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初晴
一隻雨蛙趴在葉片上休憩
巨大的腳蹼帶有吸盤
一雙碩大的眼睛緊盯前方
呱
吹出一個大泡泡
中國雨蛙生活於海拔200-1000米低山區。白天匿居,夜晚活動。分布於中國(河南南部、湖北西南部、安徽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浙江、湖南、江西、福建、臺灣、廣東、香港、廣西東北部)、越南北部。
背面呈綠色或草綠色,體側及腹面淺黃色;一條清晰的深棕色細線紋,由吻端至顳褶達肩部,在眼後鼓膜下方又有一條棕色細線紋,在肩部會合成三角形斑;體側和股前後有數量不等的黑斑點;跗足部棕色。
中國雨蛙多在4-5月間大雨後的夜晚繁殖。卵單粒,卵外有膠膜,具粘性,常數十粒至數百粒粘成一堆,附在水邊石旁或水草上。卵的動物極棕色,植物極淡黃色。從產卵到變成幼蛙約需一個月。
中國雨蛙除在生殖季節嗚叫外,每當天氣變化快要下雨時,也是鳴聲四起,音高而急,素為中國勞動人民用來預測天氣的依據。
生活於海拔500~560 m的山區稻田及其附近。白天多在土洞、石穴內或竹筒內,傍晚出外捕食害蟲。
指、趾末端膨大成平扁的吸盤,活體背面純綠色,體側及腹部前後均有黑斑;鼓膜上、下方各有一條黑線互相平行向後延伸。
三港雨蛙也是一個變色高手,能在幾分鐘之內改變自己的膚色。
雄性三港雨蛙利用放聲歌唱來吸引雌性。在鳴叫前,雨蛙會吸入大量空氣,通過猛烈擠壓腹部把體內的氣體經過舌根附近的兩個聲囊孔擠入聲囊之中,同時伴隨著聲帶的震動。鼓起的聲囊能夠把微弱的聲音充分放大,甚至在水面激起層層水波。
雄性雨蛙個體之間會保持一定距離。如果有其他雄性靠得太近了,地盤主人求偶的叫聲便會變為急促的高頻率警告聲以提醒對方,如果闖入者仍然不離開,此地的主人就會鳴叫著並快速遊向對方而大打出手,直到有一方獲勝,另一方離開。
前臂背面全為綠色,脛外側有的個體有黑細線,手和附足背面棕灰色;體腹面和股部腹面灰白色或淺棕白色。
體背藍綠色,腹部乳白色,足短於脛,體側有細線紋。因是蟾蜍的近親,身體結構與蟾蜍很相似。
排版 | 華東自然小編
投稿 | eastnatur_e@163.com
淘寶店鋪 | 華東自然
微博 | 華東自然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