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力量助力嫦娥五號完成高難度落月

2020-12-04 中國高校圈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日23時11分左右,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成功實現在月面預定區域軟著陸。在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懸停避障、緩速下降等階段後,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最後穩穩地落於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

相較於此前的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嫦娥五號任務對於探測器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有空前高的要求:著陸區域內應沒有太高的凸起,沒有太深的凹坑,坡度也要符合任務要求。在落月時,探測器在飛到距離月面100米時懸停,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在懸停時提供月面著陸區的精確三維圖像,選定著陸點實現「精避障」;最終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

嫦娥五號著陸區附近1.5米高解析度三維地形

此次嫦娥五號任務再次成功實現月面軟著陸,凝聚著無數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其中也凝結著我校航天測繪遙感與深空探測研究團隊的重要科學技術貢獻。

由測繪學科童小華教授領銜的「航天測繪遙感與深空探測研究團隊」由來自我校測繪、土木、信息、物理等多學科的成員組成,共同承擔了「同濟大學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項目,團隊還獲「上海市教育先鋒號」「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團隊多年自主研究的遙感空間信息可信度理論方法,突破了航天探測場景靜態要素可信度量、太空飛行器實時動態數據可信處理和海量遙感空間數據產品可信評估難題,實現了雷射三維遙感測量的質量提升。其技術方法為嫦娥五號雷射三維成像系統在極短成像時間條件下實現量測級探測精度提供了重要支撐,以高可信度探測出威脅安全軟著陸的月石月坑障礙。

針對嫦娥探測器雷射三維成像系統著陸避障任務,同濟大學航天測繪遙感與深空探測研究團隊攜手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團隊歷經十餘年合作,在同濟大學建設了航天雷射器載荷檢校與障礙探測驗證地面綜合實驗場,相繼完成了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等著陸避障雷射三維成像系統全系列產品二十餘次檢校與障礙探測驗證任務。

童小華教授介紹,在各部門和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同濟大學建設了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同濟大學深空探測測繪遙感與導航定位分中心、上海市航天測繪遙感與空間探測重點實驗室。實驗場已經完成了進一步的升級改造,建成佔地三萬多平米的月球與深空探測精密測繪綜合實驗場。將來,實驗場將繼續服務於後續嫦娥工程,以及合作開展我國後續月球南極探測、火星探測、小行星探測研究。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完成高難度落月!揭秘背後的「同濟力量」
    相較於此前的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嫦娥五號任務對於探測器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有空前高的要求:著陸區域內應沒有太高的凸起,沒有太深的凹坑,坡度也要符合任務要求。在落月時,探測器在飛到距離月面100米時懸停,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在懸停時提供月面著陸區的精確三維圖像,選定著陸點實現「精避障」;最終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
  • GNC高精度關鍵技術 助力嫦娥五號完美落月
    這看似輕鬆的一幕,實際上卻歷盡艱辛,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像跳傘運動員一樣在深空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段……這背後離不開高科技的保駕護航。   GNC高精度關鍵技術   嫦娥五號任務的落月和近月制動一樣
  • 同濟力量助力嫦娥五號成功著陸
    相較於此前的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嫦娥五號任務對於探測器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有空前高的要求:著陸區域內應沒有太高的凸起,沒有太深的凹坑,坡度也要符合任務要求。在落月時,探測器在飛到距離月面100米時懸停,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在懸停時提供月面著陸區的精確三維圖像,選定著陸點實現「精避障」;最終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
  • 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供圖/國家航天局繼12月1日晚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地區成功著陸後,2日凌晨,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已經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正在進行「表取採樣」。
  •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在經歷了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11分降落在月面預選著陸區。與嫦娥三號、四號相比,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有何不同?
  • 「嫦娥五號」成功打卡月球表面 西安力量助力「五妹」安全落月
    陝西 【「嫦娥五號」成功打卡月球表面 西安力量助力「五妹」安全落月】嫦娥五號著陸月球 @西安發布:【「嫦娥五號」成功打卡月球表面 西安力量助力「五妹」安全落月】這裡是西安 12月1日23時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於預先選定的月球表面區域,舉世矚目的「五妹」成功「打卡」,標誌著我國科學探測器第三次成功軟著陸於月球表面
  • 落月挖土 嫦娥五號曬出高清工作照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  嫦娥五號探測器這穩健的一落,蘊藏著無數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究竟有哪些黑科技助力嫦娥五號完美落月?一起去看看。
  • 人民日報發文: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
    在經歷了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11分降落在月面預選著陸區。與嫦娥三號、四號相比,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有何不同?用到了哪些「神器」?嫦娥五號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有關負責人介紹,嫦娥五號落月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相較於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的要求是空前的,需要著陸區域內既沒有太高的凸起,也沒有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務要求。可以說,落月的過程就是邊飛行邊找尋落點。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了!開始「挖土」,高難度落月背後關鍵技術曝光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12月1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航天科技人員在監測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過程。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12月2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落月後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12月2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落月後的嫦娥五號探測器。
  • 「嫦娥五號落月」天津提供「穩力量」
    當嫦娥五號著陸器降落在月球表面,順利展開太陽能帆板,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空間力學團隊師生們的心也終於落了地。「嫦娥」探月前,在模擬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地面試驗場,團隊圓滿完成了20多種「嫦娥」在月球著陸的工況,以確保著陸器穩穩地踏上月球的土壤。
  •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在經歷了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11分降落在月面預選著陸區。與嫦娥三號、四號相比,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有何不同?用到了哪些「神器」?
  • 視覺測量技術助力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落月
    在嫦娥五號任務中,視覺測量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4所獲悉,該所研發的高速光學跟蹤系統、提供的數據處理服務助力嫦娥五號地面模擬懸停避障試驗和著陸緩沖試驗,為嫦娥五號月面著陸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高速光學跟蹤系統解決測量難題 懸停避障試驗是嫦娥五號著陸器在地面試驗階段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 「天津力量」助力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月球無人採樣任務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 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意義重大。
  • 嫦娥五號是如何完美落月的?
    這看似輕鬆的一幕,實際上卻歷盡艱辛,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像跳傘運動員一樣在深空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段……這背後離不開高科技的保駕護航。GNC高精度關鍵技術嫦娥五號任務的落月和近月制動一樣,都是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由於涉及採樣後上升器的月面起飛,所以,嫦娥五號落月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
  • 中科院上海分院助力嫦娥五號探月
    中科院上海分院「五朵金花」——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中科院上海天文臺、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和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再次拿出各自「法寶」,助力嫦娥五號此次探月之旅。   光電載荷助力嫦娥五號開展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按計劃,嫦娥五號將實施我國首個無人月面取樣返回任務。中科院上海技物所負責研製嫦娥五號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是探測器有效載荷之一,將對月球表面著陸採樣區進行光譜探測和礦物組成分布分析。
  • 嫦娥五號著陸點位置在哪?嫦娥五號登月時間什麼時候
    從選擇著陸點到順利著陸月球嫦娥家族的兄弟姐妹都經歷了什麼?嫦娥五號的落月點又為何選擇在這兒?嫦娥落月的技術原理又是什麼?來一起漲知識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月球的正面,嫦娥三號落月的地方就在這裡,名字叫「虹灣」。它位於月球第二大月海「雨海」的西北角,是一個直徑達260公裡的巨型隕石坑壁。
  • 嫦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 看是如何做到的?
    這看似輕鬆的一幕,實際上卻歷盡艱辛,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像跳傘運動員一樣在深空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段……這背後離不開高科技的保駕護航。由於涉及採樣後上升器的月面起飛,所以,嫦娥五號落月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相較於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方面的高要求是空前的,需要一個著陸區域內無太高的凸起、無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務要求。可以說,落月的過程就是邊飛行邊找尋落點,在15分鐘內完成,約600公裡外的全程自主跳傘。
  • 嫦娥五號昨晚落月 驚險14分鐘背後有哪些「黑科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12月1日23 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
  • 嫦娥五號昨晚落月 驚險14分鐘背後有哪些「黑科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12月1日23 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
  • 香港團隊研發表取採樣裝置,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日前成功落月並完成核心關鍵任務——月面自動採樣封裝。在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的探測任務中,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科研團隊研發的表取採樣裝置助力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挖土」成功,閃耀香港科研團隊在國家重要科研項目中的又一次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