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瀘州4月15日訊(周超文 吳春麗 文良旭 文/圖)8年前,瀘州市納溪區合面鎮新正村「魚苗達人」羅登軍一次上網看到人工養殖娃娃魚的信息後,讓他驚喜不已,因為娃娃魚的餌料就是魚苗;而他心動於娃娃魚養殖更因村裡的密林深處有一個幾十年前人工挖掘廢棄的2公裡長的引水隧洞極適合娃娃魚生長。「自己攤魚苗餵娃娃魚,又有陰暗潮溼隧洞這一場地,肯定比賣魚苗賺錢,還省去了很多勞力。」羅登軍說,當年他就與人合作,開始利用自己攤養的魚苗作餌料養殖娃娃魚,最終開闢出了一條致富新路子。
羅登軍展示娃娃魚「餌料」看準市場 「魚苗達人」轉行養娃娃魚
在養娃娃魚之前,羅登軍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攤養魚苗專業戶。從事魚苗繁育攤養隨時都要了解掌握市場上名優魚苗的信息,羅登軍也特別注意上網搜集一些名優魚苗及養殖技術以提高效益。2011年前3月的一天上午,他象往常一樣上網看養殖信息,一條新聞引起了她的注意——「生活在陰暗淡水中的兩棲動物大鯢,俗名叫『娃娃魚』,是國家二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同時也是特色農業重點發展的養殖新品種,由於野生娃娃魚較為珍稀,人工養殖已在部分省市成功展開。」
羅登軍隧洞養殖的娃娃魚有著攤養魚苗經驗的羅登軍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此後幾天,他都在忙著搜集國內人工養殖娃娃魚的資料。「當時全國人工繁殖娃娃魚的數量超過200萬尾。有專家分析,娃娃魚的營養價值將會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人工養殖娃娃魚也將成為養殖業的一個新亮點。」羅登軍說,「娃娃魚市場前景好,但養殖環境卻很有講究。村裡藏在山中的這條廢棄了幾十年的引水隧洞是否適合娃娃魚生長呢?」羅登軍決定一試。
2011年5月,羅登軍將引回的幾十條娃娃魚放入經過打造的引水隧洞中。半年後,幾兩重的娃娃魚苗不但正常地活著,而且大小也有了變化。「娃娃魚試養成功了,魚苗就成為了娃娃魚的天然餌料,我也不用天天趕場賣魚苗了。」羅登軍試養娃娃魚成功後,他就一邊攤餵魚苗,專心用魚苗飼餵娃娃魚,開始了他新的創業。
換個賣法 自攤魚苗養娃娃魚年入20萬
「我攤養的魚苗大多是『水花』,每條最大二兩左右甚至更小,是娃娃魚的上等餌料。」走進羅登軍養殖娃娃的隧洞,羅登軍隨即從養殖池裡撈起了幾尾鯽魚苗介紹說,娃娃魚對溫度很敏感,生長環境要求也比其他魚類要高,除了不能像普通魚種可以露天養殖外,室內溫度必須長期保持在20℃左右,而且娃娃魚喜歡生活在黑暗處,所以養殖場的蔽光性要好。
在微弱的手電筒照射下,筆者在隧洞裡看到,在一排用水泥做的養殖池內,一條條長約四五十釐米的娃娃魚靜靜地趴在水中像睡著了一樣,而一條條小魚苗則在池裡來回遊走。「現在有上千條娃娃魚,每天他們都要吃上上百斤魚苗。」羅登軍告訴筆者,他攤養魚苗的池塘有10畝寬的水面,一年能攤養出1.5萬公斤鯽魚等各類魚苗,完全能滿足他養殖的娃娃魚對餌料的需求。
「自己攤養魚苗作為娃娃魚餌料划得來,利潤也很可觀。」羅登軍算了一筆帳:如果單純賣魚苗,1.5萬公斤魚苗按8元/公斤計,一年能賣12萬元。而用於餵養1000條娃娃魚養三年按長到2.5公斤計,即便按目前市場觸底價400元/公斤計,一條娃娃魚就是1000元,1000條就可賣上100萬元,除去魚苗和消毒及人工等成本,尤其是娃娃魚在第一年食量相對較少,保守估計平均一年下來至少有20萬元的利潤。「自攤魚苗餵養娃娃魚,更主要的是省去了賣魚苗之累,且根本不用為魚苗市價起伏而擔憂。」羅登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