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的?科學家終於有了答案!

2020-11-23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我們常常在追尋宇宙起源的過程中忘記了本源,那就是我們的地球,我們著眼於遙遠的世界,卻未曾考慮到真相可能就在我們腳下,就在我們這塊富饒的土地上,其實在這片養育著生命的世界過去必然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那麼地球的過去到底長什麼樣呢?

地球曾經是一個「水世界」

近日,來自地殼古老部分的證據表明,大約30億年前,地球曾經是一個水世界。如果這是真的,那就意味著科學家需要重新考慮關於系外行星和宜居性的一些理論,甚至還需要重新考慮他們對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理解。

來自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博斯威爾·溫和他以前的博士後學生、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班傑明·詹森對這項研究進行了闡述,並表示在現代的海底板塊上發現了可以反映在早期太古代氧-18極其豐富的海洋證據!

科學家發現證據的地點在澳大利亞內陸的一個地區,這裡被稱為全景區。位置隸屬於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那個地區,在哪裡有一塊32億年前的海底板塊,已經被科學家發現這塊地殼中含有古代地球海水的化學成分。詹森表示,因為周圍沒有真正的古代海水樣本,但我們卻發現了有巖石與海水的相互作用,並記錄了這種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是前所未有的發現,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地球過去的模樣!

首先我們知道,地球生物圈的起源和進化是由海洋的物理和化學歷史決定的,而海洋化學沉積物和改變的海洋地殼保存了這些歷史的地球化學記錄。例如,海洋化學沉積物的-18O/-16O(氧-18/氧-16)比率隨時間而增加在,這是地球發展的正確規律。18O和-16O分別是氧的同位素,所謂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質子數,不同中子數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例如碳有多種同位素,12C、13C和14C。氧-16,為氧的一個穩定同位素,擁有8個質子和8個中子,在氧化態為0時有8個電子,氧-16的豐度約為99.76%,約佔地殼含量的48.5%。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海洋沉積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負責該研究的科學家把注意力轉向了古代地殼。古代海洋擁有不同類型的氧氣,然後這些氧氣被沉積到地殼中。科學家們收集了100多塊古代巖石樣本,並對其進行了氧同位素分析:氧16和氧-18。他們想找出古代地殼中各同位素的相對含量,並將其與沉積物中的含量進行比較,進而發現地球的過去構造。

早期地球的氧-18

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在32億年前地殼形成時,氧-18更多,這意味著當時海洋中的氧-18更多。這兩位研究人員表示,這意味著當地殼形成時,還沒有大陸。這是因為大陸形成時,它們含有黏土,而這些黏土吸收了較重的氧-18。因此,如果32億年前有大陸的話,它們的地殼樣本所含的氧-18就會少一些。

最後他們的研究得出的最重要的結論是,地球上的海洋經歷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一種是大陸形成之前,另一種是大陸形成之後。

綜合早前人們對海洋化學沉積物進行的廣泛研究,科學家逐漸將古代地球上的大陸形成過程拼湊起來。研究稱,這些古代沉積物包括「碳酸鹽、磷酸鹽、微晶二氧化矽和氧化鐵」。由於這些礦物是直接從水裡形成的,所以它們能反映與它們共存的水的-18O數值。這些沉積物就像是當時地球的檔案記錄,而較老的沉積物顯示,氧-18值隨著時間的推移穩步增加,一直到今天。但這項研究與此相反,科學家認為海水中的氧-18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

這兩位科學家構建了一個古代地球的模型,表明「在30億到25億年前的太古代晚期,大陸風化的開始,會將富含18-o的早期太古代海洋拉低到與現代海水相似的18-o值。」因此,只有在大陸形成之後,氧-18的數值才會開始接近現代的數值。

儘管這項研究指出了古代地球是水世界的可能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地球上沒有任何陸地。島嶼大小的陸地,甚至是微型大陸,可能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存在了,或者在自然狀態下是火山形成的,而且巖石非常多。但是,想今天覆蓋地球的廣闊土地,肥沃的土壤和高聳的山脈,可能並不存在。但是如果有的話,氧-18的含量會更接近今天的含量。

研究進一步表明,如果古代大陸的形成比現代大陸慢得多,那就可以解釋氧-18的差異。吸收氧-18的黏土也可能是在海洋中形成的,而不是在陸地上。這就引出了地球科學中一個經久不衰的謎團:大陸究竟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答案:46億年前?

大約在46億年前剛從太陽星雲形成的原始地球,就像現在的火星,甚至有過之無不及,然而原始地球由於不斷散熱,灼熱的表面逐漸冷卻下來,原來從大地上跑到天空中去的水,凝結成雨點,又降落到地面,持續了許多億年,形成了原始海洋。

根據一些證據,大陸很可能只有在地核散熱和冷卻的時候才會形成。無論如何,現代大陸直到侏羅紀之後才形成。在此之前,岡瓦納大陸覆蓋了地球表面的五分之一。因此科學家更希望研究地殼的年輕區域,以便更清楚地確定現代大陸是何時形成的。岡瓦納大陸是大陸漂移說所設想的南半球超級大陸,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以及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

這項研究還涉及到地球上早期生命,以及它們是如何以及何時形成的。地球早期的海洋,就像現代的海洋一樣,起到了緩衝的作用,通過漫長的時間,在生物圈、大氣和地圈之間調節氣候反饋,幫助確保長期的行星宜居性。

通過這項研究,科學家已經勾勒出一幅早期地球的模樣,以及海洋的性質,但這只是它的大體結構,詳細細節的證據都被埋藏在巖石裡。所以當我們試圖了解地球上的氣候變化時,或者當我們更加仔細地觀察系外行星時,所有這些關於古代地球、海洋和生物圈的問題,就有了新的重要性參考。正如詹森所說,一個沒有新興大陸的早期地球可能類似於一個『水世界』,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進化以及其他地方可能存在的生命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環境約束。同時也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終於的線索!

相關焦點

  • 30億年前太陽還年輕時,金星是什麼樣子?科學家:和地球一樣
    30億年前太陽還年輕時,金星是什麼樣子?科學家:和地球一樣要說太陽系八大行星和地球最像的星球,其實要數金星最像,八大行星中金星距離地球最近。而且兩者的體積和質量都差不多。可是為什麼科學家們將未來移民的目標鎖定在火星上呢?
  • 探測器從64億公裡之外看地球是什麼樣子的?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探測器從64億公裡之外看地球是什麼樣子的?科學家給出了答案引言:從人類知道宇宙之後,就不斷的對宇宙進行了探索,而且經過很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我們終於知道了宇宙中有非常多的天體,而且這些天體有的非常神秘,比如說宇宙中的黑洞,中子星,脈衝星,還有其他的一些天體,不過宇宙中的天體有大有小,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並不是一顆非常大的行星,體積也是很一般,比地球大的星球有很多,所以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顯得非常的渺小,那麼如果從
  • 科學家發現,30億年前的地球可能完全被海洋覆蓋了
    站長之家(ChinaZ.com) 3月3日 消息: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證據表明, 30 多億年前,地球被全球海洋覆蓋,變成了一個「水世界」。他們在一塊古老的海洋地殼中發現了一些能說明問題的化學信號,它們指向一顆曾經沒有大陸的行星。
  • 30億年前的地底隧道,還存有壁畫,史前文明是否存在?
    科學家發現了30億年前隧道, 裡面還存有壁畫,史前文明存在嗎?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多年了,而在這漫長的歲月之旅,地球卻孕育出了很多形式的生命。在生命進化的過程中,地球上也出現了急劇豐富多彩的生命形式與生物種類。
  • 5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子?專家:氧氣濃度是現在的幾十倍!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5億年前地球是什麼樣子?專家:人間仙境!人類充滿著好奇,對於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類作為一種唯一智慧生物,顯示其獨特的存在。在人類的認知當中,科學是最為能夠解釋一切的。大家或許都對宇宙有所了解,很多的科學理論都認為宇宙起源於一場爆炸,這場爆炸產生了很多星系。
  • 研究表明:30億年前的地球到處是水 根本沒有大陸
    研究表明:30億年前的地球到處是水 根本沒有大陸 2020-03-04 09:27:36 來源:參考消息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32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子?
  • 2億年後的地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給出模擬圖,多數人不相信!
    文/行走天涯2億年後的地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給出模擬圖,多數人不相信!如今人們已經在地球上行走了46億年的時間了,似乎每一天都如流水一般度過,那人類的生命是非常短暫的,是否有考慮過未來的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的呢?儘管人類很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可是顯然短短不過幾十載的時光,又怎麼可能會知道幾千萬年之後的世界將會發生什麼呢?
  • 30億年前的金星居然這樣美麗!科學家:也許存在過生命
    但是如果追溯到30億年前的話,也許金星才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因為當時的金星跟地球太像了!金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同時在八大行星中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所以金星的溫度非常高,正常情況下,金星表面的溫度可以達到400度,對於人類而言可以說是相當恐怖的溫度了。
  • 2億年前,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科學家拿出模擬圖你能接受嗎?
    2億年前,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科學家拿出模擬圖你能接受嗎?在宇航局所公布的照片當中,地球都是一顆蔚藍色的水球,在網絡上找到的項關於地球的照片也都是同樣的,在我們的心中地球是一顆充滿生機的星球,這裡不僅有藍色的海洋,還有綠色的熱帶雨林。
  • 太陽如果停止發熱,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揭曉答案!
    太陽如果停止發熱,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揭曉答案!除去那些沒有生命的東西,地球上的萬物都是有溫度的。就拿人類來說,人的平均溫度可以達到37攝氏度,如果高於這個溫度,意味著發燒了。一般超過40攝氏度,就進入了一種緊張的氣氛,隨時隨地腦子都有被燒壞的可能性。人類是地球上最特殊的生命體,擁有獨一無二的大腦,還能通過大腦生出智慧。人類能夠發展至今,最該感謝的是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如果不是這場大爆炸,地球和太陽根本不會存在。
  • 現在地球45億歲,那20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地球正在發生巨變
    要了解「地球20億年前的樣子」,咱們得先科普一下,人類把地質年代,分為宙——代——紀——世——期;咱們現在處於顯生宙——新生代——第四紀——全新世;而20億年前的地球,位於元古宙——古元古代——造山紀。造山紀開始於20億5000年前,結束於18億年前,而20億年前剛好在這個時期。
  • 40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子?
    它有40億年的歷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巖石。在地球表面的40億年裡,它經受住了大陸板塊的劇烈碰撞,避免了板塊邊界的俯衝,並抵抗了風,水和冰的無情衝擊,這些衝擊造成了無數比它年輕的巖石的消亡,所以這樣的巖石非常罕見也許並不奇怪。更令人驚訝的是,無論地質學家如何努力尋找,他們都找不到比它更古老的東西。
  • 4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呢?魚類「稱霸」世界?
    可以說是人類現在主宰著整個地球,並且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和各方面都與人類的生活活動息息相關。探索浩瀚的宇宙到達深奧的海洋已經不再是古時期人們所幻想的事情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這些幻想逐步成了現實。人們由最初的迷茫無知到最後走出地球,進入宇宙探索宇宙的神奇與奧秘。這是人類文明的一大步呀。那麼地球到底存在了多久呢?早在5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有了生命。那麼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是什麼樣的呢?
  • 地球文明或起源於金星?30億年前,那裡一片生機盎然!
    金星一直被認為是人間煉獄,被濃濃的二氧化碳包裹著,導致其地表溫度高達500攝氏度,這樣的溫度足以殺死任何地球生命。金星體積、質量都和地球相仿,那為什麼環境相差那麼大呢? 科學家認為最主要原因還是太陽,金星與太陽的距離比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近大約4100萬公裡,這導致金星吸收太陽能量是地球的一倍,就是這多一倍的太陽光使得金星成為人間煉獄。
  • 30億年前的金星或生機勃勃,生態環境不輸地球,如今是怎麼了?
    太陽系內除了地球之外,再難找到一顆綠色生態文明星球。也僅有木衛二和土衛六可能性大一點。但因為這兩顆星球上都覆蓋著厚厚冰層,科學家一時之間也不能確定這2顆星球是否具備成為人類第二家園的潛質,以及是否早已孕育了生命。
  • 30億年前的金星或生機勃勃,生態環境不輸地球,如今是怎麼了?
    太陽系內除了地球之外,再難找到一顆綠色生態文明星球。也僅有木衛二和土衛六可能性大一點。但因為這兩顆星球上都覆蓋著厚厚冰層,科學家一時之間也不能確定這2顆星球是否具備成為人類第二家園的潛質,以及是否早已孕育了生命。
  • 科學家發現30億年前的地球溫度高達75度,後來不明原因急劇降溫
    在地球前40億年的時間裡,我們對地球表面的溫度知之甚少。這限制了對於地球上生命起源以及生命如何可能出現在外星世界的研究。在最近剛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新研究中,通過重建古代酶,科學家可以估計這些生物體在幾十億年前的進化溫度。
  • 南京科學家發現21億年前藻類化石 真核生物起源,有了重要證據
    46億歲的地球,曾是一個毫無生機的星球。真核生物的出現給這個死氣沉沉的世界帶來了顏色,動植物在地球上遍地開花。那麼,真核生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答案。近日,這個謎底終於揭開。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在山西五臺山一帶發現了距今約21億年的真核生物化石,為真核生物起源提供了重要證據。
  • 5億年前每天0.37小時,地球自轉越來越慢,科學家分析原因
    地球,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地球的一天是24小時,這個常識連小孩子也知道,但是,如果告訴你,5.43億年前,地球每天的時間是0.37小時,你會有什麼樣的想法?5.43億年以來,地球每天的時間越來越長,平均每年增加0.00015秒,經過5.43億年的緩慢進化,現在,地球的一天的時間已經增加變化成了23小時56分。什麼原因使地球每天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呢?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給出了各種答案和解釋。
  • 30億年前含水量巨大的火星為何乾涸?
    在宇宙裡面數不勝數的星球都存在海洋,但是也有的星球上的海洋存在了幾十億年,但是因為某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最後還是乾涸了。火星便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根據科學家們分析,大約在30億年以前,火星上曾經有一片面積非常大的海洋,甚至超過了北冰洋。整個海洋的面積大概佔了星體面積的五分之四,但是現在探測火星卻沒有了海洋的足跡,再也無法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