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備受爭議4大科學家,本應獲得諾貝爾獎,卻因此事留終身遺憾

2020-12-06 歷史摯友

諾貝爾獎無疑是目前世界上含金量最高的獎項,各國的科學家都希望能夠獲得諾貝爾獎,這不僅代表著個人的榮譽,也是世界對自己科研成果的認可。然而目前我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並不多,這並不是因為我國科學家的水平差,而是有很多優秀的科學家因為種種的原因錯失了諾貝爾獎,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4位。

第一位湯非凡,很多人或許沒有聽過此人,但此人在醫學微生物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在1926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並開始從事細菌學研究。1929年他回國擔任了海中央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教授、細菌學系主任。期間他組建了中央防疫處,生產了世界首支班疹傷寒疫苗,而且他還分離出世界上第一個沙眼病毒。為了尊重湯飛凡為人類做出的貢獻,國際上把沙眼病毒稱為「湯氏病毒」。然而為世界做出巨大貢獻的湯非凡卻並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實在讓人惋惜。

第二位人工合成胰島素的科學家;1965年一批中國優秀的科學家經過7年的研究,終於完成了結晶牛胰島素的合成,這是世界第一次的人工合成。這一科研成果被美國《紐約時報》成為繼「兩彈一星」之後我國的又一重大科研成果。然而因為諾貝爾獎只授予個人,不頒發給集體。因此幾位科學家也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第三位王淦昌;王淦昌是我國23位「兩彈一星元勳」之一,同時也是我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創者之一。1931年,王淦昌在德國就讀研究生期間,首次提出了可能發現中子的試驗設想,這一設想對核物理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結果第二年英國科學家查德威克在這一思路下發現中子,並獲得了諾貝爾獎。

第四位趙忠堯;趙忠堯同樣是我國的一位著名核物理學家,他也是中國核事業的先驅。1930年在德國留學的趙忠堯首次發現了正電子的存在,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發現反物質的人。然而因為趙忠堯很快回國,諾獎評委會以為這是他同事安德遜的成果,就將諾貝爾獎頒給了他的同事安德遜。雖然此事引起了很大爭議,但趙忠堯最終也沒能獲得諾貝爾獎,這也成中國的一個遺憾。

個人認為諾貝爾獎只是一個激勵,而並不是目標,相信在每位科學家心中只有讓更加國家強大才是他們努力的目標。

相關焦點

  • 這4位中國科學家做出巨大貢獻,本應獲得諾貝爾獎,卻留下遺憾
    對於無數優秀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人才,都希望能獲得含金量高的獎項,這不僅可以帶來經濟上的效益,而且還是一項榮譽,是對自己成就的認可。提到世界上含金量高的獎項,就一定會想到諾貝爾獎。我國目前獲得諾獎的人並不多,其實還有一些優秀的人才因為種種原因錯失獲了獎項。
  • 霍金本應獲得卻遺憾錯過的2020諾貝爾獎:廣義相對論之黑洞
    失之交臂的諾貝爾獎,2020物理獎得主為霍金打抱不平!周二,三位科學家因對黑洞的研究而獲得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巴黎天體物理研究所和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盧克·布蘭切特表示,很遺憾彭羅斯和霍金之前沒有獲得諾貝爾獎。這個獎項是在霍金去世兩年後頒發的,但他們的工作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其重要性自80年代以來就得到了認可。遺憾的是,這個獎項太晚了,以至於霍金無法與彭羅斯分享榮譽。
  • 百年諾獎的爭議與遺憾
    原標題:百年諾獎的爭議與遺憾 本報記者 劉 霞 綜合報導  縱觀諾貝爾獎112年並不算十分漫長的歷史,其一直充滿爭議,這些爭議或許撕破了我們所期望的那種完美無缺。因此,有人將諾貝爾獎稱為「非貝爾(No-Bell)」獎。  有人認為,貝爾之所以沒有獲獎是因為諾貝爾獎歧視女性,不過,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並不如此認為。  其實,這樣的例子也不勝枚舉。
  • 饒毅:我國有2人應獲得諾貝爾獎!現在都不是院士
    在文章中,饒毅明確指出了我國有兩位學者的研究成果意義重大,但是沒有獲得應有的獎勵,應該幫助他們獲得諾貝爾獎,而「神奇」的是,這兩人現在都不是院士,他們是屠呦呦和張亭棟。諾貝爾獎是全球所有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屠呦呦作為我國本土第一個獲此大獎的科學家,可以說是打破了多項紀錄,更難能可貴的是,屠呦呦沒有留洋經歷,也沒有博士學位,沒有在世界頂級期刊發表過什麼論文,也不是院士。而且遺憾的是,因為年齡關係,屠呦呦也無法參選院士。
  • 這位中國物理學家堪比霍金,備受外國人崇拜,為何在中國飽受爭議
    當然,中國也並非沒有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有一位中國物理學家堪比霍金,他的成就甚至能夠讓他在整個物理學史上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因此備受外國人崇拜,但是為何他在中國卻飽受爭議呢?物理學家楊振寧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就是楊振寧,相信很多人對這個名字都比較熟悉。他在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隨後用了兩年時間,就獲得了清華大學的碩士學位。
  • 我國科學家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卻轉為美國國籍?
    提到科學家,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詞就是偉大來形容了。正是因為這些科學家的艱苦付出,各個國家在科技領域才會不斷發展,並逐漸變得強大起來。而且在古今中外,各國都湧現了一大批偉大的科學家,比如居裡夫人、愛迪生等科學家,他們為世界所作的貢獻,讓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 李政道透露科學家趙忠堯70年前就應獲諾貝爾獎
    李政道透露科學家趙忠堯70年前就應獲諾貝爾獎 2002年7月14日17:07  新華網   新華網合肥7月14日電(記者張曙光 周劍虹)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教授日前在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一封信中透露
  • 關於諾貝爾獎,你不知道的5件事
    總有那麼些事年年都會出來冒泡,而且還很火爆,但你依舊不怎麼了解。比如本月大頭,諾貝爾獎。
  • 他本應是我國諾貝爾獎第一人,搶走諾獎者:沒有他,我拿不到獎
    就是這麼一個偉大的人物,卻有很多人說他獲得的榮譽和他的才能一點都不相稱。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名字叫做趙忠堯。本應是中國諾獎第一人這一發現足以將趙忠堯推向諾貝爾獎。然而諾貝爾獎卻在後來頒給了發現正電子軌跡的卡爾•安德森,這就成為了中國諾貝爾獎乃至世界諾貝爾獎的一大遺憾。
  • 楊振寧、李政道才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代表著科學界的最高學術水平的諾貝爾獎誕生已一百多年了,獎勵在各個領域中「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900多個,而獲獎的中國科學家或華人科學家卻屈指可數。就這寥寥無幾的幾位,大多數國人也難述其詳,不過對楊振寧和李政道這兩位科學家倒是比較熟悉。
  • 他被譽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他放棄哈佛終身教授,回到北大
    1962年,謝曉亮出生於北京;1980年,謝曉亮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1990年,他從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博士畢業後進入芝加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2年,他進入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工作,他是PNNL自1965年成立以來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科學家;1998年,36歲的謝曉亮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聘為終身教授。
  • 物理天才尹希與當年的楊政寧為什麼選擇留在美國
    法國科學家路易斯·巴斯德曾說:科學是無國界的,而科學家是有國界的。物理天才尹希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並加入美國國籍的消息引發了國內的廣泛關注。尹希尹希出生於1983年12月,他從天資過人,用天才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 為什麼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寥寥無幾
    為什麼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寥寥無幾,這種情況或許在下一個十年之後就會有所改變。諾貝爾獎以「諾貝爾獎基金會」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經濟學這六個領域對人類做出最重大貢獻的人。
  • 愛因斯坦如果活著,按照他的貢獻能獲得幾次諾貝爾獎?
    1、光電效應——1905年愛因斯坦奇蹟年發表的光電效應已於1922年頒發了諾貝爾獎(獲得192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光電效應2、狹義相對論——相信沒有人會懷疑狹義相對論能拿一次諾貝爾獎,但是事實上就是這個於光電效應同年提出的偉大理論在提出半個世紀裡始終沒能獲到諾貝爾獎,直到發表50年後的1955
  • 走出國門的科學家,我們不能武斷的評論:他們是不愛國
    前兩天發表了一篇表弟在美國大學做教授搞科研的文章,大家反響挺大,來自兩方面的聲音,一是能認知和理解中國目前的科研環境還是要有很大的提高,可以吸引更多的科學家回國搞科研。有的認為的科學有國界,國外不回國的科學家還是不愛國。今天咱們來看看那些身在國外的科學家是怎麼說的?
  • 楊振寧翁帆做客東大 遺憾吳健雄未獲諾貝爾獎 圖
    他給大家舉了物理發展史上一位傑出科學家Maxwell的例子。「很多年後,他自己也想不到,自己的成就始於一封求知的信。」楊振寧說,當年Maxwell剛拿到學士學位,便給物理界一位前輩willoam Thomson寫了封信,表示想對物理有更多的了解,希望能得到指點。在前輩的推薦下,他看了大物理學家Faraday的著作,結果驚奇地發現,這本書沒有任何公式。
  •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留下巨大遺憾:人類無法驗證他的理論
    今天,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與世長辭,這一消息瞬間點燃社交網絡,大家在悼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同時,也回顧這位傑出的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對於人類探索世界的貢獻,然而,不少人卻也發現,家喻戶曉的霍金教授,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 遺憾!84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但從未獲獎的人,最終因車禍去世
    阿諾德·約翰·威廉·索默菲爾德以84次個人提名諾貝爾獎創了紀錄,他是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這既是因為他在該領域的成就,也是因為他的數十名學生成為科學界的超級明星(包括有四名博士生後來獲得諾貝爾獎,他的另外三名研究生也獲得了諾貝爾獎,最終的諾貝爾獎得主都是由一個人授課的)。
  • 錢學森侄子獲得諾貝爾獎後,表示我是中國血統,但我是美國科學家
    對於應尊重的事物,我們應當或是緘默不語,或是大加稱頌。——尼採引言中國在這近幾十年中的發展可謂是十分迅猛的,不管是在哪個領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錢永健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優秀人才,要說他還成為了為數不多的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從這裡面可以看出,錢永健是十分優秀的。不過當錢永健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他卻發表聲明說自己跟中國沒有關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錢永健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
  • 諾貝爾獎已發放119年,一直有剩餘資金,諾貝爾到底留了多少遺產?
    諾貝爾獎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獎項之一,有一些科學家甚至以獲得諾貝爾獎為終身目標。如果研究人員能獲得諾貝爾獎,肯定會被媒體大肆報導,得到大家的關注。從時間節點來看,諾貝爾獎已經發放了119年,每年都會發放大量的資金,但是卻一直有剩餘資金可以動用。那麼,諾貝爾當年到底留了多少遺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