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孢物加酒等於毒藥?網上流傳的「致命組合」是真的嗎?

2021-01-13 浙江在線

  「頭孢類+酒=毒藥,安眠藥+酒=一條人命……」近日,一則「來自醫務人員的春節溫馨提示」在朋友圈裡熱傳,讓不少忙於年終聚會的人驚出一身冷汗。藥加酒真的如毒藥會致命?對此,急診專家稱,頭孢加酒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說如毒藥有點誇張。

  帖子熱傳:吃藥喝酒是要命的事?

  「吃著藥、喝著酒,這可真是要命的事!」朋友圈流傳的這則提示稱,有些藥和酒就是「相剋」,輕則加重肝臟負擔,重則可能引起肝臟壞死、昏迷,甚至死亡。

  該帖子列舉了幾種藥物+酒的「致命組合」:頭孢類+酒=毒藥;感冒藥+酒=肝衰竭;抗過敏藥+酒=嗜睡昏迷;抗心絞痛藥+酒=頭痛、休克;解熱鎮痛藥+酒=消化道出血。

  對此,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龔昌要稱,醫生確實不建議在服藥期間喝酒。比如在服用頭孢類藥物期間,如果喝酒,有部分人確實會出現雙硫侖樣反應:全身皮膚潮紅、噁心、嘔吐、頭痛、頭暈、胸悶、心悸等類似醉酒的症狀,有部分人還會出現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相對嚴重的症狀。

  「每年這樣的病人都會碰到幾例。一般年底會比較多,可能因為年底天氣冷,感冒拉肚子吃頭孢類藥物的比較多,再加上年底各種聚餐聚會也多了。但若說如毒藥,則有點誇大。每個人體質不同,兩者相加並不能等同。」龔昌要說,如出現雙硫侖樣反應後,有部分人症狀比較輕微,自行休息一兩個小時後就能恢復正常。有部分症狀比較明顯的,送醫後只要對症治療也會得到緩解,並不會出現帖子中所說的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難、急性肝損傷、驚厥甚至死亡等情況。

  「致命組合」說法不科學,但可能會發生不良反應

  其實,不止頭孢類藥物,抗生素加酒都有可能出現雙硫侖樣反應,只是頭孢類加酒的組合發生概率更高,其中頭孢哌酮藥(如先鋒黴素、舒普深等藥物)和酒相加發生的可能性最高。但畢竟有個體差異,不是每個人在頭孢+酒組合後都有可能發生這種反應。

  除了第一種情況,對帖子中提及的其他組合的可怕,龔昌要認為有點言過其實,「應該不是醫療專業人士寫的,不是很科學。」比如安眠藥加酒,是電影電視劇慣用的橋段,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不一定就會致命。「我們臨床中碰到吃下一整瓶安眠藥再喝了酒的,也搶救過來了。」龔昌要說,主要是沒有在喝酒後引起嘔吐、窒息的併發症,都沒有問題。酒最多就是加重服藥人嗜睡的情況,不會出人命。

  龔昌要認為,帖子中提到的幾個組合顯示都是有基礎疾病的,如高血壓、高血糖、關節炎、心臟病等,而一些藥物長期服用本身就有可能引發一些身體反應。如解熱鎮痛的藥物,長期服用就容易發生消化道黏膜損傷、胃潰瘍、消化道出血的情況。

相關焦點

  • 頭孢+酒=毒藥 引起副作用
    徐州的李先生在輸入了頭孢類藥物後飲酒,剛剛一杯酒下肚後就出現了反應。幸好他及時打住,症狀才慢慢緩解。據當地醫院藥師楊靜介紹,這種情況臨床上稱為"雙硫侖樣反應"。一般會出現面部潮紅,嗜睡、頭痛、血壓下降,重者會出現休克的症狀。什麼是"雙硫侖樣反應"?
  • 世界十大致命毒藥!(組圖)
    原標題:世界十大致命毒藥!(組圖) 肉毒桿菌攝入 要選出世界上殺傷力最強的毒藥,真的不是一件易事,不過專家們一致同意首當其衝的應該是肉毒桿菌,其殺傷力遠遠超過沙林。
  • 九種最致命的毒藥
    不幸的是,從外表看起來,這種致命蘑菇很像一些可以吃的蘑菇。科學家在這種真菌中發現了一種名叫鵝膏蕈鹼的毒藥,正是它讓這種蘑菇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命殺手。它們可在短時間內破壞肝臟和腎臟,造成昏迷、器官衰竭和更多的症狀,直至死亡。  2. 炭疽  炭疽雖是一種細菌,但數十年來,由於科學家制定了接種疫苗和滅菌計劃,旨在控制感染率,所以一直未引起人們關注。
  • 闢謠丨藿香正氣+頭孢=劇毒?莫讓救命藥吃成致命藥
    闢謠丨藿香正氣+頭孢=劇毒?莫讓救命藥吃成致命藥 澎湃新聞記者 陳明明 2017-07-15 19:42 來源:澎湃新聞
  • 小說中恐怖的毒藥,真的存在嗎?無色無味的毒藥居然來源於河豚?
    武俠小說中除了各式各樣的武學秘籍和武林門派外,還有一個常常出現的角色,這就是毒藥了,小說中的毒藥都神乎其神,令人膽寒,我們都知道武俠小說都是杜撰的,所謂的乾坤大挪移和降龍十八掌自然不可能真的存在,那麼這些小說中用於一些特別場合的毒藥是不是也都是杜撰的呢?
  • 世界上最辣的辣椒,一定要記住它的樣子,比「毒藥」還致命!
    辣椒在我們中國是非常受歡迎的,因為我們中國人都喜歡吃一些重口味的東西,尤其是在四川,可以說是無辣不歡,四川的街頭到處都瀰漫著一種麻辣的味道,那是因為四川的飯店,基本上所有的飯菜都是麻辣味的,平時我們吃的辣椒,有的特別辣,有的一點辣味都沒有,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見過,不過大家一定要記住它的樣子,因為這些辣椒,甚至比毒藥還要致命
  • 難道頭孢4代真的就比前3代頭孢好嗎?你可能一直有誤?
    頭孢類抗菌藥,是獸醫治療臨床使用比較有效的藥物,如今在畜禽養殖業中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 從抗菌作用機制來看,頭孢抗菌藥可破壞細菌的細胞壁,並在繁殖期呈現最強殺菌效能。對細菌的選擇作用強,而對動物機體幾乎沒有毒性;並具有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耐青黴素酶、過敏反應較青黴素類少見等優點。
  • 起底那些存在於古書中的致命毒藥
    斷腸草與鶴頂紅誰才是古代毒藥之王?在中國歷史上, 無論是「賜自盡」還是「毒殺親夫」,從來就不缺和毒藥有關的傳說,再加上武俠小說的渲染,我們的生活裡仿佛劇毒橫行,只要把那無色無味、無影無蹤的毒藥朝別人杯中輕輕一彈,一切搞定……這其中,斷腸草與鶴頂紅可以說是出現頻率最高的毒藥了,那麼,兩者PK一下,誰才是古代毒藥之王呢?
  • 這樣吃蘋果等於吃毒藥
    這樣吃蘋果等於吃毒藥這樣吃蘋果等於吃毒藥(資料圖)
  • 頭孢配酒,說走就走!除頭孢外,這4種藥也不能沾酒,你還在犯嗎
    「頭孢就酒,說走就走」的說法絕非是危言聳聽。嚴格意義上來講,只要吃了藥,不管是紅酒啤酒還是白酒,在停藥的一到兩天內都是不適宜喝酒的。酒中的乙醇不但會加速藥物體內代謝,降低療效,而且長期飲酒引起肝功能損壞,更會誘發藥品的不良反應,嚴重可致死。為了自身的健康安危,一定要記住下面這些藥,吃了可千萬別再喝酒了。
  • 酒+這14種藥物=毒藥,嚴重可致死
    俗話說,餃子就酒,越喝越有;頭孢就酒,說走就走。其實除了頭孢之外,還有一些藥物是絕對不能與酒同時服用的,大過年的千萬要記住啦! 很多網友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 這可真的不是鬧著玩的 @想要轉運的阿橙: 哎……想起我之前拔智齒連著吃了三天甲硝銼,隔了一天半喝了一杯紅酒,當晚送去醫院醫生就給我爹媽發了個病危通知,給我爹嚇哭了!
  • 盤點古代刺客常用的致命毒藥
    在古代刺客殺人的手法多種多樣,但都離不開一樣就是致命毒藥,無聲無息就能致人於死地也是最不費力的一種方式為刺客慣用手段,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刺客常用的九種致命毒藥。刺客常用九大致命毒藥:斷腸草斷腸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據記載,吃下後腸子會變黑粘連,人會腹痛不止而死。
  • 地球上5種最為致命的毒藥
    2016年4月17日/生物谷BIOON/--當被問及毒藥時,人們很可能想到氰化物、砒霜或馬錢子鹼(strychnine)。但是這些都不是已知最有毒的物質。比這些更有毒的但仍然還談不上是最毒的一種毒物是河豚毒素,即一種每年毒死大約50名日本人的河豚魚毒素。這種魚在日本是美味,但是如果製備不當的話,也能夠是致命的。
  • 解讀古代八大毒藥,最毒的一滴就能致命
    那些古裝武打電視劇,很多時候刀劍不行,就出動到毒藥了。 那麼對於古代的十大毒藥,大家知道多少呢?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古代毒藥排行榜吧! 1、見血封喉 這個名字常在武俠劇中聽到,塗了它的刀劍,殺人必死。又名「毒箭木「,我國海南,西雙版納植物園中可見,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種類之一。樹汁呈乳白色,劇毒。一旦液汁經傷口進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險。
  • 「見血封喉」的箭毒木,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箭毒木「見血封喉」的綽號不是隨便取的。這種武器本身並沒有特別,但爨氏在殺敵前會將某種毒藥塗在上面,毒藥讓這種武器變得無往不勝。戰場上,敵人只要被它擦破了一點皮,就難逃死亡的命運。圖源:豆瓣讀書 但戰場上流傳下來的「見血封喉」的名號,讓這種毒藥名聲大噪。後來,它甚至被列入了民間九大毒藥之一。
  • 明日立秋,老人常說:秋敗茄子似毒藥,秋天的茄子真的不能吃嗎?
    明日立秋,老人常說:秋敗茄子似毒藥,秋天的茄子真的不能吃嗎?明天立秋,在朋友圈裡看到朋友有發「秋敗茄子似毒藥」,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吃,那麼秋天的茄子到底可以吃嗎?茄子,古時叫落蘇、崑崙瓜、草鱉甲等。落蘇是古語,亦稱酪酥,茄子味道似酪酥,因味得名落蘇。也難怪有人在隋煬帝面前誇讚茄子:「味美如酥酪,香潤似脂膏,食色像瑪瑙。」
  • 同為抗生素,阿莫西林和頭孢的區別在哪?使用時需要注意什麼
    而正因為抗生素與消炎藥都可以消除炎症,不少人常把抗生素當成消炎藥吃,遇到病毒引起的感冒、發燒,意外挫傷、刮傷等情況,拿起阿莫西林就混亂服用……  阿莫西林和頭孢都屬於抗生素,它們正確的叫法是「抗菌藥物」,解釋抗生素藥理作用的英文單詞是「anti-infection」,將它翻譯成中文就是「抗感染作用」,而不是「消炎作用」。
  • 新手貓:毒藥貓糧,真的有毒嗎?一張照片帶你去辨認「毒貓糧」
    你聽說過毒藥嗎貓糧新手貓什麼都不知道,他最怕買毒藥貓糧。我在網上隨機搜索了一種著名的「毒藥」貓糧,發現了一些評論,看了太棒了!!我們知道,當貓改變食物時,嘔吐、大便軟、腹瀉、便秘等情況都是由於消化系統的調節和身體的不適應引起的(事實上這些情況不應該發生,我們以後會單獨寫文章來談),很多人也可以接受這個調整過程。
  • 方舟子談「朱令案」致命毒藥「鉈」的犯罪史
    近段時間,朱令鉈中毒事件在網上炒得紛紛揚揚。「鉈」到底是一種什么元素,有怎樣的歷史故事?方舟子5月17日在和訊網的個人博客發表文章《一種致命元素的傳奇》,向我們講述了致命毒藥「鉈」的犯罪史。發現新的化學元素,曾經是化學家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耀。
  • 男子感冒打吊針抽搐身亡,頭孢這種副作用也可致命!
    二、頭孢呋辛應該這麼用:注射用頭孢呋辛鈉的成人常用量:一般或中度感染,一次0.75g,一日3次;重症感染,一次1.5g,一日3次,靜脈滴注20~30分鐘。注射用頭孢呋辛鈉藥品說明書【警告】:65歲以上的患者給藥量可減少至正常量的2/3~1/2,每日劑量不超過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