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魚蝦苗的關鍵餌料——浮遊動物的培育全解

2021-01-09 水產養殖小貼士

從事水產養殖,池塘裡的浮遊動物是魚蝦苗的天然餌料,不僅給魚苗補充全面的營養,還維持著水體的生態平衡。浮遊動物和藻類一樣也是屬於水體中的微生物,水藻是整個水體環境中食物網的頂端,而浮遊生物靠攝食水藻,經過培養生長以後,形成第二營養級,供魚苗食用。

培養浮遊動物要控制好的因素

1、水源

培養浮遊動物的水,可以用湖泊裡的水,但要做好過濾措施,防止野生雜魚和敵害進入。如果是自己家的井水,要放置2~3周沉澱過濾以後才能使用。在用自來水時,要做好消毒措施,每一升水用5毫克的硫酸鈉清除水中的有害氯。

2 、水溫

養魚時,要用微生物製劑來控制有害細菌的生長繁殖。在適宜的溫度環境下,浮遊生物的生長速度也會加快。到了冬天寒冷的季節,可以用塑料薄膜來提高溫度。溫差變化較大的情況下,特別要注意水溫變化的幅度。

3 、PH值與溶氧量

培養浮遊動物最適宜的PH值是7.2~8.5,在剛開始培養時,由於經過清塘消毒處理,水中的PH值比較穩定。但在中期的時候,由於水質發生變化,會發生PH值下降的問題,可以用適量的生石灰來調節水質,改善PH水平,生石灰的用量根據池塘環境和水溫來決定。

浮遊生物對池塘的溶氧含量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橈足類的浮遊生物,當池塘的溶氧量低於3毫克時,就會全部死亡。在溶氧偏低的環境下,應補充新水,充氣增氧,以防止浮遊動物死亡。

4、光照

培養浮遊動物時,對光照沒有太多的要求,但在高溫季節,不能直接接受強光照射。高溫的時候,可以用安裝遮陽棚的方法,減少陽光的照射,調節水溫,有利於魚類和浮遊動物的生長

5、水藻

浮遊動物的餌料是微藻,要想培養浮遊動物,首先就要肥水培藻。適合浮遊生物生長的藻類有伊樂藻、苦草、小球藻等,根據藻種的需求,合理施加肥料和微量元素,特別是鈣、磷、鉀等元素,可以促進水體中的藻相平衡,避免出現倒藻的情況發生。

培養浮遊動物的準備工作

培養浮遊動物分兩個部分,首先是培育浮遊動物的餌料,其次是進行培養浮遊動物。餌料的培育池直接可以用養魚的池塘,而培養浮遊動物,最好是在池塘不遠的位置建造水池,可以方便管理。在使用池塘培育浮遊動物的餌料時,要進行清塘處理,殺滅池塘底部的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細菌,清塘完成以後,就可以開始培育餌料,為培養浮遊動物做準備。

培養浮遊動物的方法

培養浮遊動物之前,先要施基施進行肥水,基肥可以用腐熟的多種有機肥混合,使用的量維持在500~580克/平方,然後用生石灰進行消毒。過一個星期後,水色變為了淺綠色,再把水池裡的水加高到60釐米左右,浮遊生物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開始繁殖,就可以向水池中投放餌料。

培養浮遊動物需要大量的餌料,平時就要做好餌料的培育工作,餌料的肥水一般要經過篩網過濾後才能投餵給浮遊動物,每天要投兩次。如果是有流水的條件,可以用微流水將餌料帶入,用量可以根據培養浮遊動物水池的水質、密度來參考,用微流水不僅調節了水質,而且還給浮遊動物提供了餌料補充。當浮遊動物的水池水位超標時,要將多餘的水排出,並用40目的篩網進行過濾,防止浮遊動物隨著水流帶走。

小結:

魚蝦苗的生長依靠浮遊生物來完成,所以培養浮遊生物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做好肥水培藻,微藻豐富以後,才能供浮遊動物攝食。由此來形成一條循環的食物鏈,只有維持整個水域的生態平衡,才能培養出魚苗需要的浮遊動物。

相關焦點

  • 塘裡保持適量浮遊動物有利於魚蝦苗成長
    從生物角度而言,浮遊動物攝食同時也會減少池塘有機物碎屑和細菌的數量。細菌是浮遊動物的重要餌料來源,需生物控制菌的數量。 對於大自然,海水水域浮遊動物如果攝食率較小更易形成赤潮,這也是浮遊動物對人類的一種貢獻,不能夠認為浮遊動物就是不好。
  • 水產養殖育苗對浮遊生物的利用和控制:浮遊動物必須有但不能多!
    浮遊動物同浮遊植物一樣都是魚類不可缺少的天然活餌料。水中浮遊植物多的原因大多是池塘的水體比較肥,細菌、有機碎屑(底部飼料殘餌)豐富而形成。一般魚類在幼魚階段都以浮遊生物為主要食料,人工餌料次之。浮遊植物是鰱魚類的天然餌料,鱅魚類終生都濾食浮遊動物。培水調水工作做得好的池塘,浮遊動物對細菌的攝食量如等於或高於細菌的量時,可以明顯降低魚類的生物性傳染病。水域中天然生長和通過施肥培育的浮遊生物是魚蝦的極好天然餌料。
  • 池塘浮遊動物您知多少?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如輪蟲、橈足類和枝角類等浮遊動物同浮遊植物一樣都是魚蝦等水產養殖動物不可缺少的天然活餌料。浮遊植物為滿足其光合作用的需要,隨著光照的變化白天上浮、夜晚下沉的垂直運動現象會非常明顯,而小型植食性浮遊動物為滿足其攝食的需求,也會表現出晝夜隨著浮遊植物白天上浮、夜晚下浮垂直運動規律。
  • 浮遊動物是小龍蝦的天然蛋白質餌料,但你要知道小龍蝦喜歡吃那種
    當然對於人工養殖小龍蝦而言,小龍蝦在餌料選擇上主要偏向於三點,一是讓小龍蝦吃了快速生長,二是讓小龍蝦吃了營養物質均衡發展,最後,從經濟成本考慮,就是儘量減少餌料的開支。這種情況下,需要養殖戶有計劃地去培育大量的浮遊動物,來作為小龍蝦的餌料補充。
  • 池塘中浮遊動物的種類以及對魚類的不同影響
    輪蟲類和原生動物是草魚、鰱魚、鱅魚、鯉魚、鯽魚、鯿魚和團頭魴等多種魚類的魚苗天然開口活餌料。(魚類的優質天然餌料---水蚤)一、魚池中的浮遊動物主要種類浮遊動物是一類經常在水中浮遊,本身不能製造有機物的異養型無脊椎動物和脊索動物幼體的總稱,在水中營浮遊性生活的動物類群。
  • 浮遊動物的定向培養
    浮遊動物作為養殖動物的生物餌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常規育苗養殖培育方面是鰱、鱅、鯉、鯽等常規養殖魚類魚苗培育階段的優質餌料,也是特種水產養殖幼體階段的適口、易得的好餌料。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對於水產動物那些單獨投餵微藻餌料不能維持生長變態的種類,需要有動物生物餌料的參與才能發育成功。在自然的養殖池塘中,我們通過培育輪蟲以及枝角類,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環境中的資源,提高生產力,同時全面的補充營養可以使養殖動物更快速的生長。目前枝角類的利用主要是自然利用和撈取後用於飼養金魚、熱帶魚等觀賞魚類及其他珍貴魚類。
  • 發育階段中,浮遊動物是適合的餌料
    導語:發育階段中,浮遊動物是適合的餌料苗種生產用的餌料臂尾輪蟲和雙殼類的幼體,是目前海產魚苗種生產廣泛使用的初期餌料。雙殼類的幼體比臂尾輪蟲小,所以用於少數魚類的剛孵化的仔魚。這幾年來,臂尾輪蟲培養技術進步顯著,大量生產比較容易,成本亦低,故用於大部分魚類。
  • 原來池塘中浮遊動物對魚類有這種影響,我不是最後知道的
    水中的浮遊動物由輪蟲類、枝角類、橈足類和原生動物組成。它們的大小依次分別為:小於02毫米,0.2-0.6毫米,0.3-3毫米和5-5毫米。浮遊動物同浮遊植物一樣都是魚類不可缺少的天然活餌料。其中鱅魚終生都濾食浮遊動物。輪蟲類和原生動物是草魚、鰱魚、鱅魚、鯉魚、鯽魚、鯿魚和團頭魴等多種魚類的魚苗天然開口活餌料。
  • 浮遊動物與水產養殖:不能多也不能少,才能保障水生態系統的生物平衡!
    如春季適時通過施用綠肥和糞肥等農家肥(化肥不行)來培殖原生動物和輪蟲,5-7天後就可以形成輪蟲高峰,此時水花苗適時下塘,就有豐富且適口的活餌料供應,存活率一般都很好,特別是泥鰍、黃辣丁等挑食性品種水花苗猶應如此;10
  • 怎樣提高黃優1號雜交黃顙魚苗種培育成活率?
    建議採用新推魚池或者老池塘重新改造後培育黃顙魚魚苗,在生產上往往能取得不錯的效果。二、餌料生物培養1.浮遊動物培養注水、施肥和攪動淤泥清塘後 2~3 天注水0.5 米深左右。注水後用 0.5 克/米3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殺死大型枝角類和橈足類等。
  • 魚苗培育需要大量的浮遊動物,那麼浮遊動物都是怎樣培養的呢?
    因此,魚苗早期的飼料,一般以天然餌料為主,當然能滿足上述條件的天然餌料,肯定就是各種浮遊動物。既然在魚苗的養殖中,需要大量的浮遊動物,那麼我們該怎樣培養浮遊動物呢?其實在魚苗生產過程中培養浮遊動物。說白點就是培肥水質。其主要方法是通過對魚塘施肥來實現。魚塘施肥後,最先出現的是一些單細胞浮遊植物,接著出現的是一些大型浮遊植物,輪蟲等,最後出現的是枝角類,饒足類等浮遊動物。
  • 做好了這六大關鍵點,加州鱸土塘水花培育成活率大大翻倍!
    做好了這六大關鍵點,加州鱸土塘水花培育成活率大大翻倍!養殖戶平衡塑膠袋內水溫後放苗3、培育充足的輪蟲和水蛛餌料加州鱸水花下塘後,主要以水中的幼小輪蟲等浮遊生物為食,因此放苗前通過鏡檢觀察是否有充足的輪蟲至關重要。放苗前需要取池塘水,用200目網過濾,100倍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足夠多的微生物。由於前期餌料限制,建議培育水花的密度控制在20萬-30萬尾/畝,水深控制在1.0-1.2米之間為宜。
  • 浮遊動物的生長以及不同的養魚方式對其的影響
    是經濟水產動物,是中上層水域中魚類和其他經濟動物的重要餌料,對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由於很多種浮遊動物的分布與氣候有關,因此,也可用作暖流、寒流的指示動物。許多種浮遊動物是魚、貝類的重要餌料來源,有的種類如毛蝦、海蜇可作為人的食物。此外,還有不少種類可作為水汙染的指示生物。
  • 魚苗開口餌料土塘培養的三大模式
    魚苗開花、標粗是個技術活,每個培苗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經驗,培好開口餌料是培苗人的看家本領之一。淡水魚苗開口餌料主要以原生動物、輪蟲為主,開口餌料密度大、維持時間長,有助於魚苗開口,所以清塘後培養足夠密度的原生動物及輪蟲顯得尤為重要。漁行家傾情總結輪蟲土塘培育的三大模式。
  • 你知道「營養鹽類、浮遊生物、魚類餌料」三者的關聯嗎
    (3)季節分布:夏季,浮遊生物吸收多,海水中含量少;冬季反之含量多。5.影響:是海洋浮遊植物生長繁殖所必需的成分,也是海洋初級生產力和食物鏈的基礎。但含量過高,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出現赤潮。浮遊生物泛指生活於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動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遊植物及浮遊動物。
  • 雜交條紋鱸魚苗種培育及成魚養殖技術
    ,並浸泡一周或更長時間,放苗前若石灰濃度大應抽掉清塘水,加入井水(微鹹水或硬水養殖成活率更高)至50—80cm左右,施入有機肥或無機肥,以培育足夠的浮遊動物,魚苗下塘後浮遊動物的豐欠將直接決定其成活率的高低,因此一定要施基肥。
  • 水產養殖水溶氧是關鍵,這篇水溶氧詳解值得收藏
    對蝦養殖過程中,底層水溶解氧不應低於4mg/L,最好保持在6mg/L以上,水中溶解氧不足,可使對蝦運動能力下降,食慾減退,餌料係數增大,體質下降,疾病增多; 同時溶解氧不足,會促進池水中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的產生,並加大其毒性,嚴重時可造成對蝦大量死亡。
  • 專注苗料20多年,看博尚如何用「綠色生物餌料」助力水產行業育好苗...
    專注苗料20多年,看博尚如何用「綠色生物餌料」助力水產行業育好苗、用好苗!2021-01-14 09:2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350 次 我要評論 原標題:專注苗料20多年,市場佔有率超50%!看博尚如何用「綠色生物餌料」助力水產行業育好苗、用好苗!
  • 花鰱高產養殖關鍵技術
    花鰱精養視頻:要實現花鰱高產,最重要的要理解兩個關鍵問題:1、花鰱是濾食性魚類,喜歡吃浮遊動物,而且要求其營養需求超過60%,這些培育花鰱喜歡吃的浮遊動物投入產品特別關鍵,否則,生長緩慢;2、花鰱可以被動攝食,為了養殖成本不超過2.2元每斤,又有畝產700-800斤的產量,必要的有效的餌料篩選投餵至關重要
  • 疣吻沙蠶人工育苗關鍵技術探討
    幼體出膜後用300目篩絹網收集,分池培育。  6.幼體培育  (1)三剛節疣足幼體。在水溫26℃~28℃的情況下,約48小時即可孵出三剛節疣足幼體,幼體各部有纖毛,此時期幼體營浮遊生活。幼體以體內的卵黃油球為營養,所以不需投餵餌料。  (2)四剛節疣足幼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