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的螃蟹椏溪的草:蟹塘裡的水草螃蟹能吃人也能吃2013-11-15 10:4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金陵晚報 瀏覽量: 5557 次 我要評論
![]()
螃蟹生長管理階段,也是水草收撈時節
高淳有句民謠,「高淳的螃蟹椏溪的草」,在高淳區椏溪鎮,有很多村民以種植水草為生,水草不但能改善水環境,還能為螃蟹提供生態養殖能力。可是你知道水草也能吃嗎?面對水草種植戶越來越多的現狀,今年52歲的王田福引進新品種,試種成功了不僅螃蟹可以吃、人也能吃的水草。
   □通訊員 高曉平 記者 楊珊珊
   栽水草成了香餑餑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高淳區椏溪鎮椏溪村後攔港自然村,村莊周圍看不到種植旱谷的田地,全都是水田,水田裡栽種的是用於螃蟹養殖的水草。今年52歲的王田福是村裡的水草種植大戶,當記者找到他時,他正在門口的塑料筐裡查看各種水草的生長情況。他告訴記者,種水草之前他是經營苗木的,上世紀90年代末,有一次他看到市場上有人把水塘裡撈起的水草用於水產品養殖,而這種水草厡本是農村用來餵豬的,他覺得找到了生財之道,萌發了種水草的念頭,於是把家裡種水稻的幾畝責任田種上了水草,成了村裡的水草種植第一人。
   開始,見到他種水草,不少村民背後都說他頭腦發熱,好好的糧食不種,栽水草有什麼收穫。王田福說,第一年因為經驗不足,虧了兩三千元,第二年他沒有氣餒,又賭了一把,終於有了收穫,而且比種水稻收入高出許多。周邊不少養蟹村民都來訂購水草,一時間水草在當地成了香餑餑。
   野外採集回來試種
   王田福說,在他的帶動下,村裡20多戶村民都種植了水草,為了擴大規模,他還到外地一些村裡承包田地種水草,面積發展到200多畝,2009年,他還專門成立了高淳田福水草種植合作社。截至目前,在他的帶動下,椏溪村水草種植面積已達好幾千畝。王田福說,種水草成本投入並不高,除了出售成品草還可以出售草種,除去成本每畝最少也有1000元的利潤。
   在王田福家門口,記者看到不少白色的塑料筐裡栽種了不同品種的水草。王田福介紹說,家裡有20多個塑料筐,分別栽種了輪葉黑藻、伊樂藻、中華石龍尾、尖葉眼子菜和徽齒眼子菜等品種,這些都是從全國各地野外釆集來的,他把它們栽種在筐內進行實驗,看看當地能不能適種,然後會篩選出有應用價值的水草,進行大面積栽種。
   水草可以當菜吃
   王田福說,水草除了用於水產品養殖外,還可用於水體生態修復。為了開拓更大的水草市場,他一直不停地試種各種水草,研究它們的抗溫、抗蟲害、抗藻類等能力。這些水草都是一年生的,一般清明後種植,5-8月是生長高峰期。其中有一些因為受氣溫影響失敗了,不過水車前、中華石尾龍和三裂葉狐尾藻等一些品種取得了成功。
   「這裡面有兩種水草,人也是可以吃的。」王田福指給記者介紹道,今年他試種成功的水厥和水車前兩個品種,可以作為野生水生蔬菜食用。「像水厥,和旱地上的蕨菜類似,只是它生長在水裡,口感也比旱地上的好吃點,不僅可以炒豬肉,還可以用開水焯一下涼拌,口味很不錯。」而關於另一種叫水車前的水草,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水車前是國家一級保護水生野生植物,只有生態環境很好的地方才會出現,現在已經十分稀少了。
   對於未來,王田福說,目前市場上較常見的水草就那麼幾種,一旦產量過剩就沒有市場前景了。對於現在試種的這些水生蔬菜新品種,他今後可能會大面積種植。雖然這些品種對種植技術的要求較嚴格、對水質的要求較高,投入也比較大,但未來有可能的話,他還是希望能把水厥、水車前等水草搬到市場上去。
資訊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