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式位移傳感器的結構原理

2020-11-29 電子產品世界

反射式位移傳感器的結構原理

  反射式光纖位移傳感器是一種傳輸型光纖傳感器。其原理如圖56—2所示:光纖採用Y型結構,兩束光纖一端合併在一起組成光纖探頭,另一端分為兩支,分別作為光源光纖和接收光纖。光從光源耦合到光源光纖,通過光纖傳輸,射向反射片,再被反射到接收光纖,最後由光電轉換器接收,轉換器接受到的光源與反射體表面性質、反射體到光纖探頭距離有關。當反射表面位置確定後,接收到的反射光光強隨光纖探頭到反射體的距離的變化而變化。

顯然,當光纖探頭緊貼反射片時,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強為零。隨著光纖探頭離反射面距離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強逐漸增加,到達最大值點後又隨兩者的距離增加而減小。圖56—3所示就是反射式光纖位移傳感器的輸出特性曲線,利用這條特性曲線可以通過對光強的檢測得到位移量。反射式光纖位移傳感器是一種非接觸式測量,具有探頭小,響應速度快,測量線性化(在小位移範圍內)等優點,可在小位移範圍內進行高速位移檢測。

圖2 反射式位移傳感器原理

圖3 反射式光纖位移傳感器的輸出特性

光纖傳感器相關文章:光纖傳感器原理

相關焦點

  • 位移傳感器原理
    位移是和物體的位置在運動過程中的移動有關的量,位移的測量方式所涉及的範圍是相當廣泛的。小位移通常用應變式、電感式、差動變壓器式、渦流式、霍爾傳感器來檢測,大的位移常用感應同步器、光柵、容柵、磁柵等傳感技術來測量。
  •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打開APP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發表於 2019-09-16 11:32:26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原理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是以電容器為敏感元件,將機械位移量轉換為電容器電容量變化的一種傳感器。
  • 光柵尺位移傳感器
    光柵尺位移傳感器(簡稱光柵尺),是利用光柵的光學原理工作的測量反饋裝置。裝置分類光柵尺位移傳感器按照製造方法和光學原理的不同,分為透射光柵和反射光柵。透射光柵指的光源與接收裝置分別放置在光柵尺的兩側,通過接收光柵尺透過來的衍射光變化來反應位置變化。比較通用的是玻璃光柵。.反射光柵指的是光源與接收裝置安裝在光柵尺的同一側,通過接收光柵尺反射回來的衍射光變化來反應位置變化。
  • Fabry-Perot光纖位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與仿真
    本文將詳細介紹該種傳感器的原理和用途。1、傳感器結構 傳感器的簡略結構如圖1所示,其連杆可以水平方向移動,在連杆上固定了薄膜Fizeau幹涉儀(TFFI當讀數器發射的白光的一部分被第一個半反射鏡反射後,其餘的白光穿過Fabry-Perot腔體,且再一次被第二個半反射鏡反射回來,兩束反射光相互幹涉,使得原來入射白光的光譜被調製。
  • 創想小知識:雷射位移傳感器測距原理和正確使用示意圖
    雷射位移傳感器測距的原理,其中一種方法是通過組合發射元件和位置敏感器件(PSD)進行三角測量以執行測距(檢測位移量)。雷射通過發射透鏡聚焦並投射在物體上,從物體反射的一些光束在位置感測裝置上產生光斑。當對象移動時,PSD也將移動。通過檢測位置的變化,可以檢測出物體的位移量。一些接收元件使用線性圖像傳感器,而不使用PSD。PSD僅能獲取有關整個光斑的光量的中心位置的信息。具有線性圖像傳感器的發光元件檢測每個單元接收的光量。
  • 雷射位移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前言  雷射位移傳感器能夠利用雷射的高方向性、高單色性和高亮度等特點可實現無接觸遠距離測量。雷射位移傳感器(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就是利用雷射的這些優點製成的新型測量儀表,它的出現,使位移測量的精度、可靠性得到極大的提高,也為非接觸位移測量提供了有效的測量方法。
  • 位移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位移傳感器是一種屬於金屬感應的線性器件,傳感器的作用是把各種被測物理量轉換為電量它分為電感式位移傳感器,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光電式位移傳感器,超聲波式位移傳感器,霍爾式位移傳感器。位移傳感器工作原理1、電位器式位移傳感器原理電位器式位移傳感器,它通過電位器元件將機械位移轉換成與之成線性或任意函數關係的電阻或電壓輸出
  • 雷射位移傳感器原理和應用
    雷射位移傳感器可以測量位移、厚度、振動、距離、直徑等精密的幾何測量。雷射有直線度好的優良特性,同樣雷射位移傳感器相對於我們已知的超聲波傳感器有更高的精度。但是,雷射的產生裝置相對比較複雜且體積較大,因此會對雷射位移傳感器的應用範圍要求較苛刻。
  • 雷射位移傳感器的測距原理及使用方法
    打開APP 雷射位移傳感器的測距原理及使用方法 北京創想智控 發表於 2020-11-17 17:24:10 雷射位移傳感器測距的原理,其中一種方法是通過組合發射元件和位置敏感器件(PSD)進行三角測量以執行測距(檢測位移量)。
  • 全面解析位移傳感器的分類及原理
    位移是和物體的位置在運動過程中移動有關的量,位移的測量方式所涉及的範圍是相當廣泛的。小位移通常用應變式、電感式、差動變壓器式、渦流式、霍爾傳感器來檢測,大的位移常用感應同步器、光柵、容柵、磁柵等傳感技術來測量。其中光柵傳感器因具有易實現數位化、精度高(目前解析度最高的可達到納米級)、抗幹擾能力強、沒有人為讀數誤差、安裝方便、使用可靠等優點,在工具機加工、檢測儀表等行業中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
  • 電容式傳感器工作原理
    >1.電容式傳感器工作原理--簡介  電容式傳感器是一種把被測的機械量轉換為電容量變化的傳感器。電容式傳感器可分為極距變化型、面積變化型、介質變化型三類。極距變化型一般用來測量微小的線位移或由於力、壓力、振動等引起的極距變化。面積變化型一般用於測量角位移或較大的線位移。介質變化型常用於物位測量和各種介質的溫度、密度、溼度的測定。
  • 雷射測距傳感器和雷射位移傳感器有哪些差別
    雷射位移傳感器與雷射測距傳感器的區別:一:測量原理不同1、雷射測距傳感器的操作原理:首先,是由對準政策發射雷射脈衝,然後經政策反射後雷射向各個方向散射。部分反光會回來到傳感器,然後接納成像後到了雪崩光電二極體。二極體是一種具有擴大功用的光學傳感器。
  • 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今天小編將介紹另一款傳感器—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憑藉著高精度、高可靠性和穩定性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它又有著怎樣的特點呢?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結構下面以美國MTS公司生產的RH-M-0290-M-E02-1-S2-G61-02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為例,我們來了解一下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的結構。
  •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_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
    打開APP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_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2-25 10:54:39
  • 光柵傳感器的結構原理及應用
    光柵式傳感器指採用光柵疊柵條紋原理測量位移的傳感器。光柵是由大量等寬等間距的平行狹縫構成的光學器件。這些條紋以光柵的相對運動速度移動,並直接照射到光電元件上,在它們的輸出端得到一串電脈衝,通過放大、整形、辨向和計數系統產生數位訊號輸出,直接顯示被測的位移量。光柵傳感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光柵傳感器的結構均由光源、主光柵、指示光柵、通光孔、光電元件這幾個主要部分構成。
  • 電容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結構類型及其應用與注意事項
    打開APP 電容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結構類型及其應用與注意事項 發表於 2017-06-03 10:01:17 電容式傳感器廣泛用於位移、角度、振動、速度、壓力、成分分析、介質特性等方面的測量。最常用的是平行板型電容器或圓筒型電容器。
  • 常見的位移傳感器種類
    與傳統的檢測手段相比,採用現代傳感器技術、單片機處理系統和簡潔穩定的機械結構,可方便精確的對幾何狀態參數進行連續快速測量。7、磁致伸縮式位移傳感器磁致伸縮位移(液位)傳感器,通過內部非接觸式的測控技術精確地檢測活動磁環的絕對位置來測量被檢測產品的實際位移值的;該傳感器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已被廣泛應用於成千上萬的實際案例中。
  • 拉繩位移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安裝注意事項
    它是一種新型而簡便的長度位移傳感器,用途非常廣泛,具有結構緊湊、測量行程長、安裝空間尺寸小、測量精度高,可靠性好,壽命長,維護少等優點。另外,拉繩位移傳感器安裝使用方便,適合許多危險場合應用,廣泛應用與測量領域。
  • 位移傳感器由什麼組成_位移傳感器的作用
    位移傳感器由什麼組成   位移傳感器系統的整體結構如圖所示,系統主要由上位機、運動控制環節和位移反饋環節組成。運動控制環節主要由運動控制器、驅動器、混合式步進電機和水平機械運動裝置組成;位移反饋環節主要由帶數顯表的數字位移傳感器和SPP轉RS 232接口電路組成。數字位移傳感器型號為5CB~10C,位移丈量範圍為0~20 mm,數顯表讀數範圍為O~19.999 mm,解析度為1μm,線性度達到滿量程的0.05%,即精度達到10μm。
  • 位移傳感器原理及分類和常見故障排除方法
    位移是和物體的位置在運動過程中移動有關的量,位移的測量方式所涉及的範圍是相當廣泛的。小位移通常用應變式、電感式、差動變壓器式、渦流式、霍爾傳感器來檢測,大的位移常用感應同步器、光柵、容柵、磁柵等傳感技術來測量。其中光柵傳感器因具有易實現數位化、精度高(目前解析度最高的可達到納米級)、抗幹擾能力強、沒有人為讀數誤差、安裝方便、使用可靠等優點,在工具機加工、檢測儀表等行業中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