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苡先生的客廳

2021-01-17 文匯讀書周報

餘 斌

客廳裡的照片無論如何變換,巴金和楊憲益的像總是出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

——北京西路二號新村,是南京大學的一處宿舍區。有大大小小几十棟樓。其「濫觴」是幾棟上世紀60年代建的三層樓房,「二號新村」之「新」就是由此而來。後來範圍擴大,陸續有新樓蓋起,特別是一批上世紀80年代六層的住宅,定下了現今二號新村的格局,幾棟三層樓房已偏於一隅,蜷縮在院子深處。 

——楊苡先生就住在其中號為「甲樓」的那棟的一樓。按後來單位分房時的說法,應歸為兩室半的中套,70來平方。1965年入住至今,再沒挪過地方。到現在楊先生說起當年選房時自己的眼光,還有幾分得意。說這房子質量好,地基打得深,冬暖夏涼。一個多世紀以前在天津,楊家風光顯赫,即使身為中國銀行行長的父親去世以後,楊家住的也是租界裡的深宅大院、花園洋房。甲樓一小小單元房,相去不可以道裡計。楊先生聊起往事,可以將天津舊居的種種細節一一道來,語氣裡卻無半點不勝今昔的味道。 

——她好像從未將她不大的單元房看作「陋室」或「蝸居」之類,雖然上世紀90年代以降,高校教師的居住條件也大大改善,相形之下,她的住所已顯得狹小而老舊。舊雖舊,楊先生的家絕對不會像通常老人的住處那樣,給人缺少生氣的感覺。小院裡總是花木扶疏,房間裡則家俱、小玩意不斷重新擺放。重新組合、分類最頻繁的是書,不定何時有了新主意,楊先生就會指揮保姆小陳搬進搬出、搬上搬下排列一番。這是外人不易覺察的,楊先生自會興致勃勃地提起,且告訴你如此歸類的理由。就像把一些老歌請人錄在一起聽,又或聚起了滿櫥各種材質的玩偶、娃娃一樣,到老太太嘴裡,都是「好玩哎」,她經常給一個解釋是:「這是我的一種玩法。」 

——我所謂「楊先生的客廳」,是通向小院的一間,也就十三四平米,幾隻書櫥加上寫字檯、沙發,剩不下多少轉圜之地。牆上的字畫而外,吸引注意力的是四處擺放的照片,先人的、家人的、朋友的、師長的;過去的、現在的。有的是「長設」的,有的則「應時」變換。不論如何擺放,巴金和楊憲益的像總是出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巴金是她的人生導師,從17歲寫信訴說人生苦悶開始,她與「李先生」亦師亦友的關係持續了大半個世紀;楊憲益則不僅是兄長,也是她最崇拜的人——說起楊憲益,她總是很確定地用上「崇拜」一詞:「我就是崇拜我哥!」 

巴金和楊苡在上海武康路巴金家合影。       趙 蘇 攝


楊苡和哥哥楊憲益


——那些老照片裡的人有好多都已不在世了,卻不是供著,楊先生與之朝夕晤對,就仿佛故人還在周圍。在楊先生家做客,最有意思的事情之一就是看老照片,幾乎照片上的每個人,都會引出一個周周折折的故事。有時談著往事,楊先生會忽地起身到照片前面去指認,這就是他(她)哎。老人都喜歡談往事,唯楊先生說起來沒多少傷感,倒是「好玩」得緊,仿佛那些人與事不是過去時,是現在時的。有她在內的照片,穿越了好幾個時代,從孩提時代,到中學畢業照,到身為主婦,到兒孫繞膝的老年,當然有「歲月」流過,奇異的是不「滄桑」,就像房間裡老舊的家俱、不加粉飾的牆面和裸露的水泥地,不會讓你覺得寒傖一樣。 

——其實襯著商品房的興盛,層出不窮的新興小區,二號新村裡後起的典型的上世紀80年代多層住宅也像是上了年紀的光景,「新村」之「新」已然無從說起。其居民多為老年的教職工,年輕的大都搬到學校新建的宿舍區,七老八十者株守此地,圖的是位置在市中心而鬧中取靜,交通、就醫方便。院裡比別處更有一種靜謐,有幾個時段,最常見的景觀就是老年人相攜在緩緩散步,其中不乏拄著拐的。據說90歲以上的,能數出六七位,這裡面年齡最大的,我想就是楊先生了吧。 

——楊先生並不是南大的人,住在這院裡,她的身份是趙瑞蕻先生的「家屬」。「家屬」有一意,是指沒有工作的人,家庭婦女。楊先生常說起對家庭的看重。1953年高教部外派趙先生和她去東德教書,一家人已打點行裝到了北京了,說是孩子不能帶去,她便拒絕了。孩子是最重要的,這差不多是絕對命令。楊先生說這是家教,從母親那兒來的。不僅如此,趙先生在世的時候,也是優先的,客廳裡唯一的寫字檯就屬於他。很難把「相夫教子」與《呼嘯山莊》的譯者聯繫起來,但楊先生總是笑說起她在家中的從屬地位,以及她與趙先生之間的「志同道不合」。

1956年趙瑞蕻楊苡攜三個孩子攝於上海,《呼嘯山莊》譯於此時。


她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有機會就要聲明自己只是「教員」 

——當然,楊先生並非「家庭婦女」,倒不僅僅是從言談舉止上一望而知——事實上從大學畢業到退休之前,她一直是工作的,而且大部分時間,有單位。把「工作」和「單位」分而論之大有必要:上世紀50年代初,楊先生的履歷表裡自說自話填的是「自由翻譯工作者」,她不知道照新社會身份的分類,根本沒有這一說。她也不曉得她所習慣的「自由」已經成為一個可疑的字眼。

——她以為給自己的身份定位是「寫實」的,因為那幾年她不上班,呆在家裡譯書。不過她不上班的「自由」很快受到幹擾,文聯(楊先生在南京解放後加入了市文聯)的小會上有人對她「不出來工作」表示不解,楊先生信奉的「孩子第一,四歲以前必須自己帶」,不被認為是一個理由,在仍應算是和風細雨式的「幫助」中,倒被歸為「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思想。 

——楊先生後來就被「幫助」到單位去了。在水利學校教過中文,到文聯下屬的《雨花》雜誌當過特約編輯,最後一站是南師大外文系。1980年就不幹了,不是系裡讓退,是她自己辭職的。她的許多朋友同事都不明白她何以那麼迫不及待:等定了職稱再辭嘛。在高校,職稱屬「茲事體大」到近乎「唯此為大」的,而退休即令不是形同被單位拋棄,也是很讓人失落的事,故還有「提退」一說,即以提職稱為條件換得下崗。楊先生什麼都不要,自己走人,想必給單位領導省了不少「做工作」的功夫,何況不是退休,是主動辭職。 

楊苡譯著書影

——儘管楊先生是西南聯大出身,在高校工作多年,資格不可謂不老,卻一直沒職稱,身份是很含混的「教員」,聽上去似乎比講師更等而下之。根據資歷和作為《呼嘯山莊》譯者的名聲,很多不知情者都想當然以為她必是教授,往往以教授相稱,楊先生有機會就要聲明她是「教員」,大有「以正視聽」的味道。有次文聯給她頒獎,介紹時領導說她是教授,輪到楊先生發表獲獎感言,她頭句話就是:我不是教授,我是教員。弄得領導很尷尬。自然的,很多人為楊先生抱不平,同時以為那樣的糾正隱然有忿懣之意,甚至將她的辭職與對待遇的不滿掛起鉤來也說不定。但楊先生提起「教員」總是很平靜,止于澄清誤會,聽不出什麼怨憤的情緒。至於退休事,她似乎是求之不得的——對她而言,那是對「單位」成功的逃離。她主動辭職,最大的動因就是和「單位」拜拜。此處加上引號,蓋因楊先生不僅是對某個具體的單位有特別的不滿,凡屬「單位」者,都讓她覺得隔膜。 

——這和她的經歷有關,她在「單位」裡從來就是批判、甄別的對象,最寬鬆時也是被「幫助」「爭取」的對象,在咖啡館裡喝著咖啡改作業被撞見也被舉為「資產階級思想」的證據,深文周納尋繹她詩裡的反動因子。她在「單位」幾十年,舒心工作的時間沒多少,被批、「靠邊」的時候倒居多。是故在楊先生那裡,「單位」是和一連串的不快以至屈辱綁定的,寧可敬而遠之。

——當然,也和她的性格有關。即使沒有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運動,楊先生對「單位」也不是不感冒的,因「單位」之於她,都意味著拘束、限制。楊家三兄妹曾戲以「博愛,平等,自由」彼此定義,謂哥哥楊憲益得「博愛」,姐姐楊敏如追求的是「平等」,楊先生則要的是「自由」。這「自由」沒什麼抽象的,簡單地解作個人的「自由自在」也沒什麼不可以。她18歲離開日本人佔領下的天津那個讓她苦悶的家,隻身到昆明入西南聯大讀書,是爭自由,希望自由自在地說話,隨意安排生活,要的也是自由。 

——在「單位」裡,楊先生仿佛動輒得咎,不獨是後來,1948年她在國立編譯館幹了一年,就因議論國民黨的「勘亂」加上對上司的不敬被解聘了,其後到中英文化協會,更是一個月就走人。

她的客廳成了她最自在的地方,與朋友聊天是她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不慣「單位」的人當中,有不少是不善與人相處,或人緣不佳的,這兩項皆與楊先生無關。她是很願意與人交流的,人緣則我想亦必是不差,否則就沒法解釋她的客廳裡何以總是那麼熱鬧。她的動輒得咎,多半是禍從口出。不能把楊先生歸為對政治感興趣的人,「懂」就更說不上。楊先生有自己的立場,而且喜歡對人與事「隨便」發發議論。在過去不可「隨便」的年月,這一「隨便」,事就來了。即使不幹政治,對周圍人事的議論也會有後果的,弄不好就得罪了什麼人。

——既然楊先生並不反感與他人的交流,且喜歡輕鬆隨意的往還,她的客廳便成了她最自在的地方,與朋友熟人聊天無疑是她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猜想楊先生過去一定是喜歡串門的,只是年事已高,且久已不良於行,就有來無往,都是登門拜訪的人了。楊先生的客廳於是也便越發的熱鬧。 

——我想我可以肯定地說,楊先生家的訪客最多,她的客廳是二號新村大院裡最熱鬧的地方。其他人不拘「陋室」還是「廳」,標舉的都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之類,楊先生這裡沒那麼「雅」,似乎「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有。採訪的記者、邀稿的編輯、親朋故舊(包括他們的後人)、串門鄰居、慕名而來的不速之客。年齡跨度大,少長鹹集,少者20許,長者80往上。

2015年春節,朋友們來看楊苡。

——楊先生並非來者不拒,比如對媒體,就是有戒心的,因為不止一次,她發現登出來的文章或添油加醋,或張冠李戴,或用些花團錦簇不著調讓人哭笑不得的句子,總之看了添堵。最讓她畏懼的是那種「胸有成竹」的採訪:來者早有預案,一連串問題,仿佛就等著你「填空」。而後找個標籤,比如談身世,來個「貴族」往上一貼,就算齊活。楊先生身上,早年即養成的教養在那兒,很少讓人下不來臺,心裡則未嘗不氣惱:我出生時父親就不在了,楊家走的是下坡路,哪來什麼貴族?!我們兄妹都是要擺脫舊家庭的,貴族、貴族的,羨慕得不得了似的——又時髦了嗎?最後則以「太可怕了!」或「可怕極了!」作結,這是楊先生口中出現頻率頗高的短語,用以表示對某些人與事的厭煩。 

——楊先生喜歡說往事,有時卻又很煩被問這問那,這似乎有點矛盾。其實不然。不待你發問,她也會說起天津那個家裡生活的種種,在中西女塾的日子,聯大師友們的友情,等等。這些都是在她腦子裡盤桓不去的,越到後來,那些畫面越是鮮明生動,而且總是伴隨著紛紛的細節,聽她娓娓道來,真是如在眼前。同樣的內容,有所圖而問上門來的,她有時就搪塞敷衍,甚或說些不愛聽的,以她的方式把人家給懟回去了。簡單地說,楊先生樂於分享屬於她的記憶,卻不高興被拿去做談資,更不喜弄到媒體上被消費,那就不再是她的,變了味了。 

——是故楊先生最感自在的是聊天,回憶若納入聊天的節奏,她就特有興致。而聊的內容也不單是她的懷舊。像她這樣歲數的老人,多半都是唱獨角戲了,因為對外間事、他人事再無好奇心,她不。她說,也聽人說。話題從國家大事、時政要聞到熱播電視劇到裡巷瑣聞、各種八卦。她的訪客常驚訝她有這麼好的記性,也驚訝她知道那麼多正在發生的事。不上網,不用微信,她的信息除了得自電視、報紙之外,一個重要來源即是客廳裡源源不斷的訪客。既然她的訪客「三教九流」,且什麼年齡的都有,她又時或好奇發問,便很能跟得上趟,一些時新的說法也會從她口中蹦出來。比如不久前她跟我說起有人弄錯了什麼事,便笑道:「我這不是『躺著中槍』嗎?」

只要覺得仍然有「好玩」的人與事,她跟這個世界就「不隔」

——足不出戶而所知甚多,楊先生自己有時也不無得意。「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拿年齡說事兒,老年人有此感慨,順理成章。楊先生常說到同輩甚至年輕一輩的誰誰不在了,也說到自己的時日無多,但你分明感到,她仍在饒有興致地參與「現在」——只要覺得仍然有「好玩」的人與事,她跟這個世界就「不隔」。而楊先生覺得「好玩」者,委實不少。前幾天她還打電話過來,只為提醒我電視上正在播一場音樂會。「好聽!」她告訴我哪個頻道,之後就匆匆把電話掛了。 

——當然,能夠「不隔」,好奇心之外,「物質」基礎是楊先生的耳聰目明。幾年前不慎跌跤骨折後,楊先生的活動半徑就在不斷縮小,最後當真是「足不出戶」了。但是她的反應一如既往。楊先生語速快、動作快、反應快,就是因動作太快才有那一跤,因此也就「收斂」了。但除了這一項,其它的還是快。電話裡絕對聽不出年事已高,客廳裡眾聲喧譁之際,她則有「耳聽八方」之能。比如正跟坐得近的人聊著什麼,那頭有人在談論她感興趣的某個話題,她會忽然停了話頭,加入那邊插言幾句,或是發問。眼見就過百歲的老人,有此反應,不由人不稱奇。而談興正濃之際,楊先生坐在那裡好幾個小時一無倦容。 

——這當然是楊先生自在的時刻,但她的客廳裡的熱鬧,卻還需要另外的解釋:必是來訪者也覺自在,才會有事沒事往她這兒跑,大事小事跟她聊。去的次數多了,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我發現來的人各有各的因由,凡不是帶有任務者(比如採訪),到這兒都特別放鬆。楊先生自有她的禮數,來客必有清茶一杯,聊的時間長了,保姆會端上點心,趕上飯點,則又有餛飩、炸醬麵什麼的端上來,都是楊先生調教的。但是又很隨意,來人不會感到拘束,因為很快會進入某種類於閒話家常的節奏。無需打點精神,常登門者更如同串門一般,來了便來了,去了便去了,哪怕坐不多會兒,吃了碗餛飩告退,也無半點心理負擔。很長時間不見面的熟人,沒準在這裡撞上了,素不相識的人,沒準在這裡相識,成了朋友。有的時候,這裡甚至成了臨時中轉站,書籍之類要交給某人,便撂下,因別處一年半載遇不到,楊先生這兒,隔段時間必會出現。

——先生無權無勢,登門者沒什麼可圖的,若說終有所圖,那所得也就是一份自在閒情了。這年頭人人在打拼,自覺不自覺,都上足了發條似的往前奔。有人處便有攀比,即使退了休,也還跟人較著勁。到楊先生這兒,一切都顯得多餘了,你若是「人比人氣死人」,跟楊先生一比,足可自慰,因她一輩子也就是個教員嘛。

就讀西南聯大的楊苡在昆明西南聯大後門蓮花池留影。

——以世俗的眼光看,楊先生一生走的大約是下坡路,唯她自己一點不覺。有次單位裡來電話,告她要發慰問金,她聽差了,以為是補助之類,趕緊聲明不缺錢。「我活得好好的呀」,這樣的話我聽過好多回了。倒是偶得稿費,楊先生有意外之喜,立馬盤算著怎麼花掉。出了新書,常又告訴出版社,不用給稿費,要書。而後就詳列名單,題了字送出一大批,這都是讓她覺得「好玩」的。 

——楊先生最近跟我說起的一樁「好玩」事與保姆小陳有關。小陳住在楊先生家,照顧老太太的起居好幾年了。因楊先生大體上都是自理,小陳的活並不多。二號新村老人云集,鐘點工供不應求,於是院裡便有不止一家找到她,請她空閒時去幫忙。商之於楊先生,當然是照準。小陳高喉大噪,大大咧咧,人卻是極好的。找個合適的保姆不易,那幾家紛紛表示,希望「以後」小陳住到自己家來。小陳回來學說給楊先生聽,想來是因自己的服務受到肯定,有點興奮,不無自矜。楊先生聽了,當然瞭然這「以後」是說她百年之後。許多老人對此是忌諱的,楊先生並不。她經常自己說起,別人岔開,下次她還會說,說起來一如談家常。複述小陳的故事,則淡然之外,好像她還覺得好玩:「都認定了是我頭一個走呢,我年紀最大嘛。」說著她自己就笑了。

(本文照片均由楊苡先生的女兒趙蘅女士提供)

中國第一家由媒體創辦的讀書類專業報紙

《文匯讀書周報》

WENHUI  BOOK REVIEW SINCE 1985

《文匯讀書周報》採編團隊

 張裕 zhangyu@whb.cn 舒也 xjz@whb.cn 

蔣楚婷 jct@whb.cn 朱自奮 zzf@whb.cn

薛偉平 xuewp@whb.cn   金久超 jinjc@whb.cn

周怡倩 zyq@whb.cn

《文匯讀書周報》官方微信郵箱:whdszbwx@whb.cn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推薦給他人或在【朋友圈】轉發

點擊標題下方【文匯讀書周報】字樣,關注我們的動態

請搜索並添加《文匯讀書周報》官方微信公眾號:

文匯讀書周報

whdszb

We  Have the Divine Scholarly Zest Blessed




相關焦點

  • 傾聽 楊苡:生正逢時
    祖父曾任淮安知府,祖輩中有4位在晚清時考上翰林。父親留學日本,在民國時期擔任天津的中國銀行行長。楊苡的哥哥楊憲益、姐姐楊敏如後來都成了著名的學者、專家。 在北京見過楊憲益先生,就想到南京見他的妹妹楊苡。 楊苡喜歡聊天。「吳祖光所謂『生正逢時』,我就是生正逢時,生於1919年,正是五四運動那一年。」
  • 客廳地板突然爆裂 或是氣溫升高熱脹冷縮所致
    http://epaper.qlwb.com.cn/qlwb/content/20140327/ArticelJ09003FM.htm            苑菲菲  本報熱線6610123消息(記者 苑菲菲) 剛打開房門,客廳裡的瓷地板磚突然發出「啪啪」的脆響聲,然後從一頭到另一頭,沿著中間兩排地板磚之間的連接縫全都鼓起來了
  • 嘉善大雲「雲上文化客廳」落成 打造文旅品牌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知名畫家老樹畫畫(劉樹勇)先生通過視頻送上寄語和祝福。 大雲首個「文化會客廳」正式亮相開幕式上進行了「雲上文化客廳」啟動儀式,大雲首個「文化會客廳」——雲上文化客廳於當天正式對外亮相。
  • 為報復女室友竟在客廳大便,小S不幸躺槍
    為報復女室友竟在客廳大便,小S不幸躺槍世間之大,無奇不有,娛樂圈也是天天各種奇葩事件層出不窮,不過這個事兒可真是頭一次遇見,如今事情被媒體曝出來,該男星不知道以後將以何面目面對同行以及網友?大家也都知道,倫敦的物價可不是一般的貴,各種生活成本對於經濟條件並不是那麼好的黃先生來說還是有那麼一丟丟困難的,因此黃先生來到這之後就選擇和一林姓女室友合租,這都能理解不是,畢竟大家都是窮人,可沒想到這哥們的騷操作多得很,竟然想到把自己的那間屋子再出租出去,自己搬到客廳住。
  • 客廳吊燈怎麼選購?客廳吊燈的尺寸一般是多少?客廳吊燈的尺寸選擇...
    客廳吊燈是整個客廳中的主要光源,所以對於客廳吊燈的選擇,自然是要根據整體客廳的風格來選擇,這樣可以使客廳顯得更加大氣精緻的效果。下面為大家介紹客廳吊燈選購方法及客廳吊燈尺寸一般是多少。
  • 客廳風水:客廳放什麼植物旺財
    客廳是我們在家裡除了自己房間以外呆的最久的地方,那麼在客廳裡擺放什麼植物能夠增強自己的財運呢?在客廳放什麼植物旺財?本期風水用品就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客廳放什麼植物旺財,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 野鳥闖入客廳築巢孵寶寶 主人1個月不敢開燈(圖)
    吳先生的家在南充城區某小區5樓,旁邊是植被茂密的氣象公園,客廳陽臺上還種植有蘭花、綠蘿等植物。3月中旬的一天,吳先生突然發現,客廳地板上無緣無故出現一些草根、苔蘚,清理後又會出現。  秘密終於在兩天後揭曉,吳先生回家發現有兩隻不知名的野鳥,時不時叼著草根、苔蘚從陽臺窗戶飛到客廳,原來,這兩個傢伙正在客廳的吊頂(高2.7米)上築巢。
  • 韓國「中小企業客廳」落戶中韓「國際客廳」
    韓國「中小企業客廳」落戶中韓「國際客廳」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30 星期一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 晉 通訊員 王作巖    本報11月29
  • 花瓶放在客廳什麼位置好 客廳的風水禁忌
    客廳的一些擺件等方面的問題是有關風水學的,所以說家裡財運和運勢旺不旺的話和風水學有一定的關係。所以說一些相關的小常識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重視一下的。那麼花瓶放在客廳什麼位置好呢,這個問題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客廳的風水禁忌是什麼,來看看相關的內容介紹吧,讓大家有所了解。
  • 24小時不間斷的嗡嗡聲逼得丈母娘睡客廳
    新買來的房子居然嗡嗡聲不斷 一家人都睡不好  中海錢塘山水就在錢塘江邊,有高層有排屋,綠化水系在小區內隨處可見,環境很好,房價自然也不便宜,何先生去年下半年買的這套89方的房子,花了將近250萬元。  昨天下午,我去了何先生家,何先生上一年級的女兒,坐在客廳的茶几上畫畫,眼睛還盯著電視機裡放的新版《大頭兒子小頭爸爸》。
  • 客廳牆面什麼顏色好 客廳牆面漆品牌推薦
    我們知道客廳是我們接待客人們的場所,所以說客廳的裝修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客廳牆面漆的顏色選擇是有講究的,我們不僅要關心它的美觀度,還要注意到顏色的匹配。那麼你了解客廳牆面什麼顏色好嗎?牆面漆,即面漆,目前市場上的牆面漆可謂五花八門,牆面漆哪種好呢?客廳牆面漆品牌推薦一下。
  • 客廳吸頂燈尺寸 客廳吸頂燈多大合適
    燈具在家居裝修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客廳作為我們長期聚集的生活場所,也是會客場所,因此客廳燈具的選擇尤為重要。現在很多家庭在選擇燈具時,往往都會選擇客廳吸頂燈,那客廳吸頂燈尺寸多大合適呢?下面我們就根據不同客廳的大小,來為大家推薦不同尺寸的客廳吸頂燈,一起來來了解看看吧。
  • 客廳為什麼不能用白光 客廳燈具應該如何選購
    我們在裝修房屋的時候,有很多地方都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比如燈具的選購,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客廳為什麼不能用白光呢?相信有很多人都想知道,那麼對於客廳的燈具要如何去選購呢?下面我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客廳為什麼不能用白光?客廳燈具應該如何選購?
  • 為什麼客廳用灰色地磚後悔了 客廳地磚選什麼顏色
    灰色是一種中性的顏色,比較百搭,因此,很多人在選擇客廳地磚的時候也會選擇灰色,那麼,客廳用灰色地磚後悔了嗎?有的人說,客廳用灰色地磚都後悔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帶大家來分析分析客廳地磚選什麼顏色,聰明人一般都會這麼選,你選對了嗎?
  • 臥室隔壁是電梯間噪音太大 住戶帶娃睡客廳(圖)
    測試:噪聲最高達44分貝  9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華商報記者接到住戶們反映的情況,首先來到了26層的巨先生家裡進行了實地感受。這是個一室一廳戶型,臥室隔牆就是電梯間。在他家臥室,確實每隔幾分鐘就會聽到電梯在導軌上運行的聲音,那聲音雖不刺耳,也不是很高,但聽得真切,每上下一次,很像過了一架飛機。
  • 客廳投影儀推薦 當貝投影F3最適合你的客廳!
    在現在很多新房裝修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捨棄以往標準的「電視牆」安裝,轉而更願意在客廳這公共空間充分展示自己的性格,各類藏書、收集品、掛畫等琳琅滿目。不過客廳畢竟還要起到一個待客的作用,那麼還是需要一塊大屏顯示設備。這時候,家用智能投影儀就成了年輕人們的首選。
  • 客廳適合掛什麼畫 吉祥花鳥 各種寓意於以你來選
    在家居裝飾中,客廳是最能顯出屋主的生活品味的區域,它包含了屋主的愛好、藝術眼光以及對生活品質上的追求。對於客廳的裝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掛上一幅裝飾畫,不僅可以營造絕佳的家居氛圍,還可以提升整個家居的顏值。那客廳適合掛什麼字畫呢?
  • 客廳植物選什麼好 客廳適合擺放什麼植物
    屋裡增加一些植物,不僅能增加一些美觀感,也能提高一些空氣的質量,客廳植物選什麼好,這個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植物來選擇,也有一些適合家中種植的植物,下面小編會給朋友們詳細的介紹一些。客廳適合擺放什麼植物,在對於風水上沒有講究的朋友們來說,選擇自己喜歡並且容易存活的植物就可以了。
  • 客廳放什麼擺件最旺財 客廳擺件工藝品的風水禁忌
    客廳是家庭主要場所,所以在裝修的時候,會把客廳裝飾的高端、大氣,讓客廳風水通透。客廳放什麼擺件最旺財呢?這對於相信風水學的用戶來說,選擇一些招財的擺件和裝飾品是可以給家庭帶來幸福和財富的,下面一起看看客廳擺件工藝品的風水禁忌。一、客廳放什麼擺件最旺財客廳擺件五花八門,面對這麼多的選擇,客廳放什麼擺件最旺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