等。
患者,男,81歲,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感染,靜滴頭孢呋辛鈉3.0g,bid。用藥後當晚,主訴有頭昏、眩暈等不適症狀。第2天繼續使用,主訴頭昏、眩暈加重,不能耐受。患者無既往病史,考慮此次不良事件可能與頭孢呋辛相關。
四、頭孢類抗生素腦病
抗生素腦病,是指患者使用抗生素後,由於用藥過量、生理病理或合併用藥等原因,導致透過血腦屏障的藥物過多,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經精神症狀。
頭孢類引起的抗生素腦病主要特點:患者開始用藥後,突然出現精神錯亂、語言障礙、肌陣攣、癇性發作等,停藥後症狀於數日內消失。頭孢類抗生素導致的抽搐以中等發作最多見,大發作常見於老年患者,且死亡率高。
抗生素腦病的發病機理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頭孢類抗生素在中樞神經系統堆積後抑制GABA 受體的功能致使神經元的興奮性增強,導致驚厥發生。
抗生素腦病發生後的主要處理措施是及時停用或換用抗生素,同時進行血液透析、濾過或灌流,如發生癲癇樣抽搐應緊急止痙對症處理(抗驚厥、抗癲癇藥物)。
五、抗生素腦病主要危險因素
慢性腎功能衰竭及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頭孢類抗生素多數經腎臟排洩,若患者腎功能受損, 則藥物在體內積蓄, 以致常規劑量亦會出現神經毒性反應。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血腦屏障功能減退,頭孢類抗生素易進入腦組織;肝、腎機能逐漸減退,頭孢類抗生素血藥濃度升高,半衰期延長。
癲癇患者:頭孢類抗生素可誘發癲癇發作。
特別提醒:
據國內文獻報導,可引起抗生素腦病的的頭孢菌素有:頭孢哌酮舒巴坦、頭孢他啶、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替安、頭孢吡肟、頭孢噻肟、頭孢唑林等。
主要參考文獻:
汪宇,顧月平.兩例頭袍膚辛鈉的神經系統不良反應[J].抗感染藥學,2007,4(2):71
丁國華.警惕頭抱菌素類藥物引起神經系統不良反應[J].中國藥業,1999,8(8):55
楊敏, 蔣紅櫻, 何振坤等.β-內醯胺類抗生素誘發尿毒症患者腦病32例臨床分析[J].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2012,33(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