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猴(siohs)
來源:巴士速攻
歡迎轉載,轉載請寫明以上信息
評測前的話
80年代後,90年代初的玩家,對於《雷電》這系列遊戲相信絕對不會陌生。一款膾炙人口的平版射擊遊戲,年紀大一點的玩家會在街機上接觸,年輕一點的玩家會在PC模擬器甚至家用機上感受,但無論怎樣,《雷電》系列於平版射擊類中,一直都在玩家心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分量。最新的第4部作品,是否能延續它的輝煌,馬上看看。
風格熟悉的LOGO標題
遊戲畫面
與以往作品不同,本作似乎更注重包裝了,作為一款沒劇情的平版射擊遊戲,這次居然有片頭動畫的演繹。CG形式的片頭畫面,配合激情四射的電子琴及電子吉他演奏,將一段雷電戰機從空中航母中起飛、空中翻滾、攻擊目標等一系列特寫鏡頭,雖然簡短,但可見製作小組的用功琢磨,把遊戲的韻味上升到以往所不能達到的層次。
熟悉的紅藍雙機準備起飛
起飛時的英姿 攻擊目標做得維妙維喬
《雷電》的第3部作品曾經採用了假3D畫面技術,可惜得不到玩家的稱睞。開發小組MOSS吸取教訓後,這次採用了與《斑鳩》一樣的平版3D技術。雷電飛機下的場景採用3D環面技術,但實體的飛機、彈幕及**效果卻採用2D的畫面,這讓畫面在3D的華麗底下,卻又不失2D的爽快以及眩目,經過多年的平版射擊發展,這是個普遍讓人接受的效果。
正如其他遊戲一樣,在一臺支持16:9的次世代遊戲機上,平版射擊遊戲依然不能把屏幕佔滿,可玩畫面只佔屏幕的1/3,這是一個雞肋式的處理方法,能否更好地利用剩餘的2/3?這或許更是開發小組深思的問題。
3D的背景畫面以及2D的運動實體結合
華麗的**效果 如何更好地利用16:9屏幕是一個課題
音樂&音效
如片頭的音樂相當,遊戲中既然是那快節奏的電子樂,每關不同的背景音樂以及BOSS戰特有的緊張配樂,都讓這部作品炫麗不少,但筆者感覺背景音樂似乎與以往一樣的風格及烘託手法一般,沒有進步及更深度的飛躍。
一款科幻的平版射擊遊戲,裡面的音效同樣是科幻的雷射聲效,但與以往系列存在的問題一樣,遊戲過分注重雷電戰機的炮彈聲效,幾乎完全忽略了敵機的炮彈聲效,這使得遊戲聲效有失衡的感覺,也顯得相對的枯燥。
華麗的畫面與相對遜色的音效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