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土話,對許多小動物都有獨具特色的稱呼,而且還會根據這些小動物的外貌、習性引申、比喻。隨著推廣普通話和城市的日益擴大,老北京方言土語不流行了,這些小動物的「土名兒」知道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下面我就舉幾個例子看您知不知道:
虎布拉,伯勞鳥。昨天剛詳細說過,不知道的您戳 老北京話裡「花虎布拉」,到底是何方神聖?
夜麼虎子,蝙蝠。
戶帖兒,蝴蝶。
老家賊,麻雀
唧鳥兒,蟬
蛤蟆骨朵,蝌蚪
這幾個都是比較初級,比較常說的,下面「一把駁克槍」——趙振華老師要講兩個不太常見的動物。
地勒排子
剛才有人問我「地勒排子」是什麼?「地勒排子」我肯定是知道的。這個詞兒也常用,就是指小矮個兒的人,說這人「跟地勒排子似的」。
實際上「地勒排子」是一種小動物,比耗子要大,也是在地下的。平時人見不著,夜裡才出來活動。我十幾歲的時候,曾經挖過「地勒排子」,它在地下搗洞相當快。東北人管它叫「瞎麼杵子」,因為它總是夜裡在地下活動,眼睛都有點退化了,而且眼睛周圍有毛,所以眼睛都不怎麼看得出來。
前些年,電視演《鼴鼠的故事》,我就覺得「地勒排子」跟鼴鼠有些相像。不過,鼴鼠的嘴是往前面鞏著尖的,當初我挖出來的「地勒排子」嘴是扁平的,也可能是鼴鼠的不同品種吧。
「地勒排子」的洞直徑有大人胳膊那麼粗,白天挖它就一動不動,用一根繩拴到它的後腿上,不能拴前腿,拴前腿它用牙幾下就給你咬斷了。它的牙齒很鋒利,而且它前後爪子也相當鋒利。一不留神撓著你一下皮就撓破了。
我們逮著這個「地勒排子」用繩子拴著再給它放回土裡,三五分鐘就能搗出一米多遠去,當然是農村莊稼地不是硬土地。
拉拉蛄
「拉拉蛄」學名叫做螻蛄,跟蛐蛐差不多大。
老北京有一句話叫:「聽拉拉蛄叫還不種莊稼了?」東北話叫:「聽拉拉蛄叫還不種黃豆了?」實際上和天旱天澇沒有關係,它和「地勒排子」不一樣,「地勒排子」是吃莊稼的成品,無論是老玉米粒也好,高粱粒也好,而拉拉蛄很小,跟蛐蛐差不多,它是吃草根兒。在莊稼地裡它就吃莊稼的根兒,影響莊稼生長。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有拉拉蛄,就過分的謹小慎微,就不種莊稼了。引申為現實生活中,不能因為有人說洩氣的話、說風涼話,我就不去辦這個事兒,這事兒是正確的我還是要去辦的。有人說風涼話,但是自己意志堅定不受別人影響,還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兒。
在這種場合下說出這種話,但是往往是不當著說風涼話的人。如果當著面說人家「聽拉拉蛄叫還不種莊稼了」,就有點不給人家面子了,因為人家是旁敲側擊的說。
來源:舊京圖說
主講人:趙振華(一把駁克槍)
文字:黃加佳
整理 :壹天、黃加佳
編輯:黃加佳
流程編輯:孫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