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給高空作業系好安全扣,要從安全培訓、勞動保護用品規範、作業流程規範、作業津貼發放等方面完善
本報訊(記者王維硯)9月23日,下午3點,福建省福州鼓樓區湖前支路豐海花園小區的一棟居民樓裡,空調維修工張師傅從工具包裡掏出一根粗繩,一端拴在陽臺柱子上,另一端綁在自己身上。隨後,他爬出窗戶,整個人貼在30多米高的外牆壁上,左手抓住窗框,右手操作更換外機零部件。
與建築、電力、鐵路等傳統高空作業行業擁有明確的操作規範和安全標準不同,像張師傅這樣的安裝空調、防盜網、清洗玻璃幕牆的「蜘蛛人」,20米以上高空作業只靠一根繩子從窗戶翻進翻出已成家常便飯,甚至連安全帽、防護網這些基本勞動保護用具也沒有。
「公司給您發過高空作業津貼嗎?」記者問。
「跟公司提過,但從沒發過。」張師傅答。
「您有空調安裝證和高空作業證嗎?」記者接著問。
「高空作業證沒有,有空調安裝證。」張師傅告訴記者,他做空調安裝維修是跟著一個老師傅學的,實地安裝了幾臺之後就單獨操作了,企業也組織過短期培訓,但對高空作業證,一般不作要求。
「公司給您買工傷保險了嗎?」
「沒給買,自己買了一份意外傷害保險圖個心安。」張師傅頗顯無奈。
記者了解到, 高空作業津貼和高溫津貼一樣屬於特殊崗位津貼,按照各地方規定和企業標準發放。如河北曾於2008年印發關於調整提高企業崗位津貼的通知,將高空作業的崗位津貼調整至每班15元。
而在保障「蜘蛛人」安全作業的從業規範方面,根據國家安監總局出臺的第30號令,小型空調高空作業屬於特種作業,安裝維修人員必須持有「空調安裝資格證」才能上崗,而二樓以上的戶外安裝須具備「高空作業證」。記者隨後以求職者身份先後致電福州6家空調安裝維修企業,有3家企業並未將「高空作業證」視為必要的條件。
今年6月~7月,福建省財貿輕紡菸草醫藥工會工委曾在福州地區,就空調安裝維修工隊伍的勞動權益等情況進行專題調研。調研顯示,空調安裝維修服務人員流動大,農民工比例高,職業技術工人比例低,季節性用工特點明顯,全年整體收入處於中間偏低水平,社保參保率較低,部分工人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直接與客戶建立服務用工關係,對職工隊伍進行規範化管理的難度較大。此次調研還發現,福州地區的空調安裝維修企業普遍沒有建立工會組織。
北京盈科(天津)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慧敏表示,改善高空作業條件,加強對高空作業的勞動保護,不僅僅要發放津貼,提升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在安全培訓、勞動保護用品規範、作業流程規範等方面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