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們已經進入太空已經超過幾十年的時間了,在這幾十年的時間裡受益與科技的發展,我們對於宇宙的了解呈指數的形勢不斷飛速進步。但是相對於那些看不見邊際的欲宇宙,我們了解做多的還是我們生存的星系——太陽系。而在太陽系中除了絕對的「主角」——太陽,我們最了解的就是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了。
存在於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各有各的特色,比如金星雖然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但是確實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而位於第三的地球則是整個太陽系中唯一一個生存著大量生命的星球,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因此擁有的衛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多的行星。
而距離太陽第七近的天王星則是金星的「反面例子」,也就是說這個星球不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但是它卻是太陽系中最冷的行星,它表面的溫度達到了零下兩百二十多度。同時它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幾乎「躺著」運動的行星。這引起了人們的興趣,是什麼原因使得原本佔據距離「優勢」的天王星反而成為了太陽系最冷的行星,有是什麼原因讓它以這種奇怪的角度運動?是有什麼行星「撞翻」了它嗎?
對此科學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如果要解釋金星為什麼距離太陽第二近卻有八大行星中最熱的溫度,那是因為在金星的上空包裹著一層厚厚的大氣層,並且這大氣層的主要組成成分還是以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的一個行星。這就相當於在這個星球的上方有了一個保溫層,將來自太陽的熱量牢牢的鎖在金星的表面上。
但是對於天王星為何是太陽系最冷的行星,科學家卻一下子不知到該怎麼解釋。因為按道理來說它不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那麼接受的太陽能量也會比最後的海王星要多一點,那為什麼它的溫度會成為太陽系中溫度最低的行星呢?在經過長期的研究之後,科學家對此作出了猜測,這或許與天王星的奇怪的「躺著」運動的方式有關。
科學家們做出假說,在太陽系形成之初整個星系裡存在著大大小小近百個星球,而隨著恆星最終形成並且開始進行劇烈的原子反應,這些星球就被太陽風以及其他的行星的引力等原因推出了太陽系,而其中有一顆星球在經過天王星附近的時候,由於距離太近了,兩者發生了碰撞,因此天王星被撞「翻了」同時這些撞擊留下的碎片吸收了來自天王星內部的溫度形成了冰。因此天王星的溫度就下降了。
可奇怪的是,科學家們並沒有找到這顆足以「撞翻」天王星的星球,因為科學家們沒有在更遠的柯伊伯帶與奧爾特星雲中發現符合條件的星球。它就像是憑空消失了一樣。這也是科學家們疑惑不已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