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位移傳感器的分類及原理

2020-11-29 電子發燒友

全面解析位移傳感器的分類及原理

胡薇 發表於 2018-08-02 09:50:02

人們以經典電磁學為理論基礎,把不便於定量檢測和處理的位移、位置、液位、尺寸、流量、速度、振動等物理量轉換為易於定量檢測、便於作信息傳輸與處理的電學量。這就是在生產生活中被廣泛應用的位移傳感器。

位移傳感器

位移傳感器又稱為線性傳感器,是一種屬於金屬感應的線性 器件,傳感器的作用是把各種被測物理量轉換為電量。位移是和物體的位置在運動過程中移動有關的量,位移的測量方式所涉及的範圍是相當廣泛的。小位移通常用應變式、電感式、差動變壓器式、渦流式、霍爾傳感器來檢測,大的位移常用感應同步器、光柵、容柵、磁柵等傳感技術來測量。其中光柵傳感器因具有易實現數位化、精度高(目前解析度最高的可達到納米級)、抗幹擾能力強、沒有人為讀數誤差、安裝方便、使用可靠等優點,在工具機加工、檢測儀表等行業中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

位移傳感器的分類及原理

按工作原理分:

電位器式位移傳感器

它通過電位器元件將機械位移轉換成與之成線性或任意函數關係的電阻或電壓輸出。普通直線電位器和圓形電位器都可分別用作直線位移和角位移傳感器。但是,為實現測量位移目的而設計的電位器,要求在位移變化和電阻變化之間有一個確定關係。電位器式位移傳感器的可動電刷與被測物體相連。

物體的位移引起電位器移動端的電阻變化。阻值的變化量反映了位移的量值,阻值的增加還是減小則表明了位移的方向。通常在電位器上通以電源電壓,以把電阻變化轉換為電壓輸出。線繞式電位器由於其電刷移動時電阻以匝電阻為階梯而變化,其輸出特性亦呈階梯形。如果這種位移傳感器在伺服系統中用作位移反饋元件,則過大的階躍電壓會引起系統振蕩。因此在電位器的製作中應儘量減小每匝的電阻值。電位器式傳感器的另一個主要缺點是易磨損。它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輸出信號大,使用方便,價格低廉。

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

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通過內部非接觸式的測控技術精確地檢測活動磁環的絕對位置來測量被檢測產品的實際位移值的。

是利用磁致伸縮原理、通過兩個不同磁場相交產生一個應變脈衝信號來準確地測量位置的。測量元件是一根波導管,波導管內的敏感元件由特殊的磁致伸縮材料製成的。測量過程是由傳感器的電子室內產生電流脈衝,該電流脈衝在波導管內傳輸,從而在波導管外產生一個圓周磁場,當該磁場和套在波導管上作為位置變化的活動磁環產生的磁場相交時,由於磁致伸縮的作用,波導管內會產生一個應變機械波脈衝信號,這個應變機械波脈衝信號以固定的聲音速度傳輸,並很快被電子室所檢測到。

這個應變機械波脈衝信號在波導管內的傳輸時間和活動磁環與電子室之間的距離成正比,通過測量時間,就可以高度精確地確定這個距離。由於輸出信號是一個真正的絕對值,而不是比例的或放大處理的信號,所以不存在信號漂移或變值的情況,更無需定期重標。

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是根據磁致伸縮原理製造的高精度、長行程絕對位置測量的位移傳感器。它採用內部非接觸的測量方式,由於測量用的活動磁環和傳感器自身並無直接接觸,不至於被摩擦、磨損,因而其使用壽命長、環境適應能力強,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便於系統自動化工作,即使在惡劣的工業環境下(如容易受油潰、塵埃或其他的汙染場合),也能正常工作。傳感器採用了高科技材料和先進的電子處理技術,因而它能應用在高溫、高壓和高振蕩的環境中。傳感器輸出信號為絕對位移值,即使電源中斷、重接,數據也不會丟失,更無須重新歸零。由於敏感元件是非接觸的,就算不斷重複檢測,也不會對傳感器造成任何磨損,可以大大地提高檢測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行程可達3米或更長,標稱精度為0.05% F·S,行程1米以上傳感器精度可達0.02% F.S,重複性可達0.002% F·S,因此它得到廣泛的應用。

按運動方式分

直線位移傳感器

直線位移傳感器的功能在於把直線機械位移量轉換成電信號。為了達到這一效果,通常將可變電阻滑軌定置在傳感器的固定部位,通過滑片在滑軌上的位移來測量不同的阻值。傳感器滑軌連接穩態直流電壓,允許流過微安培的小電流,滑片和始端之間的電壓,與滑片移動的長度成正比。將傳感器用作分壓器可最大限度降低對滑軌總阻值精確性的要求,因為由溫度變化引起的阻值變化不會影響到測量結果。

角度位移傳感器

角度位移傳感器應用於障礙處理:使用角度傳感器來控制你的輪子可以間接的發現障礙物。原理非常簡單:如果馬達角度傳感器構造運轉,而齒輪不轉,說明你的機器已經被障礙物給擋住了。此技術使用起來非常簡單,而且非常有效;唯一要求就是運動的輪子不能在地板上打滑(或者說打滑次數太多),否則你將無法檢測到障礙物。一個空轉的齒輪連接到馬達上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這個輪子不是由馬達驅動而是通過裝置的運動帶動它:在驅動輪旋轉的過程中,如果惰輪停止了,說明你碰到障礙物了。

按檢測材質分

霍耳式位移傳感器

它的測量原理是保持霍耳元件(見半導體磁敏元件)的激勵電流不變,並使其在一個梯度均勻的磁場中移動,則所移動的位移正比於輸出的霍耳電勢。磁場梯度越大,靈敏度越高;梯度變化越均勻,霍耳電勢與位移的關係越接近於線性。圖2中是三種產生梯度磁場的磁系統:a系統的線性範圍窄,位移Z=0時,霍耳電勢≠0;b系統當Z<2毫米時具有良好的線性,Z=0時,霍耳電勢=0;c系統的靈敏度高,測量範圍小於1毫米。圖中N、S分別表示正、負磁極。霍耳式位移傳感器的慣性小、頻響高、工作可靠、壽命長,因此常用於將各種非電量轉換成位移後再進行測量的場合。

光電式位移傳感器

它根據被測對象阻擋光通量的多少來測量對象的位移或幾何尺寸。特點是屬於非接觸式測量,並可進行連續測量。光電式位移傳感器常用於連續測量線材直徑或在帶材邊緣位置控制系統中用作邊緣位置傳感器。

位移傳感器的選型

位移傳感器的選型,要滿足下列指標的要求:

1、靈敏度方面的技術指標

對於一個儀器來說,一般都是靈敏度越高越好的,因為越靈敏,對周圍環境發生的加速度的變化就越容易感受到,加速度變化大,很自然地,輸出的電壓的變化相應地也變大,這樣測量就比較容易方便,而測量出來的數據也會比較精確的。

2、零點溫度

環境溫度的變化引起的零點平衡變化。一般以溫度每變化10℃時,引起的零點平衡變化量對額定輸出的百分比來表示,即傳感器不受壓時的輸入由溫度變更引起的漂移。

3、帶寬方面的技術指標

帶寬指的的是傳感器可以測量的有效的頻帶,比如,一個傳感器有上百HZ帶寬的就可以測量振動了,一個具有五十HZ帶寬的傳感器就可以有效測量傾角了。

4、輸出方式的技術指標

數字輸出和模擬輸出兩種方式。數字式傳感器向儀表輸入的是數位訊號,如數量、重量等;模擬式傳感器向儀表輸入的是模擬量信號,如電壓、電流等。

5、量程方面的技術指標

測量不一樣的事物的運動所需要的量程都是不一樣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衡量。

6、極限過載

傳感器能承受的不使其喪失工作能力的最大負荷。意思是當工作超過此值時,傳感器將會受到永久損壞。

7、傳感器增益

就是傳感器的原始信號輸出放大倍率。

常見故障及排障方法

直線位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跟滑動變阻器一樣的,它作為分壓器使用的,它是以相對的輸出電壓來呈現出所測量位置的實際上的位置。 

1、如果電子尺已經使用很長時間了,而且密封已經老化,同時夾雜著很多雜質,而且水混合物和油會嚴重影響電刷的接觸電阻的,這樣會使顯示的數字不停地跳動。這個時候可以說直線位移傳感器的電子尺已經損壞了,需要更換。

2、若電源的 容量很小,就會出現很多情況的:熔膠的運動會使合模電子尺的顯示變換,有波動,或 者合模的運動會使射膠電子尺的顯示波動,造成測量結果誤差很大。如果電磁閥的驅動電源於電子尺供電電源同時在一起的時候,更容易出現以上的情況,情況嚴重 時用萬用表的電壓檔甚至可以測量到電壓的有關波動。如果情況不是因為高頻幹擾、靜電幹擾或者是中性不夠好的造成的,那麼就有可能是電源的功率太小造成的。

3、調頻幹擾和靜電幹擾都有可能讓直線位移傳感器的電子尺的顯示數字跳動的。電子尺的信號線與設備的強 電線路要分開線槽。電子尺必須要強制性地使用接地支架,而且同時讓電子尺的外殼跟地面良好地接觸。信號線需要使用屏蔽線,而且電箱的一段應該跟屏蔽線接地 的。如果有高頻幹擾的時候,通常使用萬用表的電壓測量就會顯示正常,但是顯示數字就是會跳動不停的;而出現靜電幹擾時,出現的情況也是跟高頻幹擾一樣的。

要證明看是否是靜電幹擾時,可以先使用一段電源線把電子尺的封蓋螺絲跟機器上的某一些的金屬短接起來就可以了,只要一短接起來,靜電幹擾就會馬上消除掉 的。但是如果要消除掉高頻幹擾就很難用上面的方法了,變頻節電器和機器手都經常出現高頻幹擾的,所以可以試一下用停止高頻節電器或者機械手的方法來驗證是 不是高頻幹擾的。

4、如果直線位移傳感器的電子尺在工作的過程當中,在某一點的顯示數據有規律地跳動,或者是沒有顯示數據的時候,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檢查連接線絕緣是不是出現破損的現象,並且跟機器的外殼很有規律地接觸而導致的對地短路。

5、供電的電壓一定要穩定,工業的電壓需要符合±0.1[%]的穩定性,例如,基準電壓是10V的話, 就可以允許有±0.01V的波動變化,如果不是的話,就會引起顯示的圈套波動這樣的情況。但是如果這個時候的顯示波動的幅度沒有超過波動電壓的波動的幅度 的話,那麼電子尺就是正常的了。

6、安裝直線位移傳感器的對中性需要很好,但是平行度可以允許有±0.5mm的誤差,角度可以允許有±12°的誤差。但是如果平行度誤差和角度誤差都是偏大的話,這樣會出現顯示數字跳動的情況。那麼出現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必須要對平行度和角度進行調整了。

7、在連接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多加注意,電子尺的三條線是不可以接錯的,電源線和輸出線是不可以調換的。如果上面的線接錯的話,就會出現線性誤差很大的情況,要控制的話是很難的,控制的精度也會變得很差,而顯示很容易出現跳動的現象等等。

位移傳感器種類繁多,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創新技術被運用到傳感器中,如基於 OEM 的 LVDT技術、超聲波技術、磁致伸縮技術、光纖技術、時柵技術等,位移傳感器技術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由於技術的進步,使得各種傳感器性能大幅度提高,成本大幅度降低,從而極大地擴展了應用範圍,形成了一個高速增長的產業。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位移傳感器原理
    位移傳感器又稱為線性傳感器,是一種屬於金屬感應的線性器件,傳感器的作用是把各種被測物理量轉換為電量。它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直線位移傳感器:其功能在於把直線機械位移量轉換成電信號。為了達到這一效果,通常將可變電阻滑軌定置在傳感器的固定部位,通過滑片在滑軌上的位移來測量不同的阻值。  霍耳式位移傳感器:它的測量原理是保持霍耳元件的激勵電流不變,並使其在一個梯度均勻的磁場中移動,則所移動的位移正比於輸出的霍耳電勢。
  • 位移傳感器原理及分類和常見故障排除方法
    位移傳感器的分類及原理按工作原理分:電位器式位移傳感器它通過電位器元件將機械位移轉換成與之成線性或任意函數關係的電阻或電壓輸出。普通直線電位器和圓形電位器都可分別用作直線位移和角位移傳感器。但是,為實現測量位移目的而設計的電位器,要求在位移變化和電阻變化之間有一個確定關係。電位器式位移傳感器的可動電刷與被測物體相連。
  • 位移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位移傳感器工作原理1、電位器式位移傳感器原理電位器式位移傳感器,它通過電位器元件將機械位移轉換成與之成線性或任意函數關係的電阻或電壓輸出如果這種位移傳感器在伺服系統中用作位移反饋元件,則過大的階躍電壓會引起系統振蕩。因此在電位器的製作中應儘量減小每匝的電阻值。電位器式傳感器的另一個主要缺點是易磨損。它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輸出信號大,使用方便,價格低廉。2、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原理它主要是利用磁致伸縮原理、通過兩個不同磁場相交產生一個應變脈衝信號來準確地測量位置的。
  • 電感式傳感器原理
    .htm  電感式傳感器,英文名稱為Inductance Type Transducer,它主要是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把被測的物理量如位移、壓力、流量以及振動等轉換成線圈的自感係數和互感係數的變化,接著由電路轉換為電壓或者電流的變化量輸出,實現非電量到電量之間的轉換。
  • 雷射位移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前言  雷射位移傳感器能夠利用雷射的高方向性、高單色性和高亮度等特點可實現無接觸遠距離測量。雷射位移傳感器(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就是利用雷射的這些優點製成的新型測量儀表,它的出現,使位移測量的精度、可靠性得到極大的提高,也為非接觸位移測量提供了有效的測量方法。
  • 分分鐘掌握位移傳感器的分類及優缺點
    一、位移傳感器的分類及原理1、按工作原理分:(1)電位器式位移傳感器它通過電位器元件將機械位移轉換成與之成線性或任意函數關係的電阻或電壓輸出。普通直線電位器和圓形電位器都可分別用作直線位移和角位移傳感器。
  • 雷射位移傳感器原理和應用
    雷射位移傳感器可以測量位移、厚度、振動、距離、直徑等精密的幾何測量。雷射有直線度好的優良特性,同樣雷射位移傳感器相對於我們已知的超聲波傳感器有更高的精度。但是,雷射的產生裝置相對比較複雜且體積較大,因此會對雷射位移傳感器的應用範圍要求較苛刻。
  • 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今天小編將介紹另一款傳感器—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憑藉著高精度、高可靠性和穩定性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它又有著怎樣的特點呢?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結構下面以美國MTS公司生產的RH-M-0290-M-E02-1-S2-G61-02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為例,我們來了解一下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的結構。
  • 反射式位移傳感器的結構原理
    反射式位移傳感器的結構原理>  反射式光纖位移傳感器是一種傳輸型光纖傳感器。圖56—3所示就是反射式光纖位移傳感器的輸出特性曲線,利用這條特性曲線可以通過對光強的檢測得到位移量。反射式光纖位移傳感器是一種非接觸式測量,具有探頭小,響應速度快,測量線性化(在小位移範圍內)等優點,可在小位移範圍內進行高速位移檢測。
  • 常見傳感器分類和工作原理
    許多基礎科學研究的障礙,首先就在於對象信息的獲取存在困難,而一些新機理和高靈敏度的檢測傳感器的出現,往往會導致該領域內的突破。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9923.htm1 位移傳感器傳感器的分類是可以通過轉換原理、用途、輸出信號以及製作材料和工藝分。
  • 電感式位移傳感器設計方案解析
    該系統以一片AD698晶片為信號調整電路的核心,將位移量輸出信號轉換為相應的直流電壓值,並結合其它一系列電路模塊實現了測頭位移量測量。通過對測頭的標定試驗證明該系統精度高、線性測量範圍大。1 系統結構與工作原理測頭電路系統主要由信號轉換電路、運算放大電路、濾波輸出電路、量程切換電路和窗口電壓比較電路五部分組成。
  • 熱流傳感器的分類以及工作原理解析
    打開APP 熱流傳感器的分類以及工作原理解析 與非網 發表於 2019-09-27 15:31:39 高精度高溫熱流傳感器由陶瓷高溫材料製成,配不鏽鋼外殼。 可精確測量、記錄和控制極端環境(例如; 窯壁、爐管、核能發電機等)的熱流。 2、非接觸熱流傳感器與被測物等有一定距離,測量輻射熱流及對流熱流;這種一般又分為總熱流傳感器,與輻射熱流傳感器。總熱流傳感器包括輻射熱流及對流熱流;輻射熱流傳感器僅測量輻射熱流,一般是在總熱流傳感器加裝窗口,屏蔽掉對流熱流。
  • 雷射位移傳感器的測距原理及使用方法
    打開APP 雷射位移傳感器的測距原理及使用方法 北京創想智控 發表於 2020-11-17 17:24:10 雷射位移傳感器測距的原理,其中一種方法是通過組合發射元件和位置敏感器件(PSD)進行三角測量以執行測距(檢測位移量)。
  •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打開APP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發表於 2019-09-16 11:32:26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原理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是以電容器為敏感元件,將機械位移量轉換為電容器電容量變化的一種傳感器。
  • 光柵尺位移傳感器
    光柵尺位移傳感器(簡稱光柵尺),是利用光柵的光學原理工作的測量反饋裝置。光柵尺位移傳感器經常應用於工具機與現在加工中心以及測量儀器等方面,可用作直線位移或者角位移的檢測。其測量輸出的信號為數字脈衝,具有檢測範圍大,檢測精度高,響應速度快的特點。例如,在數控工具機中常用於對刀具和工件的坐標進行檢測,來觀察和跟蹤走刀誤差,以起到一個補償刀具的運動誤差的作用。
  • 角度位移傳感器原理及其應用實例
    角度位移傳感器是利用角度變化來定位物體位置的電子元件。適用於汽車,工程機械,宇宙裝置、飛彈、飛機雷達天線的伺服系統以及注塑機,木工機械,印刷機,電子尺,機器人,工程監測,電腦控制運動器械等需要精確測量位移的場合。本文介紹角度位移傳感器原理及其應用實例。
  • 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類
    所以,我們很有必要了解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分類~
  • 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0199.htm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的原理:利用兩個不同磁場相交時產生的應變脈衝信號被檢測到的時間來計算出磁場相交點的準確位置。
  • 位移傳感器由什麼組成_位移傳感器的作用
    位移傳感器由什麼組成   位移傳感器系統的整體結構如圖所示,系統主要由上位機、運動控制環節和位移反饋環節組成。運動控制環節主要由運動控制器、驅動器、混合式步進電機和水平機械運動裝置組成;位移反饋環節主要由帶數顯表的數字位移傳感器和SPP轉RS 232接口電路組成。數字位移傳感器型號為5CB~10C,位移丈量範圍為0~20 mm,數顯表讀數範圍為O~19.999 mm,解析度為1μm,線性度達到滿量程的0.05%,即精度達到10μm。
  • 拉繩位移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安裝注意事項
    它是一種新型而簡便的長度位移傳感器,用途非常廣泛,具有結構緊湊、測量行程長、安裝空間尺寸小、測量精度高,可靠性好,壽命長,維護少等優點。另外,拉繩位移傳感器安裝使用方便,適合許多危險場合應用,廣泛應用與測量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