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種塘選哪種水草栽種模式?數據對比告訴你真相

2021-01-15 水產養殖網
蟹種塘選哪種水草栽種模式?數據對比告訴你真相2018-05-12 14:2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瀏覽量: 7347 次 我要評論 近幾年,國內外一些從事蟹種養殖的地區已開始堅持「分布均勻、品種搭配、密度適當」的池塘種植水草原則。簡單來說即是池塘中水草至少兩種,而且在栽種模式、時間和密度方面以適應蟹種生長為主,最大地發揮水草在蟹種生態養殖中的作用。

但崇明地區蟹種養殖池塘中栽種的水草一直為傳統模式,即主要是空心蓮子草(俗稱水花生),且移栽時間、密度等隨意性很大,雖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河蟹隱藏躲避場所和水體降溫的作用。

但對於大幅度提高河蟹品質和養殖效益等方面較以往未移栽水草的池塘效果改善不明顯,主要是由於河蟹不喜食水花生,水花生所含的營養元素不能被河蟹所吸收,因此,水花生未發揮水草充當河蟹餌料的這一重要作用。

伊樂藻具有鮮、嫩、脆、滑等特點,為河蟹所喜食,且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一定的藥理作用,生命力又特強,並能較好吸收水體中氮、磷以及某些有機分解物,是蟹種培育池中很好的水草品種。但伊樂藻在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水體中,往往不能度夏,即不耐受長期的高溫,當水溫超過30℃生長就受到抑制。

因此須在高溫之前去尖撈出,如此一來池塘中無水草遮陽,不利於蟹種培育池塘夏季降溫,容易造成蟹種有效積溫迅速增加進而形成早熟蟹,嚴重影響蟹種的產量和品質。

如果池塘中僅栽種伊樂藻或者僅栽種水花生,不僅品種單一而且不能滿足生態養殖蟹種的要求,甚至造成產量和效益的下滑。希望本研究為崇明地區和其他地區的蟹種生態高效養殖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池塘條件
1.池塘選擇&nbsp&nbsp
塘口面積3~5畝,呈長方形,坡比為1∶3,池深約1.5米,進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質良好。

2.池塘清整與防逃設施建設&nbsp&nbsp
待上一年蟹種銷售完畢後(每年3月上旬左右)放幹塘水進行曝曬,清除底部過多淤泥。4月初,使用200千克/畝生石灰或者10~20千克/畝漂白粉等含氯製劑進行池塘消毒,對於有野雜魚、泥鰍的池塘,還需用茶粕進行二次清塘。在池塘周圍安裝高20釐米左右的塑料薄膜作為防逃設施。

3.施肥培水&nbsp&nbsp
消毒完成後,在池底施已發酵的有機肥250千克/畝作為基肥,加水後,每畝使用尿素或者過磷酸鈣等無機肥提高池塘肥度,增加浮遊動物數量,以做好蟹苗放養前的肥水工作。

二、生態環境
1.水草種植&nbsp&nbsp
在離池塘邊3~5米處挖一個寬1米、深0.8米的圍溝,圍溝內栽種伊樂藻。池塘中間地帶移栽水花生,水草的種植面積佔池塘總面積的70%左右,主要用於河蟹的棲息和覓食。

試驗共設置3種水草栽種模式,模式一為伊樂藻∶水花生=1∶1;模式二為伊樂藻∶水花生=1∶2;模式三為品種水花生,每種模式設置兩個重複。水草栽種形式為「口」字形,即在池塘周邊圍溝深水區栽種伊樂藻、中間淺水區栽種水花生,保證所有池塘水草總覆蓋率在60%左右。

2.微孔增氧&nbsp&nbsp
架設微孔增氧設施,確保池水有足夠的溶氧量,避免因蟹池中缺氧及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的大量積累,危害河蟹的生存和生長。

3.苗种放養&nbsp&nbsp
蟹苗放養工作宜在晴朗的白天進行,有利於觀察蟹苗活動情況,放養前應進行試水工作,保證溫差不超過3℃。

三、日常管理
1.水質調控&nbsp&nbsp
苗种放養初期,水深宜保持在30~50釐米,並堅持每10天換水一次,換水量宜在1/4左右,保證水質「肥、活、嫩、爽」。每隔20天全池趁熱潑灑生石灰水,用量為10千克左右。其作用一方面可用於水體消毒,另一方面可增加水體中的鈣質,有助於河蟹蛻殼。
進入7月份,隨著水溫的升高逐步增加水位,最高水位控制在70~80釐米,根據天氣情況,適時打開微孔增氧機,提高池塘溶氧量。由於伊樂藻不耐高溫,且容易被河蟹夾斷,應在7月之前做好撈出過多水草以及去尖工作,以防其腐爛敗壞水質。

養殖後期,即10月下旬以後,待氣溫降低後逐漸降低水位,保證陽光能有效地照射池底、提高下層水溫,不僅能夠促進水草的生長,也有利於蟹種的生長。
2.飼料管理&nbsp&nbsp
大眼幼體放養時,因池中有大量浮遊生物,無須投餵飼料,一周後開始餵食蛋白質含量為42%~45%的配合飼料作為開口餌料,每天按蟹體重100%投喂,少量多次為宜。

隨著蟹種的不斷生長,到中期(7―9月份)每天投餵約2.5千克/畝的蛋白質含量32%~28%的配合飼料,每天一次。到了後期(10月份以後)每天投餵3~4千克/畝蛋白質含量為40%的配合飼料以供後期營養供給,每天早晚各一次,為蟹種越冬儲備營養。
飼料均投餵在食臺上,整個生長周期的投餵原則為「精、粗、精」,夏季高溫時期,降低蛋白質的投餵比例,防止早熟蟹的形成。養殖期間每次餵食兩小時後巡塘查看飼料吃食情況,以便為下次的飼料投餵量提供參考。
3.病害防治&nbsp&nbsp
每隔25天或一個月用纖毛蟲淨全池潑灑一次,防止纖毛蟲等寄生蟲及病菌,餌料中拌些大蒜素,防止腸炎病的發生。使用一定量的EM菌和肥水寶等水質改良劑,改良底質和水質,保持池塘良好的生態環境。

4.巡塘管理&nbsp&nbsp
加強巡塘工作,堅持早、中、晚各巡塘一次,注意防逃、防盜、防害、防病,觀察水質、水溫變化,以及河蟹攝食活動和蛻殼情況、水草生長情況,察看堤壩、注水口和防逃膜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四、試驗結果
本試驗研究中,除水草栽種模式不同外,其他管理均相同。試驗結果見表1。

五、分析與討論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高淳的螃蟹椏溪的草:蟹塘裡的水草螃蟹能吃人也能吃
    高淳的螃蟹椏溪的草:蟹塘裡的水草螃蟹能吃人也能吃2013-11-15 10:4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金陵晚報        瀏覽量: 5557 次 我要評論 今年52歲的王田福是村裡的水草種植大戶,當記者找到他時,他正在門口的塑料筐裡查看各種水草的生長情況。他告訴記者,種水草之前他是經營苗木的,上世紀90年代末,有一次他看到市場上有人把水塘裡撈起的水草用於水產品養殖,而這種水草厡本是農村用來餵豬的,他覺得找到了生財之道,萌發了種水草的念頭,於是把家裡種水稻的幾畝責任田種上了水草,成了村裡的水草種植第一人。
  • 潛江龍蝦學校教你—拒絕養殖真空期!養殖小龍蝦技術的小套路!
    最近三年,小龍蝦消費市場持續火爆,價格長期高位運行,養殖面積也相應的急速增長,整個水產行業幾乎無人不談小龍蝦……一切的一切,似乎在告訴我們,小龍蝦正面臨著一個難得一遇的風口。而每年龍蝦蝦旺季就那麼幾個月,如何才能再其他月份也有比較好的收入呢?今天就給介紹一下「蝦蟹輪養」的模式
  • 華中區螃蟹養殖模式簡析
    模式簡述: 漢川河蟹養殖主要採用「轉塘模式」,每年在賣完河蟹後清塘,在小塘(暫養塘)內種植適應低溫生長的伊樂藻,在每年的12月—1月放規格為100—120隻/斤的扣蟹,暫養塘放養量按養成池面積投放2000隻/畝,脫兩次殼後,達到20—25隻/斤左右規格,此階段成活率約50%,5月份之前在大塘栽種適合高溫天氣生長的輪葉黑藻
  • 塘裡的小龍蝦死了,五大原因告訴你真相!
    疑問歸疑問,真相歸真相!小龍蝦看似生存能力極強,但在人工養殖環境中,卻頻頻出現死亡,有的甚至全部死光光!人工養殖小龍蝦,不死是不可能的,我們只有弄明白其中的原因,方可對症下藥。小龍蝦死亡的原因千差萬別,但歸納起來,無外乎缺氧、疾病、毒素、應激等數種原因。弄懂了這些對小龍蝦致死的因子,在小龍蝦的養殖中,你將會更專業!
  • 在飼養金魚的魚缸裡栽種水草有什麼意義,什麼水草適合金魚?
    古法養魚有很多種方式,未必都是裸缸、青苔水飼養大部分的老魚友,都比較喜歡使用古法養殖來飼養傳統金魚,最多能在飼養金魚的小水池或者水缸裡栽種一株睡蓮,水面上漂浮點金魚藻或者浮萍,那就相當不錯了。其實呢,在水池或者水缸中飼養金魚,栽種睡蓮,並不是多麼專業的飼養手法,那是三四十年前,金魚盛行的時候,普通庭院飼養小金魚的一種通用模式,並不能算是對於金魚的精養或者對其進行品種定向培育,但是那種飼養方式確實受到了當時的很多普通魚友的歡迎。
  • 手把手教你栽種水草,種出漂亮的水草缸,一點都不難
    想在水族箱中加入水草和魚兒一起生活,那的確是更加美觀也能讓魚兒更有生氣。但是,有些人會飼養魚,卻不會栽種水草,這應該是個尷尬的問題。其實栽種水草要比飼養魚簡單點。以下可算得上是,手把手來教你怎麼種植水草了,從剛購買回來到如何種植。
  • 今年河蟹塘伊樂藻漂草爛根的現象比往年更猛?
    今年河蟹塘伊樂藻漂草爛根的現象比往年更猛?出處:談蟹論蝦 作者:顧長浩 水產養殖網 2019-05-25 22:12:00 又到了一年一度草飄時,根據我們不少一線河蟹養殖戶反映今年伊樂藻飄草,爛根的現象似乎比以往來的更早更兇猛。那麼問題來了,每年都知道伊樂藻這德行,為什麼大部分塘口就是預防不了呢?
  • 「蟹王」專業戶的高效「養蟹經」來啦~
    日前,在高淳區舉辦的蟹王、蟹後爭霸賽上,由陽江鎮水產工程師蔣貽盛選送的公蟹、母蟹一舉摘得蟹王蟹後,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奪得此項比賽的桂冠。作為養蟹帶頭人,蔣貽盛也因此被人家贊為「蟹王」,而這一頭銜與其一直以來的高效養殖模式密不可分。
  • 泰興優化江沙蟹生態養殖模式 畝純收入逾萬元
    中國江蘇網12月14日 泰州訊泰興市水產生產技術人員和廣大河蟹養殖戶利用西瀕長江充沛的江水資源和東部高沙土土壤質地二者天然融合的獨特自然資源優勢,創新養殖模式,積極開展「泰興江沙蟹」高沙土池塘提水生態養殖,取得了獨特的高沙土池塘生態養殖成功經驗。
  • 蝦塘伊樂藻全部死亡,塘抽乾水重新栽藻放蝦需要怎麼處理?
    因為伊樂藻死亡後在這個時候的高溫下很快就會腐爛掉,腐爛的水草會釋放有毒物質讓水質變質、發臭,所以如果能夠將死了的水草清除掉是最好的。不能清除,按照題主說的抽乾水然後重新栽種也是可以的,不過最好是提前將池塘裡面的小龍蝦全部捕捉乾淨。現在是六月份,要抽乾水重新栽種水草,必須要抓緊時間進行。因為抽乾完後需要重新肥水、栽種水草,等水草生長起來後再投放新的蝦苗,這是需要時間的。
  • 河蟹塘PH值高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危害?怎麼解決?
    我:好的,今年塘口搞得還可以,我來測一下。王老闆:這麼好的水我塘裡怎麼還有兩個螃蟹損啊?吃食和人家比也沒人家那麼多,一畝地才餵了一斤半,是不是塘裡有弧菌什麼的,要消毒啊?我:弧菌不應該啊,前天你不是剛到店裡檢測過麼?弧菌沒有超標而且你不也剛用過弧菌天敵麼?王老闆:是的啊,今年該用的我都用了,塘裡一傢伙草,怎麼吃食反而沒有往年多的呢?
  • 龍蝦養殖水草首選:輪葉黑藻種植新手篇
    根據養殖品種確定保留淤泥的厚度,一般養殖鰱、鱅、羅非魚的池塘保留淤泥厚度為20釐米左右;養殖草、鯿、鯉魚的池塘保留淤泥厚度為10~15釐米;養殖蟹、蝦的池塘保留淤泥厚度為5~10釐米。二、曬塘清淤結束後,排乾池中殘水,曝曬塘底20~30天(晴天),使底泥裂縫寬達2~3釐米、深達10釐米左右,以增加透氣性,利用陽光紫外線的作用,加速底泥中有機質的風化分解,改善底質生態環境,減緩池塘老化,並殺滅致病菌和孢子病原體。
  • 水草的6大好處是哪些?根據這5點選水草,讓你的魚缸更漂亮
    選水草的原則:籠統的說就是選擇葉片挺拔、顏色鮮豔的;根莖粗壯、根系發達的。當然,必須選擇真水下草,最好是當地水質定水栽種的水下草,可以省去轉水的麻煩。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假水草」不能選,雖然這些水草很漂亮,比如:吊蘭、翠雲草、網紋草等等,放水裡確實好看,不過沒幾天就會死的。●水草應該怎麼選呢?
  • 調查丨圍網清拆後,「太湖蟹」怎麼辦?
    3月6日,圍網清拆後的原東太湖圍網養殖區,煙波浩瀚,湖水清澈,鋪滿了湖底的水草歷歷可見,遠處天空,一群群水鳥飛過藍天,這裡被蘇州市列為太湖生態修復區 。  「人放天養,800萬隻扣蟹放流活動,也是太湖今年規模最大的增殖放流。」省太湖漁政監督支隊三大隊漁政執法人員周雲峰告訴記者,今年太湖漁管會及各級地方政府首批放流太湖扣蟹800萬隻,之後還要放流豆蟹、大眼幼體蟹苗總計3000萬隻。
  • 為什麼6月中旬後河蟹養殖塘口更易滋生藍藻?
    現階段,成蟹已經陸續開始蛻第三次殼,水草長勢迅速,河蟹吃食量大,這是當前大多數蟹塘的基本現狀。伴隨著三殼的開始,江蘇、安徽河蟹養殖主要地區已經進入梅雨季節了,標誌著高溫、低壓、陰雨、悶熱天氣從現在起將一直持續到8月下旬,直至河蟹最後一次蛻殼高峰結束。
  • 關於前景水草,你選對了嗎?
    我所了解的並且大家常用的前景草無外乎矮珍珠、迷你矮、爬地矮、叉柱、挖耳、天胡荽、牛毛、迷你牛毛等匍匐莖水草。當然,根據造景構圖不同以及遠小近大原則,也有用水榕、丁香、血心蘭等大葉直立莖作為前景的,不在我們今天討論範圍,今天要說的主要是匍匐莖水草。1、矮珍珠
  • 遵循自然物候變化規律,開啟高效養蟹新思路!「沃盾72候養蟹法」,十...
    遵循自然物候變化規律,開啟高效養蟹新思路!「沃盾72候養蟹法」,十年沉澱總結2021-01-12 08:5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644 次 我要評論 原標題:遵循自然物候變化規律,開啟高效養蟹新思路!「沃盾72候養蟹法」,十年沉澱總結,助你養好蟹!2020年的河蟹養殖已經結束,有人歡喜有人愁。
  • 魚塘除雜和蝦塘除雜應該使用哪些藥物,如何正確用藥
    一、處理蝦塘中的「雜魚」而不傷及蝦蟹---"茶麩"和"魚藤精"的使用 養蝦養蟹塘裡,如果混有魚類或野雜魚,不但與蝦蟹爭食爭空間,尤其會捕食脫殼後的蝦、蟹,為害巨大應儘量除之。淡水養殖的河蟹、青蝦、羅氏沼蝦、南美白對蝦中常有麥穗魚、鯽、泥鰍等野雜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