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總結!魚苗開口餌料土塘培養的三大模式

2021-01-09 可為漁業

魚苗開花、標粗是個技術活,每個培苗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經驗,培好開口餌料是培苗人的看家本領之一。淡水魚苗開口餌料主要以原生動物、輪蟲為主,開口餌料密度大、維持時間長,有助於魚苗開口,所以清塘後培養足夠密度的原生動物及輪蟲顯得尤為重要。漁行家傾情總結輪蟲土塘培育的三大模式。

1 何為輪蟲

輪蟲直徑約100微米左右,是大多數魚花的開口餌料,等魚苗長到口徑大點後才轉吃水蛛(直徑200-1000微米)。魚苗需要輪蟲作為開口餌料的時間長短視養殖季節和魚苗種類而定,生魚一般1-2天,泥鰍4-7天,筍殼魚10-15天左右,而加州鱸苗在當前水溫條件下也需要2-3天。

一般情況下,塘底都有輪蟲休眠卵存在,當條件合適時,休眠蟲卵被刺激而萌發輪蟲。如在藻類高峰期時、茶麩浸泡塘底後或茶麩吊水的魚塘(此時塘裡的酸鹼度都比較高),都容易刺激輪蟲萌發;此外,刺激魚塘底部也可使輪蟲休眠卵萌發,如返底、回水、攪動底泥等。

2 培養方法

培養開口餌料的方法多種,以下是常見的三種模式:清塘後茶麩肥水培養輪蟲、浮遊動物高峰期過後二次培養輪蟲以及回水培養輪蟲。不同的魚塘都有不同的培養輪蟲方式,下面提到的三種方式有時候需要因地制宜調整一下才能成功,當然民間還有一些其他培養方式。

模式一:清塘後茶麩肥水培養輪蟲

茶麩除了能毒殺野雜魚、殺蟲殺菌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肥水。一般用茶麩(50斤/畝)清塘過後5-7天是藻類高峰期(水濃、鹼度高),這時候開始起輪蟲,很多養殖戶會選擇在藻類高峰期放苗,藻類高峰期過後2-3天是輪蟲高峰期,正值魚苗開口攝食。輪蟲高峰期過後開始起水蛛(枝角類及撓足類), 後面如果調水合適,水蛛量充足,開口後的魚苗能攝食到足夠的、適口的餌料。也就是養殖戶常說的生物餌料發展與魚苗成長同步。如果天氣正常這種模式下魚苗成活率很高。

但是,此模式受天氣影響大,遇到陰晴不定或低溫天氣,藻類高峰期難把握,起輪蟲時間及密度掌握不準;再者藻類高峰期放苗,水質不穩定,魚苗應激大;還有容易暴發水蛛等。 對此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1、藻類高峰期前(茶麩肥水後水色開始轉濃時)活菌追肥平衡藻相;

2、開始起輪蟲時補充輪蟲餌料(如酵母、EM菌、胺基酸、發酵的飼料等)延長輪蟲生長時間,增加輪蟲數量;

3、需要推遲水蛛暴發時間的,可以在放苗前潑灑氯氰菊酯(份量及時間視水溫而定)控制水蛛繁殖,延長輪蟲生長時間。

模式二:浮遊動物高峰期過後二次培養輪蟲

茶麩肥水後,藻類高峰期時用活菌製劑(如EM菌等)拌花生麩及魚漿潑灑,目的是快速起水蛛及打好基肥。大量起水蛛後用水蛛網(40目)將大水蛛抽濾,水蛛被抽濾差不多後(連續幾天抽到水蛛每天不超過10斤),水自動轉肥,不能轉肥的施加追肥。放魚花前2天用新鮮的茶麩水(10斤/畝)全塘潑灑,刺激輪蟲休眠卵萌發,1-2天後可見到大量輪蟲。一般這時水質較穩定,藻相比較平衡,水較爽,浮遊動物以輪蟲及小型枝角類為主。部分養殖戶選擇用這種模式培苗,水質穩定,魚苗問題較少。

此模式準備時間較長,放苗後也容易二次暴發水蛛,可以根據情況用氯氰菊酯等控制

模式三:回水培養輪蟲

茶麩毒殺野雜魚24小時後,排乾塘水,抽進新水至0.8-1米深,抽進新水時用100目網兜住水管口,防野雜魚及魚卵、青蛙卵。回水後第二天能看到大量輪蟲,部分養殖戶選擇這時候放苗,放苗3-5天後潑花生麩培養水蛛。

這種模式培苗,快速、省事,管理得當魚苗成活率也很高。但是有幾點需要注意:

1、此法輪蟲食物匱乏,生長不穩定,起輪蟲後若能適當補充輪蟲餌料,對延長輪蟲生長有一定的作用。

2、單潑生麩對魚苗刺激較大,建議用乳酸菌將生麩發酵後少量多次潑灑。

3、水質不穩定,菌相藻相不平衡,水易變。可在放魚花後補充有益菌(如EM菌、酵母菌、光合菌等)穩定水質。

3 輪蟲培養注意事項

1、 輪蟲以攝食小型藻類為主,也攝食微小有機顆粒、細菌,為了輪蟲數量持續,需及時在塘裡補充輪蟲所需的營養,如發酵花生麩、酵母、菌類、胺基酸等,一般要求每天潑灑1-2次。不然當輪蟲大量繁殖而水體中缺乏食物時,就會產生休眠卵,沉底,直到下一次發育條件出現時才會再起輪蟲。

2、 適合輪蟲大量繁殖的水體一般透明度都較低(低於10公分),鹼度高(小型藻類為主)水色濃(濃綠色或暗褐色),但不是所有濃水都是能起輪蟲的,鞭毛藻為主的魚塘不容易起輪蟲。

3、 放苗前最好打水觀察下水中輪蟲生長情況,如果發現浮遊動物以掛卵的輪蟲為主(在繁殖期的輪蟲,尾巴上一般掛有1-5個卵),說明這種水體是適宜起輪蟲的,此時可放苗。

4、 水體中的水蛛與輪蟲會形成攝食競爭關係,而且水蛛對水環境的適應能力大於輪蟲,當水蛛量多的時候,輪蟲的量就會下去,培苗過程需注意平衡這兩者關係。特別是需要輪蟲生長時間比較長時,控制水蛛繁殖至關重要。

5、 育苗魚塘清塘時儘量不用漂白粉、硫酸銅等,容易抑制輪蟲卵萌發。

△內容源自農財寶典水產版,作者順德忠珊水產養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韋任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公眾平臺!!!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觀賞魚苗的開口飼料應該選哪種好?
    今天老青年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該如何選擇適合的魚苗開口飼料。首先老青年要強調的一點是魚苗開口飼料的品種和選擇實際上是要根據魚只的種類相匹配的。因為不同種類的觀賞魚的魚苗孵化方式和發育速度是不一樣的,比如卵胎生的鱂魚科觀賞魚的魚苗開口就能吃下比較小的水蚤等撓足類浮遊生物,而虹魚的魚苗通常要出生幾然後才開口進食,而且開始就能吃掉紅蟲和小蝦之類的食物。
  • 做好了這六大關鍵點,加州鱸土塘水花培育成活率大大翻倍!
    做好了這六大關鍵點,加州鱸土塘水花培育成活率大大翻倍!一般而言,從剛下塘的水花(全長約0.5cm/尾)算起,培養成10朝魚苗(全長約9cm/尾)的這個階段稱之為加州鱸水花培育階段。加州鱸水花根據水花孵化的時間劃分,可分為冬季育苗和春季育苗。
  • 引起養殖黃顙魚魚苗下塘成活率不高的原因是什麼?
    培養池塘水質。育苗池消毒後2~3天注水,水深60~70cm。培肥水質方法有多種,豆漿肥水、發酵畜禽糞肥、艾蒿(大草)、生物肥和化肥等等。我們認為以艾蒿浸漚肥水和生物肥培養池水最好。即每畝用200~300kg大草堆入池角,2~3天翻動1次,再輔以少量生物肥,在水溫25℃左右時4~5天達輪蟲高峰期。3. 適時「發花」。
  • 魚苗培育需要大量的浮遊動物,那麼浮遊動物都是怎樣培養的呢?
    "魚苗養殖"是水產養殖生產中,最基本的起步環節。但由於魚苗和成魚之間,有著明顯不同的各種特性,所以在養殖中,方法也存在較大的差異。由於魚苗釆食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對採食人工投餵的飼料,就會較為困難。而且人工投餵的飼料,也很難滿足其生長發育的要求。
  • 換個賣法 魚苗當「餌料」養娃娃魚年入20萬元
    四川新聞網瀘州4月15日訊(周超文 吳春麗 文良旭 文/圖)8年前,瀘州市納溪區合面鎮新正村「魚苗達人」羅登軍一次上網看到人工養殖娃娃魚的信息後,讓他驚喜不已,因為娃娃魚的餌料就是魚苗;而他心動於娃娃魚養殖更因村裡的密林深處有一個幾十年前人工挖掘廢棄的2公裡長的引水隧洞極適合娃娃魚生長。
  • 蝦塘混養魚,混養方式有兩種,值得一看
    二、放養品種、密度和方法(一)放養前的準備工作主要是蝦塘清整。蝦苗放養前池塘清整包括兩方面,首先是清淤修堤,整理塘底。其次是用藥物清塘。(二)蝦苗放養蝦苗放養在魚苗放養之前進行,儘可能放養人工早繁的蝦苗,這樣可增加生長期。
  • 土池養殖青石斑魚兩個技術要點總結
    廣東徐聞縣現有對蝦養殖面積6&nbsp萬多畝,其中舊老蝦塘4&nbsp萬多畝,同時還有大量的海灘涂魚類養殖池塘,由於單一品種的養殖以及池塘環境、技術、產品市場等因素的限制,在舊老池塘實行養殖品種更換和輪換養殖,是讓現有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徑。
  • 花鰱精養模式可行,但這個必不可少
    各地也都出現了精養模式的探索。有的說,我畝產設計量達到800斤很高了吧。是的,很高了,可是前兩天,無意中聽到廣東客戶說,他的設計產量是1000斤的畝產!高中自有高中手,一山還有一山高。說到底,花鰱精養高產的秘密到底在哪裡?先把答案放在這裡,那就是池塘裡培育非常充足的天然餌料。
  • 關於養殖河豚,以及人工育苗用生物餌料的培養,這些你了解多少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在養殖河豚的時候,會遇到的一些關於人工育苗用生物餌料的培育,這些希望大家看了之後對大家有所幫助。餌料的養殖供應是魚類育苗生產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生物餌料具有有著高營養價值、不汙染水質、生長繁衍快等優點。實踐證明,凡是餌料生物養殖得好,數量多、質量高(包括形體活力、營養價值等方面),則魚苗成活率高,苗種生產容易成功。
  • 蟹種塘選哪種水草栽種模式?數據對比告訴你真相
    蟹種塘選哪種水草栽種模式?數據對比告訴你真相2018-05-12 14:2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瀏覽量: 7347 次 我要評論 近幾年,國內外一些從事蟹種養殖的地區已開始堅持「分布均勻、品種搭配、密度適當」的池塘種植水草原則。
  • 微藻和動物性生物餌料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研究
    1.2微藻生物餌料應用在研究和生產實踐中發現,微藻餌料對魚蝦蟹幼體開口階段的發育,特別是在對蝦類育苗從無節幼體變態為蚤狀幼體時具有重要作用。作為活體的微藻餌料應用在魚苗階段,除了能被水產動物直接攝食之外,其另一作用還體現在對養殖水質改善、調控水體微生態環境平衡方面。在育苗水體中投放餌料微藻,不但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氨氮、亞鹽等物質,同時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氣還可促進微生物對氨氮、亞鹽的硝化作用。作者在開展的小球藻降低池塘氨氮的研究中也得出,水體中引入小球藻第三天時,小球藻對氨氮的吸收效率達到了70%以上(劉梅,2014)。
  • 魚蝦苗的關鍵餌料——浮遊動物的培育全解
    從事水產養殖,池塘裡的浮遊動物是魚蝦苗的天然餌料,不僅給魚苗補充全面的營養,還維持著水體的生態平衡。浮遊動物和藻類一樣也是屬於水體中的微生物,水藻是整個水體環境中食物網的頂端,而浮遊生物靠攝食水藻,經過培養生長以後,形成第二營養級,供魚苗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