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 一起探索科學之美

2021-02-25 中關村第二小學萬泉河分校

2020年初冬時節,在中關村第二小學集團總校的帶領下,我校以「領悟博學真諦 踐行科技生活」為主題成功舉辦第二屆科技嘉年華活動。

本次科技嘉年華活動圍繞「感悟生命、感受科技、保護地球」三大主題開展,以「人人樂參與,人人享成果」為宗旨,激發同學們學習科學和科技創新熱情。

科技節期間,各年級的同學們和老師們都動起來了,大家一起實踐、一起探索科學之美。

一年級的同學們藉助五穀糧食畫表達祝福祖國五穀豐登、繁榮富強,人民祥和安康的心願。

二年級的同學們通過製作動物紙地球,認識地球家園七大洲四大洋代表性的動物,感悟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三年級的同學們不僅放眼宇宙,探秘地球家園的鄰居月球和太陽,還與遠在雲南麗江的遠程天文臺,在互聯的網絡空間內實現連通共學。

四年級的同學們藉助身邊常見的材料創意製作結構巧妙的機械手,可以成功實現取物功能,感嘆孩子們的合作探究、巧手製作。

五年級的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組裝地球模型,不僅了解地球的構造還認識了世界上的許多國家。期待他們放眼中國、放眼世界。

六年級的同學們通過科學實驗的方法探究納米材料,觀察到水珠在荷葉上滾動並沒有沾溼荷葉表面的超疏水現象,並進而嘗試模擬應用。

為了引導同學們領悟博學真諦,學習科學精神,依託總校優勢,面向全體學生啟動了科學家進校園系列活動。本次科技嘉年華期間走進校園的是中科院森林生態專家趙士洞老先生,他近距離為同學們進行了一次科學精神的播種。

同學們興奮地跟著趙老師開展了一次」祖國森林旅行」。了解我國從東到西、從南到北的森林和在那裡發生的故事:生物間的循環、生態環境,森林對我們生活的幫助……尤其趙老師親身到各地考察的經歷讓人意猶未盡、身臨其境,同學們不僅收穫了野外考察的方法,還有躲避危險動物的辦法,更有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

一節講述森林的課,變成了跨學科的教學,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泛但又相互融合。同學們認真完成了學習任務單,鞏固了學習成果。

這是誰的葉呢?它的葉緣是什麼樣子的?講座結束後,同學們興致頗豐地探究著植物的秘密。一片片葉片,一次次呼吸,正是趙老師用精彩的《森林的秘密》講座,連通了同學們和自然運轉的奧秘。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

在科學嘉年華的成果展示中,各年級同學的表現驚豔全場。大膽的想像、自信的表達、靈巧的手工令人讚嘆。

科學嘉年華活動在同學們的不舍中暫時告一段落,但是一顆顆科學夢的小種子正在學生心中悄然萌生,領悟博學真諦,踐行科技生活,未來科技我們一起探索!

編輯:陳鴿 朱琳 應立輝 湯穎娜 邊寶鑫 宋雪瑩

攝影:邊寶鑫 關德強 馬思怡

相關焦點

  • 科學美之三角龍Triceratops | 跟我一起Show英語 No.012
    就讓我們在家中一起動起來,激活孩子們的英語語言儲備,聆聽窗外的燕語鶯聲。本期分享者Isabella GengFrom G3科學之美恐龍的一個個未解之謎,就像一粒粒科學的種子種在了我的心裡,好奇心讓它生根發芽,在我頭腦中長出了一棵棵「為什麼」樹,吸引著我去思考、去發現。我發現科學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用科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 首家沉浸式未來體驗空間登陸深圳,感受科學震撼之美
    原標題:首家沉浸式未來體驗空間登陸深圳,感受科學震撼之美  宇宙離我們有多遠?地球上有外星人嗎?汽車越輕就跑得越快嗎?……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想像力可囊括世界。」孩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如浩瀚星空,無窮的宇宙,沒有盡頭卻充滿無限的可能。他們所有的好奇與疑惑將在Skyland未來科技館中得到答案。
  • 蒲慕明:《大腦之美》序言,腦探索的起點
    他的偉大之處不僅是他遺留給神經科學大量至今仍有參考價值的神經解剖學資料,還有他對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開創性概念。他繪製的神經網絡圖譜,在今天仍經常被神經科學教科書引用。《大腦之美》一書精選了一些他所繪製的大腦神經網絡圖譜,給廣大的讀者展示了大腦複雜而神秘誘人的世界。嚴青博士在專研神經科學之餘,為中文讀者翻譯了這本書,是件可喜可賀的事。
  • 「量子科技,未來已來」科學傳播營啟動
    本報訊 (記者郝天韻)11月27日,「刊媒惠—科學傳播工作營」之「量子科技,未來已來」活動在中國科普研究所啟動,這同時也是中國科普研究所前沿系列學術報告的第30期活動。中國數字科技館、《大眾日報》、湖北經視、百度百家號等多家平臺同步在線直播,共同打造了量子科技的科學傳播盛宴。
  • 未來已來!這裡看起來→
    科技創新在引領社會走向未來的同時,改變了過去和現在,人們的生活就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升級迭代,人們所嚮往的美好生活,就在這種創新中不斷實現。人工智慧、超級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碳纖維、石墨烯、醫學領域的3D列印、分子育種、新能源開發與利用、航天航空和暗物質的探索等十大話題版塊,描述了十個生動的科技改造生態的場景。
  • 2020未來科學大獎舉行雲端頒獎典禮|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
    璀璨星光 向科學百年啟程生命科學獎幾千年來,人類對於生命科學的探索從未止步,向著那些沒有被照亮過的地方,勇毅前行。董欣年:我參加未來科學大獎科學評獎活動主要的目的有兩個,第一,選出中國對科學發展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給予表彰,弘揚他們的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
  • 從矽時代到碳時代——生命科學的未來已來
    但是,人類對於自身健康的關注度始終持續升溫,生命科學領域的服務和產品擁有龐大的市場需求。下一個時代的核心元素一定會是有機物的核心元素,也是矽的同族元素——碳。我們已不期然地從「矽時代」過渡到了「碳時代」。
  • 北理工專業科學日探索「天地之美 萬物之理」
    11月7日,「天地之美 萬物之理」北理工物理學院專業科學日活動在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舉行「物理學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是科研創新、科技發展的源頭之水。」開幕式上,物理學院黨委書記姜豔表示,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物理學既是科學技術的「源頭水「 ,也是創新研究的「發動機」!咖啡沙龍板塊邀請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葉方富研究員、外研社科學出版工作室劉曉楠主任和同學們交流物理前沿科學知識與科學傳播。
  • 科學之光,溫暖世界|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正式開幕
    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2020年新冠疫情給全球帶來了重大的影響,未來科學大獎周活動以雲端形式進行呈現。今年,未來科學大獎周的主題是「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未來科學大獎願做一粒火種,在人類面臨共同挑戰的當下,凝聚更多愛與力量,點亮科學之光,溫暖整個世界。
  • 美國《探索》雜誌:未來的科學何去何從
  • 「時空之眼」點亮冬日成都之夜,來,一起探索宇宙的奧妙
    昨天晚上,成都遠洋太古裡漫廣場上,一件名為「時空之眼」的藝術作品被正式點亮,耀動的光芒以變幻的節奏傳遞著來自宇宙的「問候」,也點亮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希望。而成都遠洋太古裡的「留步·放想」冬季主題活動也拉開帷幕,五件藝術作品將浩瀚宇宙的經典元素一一呈現,營造富有科幻感的節日氛圍,在這個冬季引領公眾一道探索人與宇宙之間的關係。
  • 遙望火星致敬科學經典!這個夏天,我們一起領略科學之美
    雖然相距遙遠,但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火星與地球在環境等方面最為接近和相似,對地球以外文明世界的好奇,使現代人類探索火星的熱情經久不衰,也由此誕生了許許多多以火星和外太空探險為主題的科幻和科普作品,它們與其他科學經典一起引領人的思維進入一個個瑰麗奇幻的世界,教會人們理解自然、了解宇宙,推動人類不斷拓展生命的邊界和意義!
  • 科學節,來華南植物園與科學家一起「玩科學」
    ……今天(1日)在華南植物園啟動的「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暨核心植物園青年科學節(廣州)」,為廣大觀眾帶來一場科學知識大餐。本屆科學節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與華南植物園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系統各科研院所單位、攜手中國科學院核心植物園以及華南農業大學等11家單位共同參與,向公眾展示科學之美、環境之美、文化之美。
  • 國際空間站已運行20載,未來的太空探索棲息地在哪?
    原標題:國際空間站已運行20載,未來的太空探索棲息地在哪?   人類對於宇宙的觀測雖有數千年的歷史,但直到 20 世紀,人類才開發出了進入太空的航空技術。
  • 欣賞科學之美無關大小,評價科學也可以從孩子開始
    天文學家動用了遍布全球的8個毫米/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組成的 「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縮寫EHT)連續進行了數天的聯合觀測,又經過2年的數據分析才解析出了這張 「蜂窩煤」 的照片,這顆黑洞位於代號M87的星系當中,距離地球5300萬光年之遙,質量有65億顆太陽那麼大!在它的面前,我們人類,甚至我們所在的地球甚至連顆塵埃都算不上。
  • 「暮年成名」張益唐:探索數學之美
    彭茜攝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彭茜  數學家張益唐對美有著執著的追求。  他喜歡在休息時聽西方古典音樂,還鍾愛文言文的精煉之美,正如他熱愛數論的美一樣,因為「美都是相通的」。  他最好的朋友幾乎都是藝術家,譬如指揮家齊光。
  • 火爆《吹牛大王科學秀》來東莞啦,令孩子腦洞大開,一起愛上科學!
    這部劇不低幼,也不是簡單的科學說教,而是以音樂劇的形式來表現,「科學家」們不再是實驗室裡的高不可攀的形象,而是能歌善舞,風趣幽默的科學達人。《吹牛大王科學秀》舞臺劇的另一大特點,就是有大量的現場互動,小朋友們可以和愛迪生一起了解燈泡的奧妙,居裡夫人也會邀請小朋友一起,了解她的發明的用途。
  • 東京科學未來館
    其宗旨是通過各領域的尖端科技使之成為豐富我們生活的文化,並為所有人共享。每個展廳都有科學交流員以及志願者進行現場講解並與觀眾進行多種互動實驗使參觀者在親身體驗尖端科技的同時,思考科技的意義並展望科技的未來。----❤-
  • 和洗樂美洗衣片「在一起·贏未來」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洗樂美於10月29日舉辦了「在一起·贏未來」臨沂高層培訓會。大會主題「在一起·贏未來」意解:洗樂美公司和家人們平時都是用社交軟體交流溝通,唯一的與顧客見面的媒介就是快遞小哥。但是這一次,洗樂美的家人們都聚集到一起!而我們在一起,就可以贏得未來!本次峰會時間10月29日-10月31日,共計三天。
  • 科學幻想之未來世界
    科學給人類社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假若科學探索沒有止境,未來世界一切皆有可能!你可曾想像過遙遠的未來:人腦取締電腦成為世界的「CPU」;人類消除疾病、衰老和死亡,實現生命的永恆;人類建立太空家園,穿梭星系之間;科技打造出量子人和量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