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科學家發現21億年前藻類化石 真核生物起源,有了重要證據

2020-10-20 中國江蘇網

46億歲的地球,曾是一個毫無生機的星球。真核生物的出現給這個死氣沉沉的世界帶來了顏色,動植物在地球上遍地開花。

那麼,真核生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答案。近日,這個謎底終於揭開。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在山西五臺山一帶發現了距今約21億年的真核生物化石,為真核生物起源提供了重要證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前寒武紀研究》上。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阿里亞

真核生物,讓地球多姿多彩

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你有沒有想過,地球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生命?這些生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時光倒流到約46億年前。那時的地球毫無生機,空氣中幾乎沒有氧氣。荒蕪了20多億年後,在距今約25億年前,地球氧氣含量暴增。

「緊接著,地球經歷了第一次全球性的冰川時代,絕大部分生物滅絕。」該研究首席作者、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尹磊明說,冰川事件之後,意外發現了真核生物的遺蹟。

「這表明,在距今約25億年前,地球上可能已經出現了真核生物。」尹磊明介紹,真核生物通常分為植物、動物、真菌等。真核生物的出現令地球生機勃勃,變幻無窮。

尹磊明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真核生物起源是生命演化史上的裡程碑事件,但是距今約25億年前的化石資料非常有限。「由於缺少決定性的化石證據,真核生物起源也被稱為生物界僅次於生命起源的第二大謎團。」

這些化石大小只有幾十微米

2002年,尹磊明帶領的團隊在山西五臺山一帶意外發現了零星的幾顆真核生物化石。2015年至2019年,團隊對山西五臺山地區的地層和生命演化做了進一步的觀察和研究。

這一次,他們收穫很大。「山西五臺山地區的早期地層出露比較齊全,最老的地層大概距今30多億年,還有距今約25億年到16億年的地層。」尹磊明介紹,他們在五臺山地區發現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化石。

根據測算,這些化石已有19億年至21億年的歷史。這些罕見的古老生物化石大小只有幾十微米,稱為「微體化石」。

「在野外,用肉眼根本看不到這些化石,它們藏在沉積巖當中。」尹磊明說,他們把這些沉積巖帶回南京,通過巖石切片和浸泡等方法,好不容易找出了化石。

在顯微鏡下,這些小化石「原形畢現」:大部分化石表面有紋飾且直徑較大。「這些化石多半是綠藻化石,生活在古代的海洋中。」尹磊明說,它們具備了真核生物化石的特徵。

「此次發現表明,在距今約19億~21億年前,地球上已經出現了真核生物。真核生物起源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這項研究為解答這個問題提供了關鍵性的化石證據。」尹磊明透露,下一步,他們想尋找距今25億年前後的真核生物化石,「真核生物起源可能在更早的地質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我們想進一步論證。」

相關焦點

  • 南京科學家發現21億年前藻類化石 真核生物起源,有了重要證據
    46億歲的地球,曾是一個毫無生機的星球。真核生物的出現給這個死氣沉沉的世界帶來了顏色,動植物在地球上遍地開花。那麼,真核生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答案。近日,這個謎底終於揭開。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在山西五臺山一帶發現了距今約21億年的真核生物化石,為真核生物起源提供了重要證據。
  • 南京科學家發現21億年前藻類化石,解開真核生物起源之謎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們在山西五臺山一帶發現了距今約 21 億年的真核生物化石,為真核生物起源提供了重要證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學術刊物《前寒武紀研究》上。 真核生物,讓地球多姿多彩 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你有沒有想過,地球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生命?這些生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 南京科學家發現21億年前藻類化石,解開真核生物起源之謎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46億歲「高齡」的地球,曾是一個毫無生機的星球。真核生物的出現給這個死氣沉沉的世界帶來了顏色,動植物在地球上繁衍生息。那麼,真核生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答案。近日,這個謎底終於揭開。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們在山西五臺山一帶發現了距今約21億年的真核生物化石,為真核生物起源提供了重要證據。
  • 距今9億年!科學家發現藻類化石,揭開真核生物演化的奧秘
    採集上萬件珍貴化石標本,持續研究5年……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與山東科技大學的同行合作,在山東發現了一個距今約10-7.2億年的藻類化石生物群。他們分析認為,其實藻類很可能在這段時期就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起到了重要的生態作用。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地學SCI期刊《前寒武紀研究》上。
  • AI科學新聞|生命演化史重要一環——真核生物起源 有了新化石證據
    &nbsp&nbsp&nbsp&nbsp真核生物起源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事件。根據現代真核生物的新陳代謝方式可推測,只有在氧化大氣圈形成之後,真核生物才有可能出現。已有沉積學和地球化學證據顯示,地球氧化大氣圈的形成不晚於早元古代,但是在該時期地層中已發現的可靠的真核生物化石資料數量有限。
  • 科學網—1.6億年藻類化石揭示真核生物起源
  • 16億年藻類化石揭示真核生物起源—新聞—科學網
  • 迄今最古老動物化石,顯微CT"看見"6億年前細胞核
    地球生命演化史表明,包括人類在內,現今地球一切高等的複雜生命都是由真核細胞組成,我們的老祖宗都指向幾十億年前遠古時期的單細胞真核生物。如何有效識別地質歷史早期化石記錄中的真核細胞及其亞細胞結構,是重建地球真核生物早期演化歷史的關鍵所在。我國貴州甕安生物群動物胚胎化石距今6.1億年,是迄今全球最古老的動物化石記錄之一。
  • 中國科學家發現生物固氮最早化石證據 距今8億年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發現生物固氮的最早化石證據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在安徽壽縣約8億年前的化石中,發現了具有多細胞和細胞分化的「大型安徽絲藻」,其成為早期生物固氮的最早化石證據。
  • 中國科學家發現生物固氮的最早化石證據
    2月2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在安徽壽縣約8億年前的化石中,發現了具有多細胞和細胞分化的「大型安徽絲藻」,其成為早期生物固氮的最早化石證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在安徽壽縣約8億年前的化石中,發現了具有多細胞和細胞分化的「大型安徽絲藻」,其成為早期生物固氮的最早化石證據。 楊顏慈 攝  參與本次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龐科博士向媒體通報了本次發現的內容。
  • 新發現將多細胞生物起源提前15億年
    由法國等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在7月1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稱,他們對來自加彭的化石的最新研究發現,多細胞生物起源於21億年前,而非此前人們認為的6億年前。據研究人員介紹,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跡象出現於35億年前,主要以原核生物形式存在,原核生物是一種無細胞核的單細胞生物,包括細菌和藍細菌,是現存生物中最簡單的一群。在距今約6億年前的寒武紀,各種生物以爆炸性的速度湧現,這種現象被古生物學家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 早期生命演化的漫長過程:從原核到真核要多久
    後來隨著化石的不斷發現,這段時期又被統稱為前寒武紀,包括了冥古宙(生命出現之前)、太古宙(原核生命時代)和元古宙(真核生命時代)。從冥古宙、太古宙,到元古宙,地球生命經歷了生命誕生,從原核生命到真核生命,從單細胞生命到多細胞生命,從藻類到原生動物再到多細胞動物的漫長演化過程。
  • 花朵的祖先被發現,這塊1500萬年前的化石,鎮壓著花類的先祖
    據報導,在近期的《古昆蟲學》雜誌上,來自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聯合在上面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表示通過對花朵化石的研究,為地球上花朵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證據。現代研究認為,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之一,通過化石考證 ,早在35億年之前,地球上最早的植物就已經出現了,這個時候的植物,是菌藻類植物,它們都是最原始、最低等的植物,但是它們仍然作用極大,比方說藍藻的出現,就讓地球上的大氣構成發生了改變,地球上的生物也開始由厭氧生物變成喜氧生物。
  • 5億年前「麒麟蝦」揭示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它被認為是科學界期盼已久的、可以揭示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麒麟蝦的發現填補了節肢動物起源過程中關鍵的缺失環節,給生物進化論增添了一個強有力的化石證據。1984年,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南京古生物所)的科學家在雲南澂江縣帽天山發現了寒武紀早期澄江動物群,更加凸顯了「寒武紀大爆發」的突發性,也使「達爾文的困惑」變得更加「迷惑」。1999年,南京古生物所在帽天山建立了澄江古生物研究站,致力追尋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解釋「達爾文的困惑」。
  • 生物進化史上,最重要的進化之一,是20億年前真核生物出現了!
    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科學家對一組神秘單細胞生物的生態學進行了一項新研究,支持了氫在真核生物(第一個有核細胞)的進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觀點。地球生命生物進化史上最重要的發展之一發生在大約20億年前,第一批真核生物出現(含有獨特細胞核的單細胞生物)。這第一個真核血統隨後將產生包括植物和動物在內的所有高等生物,但其起源尚不清楚。
  • 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麒麟蝦」
    供圖 中科院南古所 11月初,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宣布發現了一種形似蝦一樣的動物化石
  • 最新發現:中美科學家發現5.5億年前海底生物
    昨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與美國學者合作,在我國湖北三峽地區的石板灘生物群中,發現4種形似樹葉的遠古生物。與真正長在樹枝上的葉子不同,這些「樹葉」實際上是形態奇特的早期動物,它們生活在遠古海洋底部。
  • 綜述:甕安生物群及其在早期多細胞真核生物演化中的意義
    綜述:甕安生物群及其在早期多細胞真核生物演化中的意義
  • 科學家發現五億年前蝦化石,被譽為寒武紀「麒麟」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記者今天(11月5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南古所)獲悉,科學家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長有五隻眼睛的蝦形化石,其身體兼具當時海洋中巨型捕食動物「奇蝦」和節肢動物的多種特徵,被譽為寒武紀的「麒麟」,命名為「章氏麒麟蝦」。
  • 生命的起源
    古生物學家告訴我們,大約在 36 億年前,第一個有生命的細胞產生。細胞的起源包含三個方面;①構成所有真核生物的真核細胞的起源;②與生命的起源相伴隨的原核細胞的起源;③最新發展的三界學說,即古核細胞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