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發文: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在經歷了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11分降落在月面預選著陸區。與嫦娥三號、四號相比,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有何不同?用到了哪些「神器」?

制導導航與控制系統

確保「選址正確,落得準確」

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經歷了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段,看似輕鬆的平穩降落背後,蘊藏著眾多科研人員的智慧和積澱。

嫦娥五號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有關負責人介紹,嫦娥五號落月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相較於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的要求是空前的,需要著陸區域內既沒有太高的凸起,也沒有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務要求。可以說,落月的過程就是邊飛行邊找尋落點。

為了實現「選址正確,落得準確」,專家介紹,嫦娥五號採用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已在嫦娥三號和四號上應用的「粗精接力避障」的方式,即在制導導航與控制(GNC)系統的指揮下,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先大推力反向制動快速減速,然後快速調整姿態並對預定落區地形進行拍照識別,避開大障礙,實現「粗避障」。之後,組合體在飛到距離月面100米時懸停,並再次對選定區域精確拍照,實現「精避障」,再斜向下飄向選定的著陸點,在移動到著陸點正上方後開始豎直下降,到距離月面較近時關閉發動機,利用著陸腿的緩衝實現軟著陸。

著陸緩衝機構

保證探測器不翻倒、不陷落

落月的關鍵在於平穩。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在落月時,撞擊月面會形成較大的衝擊載荷,必須設計相應的著陸緩衝機構,保證探測器不翻倒、不陷落,這是落月的技術難題之一。

專家介紹,著陸緩衝機構,通俗地說就是嫦娥五號的「腿」。

這4條緩衝、支撐一體化的「腿」可不一般。著陸緩衝機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偏置收攏、自我壓緊」式方案,保證了收攏簡單、展開可靠,解決了著陸緩衝、著陸穩定性等多方面的問題。

與嫦娥三號的著陸緩衝設計方案相比,由於任務難度增加,嫦娥五號任務的著陸緩衝能力要求提高了30%,但機構重量指標卻減少了5%。研製團隊反覆研究,每次修改完設計後,一旦發現新的減重突破口,又毫不猶豫地推翻重來,最終成功滿足了設計指標,確保了嫦娥五號穩定可靠地完成與月球的親密擁抱。

搭載「外腦」「外眼」

既節約成本又減輕重量

在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中,還有兩個精妙的設計。一是雖然表面上看是著陸器「背著」上升器軟著陸到了月面上,但實際上,整個落月過程中,著陸器都藉助了「外腦」和「外眼」——分別是上升器月面起飛時要用的「最強大腦」中央控制計算機和通過「看星星」確定自己姿態的星敏感器,這是設計人員根據「上升器全程陪同著陸器」的實際想出的妙招,既節約成本又減輕重量。

二是由於距離月面較近時主發動機激起的月塵會汙染星敏感器,影響上升器月面起飛,科研人員專門設計了蓋子,在距離月面一定的高度時把星敏感器的鏡頭蓋起來,待落月之後月塵散去再通知星敏感器把蓋子打開,這一睜一閉之間,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已經順利著陸在月亮之上了。

定向天線

實時傳送遙測數據

著陸過程中,38萬公裡外的嫦娥五號正經歷著什麼樣的考驗?所有的訊息,都要通過著陸上升組合體的一口「小鍋」實時傳送遙測數據。這個「小鍋」就是定向天線——把探測器上的數據傳輸到地面的發射轉換裝置。

專家介紹,從月球把數據發送回地球,通信的距離相比地面手機通信遠了幾萬倍,需要採取特殊的對地定向天線發送數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設計部設計的定向天線包含了反射面天線輻射器和雙軸驅動機構。雙軸驅動機構就像人的肩關節、肘關節,驅動反射天線輻射器靈活轉動,確保「小鍋」始終對準地面。此外,這款反射面天線採用了極致輕量化設計,相比同類天線減重40%以上,可以說是既輕便又可靠。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在經歷了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11分降落在月面預選著陸區。與嫦娥三號、四號相比,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有何不同?
  •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在經歷了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11分降落在月面預選著陸區。與嫦娥三號、四號相比,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有何不同?用到了哪些「神器」?
  •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
    嫦娥五號何以穩穩落月(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  在經歷了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11分降落在月面預選著陸區。與嫦娥三號、四號相比,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有何不同?用到了哪些「神器」?
  • 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看點600公裡外「全自主跳傘」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12月1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終於成功在月面預定區域軟著陸。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這穩穩的一落看似輕盈輕鬆,卻蘊藏著嫦娥五號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眾多智慧和積澱。
  • 穩穩落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三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穩穩落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三大看點新華社記者胡喆、彭韻佳經過約38萬公裡、一周左右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12月1日晚間,嫦娥五號探測器穩穩降落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夏普月溪附近。
  • GNC高精度關鍵技術 助力嫦娥五號完美落月
    GNC高精度關鍵技術   嫦娥五號任務的落月和近月制動一樣   由於涉及採樣後上升器的月面起飛,所以,嫦娥五號落月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相較於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方面的高要求是空前的,需要一個著陸區域內無太高的凸起、無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務要求。
  • 穩穩落在月球表面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三大看點-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
    穩穩落在月球表面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三大看點 2020/12/03 00:07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遊歷 瀏覽:709
  • 落月挖土 嫦娥五號曬出高清工作照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  嫦娥五號探測器這穩健的一落,蘊藏著無數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究竟有哪些黑科技助力嫦娥五號完美落月?一起去看看。
  • 「嫦娥五號落月」天津提供「穩力量」
    當嫦娥五號著陸器降落在月球表面,順利展開太陽能帆板,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空間力學團隊師生們的心也終於落了地。「嫦娥」探月前,在模擬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地面試驗場,團隊圓滿完成了20多種「嫦娥」在月球著陸的工況,以確保著陸器穩穩地踏上月球的土壤。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嫦娥五號落月視頻:(視頻來源:央視新聞)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哪個區域?探測器如何穩穩地降落?降落後又將如何開展「挖土」作業呢?落在哪?
  • 揭秘嫦娥落月背後的「太空生命線」:每一次牽引都步步「精心」
    宋星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預選著陸區。成功落月,離不開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團隊的精準操控,正是他們精心「牽引」嫦娥落月。北京飛控中心大屏幕上的嫦娥五號落月瞬間示意圖,北京飛控中心供圖「嫦娥五號在太空中一分鐘,我們就牽掛60秒」「嫦娥五號在太空中一分鐘,我們就牽掛60秒。」
  • 揭秘嫦娥落月背後的「太空生命線」:每一次牽引都步步「精心」
    宋星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預選著陸區。成功落月,離不開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團隊的精準操控,正是他們精心「牽引」嫦娥落月。北京飛控中心大屏幕上的嫦娥五號落月瞬間示意圖
  • 文匯早讀|600公裡外「全自主跳傘」,嫦娥五號穩穩落在月球表面
    >文匯報》精彩報導【600公裡外「全自主跳傘」,嫦娥五號穩穩落在月球表面】經過約38萬公裡、一周左右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12月1日晚間,嫦娥五號探測器穩穩降落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夏普月溪附近。
  • 同濟力量助力嫦娥五號完成高難度落月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日23時11分左右,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成功實現在月面預定區域軟著陸。在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懸停避障、緩速下降等階段後,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最後穩穩地落於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 嫦娥五號昨晚落月 驚險14分鐘背後有哪些「黑科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12月1日23 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
  • 嫦娥五號昨晚落月 驚險14分鐘背後有哪些「黑科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12月1日23 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
  • 嫦娥五號完美落月,「挖土」模式開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哪個區域?探測器如何穩穩地降落?
  • 未見外星人:嫦娥五號拍攝的月球高清大片來了!
    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哪個區域? 探測器如何穩穩地降落? 降落後又將如何開展「挖土」作業呢? 快一起來看看權威解答!
  • 嫦娥五號著陸點位置在哪?嫦娥五號登月時間什麼時候
    從選擇著陸點到順利著陸月球嫦娥家族的兄弟姐妹都經歷了什麼?嫦娥五號的落月點又為何選擇在這兒?嫦娥落月的技術原理又是什麼?來一起漲知識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月球的正面,嫦娥三號落月的地方就在這裡,名字叫「虹灣」。它位於月球第二大月海「雨海」的西北角,是一個直徑達260公裡的巨型隕石坑壁。
  •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首次曝光「挖寶套裝」
    穩穩落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三大看點經過約38萬公裡、一周左右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12月1日晚間,嫦娥五號探測器穩穩降落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夏普月溪附近。這是中國探測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踏足月球上的這一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