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塘混養魚,混養方式有兩種,值得一看

2021-01-11 候哥聊三農

蝦魚混養有兩種混養方式,一種以對蝦為主,混養1~3個魚類品種,對蝦每667m產量為100~200kg,魚類每667m產量為35kg以上;另一種是以魚類為主混養部分對蝦,魚類每667m產量為200-350kg,對蝦每667m產量為25~35kg。但以前種方式為主,其技術包括對蝦塘混養魚類的環境條件要求,放養品種、密度和方法,餌料投餵技術,日常管理及收穫等方面。

一、蝦魚混養塘的環境條件

1.對蝦塘面積

不同大小的對蝦塘都可以混養魚類,但面積以0.66m2左右為好,水深在2.0~2.5m,至少1.5m以上,小於1.0m的池塘不宜混養魚類,由於水太淺,魚類遊動使池底浮泥上泛,水質變得混濁,影響魚蝦類呼吸。對蝦塘堤岸的坡度以1:(2.0~2.5)為最好。塘底平坦,略出水閘門傾斜,在出水口挖一隻5m×5m的魚溜。池塘方向東西向,長方形。

2.條件

鹽度從3-30範圍內都能混養魚類。pH值為7.8~9.0,溶氧量在5mgL以上。

3.過濾網設置要求

在進水口的堤內外,各置過濾網布一塊。進水採用啟閉式閘門的,內層用60目篩絹做成袋狀閘板網,外層用40目網布做成框架式閘板網,因為蝦魚混養塘中期不能進行施藥清除害魚,所以濾水網目要比單獨養蝦的密,以防野雜魚卵子入內;出水口過濾網布在不同時期要採用不同網目的框架閘板網,前期40目,後期20目,並應有半圓形攔網;如果進水採用水泥涵管的,內層用60目篩絹微成濾水袋,扎在進水管口,外層用40目網布製成框架閘門。

二、放養品種、密度和方法

(一)放養前的準備工作

主要是蝦塘清整。蝦苗放養前池塘清整包括兩方面,首先是清淤修堤,整理塘底。其次是用藥物清塘。

(二)蝦苗放養

蝦苗放養在魚苗放養之前進行,儘可能放養人工早繁的蝦苗,這樣可增加生長期。魚蝦混養的對蝦塘,蝦苗的投放密度,與單養對蝦的塘基本一致,即放養0.7~1.0cm的蝦苗2.5萬~3.0萬尾/667m,苗質差的需放3.0萬~3.5萬尾;每667m放養3cm暫養苗(或稱標粗苗)1.1萬~1.3萬尾;每667m放養6cm暫養苗0.7萬-0.8萬尾。

(三)混養魚類的放養

1.放養品種

混養的魚類,要能與對蝦生活在一起,能適應在鹹、淡水條件下生活的,較適合的魚類有鯔魚、梭魚、羅非魚、遮目魚、黑鯛等,海水池塘中也有混養綢科魚類。一般來說7cm以上的尼羅羅非魚成魚主要攝食浮遊植物和有機碎屑;3cm以上的鯔魚、梭魚苗則主要以池底腐敗有機物和底棲硅藻等藻類為食;斑鰶魚苗主要以底棲生物和浮遊動植物為食。因此,就它們的食性而言,在放養量適當的情況下,這幾種魚不但不會與對蝦爭食,而且可使對蝦池內的食物鏈組成更趨完善,立體利用了對蝦塘的天然餌料,即上、中、下的浮遊動植物、有機碎屑和腐敗有機物。這幾種魚對鹽度和溫度的適應性方面均與對蝦相近,由於生長迅速,可與對蝦同時起捕。這幾種魚放養後,只要掌握放養規格與放養時間,一般不會影響對蝦的成活率。在低鹽度養蝦地區(鹽度在8以下),可以混養大板鯽或異育銀鯽,它們與羅非魚等食性基本相似,同樣可以達到淨化水質、增加收益的目的。

2.放養時間

混養魚類的放養時間一定要掌握好,以避免魚類對蝦苗的傷害。放養時間並不是從季節來考慮,而是根據對蝦規格大小、生長時間來掌握,即根據對蝦苗躲避敵害能力來確定放養時間。一般來說,當蝦苗長至3cm以上時,即可放入鯔魚、梭魚或羅非魚夏花;對蝦長到6cm時。即可放入較大規格的魚種,斑鰶苗種也在此時放入。

3.放養密度

對蝦與鯔魚、梭魚及羅非魚雙品種或多品種混養時,每667m放魚或梭魚夏花250~500尾、魚種80-150尾、羅非魚小片(87-128g)100-150尾、斑緣數十尾。這种放養模式,收穫時每667m產對蝦55~100kg,商品魚50-100kg。

尼羅羅非魚與對蝦混養時,由於其可在蝦池內自然繁殖,因此,要因地制宜控制放苗量,如放苗量過多則會影響對蝦的生長。對於養殖期間無肥源進入的對蝦塘來說,尼羅羅非魚每667m的適宜放養量為35~40尾(體長為9-15cm);如塘內有肥源進入,每667m放養量則應減為20-25尾。

其原因在於肥力足的塘,餌料生物豐富,羅非魚生長情況好,自然繁殖力強,最終蝦塘內的羅非魚數量增長到合理的放養比例。尼羅羅非魚在低鹽度的對蝦塘與對蝦混養,不需進行海水馴化;在鹽度較高的對蝦塘,需要進行海水馴化。即將淡水種苗先放入鹽度在17以下的池中暫養10d(如立即放入鹽度20海水中,苗即漸漸死亡),暫養(或稱海水過渡)期間停餵餌料,以防海水隨餌料攝入體內,引起種苗死亡。10d後再把外海高鹽度的海水,注入相當於暫養塘海水的1/2或1/4,再經過2~3d,使鹽度達到30~35,成活率可達100%。

鯔魚、梭魚與對蝦混養,在不影響對蝦生長和產量的情況下,鯔魚、梭魚每667m產量在35kg左右,每667m放養密度以120-150尾為宜(規格為4-5cm)。

對蝦與異育銀鯽或其他鯽魚混養,每667m產量在25-35kg,每667m放養1~2cm苗種100尾。當蝦苗長至2cm左右時放養,成活率在80%以上,收穫時每條魚質量為0.30-0.35kg。

三、蝦魚混養的飼養管理

(一)餌料投餵

1.餌料投餵量

對蝦與魚類混養,對蝦的餌料充足時,魚飼料不需另外投喂。混養蝦塘的日投飼量均按對蝦的預計日需餌量投喂。如果對蝦的餌料不夠充足時,需要另外投餵魚類的餌料。投餵餌料量以魚在1h內能吃完為度。

2.餌料種類

就是各地常規採用的對蝦餌料,如螺螄、雜魚蝦、藍蛤、糠蝦、黃蜆、小麥粉、豆餅、對蝦配合餌料等。魚的餌料以植物性為主,如豆餅、糠麩、麥粉及魚用配合飼料等。

3.投餵方法

一般分上午、下午兩次投完。在對蝦餌料不夠充足時,投餵餌料的方法是:提前0.5~1.0h投餵魚飼料,然後再投放對蝦餌料,以減少互相爭食,提高餌料的利用率。

(二)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的主要工作與常規魚蝦養殖日常管理一樣,主要工作有:換水、水色控制、增氧、早晚巡塘、防病、防「浮頭」、防逃和防偷等。

根據條件而定,前期以加水為主,中後期每天少量換水。水色控制隨鹽度而有所不同,沿海鹽度較高池塘水色控制在淺褐色、褐色;鹽度較低的池塘水色控制在淺褐帶綠色或綠色。為了改善水質,防止缺氧,有條件的單位,每個混養魚類的對蝦塘安裝增氧機1臺,以便從7月下旬起,視天氣情況每天中午或凌晨開啟增氧機。此外,需每日早晚巡塘觀察魚蝦活動情況、殘餌量以及有無異常現象發生。換水時注意檢查進水口網框有無空洞,底部有無空隙,以防野雜魚卵子、幼魚入內危害經濟魚蝦。

四、收穫與暫養

魚蝦收穫時,先收穫對蝦,由於對蝦順水遊動,故以放水收蝦為主,儘可能不拉網,以免刺傷對蝦,通過幾次進、排水,就能將對蝦基本收完,而魚集中在池塘出水口的魚溜中,然後再拉網或抽乾水收魚。為了提高蝦塘的經濟收益,待對蝦起捕銷售後,可將魚類繼續養殖在對蝦塘中,或集中暫養在1個對蝦塘中,然後分批捕撈,活鮮魚上市,但要注意魚類的致死溫度,適時收捕,以防凍死,造成損失。

相關焦點

  • 麗麗魚的混養有很多要求,混養的「最佳對象」是誰呢?
    混養和飼養還是有所不同的,首先不說別的,混養對象的選擇就是個問題,就算選好了混養對象又如何?那接下來你還要應付餵食、水質的管理,同時還要注意的是它們打架的問題。所以,你還覺得混養簡單嗎?混養就像是一場考試,來考驗你的養魚功底究竟如何,是一個既刺激又有成就感的一個飼養方法。
  • 喜歡混養魚的朋友,你知道選購哪些魚混養比較好麼?
    那我們該選購哪些觀賞魚混養比較好呢?在討論此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水族界混養魚需注意的一些基本原則:  1、水溫、PH值、水硬度要相差不大。這是混養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對水溫、PH值,水硬度的要求要相近的魚才能混養一起,熱帶魚和冷水魚可不能混養的,PH值和水硬度如相差太多也不要混養一起,否則易造成魚患病致死。  2、魚體型要儘可能相差無幾。
  • 黃鰭鯛金鼓魚金鯧魚等五魚混養 養出好收成
    大家推薦的理由有三:產量高,病害少,出品的黃鰭鯛肉質細嫩。到底該基地有什麼養殖秘訣,帶著這個疑問,記者實地探訪了海鷗島石樓海鷗水產養殖基地。「我們養黃鰭鯛成功的關鍵是『黃鰭鯛+金鼓魚+鯧魚+鱸魚+鱅魚』這五種魚的混養模式。」養殖場負責人鄭先生一語道破黃鰭鯛高產的奧秘。
  • 不同種類的龍魚要如何混養?餵食方式有講究,不妨一看
    飼養龍魚的空間往往都需要比較大,這樣方便龍魚的活動,不過這麼大的一個魚缸中單單只有一種龍魚也未免太過於單調,因此可以適當地混養一些其它種類的龍魚,便可使魚缸看起來豐富許多,還可以增添龍魚的活力。龍魚混養,相對單一養是一種不同風格,不一樣的龍魚養殖感受,更是一種對飼養者挑戰。
  • 七彩神仙魚可以和什麼魚混養?這幾種魚是首選
    七彩神仙魚可以和什麼魚混養?這幾種魚是首選七彩神仙魚真的是觀賞魚中的極品,看上去很漂亮,顏色絢麗多彩。這種魚風度優雅,遊動起來也比較靈活,十分迷人,是很多魚友們喜歡養的觀賞魚之一。神仙魚和七彩神仙魚混養在一起可以叫做「天仙配」,這兩種魚的顏值都高,兩者養在一起可以說是錦上添花了。神仙魚體態高雅,遊動起來很優美,它適宜的水溫和七彩神仙魚的水溫相似,它們放在一起養是可以的,無論是在習性上還是性格上,這兩種魚放在一起養不會有矛盾。
  • 皇冠狗頭魚如何混養?皇冠狗頭魚混養時這幾點要注意
    養魚是很簡單的,難得是混養。知道為什麼嗎?雖然大家都說養魚和混養差別不大,但是實際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混養要注意的因素可比我們平常養魚要注意的事情多得多。先除去別的問題不說,就單說一點,如果我們混養的幾種魚打架了你應該如何是好?
  • 銀龍魚混養一定要注意,混養魚的選擇很重要,這幾種魚混養最合適
    說到飼養觀賞魚,如果一成不變得魚種很多人會覺得誤區,魚食就開始混養,混養的觀賞魚各種姿態等都帶來不一樣的觀賞效果。那銀龍魚和什麼魚混養好呢?該注意些什麼呢?銀龍魚行清猛烈,能吞食小型魚類、一般不宜與其它魚混養,如果要混養,能與龍魚飼養在同一個水族箱常見的有鯰魚、刀魚、地圖魚、鸚鵡魚以及肺魚。當然,如果兩條魚不能和諧相處的話就得立刻將它們分開。
  • 為什麼鸚鵡魚和龍魚不宜混養?
    廣大魚友朋友都清楚,養龍魚必須準備一個大型魚缸,只是在缸內只養龍魚難免看起來太單調,特別是飼養銀龍的朋友更有感觸,總想在魚缸裡添點色彩,鸚鵡魚和龍魚的混養有例在先,為什麼這裡不建議混養呢?具體說明僅供參考。
  • 龍魚混養如何餵食?龍魚混養餵食一定要注意這幾點,才能混養成功
    龍魚混養如何餵食?龍魚混養餵食一定要注意這幾點,才能混養成功無論是新手剛開始飼養龍魚,還是有一定養殖經驗的前輩,都在討論一個永不磨滅的話題——龍魚養殖。針對龍魚養殖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龍魚養殖不僅僅是要將龍魚養活,更是要·將龍魚養好。
  • 深度解析龍魚混養手法以及飼養,學起來!
    有人覺得混養主要靠餵食,剛開始的時候適當的隔離也很重要,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因為食物或者領地產生的打鬥。但是,對於龍魚混養,每個人都有自己看法,現在我將通過龍魚性格、龍魚尺寸、混養的區域、種族及年齡等幾方面給廣大魚友介紹下。
  • 鸚鵡魚和什麼魚混養好?老司機告訴你答案!
    鸚鵡魚主要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熱帶魚,因為體色非常的豔麗,而嘴型有長得先鸚鵡因此得名鸚鵡魚,也是一種常見的水族小寵,喜愛飼養這種觀賞魚的人非常之多,而且很多人還習慣將鸚鵡魚和其它的魚兒混養,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鸚鵡魚和什麼魚混養好吧!
  • 鸚鵡魚可以和什麼魚混養?鸚鵡魚混養的注意事項!
    鸚鵡魚可以和什麼魚混養?鸚鵡魚混養的注意事項!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養鸚鵡魚,鸚鵡魚作為一種常見的觀賞魚,很多人想混養一些鸚鵡魚,但不是每種觀賞魚都可以和鸚鵡魚混養,鸚鵡魚可以和哪種魚一起養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孔雀魚不是不可以和其他魚混養,下列觀賞魚都有混養的可能
    很多新魚友想要飼養某些小型熱帶魚,一般的首選魚種會有以下幾種:無外乎孔雀魚、斑馬魚、燈科魚、鬥魚、月光、瑪麗之類了,我們這裡有個漁場,以前是常年給魚店供貨普通的小型熱帶魚,主要的品種反反覆覆就那幾樣:孔雀、牡丹、瑪麗、月光、小雜鯛、彩裙、紅綠燈、紅鼻剪刀、紅大勾、白雲金絲
  • 哪些觀賞魚可以一起混養?有哪些混養技巧?最後一點是關鍵
    很多魚友都覺得魚缸裡單單養一個種類的觀賞魚,可能會有點單一,如果不能類型的觀賞魚都有,那就好比身處水族館了,可以欣賞到不同的魚的生活習性,和它們美麗的遊姿,但是有些觀賞魚是不適宜混養的,亂混養它們可能會給你帶來不少的損失,那我們來看看哪些魚可以混養吧。
  • 雷龍魚能混養嗎?雷龍魚混養技巧攻略,如何避免大魚吃小魚
    那是對於鱧科魚的一個統稱。我們菜市場就能見到兩種雷龍,即黑魚(烏鱧),還有七星魚(月鱧)。甚至有的菜市場還能見到一些彩虹雷龍魚(南鱧)的小苗或成魚,這些雷龍一律統統當成肉魚賣。所有的雷龍魚都這麼不受待見嗎?不是的,這些品種比較常見,況且我們這就有野生的。當然一些有心人也會帶回家養。
  • 虎皮魚能和什麼魚混養?
    虎皮魚魚體呈黃色,魚身上有4條黑色粗帶狀豎紋,像老虎身上的斑紋,所以叫虎皮魚,也叫四間魚,它是一種比較好看的觀賞魚,養的人挺多,但是虎皮魚和其它魚混養比較有講究,虎皮魚的成魚會襲擊其它魚類,尤其喜歡咬絲狀體鰭條,所以不適合和有絲狀體鰭條的魚混養,而綠虎皮魚還要求高溶氧水體。
  • 龍魚混養有講究,混養達人基本操作,新手還是在魚缸加入虎魚吧!
    龍魚混養有講究,混養達人基本操作,新手還是在魚缸加入虎魚吧!很多飼養龍魚的玩家都不滿足於單獨飼養,混養就成了很多人的選擇。但是龍魚是一種領地性比較強的魚類,混養有成功有失敗,在選擇混養魚類之前,不要盲目,要先搞清楚和什麼樣的魚混養比較好。
  • 混養燈魚,掌握這6點,魚兒養的好
    混養燈魚,掌握這6點,魚兒養的好燈魚的顏色漂亮,十分美麗,它的繁殖能力也很強,性格比較溫順。是很多魚友比較喜歡的魚類,有的人喜歡將燈魚單養,有的人喜歡混養燈魚,但是燈魚應該怎麼混養呢?可以掌握這6點,魚兒養得好,觀賞價值更高。
  • 觀賞魚混養應注意以下幾點
    混養觀賞魚是不同於單養的,對飼養者的要求比較高。混養是很容易失敗的,在經過多次失敗後,我總結了一些要點,今天和大家聊聊。本人就喜歡養一些價本人就喜歡養一些價錢便宜的小型熱帶魚,而且喜歡混養。還有些時候會養煩了,覺得魚不漂亮,就全部送附近的小朋友了。但是經過長時間的失敗也總結了一些經驗。首先混養一般都要選擇體型比較接近的魚類(比如孔雀,瑪麗,斑馬等等),要儘量按照魚的大小搭配和諧。還要注意魚生活的水層問題,這點我要說既然是混養,就要選擇生活在同一水層或者是相鄰水層的魚類來搭配。這樣才有混養獨特的味道。不然選擇一些上層魚搭配一些底層魚,到時候幾種魚涇渭分明的在缸內也沒什麼意思。
  • 混養須知:這些魚性情暴躁,混養需謹慎!(下)
    所以家中養小型魚或者性情溫和的魚的朋友們可千萬注意了,如果將清道夫和它們放在一起養,清道夫很有可能會將它們的魚卵甚至它們自身給吃掉。而且目前清道夫在我國還沒有天敵,所以千萬不要將清道夫放生或者隨意丟棄。