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高程「密碼」解析

2021-01-09 金臺資訊

對珠峰進行交會測量示意圖

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作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以下簡稱珠峰)又一次吸引了世人目光。

在藏族傳說裡,遠古時期這一地區曾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海的周圍莽林成蔭、花團錦簇,一群妖魔來了,攪得海嘯林毀、生靈塗炭。終於有一天,5位法力無邊的女神出現了,把妖魔鎮壓在雪山之下,喝令大海退去,並化身為喜馬拉雅山脈的5座山峰。最高的翠顏峰被稱為「珠穆朗瑪」,藏語意為「第三女神」,是5位女神中最勇敢的一位。

登頂珠峰、測量她的「身高」,也成為各國登山勇士們的人生目標,他們當中有人甚至為此獻出了生命。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幾代測繪人為珠峰測量付出了艱辛努力,並於1975年首次測得並公布珠峰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組織了對珠峰高程的權威複測,測得峰頂巖面高為8844.43米。2020年我國再次組織精銳力量,於5月1日正式啟動對珠峰高程的測量。

世界屋脊笑傲橫,中華勇士邁新程。徵服珠峰測量高程,是一代代測繪人的使命和榮耀。那麼,這次測量珠峰高程有哪些重要意義?又是如何保證測量精度,實現技術創新和突破的?請看——

測量珠峰有哪些重大意義

珠峰,是反映印歐板塊相互擠壓運動狀態的「敏感指示器」。喜馬拉雅地區位於印歐板塊碰撞帶和青藏高原南緣,是世界著名的大陸地震活動帶。近一個世紀以來,喜馬拉雅地區曾發生過4次8級以上地震,15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兩次8級以上地震發生在珠峰附近(1933年和2015年)。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博卡拉發生的8.1級地震,是半個世紀以來喜馬拉雅地區震級最高的一次災害性地震。儘管極震區位於喜馬拉雅南麓尼泊爾中部,但喜馬拉雅北麓的我國西藏日喀則地區所轄定日、聶拉木、吉隆3個縣也受到強烈影響。

為探求地球板塊運動和地震等因素對珠峰地區產生的影響,我國再次測量這一「世界屋脊」,具有非凡意義:

標記「量自然之變、掌天地之動」的科學探索新航程。測量珠峰高程、監測變化情況,獲得精確的峰頂雪深、氣象、風速等數據,可為研究歐亞大陸和印度洋板塊相互作用,以及珠峰地區生態環境變化,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同時,對發展地球科學理論、監測地殼活動、預報自然災害等,具有重要的科研和應用價值。

標註「東方華夏智慧、大國力量風採」的技術進步新作為。針對珠峰地形複雜、高寒低氧的極端環境條件,我國專業測繪人員首次登頂測高,綜合運用航空重力、航空遙感、雷射雷達等測繪技術手段,並將5G網絡帶上珠峰,配合實景三維技術,直觀展示珠峰樣貌,彰顯了我國測繪技術的進步和綜合國力的提升。

標定「科學試驗環境、挑戰極限訓練」的研究新方位。測量珠峰的高程以及周圍的氣象環境,有利於弄清楚該區域的自然環境及其變化情況,有利於精化珠峰地區大地水準面模型,提高重力場模型精度。它特有的地質構造、地形特點、氣候環境,可為開展極限條件下的各類訓練和試驗創造條件。

標誌「合作融合成果、構建共贏架構」的睦鄰友誼新裡程。2020年正值中尼建交65周年,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中尼兩國共同宣布珠峰新的高程,具有裡程碑意義。

測量珠峰有哪些方法手段

珠峰作為世界最高峰,一直為世人矚目。那麼,珠峰的「身高」到底是怎樣測量出來的呢?

本次珠峰高程測量,主要採用的是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量、精密水準測量、光電測距、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衛星遙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多種傳統測量手段和現代測繪技術。精準測定過程主要分三步:

一是「引」。通過技術手段,從海平面原點引出珠峰山腳高程,即確定測量基準。測量基準主要有起算面和起算點:我國採用的起算面,是青島驗潮站1952年至1979年潮汐觀測資料計算出的黃海平均海水平面(即0米高程起算面);起算點是青島國家水準原點,高程為72.2604米。目前,我國已建立以青島國家水準原點為起點、覆蓋全國的國家高程基準網。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就是從基準網中的日喀則市一等水準點進行起測的。

二是「測」。即測量出峰頂到已知控制點的高差。首先,從已知控制點將高程和坐標傳遞至珠峰腳下的6個交會點(見對珠峰進行交會測量示意圖),當測量覘標在峰頂架設完成後,6個交會點的測量隊員同時採用三角高程測量方法,通過觀測覘標的水平角、垂直角和距離,按三角形勾股定理求取交會點與覘標的高差;採用交會測量方法,根據6個交會點的平面坐標,通過測量6個交會點至覘標的方向和距離,推算覘標點的平面坐標。同時,登頂測量隊員操作GNSS接收機,獲取覘標點位的衛星觀測數據,架設重力儀測量峰頂區域重力值,利用冰雪探測雷達對冰雪層厚度進行準確探測。

三是「算」。根據已測量數據,開展數據計算,最終得出珠峰高程。先在野外收集整理對珠峰GNSS觀測、精密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交會測量、雷達探測、天文測量和航空重力測量的各類數據,然後利用國家重要基礎數據資料,構建精密數據模型,最後進行數據綜合處理和嚴密計算。歷時數月,完成全部計算工作,最終解算出準確的珠峰新高程——8848.86米。

測量珠峰有哪些技術創新

中國科學院院士、大地測量學家楊元喜說:「這次珠峰高程測量的精度,一定比歷史上所有珠峰高程測量精度都要高。」

此次測量,在技術創新和裝備使用上實現了「四個首次」「兩個綜合」「一個合作」:

首次在珠峰峰頂開展了北鬥衛星導航定位測量,實現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處於極寒低壓環境下高精度定位測量的應用。

首次在珠峰地區開展航空重力測量,並首次沿著登山線路,將地面的重力測量推到了珠峰峰頂。這項工作填補了我國在珠峰地區的重力空白,大幅度提升了珠峰地區高程起算面精度。

首次將5G和北鬥結合,利用通信專網和北鬥數據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了高寒高海拔環境下北鬥二號、北鬥三號衛星信號同時接收、實時解析和質量預評估。北鬥還與GPS數據融合,有效提升了峰頂大地高的精度和可靠性(±2.0釐米)。

首次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派出「航空地質一號」飛機,開展我國在珠峰區域的航空重力和遙感綜合調查,覆蓋面達1.25萬平方公裡,提供了歷史上最佳的海拔高程起算基準。

綜合使用了高性能全站儀、超長距離測距儀、雪深探測雷達、衛星信號接收機、重力儀等,在測量過程中擔任「絕對主力」,測量的科學性、可靠性、創新性均有顯著提升,測量精度再次刷新。

綜合運用航空重力測量、現代測繪技術、傳統大地測量等方法開展珠峰測量工作,引入了航空遙感雷射雷達、實景三維建模等現代的測繪技術,大大提升了測量精度和效率。

中尼兩國合作,首次構建珠峰地區全球高程基準,第一次共同計算形成了珠峰的高程,兩國計算所得峰頂大地水準面差值僅為7.2釐米。擬合精度高,得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認可,同時體現了中尼兩國在高新技術領域合作的歷史性飛躍。

對珠峰高程的測量,是人類認識地球、了解自然的過程,從8848.13米到8844.43米,再到8848.86米,對珠峰高程的一次次「追問」,是我國測量技術不斷創新突破的發展史,同時更是我國一代代測繪人和登山隊員不懈努力和無私奉獻的奮鬥史。

正是歷代測繪人的不懈奮鬥,才鍛造了「冰峰火洲英雄測繪隊」「英雄測繪大隊」「丈量世界屋脊的英雄測繪大隊」等一支支英雄測繪隊伍,為人類認知生存環境、探索世界奧秘貢獻了力量。

相關焦點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5月27日2點10分出發,衝頂珠峰。此前,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第一次向珠峰頂峰進發。5月8日,修路隊員準備通過北坳冰壁時,發現攀登路線上雪比較深,有流雪的危險,撤回前進營地。登頂時間比原定日期延後。因天氣原因,隊員分兩批撤回大本營進行休整,等待第二個衝頂窗口期。
  • 珠峰測量丨關於中國的珠峰高程測量
    從1852年開始,不同的國家開始對珠峰高程進行測量。珠峰到底有多高?歷來引世人關注。回顧珠峰峰頂高程的測量歷史,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測繪工作者已對珠峰進行過6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1966年、1968年我國兩次對珠峰高程進行測定,建立了高水平高質量的測量控制網,開展了三角、水準、天文、重力、物理測距、折光試驗等測量工作。
  • 珠峰「身高」怎麼測?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他表示,衛星遙感技術的測量精度遠低於大地測量方法,而且測出來的是包括雪深的高程。而不同的季節裡,珠峰的雪深厚度不同。珠峰高程是怎麼測出來的?珠峰高程測量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備受眾人矚目的登頂只是其中一環。整個珠峰高程測量採用GNSS衛星測量、精密水準測量、光電測距、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等多種傳統和現代測繪技術,以精確測定珠峰高程。
  • 8848.86米 珠峰新高程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成功完成7500米無氧拉練。 自然資源部供圖西藏自治區氣象局2020珠峰高程測量氣象探測保障服務隊施放高空氣象探測氣球。 自然資源部供圖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開展峰頂覘標操作練習。 自然資源部供圖珠峰金頂。
  • 珠峰新高程是如何算出來的
    12月8日,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公布,為8848.86米。珠峰長高了嗎?怎麼測算出來的?和以往的測量相比,「新」在哪裡?就此,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此次珠峰實地測量和數據處理相關人士。我國先後於1975年和2005年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1975年珠峰高程測量,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矗立於珠峰之巔,並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就是精確測定珠穆朗瑪峰高度,這同時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   今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最終於5月27日成功登頂完成測量。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
  • 珠峰咋有4個高度?專業測繪科技工作者解讀珠峰高程測算過程
    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負責2020珠峰高程測量內業數據綜合處理的小夥伴解釋說:受地殼板塊運動和地震等因素的影響,珠峰高程一直在發生長期性與隨機性的變化,如何得到最精準的珠峰高度,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測量手段和數據處理方法。外業採集到的各類相關數據,是未經改正與歸算的原始觀測數據。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本報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楊舒從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獲悉,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測量登山隊由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組成,目前正在進行登山適應性訓練和高海拔測量技能操練,計劃在5月開展登頂測量。高程測量即海拔測量。
  • 珠峰高程測量「黑科技」
    GNSS接收機通過處理中國北鬥、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盟伽利略4個衛星導航系統的信號,輸出衛星觀測量,從而確定珠峰高程。峰頂雪深雷達雪深雷達主要利用天線發射和接收高頻電磁波來探測地面雪深,通過雪深雷達觀測獲得珠峰峰頂冰雪層厚度,並將其從珠峰峰頂雪面海拔高中扣除,即獲得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也就是俗稱的「珠峰高程」。
  • 珠峰咋有4個高度?最專業、最燒腦的珠峰高程測算過程來了!
    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負責2020珠峰高程測量內業數據綜合處理的小夥伴解釋說:受地殼板塊運動和地震等因素的影響,珠峰高程一直在發生長期性與隨機性的變化,如何得到最精準的珠峰高度,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測量手段和數據處理方法。外業採集到的各類相關數據,是未經改正與歸算的原始觀測數據。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人民網日喀則4月30日電(記者谷業凱、袁泉)人民日報記者谷業凱、袁泉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進行現場報導:4月30日下午3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在珠峰大本營召開,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 一文回顧,2020珠峰高程測量
    王少勇 攝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已對珠峰進行過6次大規模測繪和科學考察,並於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並發布珠峰高程。1975年5月27日,我國測量登山隊員首次將測量覘標豎立在峰頂,利用傳統三角交會方法,測得珠峰高程為8848.13米。
  • 中國為什麼再次測量珠峰高程?
    5月27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從位於我國境內的珠峰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完成峰頂測量任務,可喜可賀。這意味著,珠峰「身高」將迎來歷史性更新。在這之前,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已經在珠峰外圍進行了一系列的測量工作,之後將對所有數據進行聯合處理,才能獲得最終結果,預計需要2到3個月的時間才能得出。這次測量將有利於大地水準面優化,提高珠峰高程精度,並獲取寶貴的科學數據。
  • 尼泊爾著手自主測量珠峰海拔高程
    新華網加德滿都7月20日電(記者何險峰)尼泊爾測繪局官員20日向新華社記者透露,該局已派出一支完全由尼泊爾人組成的測量隊伍,著手自主測量珠穆朗瑪峰海拔高程。
  • 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實現技術突破
    實現人類首次在珠峰峰頂開展重力測量本次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目標是精確測定珠峰的高度,進入登頂測量階段,憑藉人力登上珠峰成為準確測量的關鍵。為何一定要人力測量?記者了解到,早期的珠峰測繪多在無人登頂的情況下進行,傳統的交會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有可能出現偏差。因為珠峰峰頂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20多平方米的平面。
  •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 兩個月左右揭曉珠峰新高度
    中新社西安5月27日電 (記者 阿琳娜)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27日成功登頂,記者從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了解到,中國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將根據測量數據進行珠峰高程計算,兩個月左右計算出初步結果。
  •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 5G見證珠峰新高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吳曉東)5月27日11:00,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新華社、央視關於登山隊登頂測量的高清視頻畫面,通過中國移動5G網絡與全世界實時共享這一喜訊,並讓所有人以前所未有的角度和方式見證攀登者登頂和高程測量過程。
  • 這下明白了,珠峰高程需要不斷測量
    2020年5月27日11:03,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60年前,中國登山隊隊員實現了人類第一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的壯舉。45周年前,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看到這個新聞,相信大多數人都奇怪,怎門又去測量,珠峰的高度,上小學的時候都背過8848.13米,為什麼要反覆測量呢,耗費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 2020珠峰高程測量 我國首次在珠峰開展航空重力測量
    央視網消息:把珠峰高程測量比作為珠峰「量身高」,它的精確測量取決兩個關鍵因素:一個是珠峰的山頂高度位置、一個是大地的水準面。2020珠峰高程測量中,我國首次在珠峰區域開展了航空重力測量,可將珠峰地區大地水準面的精度從米級提高到釐米級。
  • 揭秘丨珠峰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與專家成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