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實現技術突破

2021-01-08 大洋網

我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實現技術突破

頂著嚴寒與風雪,憑藉纜繩和鋼梯,5月27日11時,我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洛桑頓珠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完成了峰頂測量任務。

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登頂測量一波三折,但測量登山隊頂住壓力,展現了為國測繪、為國攀登、不屈不撓的精神。

實現人類首次在珠峰峰頂開展重力測量

本次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目標是精確測定珠峰的高度,進入登頂測量階段,憑藉人力登上珠峰成為準確測量的關鍵。為何一定要人力測量?記者了解到,早期的珠峰測繪多在無人登頂的情況下進行,傳統的交會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有可能出現偏差。因為珠峰峰頂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20多平方米的平面。從山腳下的各觀測點瞄準峰頂測量,目標點難以一致。因此,必須由人將覘標帶上峰頂。有了覘標,在山腳下布設的觀測點就能更精確地照準峰頂的測量目標,從而測得精確的角度和距離。

此外,目前利用衛星遙感技術測量峰頂高程的精度,遠低於大地測量方法,而且只能測出雪頂的高程。本次珠峰高程測量綜合運用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衛星測量、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衛星遙感等多種技術。其中,GNSS接收機、雪深雷達、氣象測量和覘標等儀器都需要人攜帶至頂峰。此外,目前測量無人機和機器人尚無法完成珠峰登頂作業。因此,儘管人力登頂危險重重,卻是保證測量精確的關鍵。

5月6日,我國測量登山隊第一次出徵衝頂,但由於北坳冰壁有流雪風險而下撤;5月16日,測量登山隊第二次向頂峰發起突擊,但受氣旋風暴「安攀」的影響,7790米以上區域積雪過深,出於安全考慮,不得不再次下撤。5月24日,測量登山隊再次從6500米營地出發,第三次向頂峰發起突擊,終於在27日上午克服了大風、降雪、缺氧等障礙,一舉取得成功。

27日11時登頂後,測量登山隊員迅速在峰頂豎立起測量覘標,使用GNSS接收機通過北鬥衛星進行了高精度定位測量,使用雪深雷達探測儀探測了峰頂雪深,並使用重力儀進行了重力測量。上述高精度測量儀器均由我國自主研發,同時也是人類首次在珠峰峰頂開展重力測量,這將有利於大地水準面優化,提高珠峰高程精度,並獲取寶貴的科學數據。

珠峰高程最終數據有待聯合處理後公布

覘標豎立在峰頂,並不意味著珠峰高程測量完成,27日11時後,在珠峰周邊海拔5200米至海拔6000米的6個交會點,測量隊員開始同步開展峰頂交會測量和GNSS聯測,獲取珠峰高程測量數據。

據了解,2020珠峰高程測量實施以來,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已在珠峰及周邊地區開展了水準測量、絕對重力測量、重力加密測量、GNSS測量和天文測量等工作,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航空物探遙感中心還開展了航空重力測量。登頂測量和交會測量的成功完成,為本次珠峰測量任務的外業測量工作畫下了圓滿的句號。峰頂測量完成後,將對觀測數據進行聯合處理,才能獲得珠峰高程最終數據。

有關測繪專家介紹,珠峰高程測量是多種技術手段的綜合應用過程,在數據分析、處理的基礎上,還要進行理論研究、嚴密計算和反覆驗證,才能確定珠峰精確高程。此外,溫度、氣壓、折光環境等因素都會對測量產生影響,科學家需要通過複雜的計算消除誤差,得到精確的珠峰高程。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大概需要2到3個月時間。最後還要經過一定的檢查、驗證和審核報批程序,才會得出珠峰的確切「身高」。

而這個確切「身高」即珠峰海拔高,則是峰頂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介紹,我國法定的大地水準面,是一個和黃海平均海平面重合併延伸到大陸內部的水準面。該高程起算面是根據青島大港驗潮站1952年至1979年的驗潮資料計算確定的,並通過青島市觀象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實現。

「我們測出的珠峰高程之所以具有權威性,就是因為可以在珠峰地區克服各種困難,開展各類細緻的高精度基礎性野外測量任務,確保我們珠峰高程測量的基準點和海拔高程起算面是全世界最好的。」黨亞民說,在近年召開的珠峰高程測量國際研討會上,我國展示的全面、先進的珠峰高程測量方法和技術手段,得到了與會多國的認可。我國珠峰高程測量和測繪綜合科學技術水平,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

(光明日報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 楊舒)

相關焦點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本報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楊舒從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獲悉,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測量登山隊由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組成,目前正在進行登山適應性訓練和高海拔測量技能操練,計劃在5月開展登頂測量。高程測量即海拔測量。
  • 中國登山協會電賀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
    5月27日上午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13時30分,他們完成峰頂測量工作開始下撤,創造了中國人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長的最新紀錄——150分鐘。中國登山協會當日向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發出賀電。賀電說,欣喜地看到你們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完成了珠峰頂峰測量任務,在此,衷心祝賀你們登頂成功,祝賀你們在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中成功實現了技術突破。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人民網日喀則4月30日電(記者谷業凱、袁泉)人民日報記者谷業凱、袁泉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進行現場報導:4月30日下午3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在珠峰大本營召開,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 一文回顧,2020珠峰高程測量
    2019年,尼泊爾開展了本國首次珠峰高程測量。與此同時,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國產儀器設備的成熟,中國新一次的珠峰高程測量也在醞釀之中。 「我國基礎測繪工作近年來取得了長足進步,國家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初步建成、全國衛星導航定位『一張網』取得積極進展、遙感影像獲取應用及時有效,為更加精確地測定珠峰高程奠定了技術基礎。」
  • 珠峰測量丨關於中國的珠峰高程測量
    珠峰測量丨關於中國的珠峰高程測量 2020-05-08 0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5月27日2點10分出發,衝頂珠峰。此前,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第一次向珠峰頂峰進發。5月8日,修路隊員準備通過北坳冰壁時,發現攀登路線上雪比較深,有流雪的危險,撤回前進營地。登頂時間比原定日期延後。因天氣原因,隊員分兩批撤回大本營進行休整,等待第二個衝頂窗口期。
  • 珠峰「身高」怎麼測?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事隔多年,如今為什麼再測珠峰?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說,我國是珠峰的主權國家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世界最高峰的數據測出來。作為終年積雪、高聳入雲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測量起來頗有難度。
  • 「2020珠峰高程測量」外業作業結束 測量團隊答記者問
    央廣網北京6月2日消息(記者周堯 普布次仁)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20珠峰高程測量」外業作業圓滿結束。這次珠峰測高有哪些技術創新與突破?隊員們帶回來的數據質量如何?6月1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活動總指揮、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等人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5月27日,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並完成峰頂測量任務,在經過兩個多小時測量之後,2020珠峰「測身高」外業作業圓滿收官。李國鵬介紹:「5月28日晚上,測量登山隊員把珍貴的峰頂測繪數據帶下來,我們目前看到的數據質量高、非常安全。」
  • 珠峰長高了還是變矮了?中國第三次高程測量的技術才是硬核
    26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衝鋒修路組6名隊員把長約5600多米的安全路線繩全程鋪設至珠峰峰頂。27日凌晨,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開始攻頂,他們將沿著這條「生命線」登頂珠峰,完成測量任務。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實現人類首次從珠峰北坡登頂壯舉,今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 丈量珠峰新高度 中國2020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
    「確實,測量珠峰是一件高難度工作。以前,登山隊員測不了,測繪隊員又上不去。但是,我國是珠峰的主權國家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世界最高峰的數據測出來。」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說,測量登山隊由專業登山運動員與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的測繪人員構成。 珠穆朗瑪峰作為終年積雪、高聳入雲的世界最高峰,測量其高度頗有難度。
  • 三問2020珠峰高程測量:「載入史冊之舉」如何締造?
    近日,2020珠峰(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活動現場總指揮,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簡稱「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在西藏拉薩接受專訪時表示,「這次珠峰高程測量一定也會載入史冊。」2020珠峰高程測量有何新突破?「珠峰高程測量幾乎用到大地測量所有的理論和方法,體現了時代科技發展的最高水平。」
  • 中國測繪丨珠峰高程測量:需要一個長期的科學探索過程
    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主席、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表示,任何事情只要兩國科學家或者兩國人民互相尊重,講科學,講事實,就一定能做好。」作為此次珠峰測量的技術負責人,黨亞民可謂嘔心瀝血。
  • 為世界之巔高程測量「刷新」珠峰高度!
    本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重點在以下五方面實現技術創新和突破:一是依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展測量工作;二是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綱本次測量任務;三是應用航空重力技術,提升測量精度;四是利用實景三維技術,直觀展示珠峰自然資源狀況;五是登頂觀測,獲取可靠測量數據。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謝瑋)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在珠峰大本營召開,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聯合聲明》,自然資源部會同外交部、國家體育總局和西藏自治區政府組織了2020珠峰高程測量工作。此次珠峰高程測量正值中國和尼泊爾建交65周年之際,自1955年建交以來,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尼關係始終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此次珠峰高程測量是發展兩國友誼的新舉措。
  • 《中國測繪》雜誌丨珠峰高程測量:需要一個長期的科學探索過程
    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主席、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表示,任何事情只要兩國科學家或者兩國人民互相尊重,講科學,講事實,就一定能做好。」作為此次珠峰測量的技術負責人,黨亞民可謂嘔心瀝血。
  • 何時公布測量結果?專家詳解珠峰高程測量15問
    黨亞民(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研究所所長): 我國先後於 1975 年和 2005 年兩次成功完成珠峰高程測量。1975 年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員立起的 3.51 米高的紅色金屬覘標,測量隊員用傳統三角交會的方法進行測量,精確測得珠穆朗 瑪峰的海拔高程為 8848.13 米。
  • 中國為什麼再次測量珠峰高程?
    5月27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從位於我國境內的珠峰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完成峰頂測量任務,可喜可賀。這意味著,珠峰「身高」將迎來歷史性更新。在這之前,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已經在珠峰外圍進行了一系列的測量工作,之後將對所有數據進行聯合處理,才能獲得最終結果,預計需要2到3個月的時間才能得出。這次測量將有利於大地水準面優化,提高珠峰高程精度,並獲取寶貴的科學數據。
  • 全球通見證珠峰新高度,中國移動5G全程保障珠峰高程測量
    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兩國團隊克服種種困難,紮實開展工作,最終確定了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雪面高程。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政治互信日益增強,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正從願景變為現實。
  • 這下明白了,珠峰高程需要不斷測量
    2020年5月27日11:03,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60年前,中國登山隊隊員實現了人類第一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的壯舉。45周年前,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看到這個新聞,相信大多數人都奇怪,怎門又去測量,珠峰的高度,上小學的時候都背過8848.13米,為什麼要反覆測量呢,耗費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 兩個月左右揭曉珠峰新高度
    中新社西安5月27日電 (記者 阿琳娜)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27日成功登頂,記者從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了解到,中國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將根據測量數據進行珠峰高程計算,兩個月左右計算出初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