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的東海縣滿目蒼翠,萬物競秀漫步在水質清澈、靈動秀美的西雙湖風景區內奼紫嫣紅的百合花迎風綻放幽香浮動讓人顯得格外愜意。
近年來,東海縣緊緊圍繞「世界水晶之都、中國溫泉之鄉、生態宜居福地」的整體形象定位,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不斷深化旅遊綜合改革,深度實施「旅遊+」產業融合工程,已形成了水晶文化、養生康養、生態休閒和鄉村旅遊四大板塊,一幅宜居宜遊的生態福地畫卷正徐徐展開。
自2016年,東海縣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以來,按照「把文旅產業打造成江蘇經濟的重要支撐」的目標, 做到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管理,擁有國家A級景區5家(其中4A級2家)、省星級鄉村遊區9家(其中五星級1家、四星級5家)、省級旅遊度假區1家、省工業旅遊區2家和省自駕遊基地1家。2016年以來旅遊接待人數和收入保持10%以上增長率,旅遊業已成為東海縣重要的戰略支柱產業。水晶小鎮獲評全國50個最美特色小鎮第2位,中國·東海國際水晶節榮膺「中國最負盛名十大節慶」品牌,東海先後獲評「長三角十大最美騎行城市」「中國最美縣域榜單」等,形成了全域旅遊 的「東海實踐」。
大抓旅遊、抓大旅遊,全力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把全域旅遊作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東海高標準、高規格成立縣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指揮部、縣旅遊工作領導小組,構建部門、鄉鎮、園區、企業四級聯動的全域旅遊創建工作格局。出臺東海縣全域旅遊實施意見、扶持旅遊發展若干優惠政策、急需人才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設立東海文旅集團,舉辦全域旅遊發展論壇,全力支持全域旅遊加快發展。統籌全縣旅遊資源開發,構建城市有風景、鄉鎮有風情、鄉村有風味三級體系,並且以點帶面、聯動開發,形成東海旅遊全新矩陣,實現了「春賞花、夏觀湖、秋摘果、冬泡泉」的四季休閒遊大格局。
大創品牌、創大品牌,全力打造品牌升級「金鑰匙」。知名度是旅遊產業的第一生產力,東海立足資源稟賦,全力推動旅遊品牌打造,已形成了水晶文化、養生康養、生態休閒和鄉村旅遊四大板塊。水晶文化方面,東海是世界天然水晶集散地,「東海水晶」入選「江蘇符號」,水晶是東海最閃亮的旅遊品牌,擁有從業人員近30萬人,年產值超200億元。目前,東海縣正全力推動水晶產業國際化發展,建設水晶小鎮,統籌水晶城、水晶博物館、水晶文化創意產業園、西雙湖等特色資源,打造水晶文化旅遊區,打造屬於東海的「世界級」產業。
養生康養方面,溫泉是東海的一張傳統名片,享有「中國溫泉之鄉」稱號,我們根據康養需求的爆發式的增長態勢,以「康養、療養、休閒、宜居」為業態定位,盤活資產與招引新項目相結合,推進東海福如溫泉大酒店實現資產重組,運營逸和源旅居養老項目,建設溫泉旅遊商業中心,全力推動溫泉度假區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打造東海「黃金康養旅遊勝地」。
生態休閒方面,依託李埝生態旅遊度假區「森林氧吧」的天然優勢,主攻大項目招引建設,大力發展森林旅遊,打造周邊熱門旅遊目的地。推出低空飛行觀光遊、星空帳篷夜宿體驗遊。東海森林溫泉療養院投入運營。青松嶺森林公園成為度假網紅打卡地。鄉村旅遊方面,充分放大農業資源優勢,重點打造石樑河葡萄文旅小鎮、雙店鮮切花小鎮和平明「味稻小鎮」等特色鄉村旅遊集聚區。舉辦花博會、葡萄節、草莓節、槐花節、民俗文藝等活動,實現「月月有主題、季季有亮點」, 豐富鄉村旅遊內容,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
大謀建設、謀大建設,全力補齊旅遊配套「最後一公裡」。良好的旅遊設施是全域旅遊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東海堅持全局謀劃,既抓好硬體配套、也抓好軟體配套、更抓服務升級,全面提升旅遊綜合服務水平。硬體配套上,高標準打造東海全域旅遊集散中心,在全縣重點景區和出入口均設置全域全景圖,加強景區供水供電、網絡通信、旅遊廁所等基礎設施建設,做到景區服務無盲角。2017年至2019年,投入共24.85億元,建設城鄉道路及公共運輸,投入近1億元實施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目前已形成「八縱八橫」主次幹道路網,實現內外快速互聯互通。軟體配套上,積極推行智慧旅遊發展,全縣景區核心區域均實現免費無線WIFI全覆蓋。建設智慧旅遊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已建成智慧城管、智慧氣象等項目11個,實現了景區安全監控、旅遊投訴、旅遊質量問題處理、客流分析、預測預警等功能集成處理。服務升級上,堅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大力開展旅遊項目招商引資,先後引進昌梨湖生態綜合體、青松嶺康養小鎮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為提升遊客遊玩體驗,提供了有效支撐。
軟體配套上,積極推行智慧旅遊發展,全縣景區核心區域均實現免費無線WIFI全覆蓋。建設智慧旅遊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已建成智慧城管、智慧氣象等項目11個,實現了景區安全監控、旅遊投訴、旅遊質量問題處理、客流分析、預測預警等功能集成處理。服務升級上,堅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大力開展旅遊項目招商引資,先後引進昌梨湖生態綜合體、青松嶺康養小鎮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為提升遊客遊玩體驗,提供了有效支撐。
大促融合、促大融合,全力寫好「旅遊+」業態「大文章」。推動「旅遊+」新業態快速發展,是旅遊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東海通過「旅遊+」工程,促進三產深度融合。實施「旅遊+文化」,做好水晶文化、溫泉文化和少兒版畫與旅遊融合發展,打造了全國首家水晶文化創意產業園,開發「晶太子」「東東泉泉」「草莓公主」等具有東海色彩的系列旅遊文創產品,成功舉辦了十五屆中國·東海國際水晶節、三屆「溫泉沐浴文化節」、六屆「東海·全國少兒版畫雙年展」。
實施「旅遊+農業」,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打造「一鎮一品」特色旅遊項目,石樑河帕蒂亞葡萄莊園、黃川「莓好世界」草莓主題園等獲批省級主題創意農園,已形成較強的品牌吸引力,形成「農莊遊」「親子遊」「採摘遊」新業態。
實施「旅遊+工業」,開拓工業旅遊,帶動公園式企業和花園式園區建設,已開通桃林酒工業旅遊和中國水晶文化創意產業園工業旅遊,其中,桃林酒廠在2019年吸引遊客1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50萬元。實施「旅遊+扶貧」,打造石湖鄉小尤塘農旅一體化項目、都市四季果園等一批農旅項目。雙店鎮三鋪村黨總支書記郝大寶,帶動173戶貧困戶發展花卉產業,實現脫貧致富,獲「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十三五」期間,全縣近千名低收入人口通過景區就業、餐飲配套、民宿開發等實現脫貧致富。
大促創新、促大創新,全力尋求常態防疫下旅遊發展「新突破」。新冠疫情對旅遊業快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和影響,但旅遊業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未曾改變。東海縣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旅發展,創新理念、創新思路、創新辦法,「危」中尋「機」,探索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新突破。一方面,大力推動業態創新,東海是全國農村電子商務十強縣,疫情期間,東海大力開展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電商業務,大力培育「鄉村小喬」等一批本土網紅,水晶、鮮切花、特色農產品通過網絡實現線上線下快速營銷,其中,1-4月水晶電商網上銷售額已達24.3億元。5月18日,縣長變身「主播」,通過5分鐘直播帶貨,吸引311萬人次觀看,銷售東海特色農產品1000多單。另一方面,大力推動模式創新,東海縣文旅產業把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作為立身之本,全面完善旅遊設施、強化旅遊培訓,並根據百姓需求,抓住新格局、新生活、新消費和新科技的機遇,推出「雲遊東海網紅打卡」、《樂遊東海》旅遊專題節目等線上「文旅」大餐,全力開闢行業新市場,注入新能量。
今天東海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推進全域旅遊未來一個繁榮昌盛、活力迸發的幸福東海正在加速崛起。
水晶之都東海歡迎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