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雜誌公布2008年度十大新發現物種

2020-11-26 科學網

  

北京時間12月25日消息,美國《連線》雜誌網站24日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新發現物種,世界上最小的蛇、史前金色火星螞蟻和可能已經有12萬歲的微生物均上榜。

 

以下就是年度十大新發現物種:

 

1. 橄欖背森林知更鳥

 

橄欖背森林知更鳥

 

史密森學會的鳥類學家布賴恩·施密特在發現橄欖背森林知更鳥(olive-backed forest robin)後說:「這項發現顯然在提示我們,世界上還有很多驚喜等著我們去探索。」Stiphrornis pyrrholaeumus即橄欖背森林知更鳥,鳥類學家在加彭進行野外實地考察時,發現這種鳥。目前科學家除了知道橄欖背森林知更鳥確實存在以外,對它幾乎是一無所知。

 

 

2. 世界上最小的蛇

 

卡拉西方細盲蛇

 

「卡拉西方細盲蛇」(Leptotyphlops carlae)是在巴貝多島東側的一片森林裡發現的。它跟義大利麵條一樣細,可以蜷縮在一枚25美分的硬幣上。科學家認為,這象徵著小蛇的進化受到限制。

 

 

3. 火星螞蟻

 

火星螞蟻

 

迄今為止,科學家僅發現3隻火星螞蟻(Martialis heureka) 的化石,而且發現它們的地方都位於亞馬遜叢林城市馬瑙斯以外。但是科學家要想弄明白螞蟻的發展歷史,必須對這種生活在大約1.2億年以前的,現有螞蟻的史前祖先的直系進化血統進行研究。這些生存於1.2億年以前的螞蟻喜歡生活在地下。

 

 

4. 象鼩新種

 

象鼩

 

灰臉森吉(Rhynchocyon udzungwensis)是126年來發現的第一個象鼩新種,體重僅有18盎司的灰臉森吉算得上是象鼩家族中的龐然大物。雖然它們與大象有著較遠的親緣關係,但是它們並不是鼩。

 

 

5.可模擬水果的寄生蟲

 

線性寄生蟲

 

沒被發現的寄生蟲相對來說比較多,但是Myrmeconema neotropicum卻具有其他寄生蟲不具備的能力:模擬水果。被這種寄生蟲感染的螞蟻,尾部會變得又紅又大,看起來就像一顆熟透的漿果,從而成為喜食漿果的小鳥的捕食對象。小鳥將這種螞蟻吞下肚後,此類寄生蟲的蟲卵會隨著鳥兒的糞便傳播開來。

 

6. 大侏儒雲鼠

 

大侏儒雲鼠

 

Carpomys melanurus又名大侏儒雲鼠(greater dwarf cloud rat),112年前科學家首次發現這種生物,但是後來一直再沒看到過它。直到最近科學家在菲律賓雨林的樹梢上再次發現它,才意識到這種生物其實一直存在。

 

7. 新種巨蛤

 

新種巨蛤

 

Tridacna costata是二十多年來第一次發現的巨大的蛤種生物,而且發現的時間也恰到好處:化石跡象表明,它體內的紅海巨蛤的基因曾佔它們的基因總數的80%,現在這個數字僅為1%。

 

8.新種鯰魚

 

新種鯰魚

 

當費城自然科學研究院的催收經理(Collection Manager)馬克·薩巴吉·佩萊茲必須給一個鯰魚新種命名時,他立刻想到了弗蘭克·蓋拉爾,此人已經在自然科學研究院的信件收發室工作37年。佩萊茲說:「我想向弗蘭克表達我的敬意,因為多年來,他對全球負責運輸和接收生物標本的分類學者和組織主義者團隊做出了很大貢獻。弗蘭克所做的貢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關愛同事,對我們所從事的科學工作非常感興趣。我認為,他就是一個應該通過這種鯰魚的名字,向他表示敬意的人。」於是,他給這種新鯰魚取名為Rhinodoras gallagheri。

 

9.懷塔哈企鵝

 

懷塔哈企鵝

 

紐西蘭的生物學家把現代黃眼企鵝與博物館裡歷史悠久的企鵝標本進行比較時,他們意識到這些鳥並不屬於同一品種。懷塔哈企鵝(Megadyptes waitaha)是一種已經滅絕的企鵝的新品種。

 

 

10.格陵蘭史前細菌

 

新細菌

 

據估計,世界上有300萬種細菌,但是目前鑑別出來的僅有8000種。要發現新細菌並不難,但是它們跟Chryseobacterium greenlandensis不一樣,它們都不是起源於更新世晚期。科學家在凍結長達12萬年之久的格陵蘭冰川表面下2英裡的冰層裡發現Chryseobacterium greenlandensis,由於處於低溫環境,這種細菌顯然在很長時間裡沒發生任何變化。發現它的科學家無法確定它們的新陳代謝是不是已經停止,或者只是放慢了速度。

 

賓夕法尼亞州生物化學家詹妮弗·拉夫蘭·克茲說:「這些冰裡可能存在一些新陳代謝作用。如果它們正在發生變化,變化速度也將非常緩慢,它們大約需要100或1000年,才會產生一個新品種。」當有人問她,是不是她獲得的樣本沒被分類,是不是這些細菌已經通過假死,倖存了12萬年,拉夫蘭·克茲回答說:「目前我還不清楚。」12萬年可能只是Chryseobacterium greenlandensis生命的一個階段。賓夕法尼亞州的微生物學家吉恩·布倫赫雷說:「冰核下面是冰川與地面摩擦形成的沉積物。目前我們還不清楚這些微生物是不是通過降雪落到這裡,後來被積雪封鎖在內部,或者它們起源於永久性凍結帶,而且已經在那裡生活了數百萬年。」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美雜誌公布2008年新發現十大物種:火星螞蟻入選
    美國《連線》雜誌近日公布了在2008年度發現的十大新物種,史前金色火星螞蟻和12萬年前的細菌上榜。  1. 橄欖背森林知更鳥  鳥類學家在加彭進行野外實地考察時,發現這種鳥。目前科學家正在對它進行探索研究。   2.
  • 2012年度十大新物種公布-2012年,十大,新物種,公布 ——快科技...
    5月23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研究人員公布2012年十大新物種,目前許多科學家認為在21世紀末之前地球將失去50%物種。我們花費大量的財力,製造望遠鏡搜尋類地行星,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卻漠視地球生態系統遭受人類的破壞。
  • 2012年度十大新物種公布-2012年,十大,新物種,公布 ——快科技...
    5月23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研究人員公布2012年十大新物種,目前許多科學家認為在21世紀末之前地球將失去50%物種。我們花費大量的財力,製造望遠鏡搜尋類地行星,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卻漠視地球生態系統遭受人類的破壞。
  • 2012年十大新物種公布(組圖)
    2012年十大新物種公布(組圖) 2013-05-28 09:53:34來源:搜狐科學作者:編輯:何俊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1、洛馬米恩斯長尾猴  據國外媒體報導,5月23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研究人員公布2012年十大新物種,目前許多科學家認為在21世紀末之前地球將失去50%物種。
  • 揭秘 2015年最新發現的十大新物種 讓人大開眼界
    每年,科學家都在全球發現大約1萬8千種尚未被發現的新物種。
  • 《自然》雜誌發布年度十大人物,中國科學家鄧宏魁上榜
    《自然》雜誌年度十大人物,是該雜誌評選的今年對科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十大人物的年度名單。他們可能取得了驚人的發現,引起了對關鍵問題的關注,甚至可能做了抱受爭議的行為。 這個名單雖然不是獎項或排名,但它評選的是在今年科學領域的一些最重要的時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個人。
  • Science公布年度十大科學突破!新冠疫苗居首位
    來源 |新華社美國《科學》雜誌17日公布其評選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以創紀錄的速度開發和測試急需的新冠疫苗」當選頭號突破。中國、美國、歐洲等地科研人員在2020年年初獲得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後,便嘗試不同技術路線研發疫苗。疫苗研發通常需要數年時間,但在全球科學界共同努力下,2020年年底前已有新冠疫苗獲批使用。
  • 《科學》公布2017年度十大突破: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摘下桂冠
    《科學》公布2017年度十大突破: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摘下桂冠  Evelyn Zhang • 2017-12-25 14
  • 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被稱為中國最早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弋12月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3月在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被評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由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面向公眾的雙月刊考古雜誌《考古Archaeology》雜誌評選。
  • 2012年十大新物種公布:夜光蟑螂和豎琴海綿
    1、洛馬米恩斯長尾猴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5月23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研究人員公布2012年十大新物種,目前許多科學家認為在21世紀末之前地球將失去50%物種。  亞利桑那州大學研究人員奎汀-惠勒擅長探索發現新物種,並描述這些新物種如何適應地球生物進化歷史。通過最新公布2012年十大新物種,有助於我們更多地了解地球生物多樣性。  1、洛馬米恩斯長尾猴  自然資源保護者約翰-哈特在剛果奧帕拉鎮首次發現一隻雌性洛馬米恩斯長尾幼猴(Chondrocladia lyra),當時它被飼養在一位小學教師家中。
  • 國家地理2009十大新物種:吸血鬼魚上榜-國家地理,新物種 ——快...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報導,經過對2009年報導的新物種獲得的關注度進行比較,國家地理雜誌網站評選出2009年十大最受歡迎的新物種排行榜,一種體型巨大的老鼠、一種無肺蚓螈以及一種食草蜘蛛等令人感到怪異的動物榜上有名。1.已「滅絕」菲律賓鵪鶉
  • ...國家地理雜誌評出2010年十種最怪的新發現的動物物種,其中包括...
    這隻長著管狀鼻子的果蝠被網民形象地稱之為「尤達蝙蝠」,2009年發現於巴布亞紐幾內亞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國家地理雜誌評出2010年十種最怪的新發現的動物物種,其中包括吃木頭的鯰魚、外形猶如尤達大師的蝙蝠
  • Nature、Science分別公布2020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和十大科學突破
    這十大科學發現涉及14篇研究論文,其中12篇發表於《自然》雜誌,另兩篇發表於《科學》(Science)雜誌。  註:  1、排名不分先後;  2、最後一篇為Nature年度最受歡迎科學發現。  0 1  打破物質-反物質的鏡像對稱性
  • 新冠疫苗成為《科學》雜誌十大科學突破首位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華盛頓12月17日電 美國《科學》雜誌17日公布其評選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以創紀錄的速度開發和測試急需的新冠疫苗」當選頭號突破。中國、美國、歐洲等地科研人員在2020年年初獲得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後,便嘗試不同技術路線研發疫苗。疫苗研發通常需要數年時間,但在全球科學界共同努力下,2020年年底前已有新冠疫苗獲批使用。《科學》雜誌評價說,凝聚起來的強大力量推動新冠疫苗在短時間內從無到有。
  • 2018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公布,「克隆猴」入選
    為推動生命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充分展示和宣傳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組織22家成員學會推薦,經生命科學、生物技術以及臨床醫學等領域同行專家評選與審核,現向社會公布2018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排名不分先後)。
  • 新冠疫苗成為《科學》雜誌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首位
    新冠疫苗居科學雜誌2020十大科學突破首位【新冠疫苗成為《科學》雜誌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首位】美國《科學》雜誌17日公布其評選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以創紀錄的速度開發和測試急需的新冠疫苗」當選頭號突破。
  • 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公布[組圖]
    中國網訊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開展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的評選,延續了將項目成果進行知識創新類和技術創新類分類推薦和評選的方式,組織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等領域同行資深專家評選,並經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審核,最終確定8個知識創新類和2個技術創新類項目成果為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 《自然》年度十大傑出論文公布 亨廷頓舞蹈症新療法入選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日前公布了2019年十大傑出論文,接近室溫的超導體、精確編輯基因技術、海王星新衛星等紛紛入選。其中,中國研究佔到兩席,分別是來自復旦大學的亨廷頓舞蹈症新療法與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點擊化學新成果。亨廷頓舞蹈病患者通常中年發病,表現為舞蹈樣動作,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喪失說話、行動、思考和吞咽的能力,直至走向死亡。
  • 《時代》:2010十大新發現物種
    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公布了2010年十大十大新發現物種名單,其中長著豬鼻子的蟾蜍、可以織出25米直徑蛛網的蜘蛛,用前腿戳人的紡織娘,以及全身透明的青蛙等新奇物種都是首次亮相。新發現物種的完整榜單如下: 1、長著豬鼻子的蟾蜍一支由「保護國際」基金會派出的科考隊日前深入到南美哥倫比亞的叢林中。
  • 國家地理2010十大奇特新物種
    北京時間12月9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國家地理雜誌評出2010年十種最怪的新發現的動物物種,其中包括吃木頭的鯰魚、外形猶如尤達大師的蝙蝠,能夠自我克隆的蜥蜴以及會打噴嚏的塌鼻猴。研究論文合著者、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無脊椎動物園館長馬克·西達爾表示:「這種新發現的水蛭生殖器相當小。」鑑於這些因素,編輯將暴君水蛭請上2010年十大最怪異新物種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