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假期,全國人民關心的話題,只有一個——武漢新型肺炎疫情。
(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分布。來源:中國疾控中心官網[1])
一場疫戰,拉響全國警報。一方有難,同胞八方支援。
從除夕夜開始,陸續有來自各地的醫療救援人員奔赴湖北,全國人民也紛紛獻出愛心,捐贈防疫物資。
此前,1月20日,國家衛健委正式發布2020年第1號文件,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採取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來源:國家衛建委官網)
一系列應對新型肺炎的舉措,雷厲風行,令人振奮。但大家難免還是好奇,這個恐怖的疾病,為何只是乙類傳染病?又為何要按甲類傳染病管理防控特殊對待呢?
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令人生畏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究竟厲害在哪裡。
新冠肺炎是個「九品」傳染病
最近,又一部電視劇《慶餘年》大火,裡面有不少武藝高強的人物,而要數一流頂級高手非「九品」莫屬,九品之上,就只有宗師了。
2003年非典之後,我國在2004年8月由全國人大發布了修訂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控制法》[2],按傳染病的危害級別分為甲乙丙三類,最高級別為甲類傳染病。
(鼠疫和霍亂的網友評論。來源:網絡)
如果將這些法律規定的傳染病做一「武功」排行榜,最高的「宗師」級莫非鼠疫和霍亂,這兩個甲類傳染病江湖地位牢靠,曾憑藉一己之力帶走千百萬人生命,建國以來就穩穩坐住了「1號病」和「2號病」的交椅。
往下排,算上最新上榜的新冠肺炎,乙類傳染病一共有26個,其中有4個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分別是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新晉上榜的新冠肺炎,這些可位居「九品」級別。
依此類推,按不同危害程度和流行能力差異,其他22種乙類傳染病就可作「八品」,丙類傳染病可納入「七品」了。
為什麼有4種乙類傳染病按甲類管理?
在《慶餘年》裡,有不少「九品」高手,他們因為武藝卓絕,令人嘆服,但終究比不上劇中的四大宗師。
同樣,SARS、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冠肺炎,這幾種傳染病雖然危害程度大,但畢竟還沒達到鼠疫和霍亂那般恐怖,只要按照甲類防控措施,尚能保證在可控範圍之內。
但為何一定要對它們特殊對待呢?
其實,這是我國應對突發、新發或烈性傳染病的通常做法,主要也基於他們已知的流行病學證據:人際傳播、無特效藥、危害較大。
換句話說,就是這四種特殊傳染病,是高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人與人間傳染的急性傳染病,是新發或突發的疾病,但沒有有效的治癒手段。
比如,2001年的美國,除了911恐怖事件外,還發生過一次「炭疽郵件門」的生化恐怖事件,22個收件人感染了炭疽病,其中5人病發身亡,曾在當時造成了無盡的恐慌。
(2001年美國炭疽桿菌事件中,裝有大量炭疽桿菌粉末的信封。來源:網絡)
新冠肺炎如何按甲類傳染病管理?
隨著新冠肺炎傳染病疫情不斷進展,越來越多新增確診和疑似患者,亟需得到集中診治,緊缺的醫療機構床位,遠遠趕不上疫情病例攀升的速度。
為此,1月24日除夕夜,武漢防疫指揮部緊急啟動火神山醫院建設,被稱為武漢「小湯山醫院」,計劃6天內火速建成。25日下午3點半,雷神山醫院也隨之啟動建設,兩家醫院加在一起計劃增加2000~2300張床位,能大大緩解醫療救治場所緊缺。
(火速建設中的雷神山醫院。來源:央視新聞)
如此聲勢浩大,僅僅是為了一個乙類傳染病,新冠肺炎為何引起如此高度重視,甲類傳染病管理有多嚴格?
這麼說吧,如果一個疾病按甲類傳染病防控,基本就是最高規格的處置了,主要會包括三種措施:
一、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
二、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
三、對醫療機構內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通俗地說,大致就是病人和疑似病人:務必隔離治療,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必須控制觀察。
根據專家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研判,潛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長的10~12天,所以,如果你身邊剛接觸過新冠肺炎患者,在家裡待上14天的醫學觀察,是對你最安全的保護。
(我國內地新冠病毒病例流行曲線。來源:中國疾控中心[3])
總之,目前已有科學家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毒株,也看見了它的模樣(電鏡照片),但對它仍然還摸不清很多信息和確切治療方法,期待有更多好消息儘快出來,希望疫情儘快過去。
在疫情過去之前,每個人記住十二個字: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查體溫,照顧好自己和家人。
參考文獻
[1]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分布動態,中國疾控中心官網
http://114.116.95.250/2019-nCoV/index.html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http://www.nhc.gov.cn/zhjcj/s9138/200804/ce39923db0c54c209b642795ae6f2507.shtml
[3]《2019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進展和風險評估》,2020年1月27日,中國疾控中心官網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